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拿不出太多宝贵的子弹来培养狙击手,沈宸也理解,并没有极力争取。
这顿野猪肉大餐,队员们吃得酣畅痛快。不仅嘴上吃得香,一场大胜的鼓舞,也让队员们感到振奋。
鬼子在回撤途中虽然遭受到了意外的损失,指挥官被冷枪狙杀,但扫荡却还是按照计划结束了。
这就是当时鬼子扫荡的特点,长驱直入,分进合击。但限于物资和运输条件,以及根据地军民的坚壁清野,在时间上便不能持久,这并不是鬼子想长期行动就能解决的问题。
所以,大队鬼子还是撤了回去,只是对于指挥官对杀的追究和报复,鬼子在祖旺据点增加了一个中队的兵力。
在鬼子看来,敌人只能卑鄙地进行偷袭,根本无法与皇军正面对抗。而一个中队的鬼子已经足够对敌人形成压力,并能主动出击,寻机消灭了。
鬼子这么想也没错,在大扫荡的时候,以一个大队单独行动,横冲直撞,连八路军的正规部队都不能正面抵挡。
这么一算,一个中队的皇军,又岂是八路军的附庸武装能对抗的?
鬼子的这番布置既有在根据地内打入钉子,稳住脚跟后主动出击的打算,也有以祖旺为中心,对根据地进行蚕食的计划。
当时的华北方面军的总指挥官是多田峻,他积极地推进“以路制人”的战略,并把修路赋予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意义。
既然有大战略,下面的鬼子自然坚决执行,并把修路当成了蚕食的重要手段。
通常的渗透蚕食是先占领一个比较稳固的据点,再以此为中心,修筑一条环形路,将周围的村庄纳入环状公路内。
然后,就可以利用公路,发挥汽车的机动优势,在路上不停地巡逻,使抗日武装不能接近,从而使抗日根据地逐渐萎缩。
除了修环形公路,鬼子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修筑放射线公路:即从中心向外修筑多条公路,将触角延伸出去,不断设立据点,以扩大占领区,挤压抗日武装的活动空间。
当然,要达到目的,鬼子还需要等春暖化冻,才能开始修路。
不管怎样,如同拳击场上的短暂休息,形势似乎稳定了下来。敌我双方都在喘息、调整,等待着下一个回合的较量。
敌人派兵驻进祖旺后,开始屯积物资,并由县城的侦缉队派出特务,化装侦察,打探周边抗日武装的情况。
游击队则返回陈村,进行训练和休整,准备等正规部队返回后,再对祖旺之敌进行打击。
显然,一个中队的鬼子,又有坚固的堡垒。即便是正规部队,也不敢轻易攻击,何况游击队呢!
但鬼子刚入驻祖旺,在情报不明、物资不丰的状况下,也暂时没有主动进攻的**和能力。
所以,老周和赵铁给了沈宸几天假期,还有几个本地队员要回家过年的申请也获得批准。但也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情况有变时,就要马上归队。
沈宸有了假期,收拾了下便马上出发。按照路程来算,腊月二十七便能赶到王家洼,大年初四便要启程归队。
坐在运送物资的骡车上,沈宸这回倒省了不少劲儿,能直接坐到张庄。
一路上,沈宸看见了不少人。有区委会的干部,背着铺盖、挎着包,分赴各村安置跑反回家的百姓,重新开展工作;有返乡的百姓,拖家带口,挑担推车。
这是扫荡之后的工作和景象,无论是干部,还是百姓,都习惯了。
习惯,什么都在于习惯。就如同沈宸习惯了这没有现代科技的生活,习惯了战火纷飞、流血厮杀一样。
经历过几次扫荡后,人们也习惯战争的生活环境,如同习惯过贫穷苦难的日子一样。
当敌人来时,人们就实行空舍清野,躲到山里去;敌人走了,人们又回来生产生活……顽强的活着,战争年代是百姓的唯一选择。
“大梅——”有人招呼着,就在前面,还向他挥着手。
沈宸看了看,还真认识,是妇救会的李金秀。他让赶车的队员停下来,跳下车,走了几步,和李金秀打着招呼,“李主任,你们这是要上哪去呀?”
李金秀把背包的带子向上拉了拉,笑着说道:“扫荡结束了,我们要分散到各村重新开始工作,还要帮老百姓恢复生活。我被分到了陈村,游击队是不是就在那儿?”
沈宸点了点头,说道:“是啊,赵队和周指导都在,带着队伍训练,估计年后才有行动。”
“那可保险啦!”李金秀看了看大车上装的东西,说道:“听说游击队又打了大胜仗,过年的时候,区上要组织文工团,去陈村表演节目,慰劳慰问呢!”
沈宸笑了笑,说道:“那可真好。可惜我要回家过年,看不到精彩演出了。”
李金秀说道:“知道你惦记家里人,放心吧,干部和群众都走了,王家洼有了空房子,你叔叔一家正准备往里搬呢!”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叔叔一家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不用再挤在王大爷家里了。
沈宸听着高兴,和李金秀闲聊了几句,才又坐上车,向前驰去。
赶到张庄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沈宸不想耽搁一夜,便下了车,由赶车的队员把物资送到区委会。他迈开步子,向王家洼走去。
虽然都知道扫荡结束了,可沈宸这一路上还是遇到了两次值岗的哨兵盘查,都是各村的民兵。仅此一点,就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进了王家洼,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沈宸虽说不上归心似箭,但对亲人团聚还是很期待,路上走得也挺快。
当时的农村生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百姓们睡得都早,可没有什么灯火通明,更没有什么娱乐夜生活。
沈宸进了村子,犹豫了一下,只好再去王大娘家叫门。别的人家都不熟,也不知道叔叔家搬到哪个房子。
敲了几下门,里面便传来了声音,听着是菊子。果然,这丫头披着棉袄,还挎着长枪,从自己的屋子里走出来应门。
“菊子,开门。”沈宸看着这睡得迷糊样儿的丫头,不由得笑了起来。
菊子“啊”了一声,也听出是沈宸,忙手忙脚地打开门闩,嘴上还说道:“呀,呀,大梅姐,快进来,我可想你啦!”
这句话听得象是亲热的客套,但沈宸却知道菊子这么说,肯定就是这么想的。
走进院子,沈宸戏谑地摸摸菊子的脸蛋,笑道:“掐一下,看疼不疼,没准是做梦呢!”
菊子咯咯笑着,拉着沈宸便往她的屋里让,“想着你应该能回来过年,叔叔婶子老念叨,可没想到你回来得这么快。”
进了屋,沈宸只是把枪立在旁边,别的东西都还带在身上,问道:“路上看见李主任了,她说有了空房子,我叔叔一家要搬过去。”
菊子拉着沈宸坐在炕上,说道:“是啊,今天刚搬过去。你呀,别急着过去了,今晚就和我在一起睡好了。”
沈宸犹豫了一下,便要开口婉拒。
“那房子只有一铺大炕,今天下午刚在小屋里新垒了一铺,可还没烧干呢!”菊子伸手把沈宸的背包取下来,说道:“再说,这么晚了,他们都睡了,你明天再去也不耽误什么嘛!”
沈宸听得也对,便笑着说道:“好吧,就和你挤一宿。等明天,你再领我去看他们好了。”
见沈宸答应下来,菊子更加高兴,在炕上弄好铺盖,又要去打热水给沈宸洗漱烫脚。
沈宸本来不想折腾,怕吵醒了大爷大娘,可他刚拦住菊子,王大娘已经过来看是谁来了。
老人家听着院门响,暂时没起来,可还是不放心。眼见闺女那屋亮起灯,人影晃动,还能不出来看个究竟?
“是大梅呀!”王大娘也是惊喜,拉着沈宸的手,不停端详着,笑得脸上皱纹显得更深了,嘴里发出惊叹,“啧啧,这丫头,个子又长高了,这脸面也更俊了。你说你,这么长时间,也不知道回来看看。”
沈宸嘿嘿笑着,感受着老人家的真情。
听了菊子的讲述,王大娘连连点头,“去那房子挤什么呀,大娘这里还睡不好嘛?就跟菊子住一屋,她可老念叨着你,还想着出去找你呢!”
“游击队东跑西颠的,想找我可不容易。”沈宸赶忙说道:“菊子,你就老实在家呆着,好好练枪法。”
菊子偷偷撇了下嘴,说道:“我去烧水。对了,大梅,你还没吃饭吧,我给你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