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遇鬼心惊-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背完之后,我对年轻道士说道:“请道友勘察谬误之处。”

    年轻道友听完我的背诵,琢磨了一下,说道:“你背诵准确,不知道你理解经文之意没有?”

    这篇经文的意思,黄道长曾经讲解过,我就借花献佛,拿来应对一下这个年轻道士的考验了,““心印”者,即以心印道,以道印心,印无所印,心无所心。心印于事,则体必纷,心印于物,则体必淫。于无印,于无心,心从无宅,印从无精,一灵不昧,善果臻身。人本有心而自失之,人能印而自失之失非其失,则可有心;弃其所弃,则可能印。即知其心,既知其印。既知其印,即知非心有心。既知非心,即知有印非印。印不印印,心无心心,真神真气,合我真精,一元三品,是印是心。敛情敛意,忘见忘闻。三年乳哺,一纪飞升,如此真道,名得真心,真心一得,七窍皆灵……”

    解释道这里,年轻道士站起来,击掌打断我的话,笑着说道:“说得好,看来你真的是一个道士呢,学过这篇经文。这么说吧,我相信你是一个道士了。道友,这厢有礼了。”

    说完,年轻道友朝我一鞠躬,行了一个礼。

    我也慌忙还了一礼。

    年轻道友继续说道:“请教道友道号。”

    我听黄师傅说过,道门无男女,道号都是根据个人兴趣有自己取。一般的道号都是“某某子”或者“某某道人”、“某某山人”、“某某散人”、“某某先生”等居多,比如纯阳子(吕洞宾)、鬼谷子(王禅老祖)、三丰子(张三丰)。黄道长给自己取了一个道号“玄山子”,但是我才刚刚开始跟着黄道长学道,觉得自己道行就是三脚猫的水平,取了道号反而显得可笑,所以至今还是没有道号。

    现在年轻道士问我的道号,我都夸口我是道士了,这……我灵机一动,胡诌了一个道号:“在下了真子。敢问道友道号?”

    年轻道士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复念了几遍“了真子”,似乎在琢磨这个道号的内涵。

    其实,这是我临时编造的,哪里有什么内涵啊,我不由脸红了,把头低下去,免得被年轻道士看到了,丢脸。

    过了一会,年轻道士抬头注视着我,说道:“道友的道号实在是好,了却尘世,求真务实,好好。我的道号是青玄子,我本姓田,道友,这厢有礼了。”

    (本章完)

第252章 落魄道士(三)() 
我不知道青玄子这个道号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但是还是不懂也要装懂的夸他几句,礼尚往来嘛。

    “道友这个道号取得也很精妙,对了,道友平时学些什么道术啊?”我夸了他几句,打算问问他的底细。

    青玄子听到我的问话,不知道怎么的,神色有些暗淡,缓缓说道:“我跟着我师傅学的是驱鬼驱邪的道术。只是下山之后……”

    青玄子似乎有难言之隐,说着说着就吞吞吐吐起来,后面干脆就闭口不言了。

    我有些好奇,就接着问道:“莫非道友遇到了一些为难之事?”

    青玄子犹豫片刻,终于下定决心,对我说道:“道友请坐,此时说来话长,请坐下听我细细说来。”

    他帮我搬来一个蒲团,让我坐在他的对面。

    我就坐下去,看着青玄子,听听他要给我讲些什么。

    ……

    我俗姓田,青玄子这个道号是我师傅给我取的。

    我很小的时候,就父母双亡,叔叔抚养我长大到三岁,这时遇到灾年,叔叔还要养活四个堂兄弟姐妹,无力再抚养我,正好这时一个老道士路过我们村,愿意收养我,条件就是拜他为师。

    只要有一口吃的,别说是拜他为师,就是认他做父,也不是做不到的事情。

    就这样,师傅把我带回山顶的道观,让我跟着他学道。

    道观很小,只有我和师傅两个人,师傅收养我,其实是想我能继承他的事业,把道观维持下去,免得几百年的传承断在他的手上。

    我很认命,师傅给我吃的,让我得以在这饿殍遍地的荒年存活下来,比什么都对我好,我就一心一意的跟着师傅学道。

    师傅说学道第一步要勤读经文,师傅说由来富贵原是梦,未有神仙不读书,当道士,不堵祖师爷传下来的经文如何能成。

    师傅先教我认字,然后教我经文。起初学的是《太上感应篇》,我幼时所读,现在还记得,“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话说得多么经典啊,联想我的身世,先是差点饿死,突然遇到师傅,又吃穿不愁,也算是祸福无常了。

    接着师傅让我勤修心性。他说,修道就是修心,修心就是修道。这话好像很深奥,我有些听不懂。师傅就解释道,修心要诀在于静,心静则宁,万物澄清。师傅进一步解释,拿走路时心里想看风景来说,可以先保持身体不动,再慢慢体会心也不动的感觉,慢慢就可以纠正了。身体不动,就是不管杂念怎么起伏纷纭,走路还是刚才走路的样子,思考还是刚才的思考神态。心也不动的感觉,就是自己没有因为刚才流过的念头而悲伤或者喜悦。那些念头过了就过了。过了就忘记刚才在想生命了。这样坚持,时间一长,再看看那个没有被看风景的念头左右,一直没有停留在念头上面的人,他是谁……就是他,他就在道里面,他就是已经在道里面却不认识道的人。认识到以后,还是那样生活,把神收在眼前就可以了。念头流过而自己不动的时候,心静自然就修成了。

    我修心七年,直到我十三岁时,师傅才教我下一步:勤积功德。师傅说:“凡欲修道,建功为先,利人济世,功德益彰,是以诸天仙真,咸以功德超圣真位,积功满千,形神俱仙。”简单一点说,就是常常做好事,处处帮助人,渡人者人衡渡之。

    师傅为了磨炼我,经常带着我下山去给人做法事,一是赚一些灯油钱过日子,二是让我跟着学驱鬼驱邪,帮助他人。

    等到我十八岁的时候,师傅已经老了,还不小心摔了一跤,躺在床上不能动。

    我伺候着他没几个月,师傅他老人家就羽化登仙了。从此,我就继承了师傅的衣钵,我,青玄子,正是成为一代住持,十八岁的主持,这让我有些飘飘然。

    山下村落的村民都很相信我师傅,所以我托师傅的福,下山去做法事不仅能大吃一顿,也能收获不少银钱。

    这样的生活,我有些满意。不理凡尘俗世,只问神仙之事,住在这么多房间的道观里面,没有人约束我,自由自在,那段时间也算是快乐无边。

    祸福无常。

    这是师傅一开始就教我的。但我只是听听而已,并没有把它当做一回事,结果报应就来了。

    这事要从山下徐家庄的徐员外的遭遇说起。

    徐员外跟我一样,都是少年得志。他父亲老来得子,就他这么一个独生子,给他买了一个小官,没当两年就不想干了,回来后多了一个头衔:员外。

    他父亲死前给他娶了一门媳妇,但他不是很喜欢,结婚好几年了,也没有生孩子。

    等到徐员外二十六岁那年,父母亲相继病亡,给他留下无数的钱财和良田。

    这么大的一个家族都他说了算,这么多人都听他的吩咐,这么多的钱随他话,徐员外得意了,两年内一口气纳了八个妾。

    虽然这事挺荒唐的,但奈何人家有钱,也出得起钱,旁人也就嫉妒的骂上几句,过过瘾就过去了。

    徐员外少年心性,除了喜欢女人,还喜欢打猎。

    一天,他带着几个家丁去深山里面打猎,半下午的时候,刚想回来,遇到一阵暴雨。

    他们在深山中无处躲避,被淋得成了落汤鸡。

    等到雨势稍小,徐员外一行才可以返回家里。

    路过村外的小河时,暴雨虽然停了,但暴雨带来的山洪却爆发了。他们刚想过小河回家,远远的看到上游飘过来一具红色的棺材。

    徐员外一时兴起,命令家丁以棺材为靶子,向棺材射箭,还自己率先射出几箭。

    家丁虽然觉得往棺材这种不祥之物射箭,有损阴德,但是主子以身作则,都已经射了,自己还能违抗主人的命令不成?只好也弯弓搭箭,胡乱的往棺材射去,至于射中射不中,那没有多大关系,就要按照主子的吩咐做了就好。

    徐员外忽然提议,射中赏银子一钱,家丁积极性就调动了,兵兵乓乓的射个不停。

    (本章完)

第253章 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