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说得有道理吧!”沈宸得意地一笑,说道:“你都反驳不了。”
老周再挠头,还真被沈宸说中了,道理说得明白,他还真无话可说。
赵铁想了一会儿,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女人嘛,肯定会让敌人产生轻视心理。听俘虏的口供,他们原先也不知道对手就三个人,还有一个是女的。
在押解途中,俘虏也是被沈宸的凶恶镇住了。否则,谁知道会不会产生反抗心理?
毕竟是作恶的伪军俘虏,也毕竟不是正规部队,赵铁觉得提醒是对的,但老说就令人不快了。
赵铁苦笑着摇了摇头,甩开了这个话题,说道:“既然你想了解情况,我就给你介绍一下好了。”
沈宸坐好,认真地听赵铁情况介绍。
祖旺的敌人有一个班的鬼子,将近两百的伪军。因为老百姓跑反,敌人没抓到什么民伕修筑太完备的工事,但依托村镇建筑,攻坚依然是不可能的任务。
别说攻坚,就游击队现在的人马,四十多人,连靠近祖旺也不在考虑之中。赵铁和老周倒是想把前哨放到陈村,扩大警戒范围,可也只是防范而已。
“敌人依托祖旺,派人四下掠夺,主要是抓捕群众、抢粮抢物。”赵铁叹了口气,最后说道:“而且,已经抓住了部分群众。看来,敌人是有意长期占据祖旺,把它作为楔入根据地的一个钉子。”
老周点了点头,说道:“我向区委会提出了建议,游击队出动,到陈村等地。就算保护不了乡亲们,也为他们提供预警,骚扰迟滞一下出动的敌人,为他们争取撤退的时间。”
在抗战期间,跑反的老百姓被敌人扑住并不罕见。
正规军也好,游击队也好,都没有保护老百姓的实力,也不可能派出过多的部队去保护老百姓。
所以,更多的情况下便是通风报信,帮助并组织老百姓转移。至于转移后的老百姓能不能躲开敌人的搜抓,显然超出了他们的能力所及。
群众被鬼子抓住,在抗战期间是平常的事情,尽管沈宸心里感到难过,但这不是他能改变的事情,甚至连救出那些群众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再想想敌占区的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你又能救多少。
尽管心里难过,在那种环境下,人们似乎也习惯了这种事情。
战斗还在继续,当你对别人无能为力的时候,唯一的选择便是战斗,以血还血,以命还命。
“我觉得游击队出动是对的。”沈宸想了想,说道:“虽然训练还不够,但对伪军的话,还是有机会的。鬼子呢,一个班十二三个人吧,已经被我打死了几个,也剩下不多了。”
停顿了一下,沈宸继续说道:“敌人要是再出动抢掠,要是人少的话,咱们可以骚扰袭击,甚至可以伏击他们。”
赵铁看着沈宸,笑了笑,说道:“鬼子嘛,我看也只能交给你来对付。他们的战斗力,我和老周是清楚的。就算是你,也要加上一百倍的小心才行。”
“这就对了。”沈宸笑得自信而得意,伸手点了点赵铁,说道:“足够的重视,算你有那么点眼光。放心吧,几个小鬼子,我去对付他们。当然,除了重视,我还有条件。”
在二战中对狙击手给予足够重视,并且给狙击手在行动中的自主权,还创造了令人咋舌的战绩的国家以德国和苏联最为出色。
只要查看一下著名狙击手的排名,便可以清楚的明白。
苏联是在1939年的苏芬战争中,吃了芬兰狙击手的大亏,伤亡巨大,所以苏军非常重视狙击战术的研究和狙击手的培养。
仅在1939年一年,前苏联就生产了八万多枝莫干纳辛式狙击步枪。这些狙击手在卫国战争中的城市战中大显身手,涌现出瓦西里等一大批高手。
除了苏德战争中苏联狙击手绽放光采外,在进攻东北时,号称精锐的关东军也为之闻风丧胆,那些幸存者每每想起都觉得毛骨悚然。
而德国的狙击手,则在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中让盟军真正认识到了他们的可怕。
从诺曼底高大茂密的灌木丛到亚平宁半岛崎岖的山地,到处晃动着德国狙击手幽灵般的影子。
他们躲在一个个隐蔽的角落射杀盟军登陆的军官、士官、观察员、炮兵和传令兵等重要目标。使得盟军部队行进速度变得异常缓慢,并且造成巨大的恐慌。
尽管盟军不断采取新战术以减少狙击手造成的损失,但是这些看不见的魔鬼仍然顽强地对盟军实施骚扰。
直到第三帝国轰然倒地,纳粹德军狙击手的幽灵才彻底从欧洲大陆消失,永远成为了历史。
反观日本鬼子,尽管很多士兵枪法准确,但狙击手的其他素质和要求,却基本上没有。
而狙击手如果只比枪法的准确,以及射击距离的远近,也就没有那流传后世的惊心动魄的故事了。
以智取胜,才是最重要的。
“需要一个或两个帮手——”赵铁微微颌首,看向老周,得到了肯定的表示,开口说道:“这个可以答应,你说说具体的条件。”
沈宸抿嘴一笑,说道:“条件吧,也不算严格。经过基本训练,身强力壮,能背能跑。如果熟悉这附近的地形地势,就更好了。”
老周笑道:“说说你的理由。”
沈宸理所当然地说道:“基本训练和身强力壮不用说了吧,累赘和病怏子谁会要呢?能背能跑呢,就是要在关键时候,比如我万一受伤,他能背动我,兴许还要背着跑个几里地,才能不让鬼子抓住啊!”
赵铁笑了起来,对老周说道:“那个大洪怎么样,听他说,以前赶集的背着头猪都不带歇脚的。”
老周凑趣地点头,说道:“叫他来问问,那猪是大的是小的,有多少斤哪?”
沈宸
沈宸翻翻白眼,就这点能耐,我才不生气呢!
他做了几次深呼吸,开口说道:“好啊,叫大洪过来,让他先背着我跑五里地,跑得下来就算合格。要不,把大家都叫来,让他们挨个试试。我想,这差不多也能到陈村了吧?”
“哈哈哈哈。”老周大笑起来,赵铁也无奈,笑着摇头。
“得了,跟这丫头斗嘴,咱俩绑在一起也不是个儿。”老周笑完,摆了摆手,说道:“行,这条件有道理,答应了。”
沈宸呵呵一笑,说道:“我还有几个建议,你们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听也没关系。反正都是有道理的,对游击队好的。”
“你听听。”赵铁伸手点了点沈宸,说道:“又有道理,又对游击队好,我们还能不听?你能不能好好说话,别老把人顶在墙上转不了身。”
老周笑着说道:“那你快说,这肚子可都饿了。”
沈宸挪到炕桌旁,示意赵铁坐在里面,随手拿过张纸,又不客气地抽过老周手里的钢笔,在纸上写划起来。
边写划,沈宸边解释道:“我发现啊,这个伪军很胆小,特别怕爆炸。如果有机关枪,给他们一梭子,估计也要炸窝。哦,咱们先说这个爆炸哈……”
第四十八章 地雷战序幕,野地演练()
地雷因为便于制造、廉价高效,又被称为穷人的武器。
而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地雷也曾经大放异采,并形成了一种重要的作战方法。
特别是对于民兵,因为装备差劲,容易制造的地雷自然会成为打击敌人的主要武器。
但直到一九四一年,地雷战才形成战术;而以地雷战闻名的海阳民兵,则是在一九四三年以后才开始接触地雷,并由此揭开地雷战的序幕。
所以,现在沈宸把地雷这个武器提前展现在赵铁和老周面前,并描述了使用之后的前景,立时让赵铁和老周眼睛发光,意识到对敌作战又有了一种新战术。
而之前在阻挡伪军追击的时候,游击队也曾使用过手榴弹作为地雷,只不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手榴弹也有本身的缺陷。
“手榴弹的延时对于投掷是安全的,但要用于地雷,就给了敌人反应时间,杀伤效果会打折扣。”沈宸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考虑和解决之道,“所以,我们要改装一下,让它即时爆炸……”
手榴弹的工作原理有几种,但引信就是撞击或延时的方式激活。而当时用的手榴弹都使用延时引信,延时长短稍有不同。
如果把最常用的拉发手榴弹拆开,可以看到它的构造是很简单的,主要有拉发信管、延时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