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唐-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就目前来看很多事情已经和历史出现了偏差,历史上的长孙皇后便是在贞观十年去世的,然而现在她有了哮喘药只要不出现大的变故想必是无碍的。

    据历史记载正是因为长孙皇后的去世加上李承乾患有腿疾所以才会性格突变做出造反这样的混事,如今长孙皇后没有去世,而李承乾,王翔与他认识了这么久并没有发现他的腿有什么毛病,况且今日他得了李二如此封赏太子之位非常稳固,怎么看都没有造反的理由。

    现在王翔最担心的是另一件事,土豆提前成熟给了李二一个天大的惊喜,然而对他自己来说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因为高昌之行要提前了。

    当初所谓的秋收之后出使高昌其实就是在等土豆,不见到土豆的产量李二是不会贸然行事的,王翔提出的圈养之策前提就是大唐有足够多的粮食,否则的话大唐百姓都吃不饱饭哪里有粮食用来圈养外族呢。

    寿宴结束之后王翔就被李二招进太极殿,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也都在殿内,让王翔感到惊讶的是他看到了两个意想不到的人,鞠依雅和阿琪奴。

    不是平时上朝,所以大家都在下面坐着,然而气氛却比上朝还要严肃。

    长孙无忌先是向王翔等人介绍了鞠依雅和阿琪奴的身份,原来鞠依雅是高昌国的公主,她并不是高昌王鞠文泰的女儿,而是鞠文雅的女儿,鞠文雅是鞠文泰同父异母的弟弟,掌西州之地是高昌国的西州王。

    鞠文泰为政昏聩,并且善变无信,最初畏惧大唐天威归附大唐,而后见突厥兵马强盛又转投突厥,在突厥的挑唆下多次拦截大唐的商队和使者,前段时间更是频频南下掠夺大唐边镇。

    鞠文雅作为高昌国的西州王并不赞同鞠文泰的做法,他一贯认为突厥的天性就是掳掠残暴,与突厥亲善是与虎谋皮,最终必为其所害,而大唐不同,上邦之国,礼仪之邦,归附大唐才是高昌的生存之道。

    此次李二大寿鞠文泰并未遣使来贺,而鞠依雅和阿琪奴是受鞠文雅之命秘密前来,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那么这样一来李二让长孙无忌和王翔出使高昌就更加耐人寻味了,从鞠文泰对大唐的态度来看他已经是铁了心要跟着突厥与大唐作对,此行必是有去无回,根本没有出使的必要,李二断不会那么糊涂。

    王翔心里也隐隐好奇李二究竟是什么想的。

    果然,细听之下才知道李二并不是打算让自己和长孙无忌出使高昌,确切的来说应该是出使西州,西州在鞠文雅的治理之下对大唐颇为亲厚,大唐商队前往高昌都是在西州落脚,在那里商队可以得到鞠文雅庇护。

    鞠文雅曾多次秘密遣使来唐,只是那时候鞠文泰对大唐的态度还不像现在这般恶劣,所以李二没有应允他的要求,如今鞠文泰竟然铁了心要抱住突厥的大腿,那么李二也就不会对他客气。

    眼下的事情就很明了了,西州王想做高昌王,而对李二来说一个亲善大唐的高昌王自然比一个处处与大唐作对的高昌王要让他感到顺心,所以两者的利益是完全相符的。

    让长孙无忌和王翔出使西州一是安抚鞠文雅,二是让长孙无忌和他商议合作之事,三是建立王翔所说的贸易市场。

    自从鞠文泰彻底倒向突厥之后,大唐的商队屡屡遭到拦截,便是前往西州的商队也越来越少,没了商队西州百姓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

    此前李二出兵击退高昌南下的精骑之后就秘密派人前往西州见过鞠文雅,并且提起了建立贸易市场的事情,鞠文雅听过之后是万分同意,他是一个懂得进退之人,以高昌的国力不是依附大唐就是依附突厥,想要独身事外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建立贸易市场对于他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至于突厥,一个以劫掠为生的民族能给高昌带来什么?所以,说鞠文泰为政昏聩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所有的事情均由李二和长孙无忌等人商议妥当,王翔完全就是一个听众,没有决定权,没有否决权,他要做的就是回家做好准备,半月之后跟使团一起出使西州,鞠依雅和阿琪奴也一道同行。

    这一切都由不得他反对,因为李二对他提出的贸易市场抱有很大的期望,直言派别人去不放心。

    “朕希望番邦属国看到你在西州建立的贸易市场之后都求着朕在他们的地方建立同样的贸易市场,不要让朕失望。”

    想到李二最后对自己说的这句话王翔突然感觉肩膀上的担子还是挺重的。

第七十五章 圣贤和格物() 
出使高昌的日子定了下来,王翔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格物院,登仙楼,城外的菜园子,还有对凝香她们的承诺……

    得知了鞠依雅的身份王翔自然不会真的等她拿钱赎刀,本想直接把金刀还给她,谁知这高昌公主还挺骄傲,硬是付了登仙楼的欠债,拿回金刀之后还再三嘱咐王翔不能把押金刀的事情说出去。

    回府之后,王管家得知王翔被封侯爵的消息竟然激动的昏厥了过去搞得大家一阵手忙脚乱,好不容易才把他给弄醒,醒了之后就忙着张罗庆贺之事,府里的丫鬟仆人都是兴奋无比,王翔自是由得他们。

    府里在准备庆贺之事,王翔则是去了一趟格物院。

    亲眼见识了石头变成晶莹剔透的琉璃,李淳风如今对王翔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他终于明白为何袁天罡让他留在格物院了,比起钦天监格物院更适合他。

    经过这么久的改建格物院早就不是当初那副破落样了,高大的院墙,门外巡逻的守卫是李二从宫里调遣过来的一队禁卫,平时是护卫太极宫的,调派到这里巡逻也足以看出李二对格物院的重视,毕竟琉璃的生意李二占了八成。

    王翔有意控制了玻璃的产量,现如今长安城各大珍宝店还是都有几件格物院产的玻璃饰物,他们并不知道这些东西是用石头批量生产的,对他们来说如此栩栩如生的琉璃简直就是奇迹一般的存在,当成镇店之宝也不为过,收益自然是十分可观。

    这次出使高昌王翔也不知道多久能够回来,他把后世的一些基础算学和基础物理学知识抄录在一本小本子上交给李淳风。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懒散胆小,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带领大唐一统天下他自问做不到也不想去做,就连出使高昌这样的事情他都会患得患失,难怪连程处亮都会忍不住对他表示愤怒。

    也许他天生就不是英雄也不是圣贤,所以在李二面前他会感到敬畏,不愿计较得失,面对战场他会感到恐惧,甚至不如九岁的李治。

    但是他自问勉强算是一个好人,看到百姓困苦他会忍不住出一份力帮助他们,在他心里有一个小小的愿望,他希望大唐盛世可以一直延续下去,不要经历那么多的风雨那么多的坎坷。煌煌华夏,数千年的历史,然而在后世竟几度风雨飘摇,甚至不如一个崛起仅数百年的国家,他希望凭借自己所了解的一点知识可以让华夏少些坎坷少些风雨,这便是他这个普通人可以为大唐做的事情了,大兴改革,厮杀征战真的不适合他。

    “李道长,我这个院判当的也真是不合格,什么事情都是靠你在做,这是我记录下来的一些算学和格物学的基础知识,希望你能将格物院好好的办下去。”

    在李淳风眼里这可不是什么基础知识,他还记得袁天罡说过:“此人或许可以开创一门新的学派。”在他看来这本小本子上面记录的正是新学派的精髓,王翔能将它毫无保留的交给他那是对他的莫大信任。

    王翔表现的越是随意,李淳风心里对他就越是敬佩和感激。

    “院判大人尽管放心,我定会将格物学发扬光大。”

    王翔摇了摇头,指着不远处正在埋头学习的格物院学生说道:“能不能发扬光大并不重要,你只要记住他们才是大唐未来的希望,而不是朝堂之上那些饱读圣贤书的士子官员。”

    李淳风不明所以的看着王翔,虽然他也认为格物学非常厉害,但是若说比圣贤之学还要重要他就不敢苟同了。

    王翔也能猜到李淳风的想法,开口说道:“自古以来为官者必读圣贤书,何为圣贤?孔孟之道。圣贤之学盛传已久,便是圣人所在的朝代终究还是逃不脱改朝换代的命运,你可知道这是为何?”

    李淳风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此时听到王翔发问皱眉道:“毕竟圣贤也不是无所不能的。”

    王翔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