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志们,乡亲们!”
邢子安的目光在场中环视一圈,而后高声说道,“现在我宣布,青阳山根据地在胜利完成反扫荡作战任务后的表彰大会,正式开始!”
随着邢子安的这声开场白从口中落下,整个会场中立时便掌声雷动。
表彰大会的气氛,只在瞬息之间便被推往了高潮!
邢子安与秦德润两人分别站在高台上讲了话,先讲如今国破家亡的现状,再讲根据地面临的艰难发展处境,最后,才说起了刚刚结束不久的反扫荡作战。
说起了在这场战斗中一一涌现的功臣勇士。
在这其中,自然就出现了安国的名字。甚至于当秦德润念起今日要表彰的功臣名单时,安国的名字,是被排在第一位的!
会议的进程一项又一项的进行下去,很快就到了最为关键的表彰环节。
根据地的情况也困难的很,是以对功臣的表彰自然不会是大洋这种俗物。
不过,虽说功臣们并没有拿到实质性的物质奖励,可包括安国在内的每一名功臣,眼下面上都洋溢着十足的喜气。
因为接下来,将会在全团所有战士的注目下,在周围十里八乡父老的见证下。
他们,站在团长秦德润方才所站立的主席台上,胸戴代表荣誉和表彰的大红花,挺直了腰板,接受场中所有人的赞美与祝贺!
这,该是多么大的殊荣,多么令人激动的奖励啊!
荣誉对于军人来说,往往有着不可替代的非凡作用。
有些时候,军人为了荣誉甚至不惜于放弃自己的性命。
通过眼下的表彰大会,所有的功臣们都能得到以往绝对无法想象的、让旁人艳羡不已的宝贵荣誉,他们又还有什么是不满足的呢?
安国被点了名站在主席台一侧,等着待会儿登台接受表彰。
才刚刚站下没多久,就看到一众手捧红花的女兵从一侧走了过来。安国知道这些人的身份,她们是各村妇救会的代表,按照表彰大会的安排,待会儿,将会由各村妇救会的这些女代表们来亲自替他们这些人把大红花带上。
安国嘴角含着浓浓的笑意,看着这些妇救会的代表们手捧红花向着他们这些人走来。
耳听着周围战友百姓们口中自发喊出的欢呼声,安国只觉得自己的心情一阵激荡。
原来,这就是荣誉的感觉么!
随着眼前光线的一暗,安国知道这是妇救会的代表们要来给自己这些人佩戴红花。
可当安国的目光触及眼前之人的模样时,他忍不住便脱口问道,“你怎么来了?”
出现在安国眼前,正含笑看着他的,是萧忆雪。
“我怎么不能来?”萧忆雪调皮的冲安国笑笑,随即举着手上的红花示意一下,道,“我来给你戴花呀!”
安国笑着向萧忆雪点点头,这时的他才忽然想起,萧忆雪也是根据地里一名身份不低的女干部呢。今日的表彰会既然是选了各村的妇女来替勇士功臣们颁发荣誉。
那么自己这个被算作功劳第一的人,由根据地的妇救会主任来亲自佩花,也就能够说得过去了。
安国将腰杆挺得笔直,目光,却一直含笑盯着眼前的萧忆雪。
看着她动作轻柔的将那朵纸扎的红花佩戴在自己胸前,随后又轻轻的拭平了自己军装上所存着的褶皱,安国面上的笑意,也变得越来越浓
与青阳山上的喜庆不同,在先前同根据地军民作战失利,以至于扫荡计划还未完全开始就宣告流产,阳城县的鬼子驻军、尤其是大和田修人等鬼子主官那里,此时的心情都不会太好。
独自坐在自己办公室中的大和田修人,此时手里拿着一纸从上级长官那里发来的军令电报,面上带起了极为明显的苦笑。
“被降职成中佐了呢。”
大和田修人轻轻摇了摇头,随即慨然一声长叹,在将手里的电文丢在桌上以后,背靠着身后的皮椅,缓缓闭起了双眼。
“不过,好在没有勒令我切腹谢罪,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吧”
那一场大战中,不止是阳城县的鬼子死伤惨重,就连隔壁丰县的鬼子那里,也付出了包括来源的中队长斋藤佑介在内的诸多伤亡。
只这一样,就足以让大和田修人面对不小的麻烦。
更何况还有石川太郎的意外身亡。
作为一名从参谋本部特派而来的中佐军官,石川太郎的地位自然不能被等闲视之。石川太郎一死,大和田修人的处境立马就变得更加艰难了起来。
若非大和田修人在上面还算有几曾关系,恐怕这一回送到自己手上的,就真的该是一纸勒令切腹的军令了。
“唉”
“早知道,还不如跟松本君一起上前线去,他那里虽然危险,可毕竟也有不少军功可赚。”大和田修人口中低声叹道,“哪像我如今惹了这一身的臊味,往后的日子,怕是不再好过咯”
第二百八十章瑞雪兆丰年()
二百八十
又是一夜大雪。
一早推开房门准备先自行绕村子做一阵跑步练习的安国,看到屋外积满的皑皑白雪,也便收了自己心里的这份念头。
山里的雪,可总比别处要大一些。
“嘶——”
被屋外的冷风一贯,安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随后连忙拉紧了自己的衣襟。
口鼻间呼出的白雾在面前升腾成一片,安国一边搓动着自己的手掌,一边自言自语的轻声说道,“这也算瑞雪兆丰年了,不过今儿这训练,怕是要泡了汤咯。”
“虽然没有咱们的执勤任务,不过这么大的雪,唉”
“唐——”
安国轻叹一声,就要回过头喊一名战士来与自己一同出去看看,可就在喊出了一个字后,剩下的言语却在瞬间戛然而止。
嘴角露出涩然的一阵苦笑,安国摇摇头将自己心底的怅然暂且抛开。
目光触及同样已经起身,正在整理着自己被褥的王四喜,安国便转而对他说道,“四喜,待会儿你和我出去一趟,往村里几位大爷大娘的家里看看。”
“这样大的雪”
安国摇头叹了叹,却还是冒着雪跑了出去。这才刚刚起来,手边上,还有许多要让安国去做的事情呢
如今时间早已进了腊月,要是按照西历来算,眼下已是公元一九三八年的元月。
发生了太多事情的一九三七年,已然离着众人远去。
不过对于中国的百姓来说,农历的重要性,显然要比距着乡亲们不知多远的西历要亲切的多了。
安国等人所在的一连也在表彰大会之后不久,得了军令从团部所在的大丘村调防,最后到了距离大丘村隔了一道山梁,一道山谷,以及两个村子的南村。
这里离着另一道进山的要害小安村已是不远,在南村保持驻军进行防御,也是在根据地新形势下的应有之意。
等洗漱完毕收拾好了身上的一切,又就着窝头喝了两大碗炊事班熬好的热汤,安国这才带上王四喜一起,准备按照自己原本的计划去看望一下村里的老人们。
帮着砍砍柴、挑挑水,免得村里的孤寡老人们在这样的天气里受寒受冻。
关承嗣知道安国的想法后,先是挑着拇指赞了一番安国的思想觉悟,而后又与杜明商议几句,索性由连里牵头,给村民拿些被褥柴火之类的东西。
安国与王四喜挑了几户相熟的乡亲,便先一步带上东西赶了过去。
李大爷是村里的老工匠,年轻时曾不甚伤了腿脚。膝下虽然有三个女儿,只不过三个女儿如今都远嫁外乡,再加上老伴也去得早,倒也算得上是村里最困难的几人之一了。
安国与王四喜今日的第二站,便是李大爷的家中。
见到安国与王四喜这两个常来他家里帮忙的年轻后生特意过来,李大爷的面上堆满了笑,拉住两人亲切的问长问短,让安国的心里也有了迥异于屋外严寒的温暖。
“李大爷,您就不用出来了,这天儿也怪冷的。”在李大爷家里待了一阵后,安国两人便要告辞离去。拦住了想要下炕送他们出门的李大爷,安国指着屋外飘荡的大雪笑道。
只是李大爷坚持着要从火炕上下来,安国没法儿劝阻,最终只能让李大爷披着大袄在堂屋的门口目送他们出门就好。
“我知道的。”李大爷最终也笑着点点头,他果然也没有出门,只是倚在门框边对安国与王四喜两人笑道,“你们慢些走,小心路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