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计算。但装备、素质都大大落后于日军的抗日武装,更多的战斗还是零敲碎打,积小胜为大胜。
所以,地雷既是造价低廉、简单易造,还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武器。特别是对于敌人的快速行进的迟滞和阻碍,能更好地为军民转移提供缓冲时间。
况且,沈宸看似不知不觉,却是有意地把地雷的灵活使用展示给队员们。只有运用巧妙,埋下地雷就不再是被动地等着敌人去踩,而是能诱引敌人挨炸。
在阻击韩庄据点援敌的时候,沈宸就这么干过。而在阻击阵地前埋上几颗,不仅队员们认为是一道屏障,心理更加稳定,也使敌人心有余悸,不敢猛烈冲锋。
赵铁的想法很好,也曾经有过让沈宸来写的念头,可从大梅的人生来看,她可没受过什么教育。或许能认些字,但这种要求很高的文化水平,显然力有未逮。
沈宸本身也不想太过另类,已经编造出了出身义勇军的师傅,难道还要再编出教自己读书识字的老先生?
小分队赶回根据地,到达了陈村。两支小分队会合起来,总人数已经超过了八十人。
相对来看,还是深入矿区的小分队扩充迅速,人强马壮,武器齐全。
而老周所带的小分队与敌人倒是也打过那么几仗,都是小打小闹,骚扰袭击性质的,战果说不上大,更谈不上缴获了。
其实,本来便是一体,都是游击队,也不存在什么功劳大小,争强好胜的现象。
但领导不这样想,队员们确实还有攀比、炫耀的心理,这也是人之常情。
回到陈村,沈宸轻车熟路地去了原来休息睡觉的屋子。一看还是女生住,便老实不客气地占了个地方,脱衣就睡。
行动、转移,又携带着缴获返回的小分队,确实是人困马乏,除了赵铁以外,其他人也各找地方休息。
赵铁和老周来到指挥部,互相交换信息情报,制定下一步的计划。
老周听了小分队在矿区的几次行动,大感振奋。他提议把游击队分成四个小队,每个小队二十多人。而在人员分配上,他希望是留守的和渗透的人员混杂开。
赵铁明白老周的意思,毕竟他所率的小分队经历了几次比较特殊的战斗,在经验上确实要多一些。
“这个晓宸,唉,还是叫大梅顺口。”老周笑着摆了下手,说道:“她叔叔一家也搬来了,没那么多担心了,我看就叫回大梅好了。”
赵铁笑着点头,说道:“大梅,大梅,打没,打没。我看行,有寓意,把鬼子都打没喽!”
老周笑了两声,说道:“大梅这丫头还要重用,虽然她有点自由散慢,但打仗不含糊,鬼心眼也多,跟着她的小队吃不了亏。”
赵铁沉吟了一下,说道:“我看,还是曹小宝担任副队长。大梅不太愿意管队里的闲事小事,曹小宝倒是挺细心,两个人配合得也不错。”
“大梅不象咱俩是操心的命。”老周摇了摇头,说道:“也好,有个替她操心的,这个小队也出不了大差子。”
赵铁见事情定下来,又把砸开保险柜,缴获了些金条银元的事情说了一下,准备派人送到张庄区委会。
“这些财物真是及时雨啊!”老周慨叹道:“反扫荡马上要结束,重建工作就要展开,可算是解决了区委会的燃眉之急。”
赵铁点了点头,说道:“扫荡的敌人在回撤,咱们怎么打,可不能让敌人轻松地回去。”
老周展开地图,指点着说道:“对付大股的敌人,游击队还是力有未逮。所以,我想多利用地雷杀伤敌人,伏击的地点大致定在这里,打一下便撤退。”
赵铁仔细地看着地图,觉得这个伏击地点虽然不能对敌人形成什么大的打击,但撤退方便。
而依据游击队的实力,与扫荡回撤的大股敌人碰撞,也确实不能胃口太大。
“地雷是个好东西。”赵铁对老周的计划表示赞同,并说起了自己的想法,“我想着咱们俩人抽出空闲时间,编写一个简单的教材。哪怕只是让全区的民兵进行学习,掌握这种武器,对以后的斗争也是有利的。”
老周拍了下大腿,说道:“你说得太对了。就是我文化水平低,怕是担不起这个担子啊!”
赵铁哈哈一笑,说道:“你文化水平低,那我就高了?咱俩谁不了解谁呀,还不都是半斤八两的水平。”
“赶鸭子上架呀!”老周想了想,用力一挥手,“弄,咱俩先对付着写,以后再找文化水平高的修改补充。”
赵铁见事情确定下来,也困倦疲惫,禁不住打了个呵欠,说道:“准备工作就麻烦你做了,我也得休息休息。”
老周拍了拍赵铁的胳膊,说道:“快去睡觉吧!队伍明天就要出发,什么准备工作,你不用管,放心好了。”
赵铁走出指挥部,还是尽职尽责地去看了下队员们,见他们都安置下来休息了,才找地方睡觉。
再说沈宸,睡得迷迷糊糊就觉得有人在往自己身上挤。她以为是别人也回来睡了,可能是地方小,便往里面缩了缩,侧了身继续睡。
“晓宸太累了,有事儿明天再说吧!”常春玲打着呵欠,轻声说着。
杨叶有些不甘心地放弃了叫醒沈宸的试探,转过身,低声对常春玲说道:“我和小丹都商量好了,让晓宸抽空儿好好教我俩。你知道的,虽然名义上是游击队员,可能战斗的时候真不多。要是枪法好了,能打了,就会不一样吧?”
常春玲嗯了一声,懒懒地说道:“这是好事啊,我也这样想过。可现在说的话,我觉得不是很合适。马上又要打仗了,晓宸也没时间呀!不如等反扫荡结束,集中训练的时候,让她给咱们吃吃小灶,传授一下诀窍。”
赵小丹点了点头,觉得这话说得有道理,便说道:“春玲说得对,咱们也别着急,等一等再说。”
沈宸并没有睡得太死,可也懒得搭话,听得也是一晃就过去,并不清楚是什么事情。
……………
灰暗的云块缓缓地移动,阳光暗淡,一小块一小块,好象是在沉思的冷冷的晴空,不时从云缝里向下窥视。
睡足吃饱的沈宸,又要以全部的心智和精力投入到与鬼子的战斗当中。
这次的准备更加充分,人员多了,武器好了,队员们的作战经验也丰富了。再加上地雷这个武器,也给了游击队打击鬼子的信心。
中国人常说“天意”,就象外国人常说“上帝”一样。当巧合无法解释时,都会被冠以“天意”来应付。
甚至连贫穷、富贵、刮风、下雨等等都会被老百姓称之为天意。天意不可违抗,就象上帝掷骰子,你不可能知道会是几点。
但冥冥之中,总有只神秘的手在拔弄着人世间的一切。难道说凡事都在神的掌握之中,没有一件是偶然的?
就说这次游击队出动,要伏击扫荡回撤的鬼子吧!
本来要潜近大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行动却异乎寻常的顺利。似乎中国的老天也在帮着游击队,要给异国侵略者以打击。
赶到伏击地点后,赵铁和老周观察着地形地势,又重新修改了作战计划,开始布置兵力,埋设地雷。
而沈宸的视角与他们不同,他想着怎么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狙击。
狙击,解释起来很简单,就是埋伏在隐蔽处伺机袭击。但要完美地实施这一战术,却是一系列相当复杂的过程。
沈宸胆子很大,但却并不鲁莽,杀敌的同时也非常注意安全。这就要求他的隐蔽阵位既能狙杀敌人,最好又能使敌人不能轻易接近。
这样的绝佳位置有吗?当然有,而且这个地方很阴险,并且会令敌人抓狂。
对着大路拐弯处的是一片陡峭的石壁,高有二十多米,离大路有三四百米。也就是说,敌人冲过来也无法攀登,反倒会成为沈宸居高临下的射击靶子。
而要绕路上山,最近的一条山路也在两里左右。当然,这并不是沈宸选中此地的唯一原因。
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老周没有选择,赵铁到了现场,也没发现呢!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距离问题。别说三四百米,对于游击队员来说,能在百米内击中目标的,已经可以算是枪法不错了。
所以,老周和赵铁选择的是离大路百米左右的一片树林。
大路上可以埋雷,树林里也可以布雷,而树林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