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亏,中东路事件他鼓动张学良与苏联人比划,结果东北军最为精锐的部队打光了,二十比一的伤亡比例让人瞠目结舌,也使得日本人看明白了一个真实情况,苏联红军作为一支党军已经不是当年的沙俄武装了。
虽然日本人还是瞧不起俄国人,但是老太太买柿子还是知道挑软的捏,况且苏俄占据中国的领土最多,灭绝性的屠杀中国军民最多,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攘外说得就是苏俄,而安内则指的是国内东北军、西北军、桂系、川军等各系大军阀派系。
高飞对于蒋介石的喜悦并没有立即如同何应钦等人如一的恭维,而是沉思后道:“委座,不知道苏联方面斯大林是如何安排的?宋子文博士没一同回复莫斯科的三国外长会议的具体内容吗?如果斯大林不出席四大国会议,而是提出分化战场即美、英、中谈对日作战解决亚洲战区之内容,美、苏、英谈对德作战解决欧洲战区之内容,我们该如何是好?有理有据的情况下,我们此番光复南京随即进攻华北与东北的日军,为的就是吸引住在远东的日军主力,如果苏联人认为与我们一同谈判没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我们的进攻也应该有一个战役停止点,让苏联人明白中国人不容任何人轻辱。”
蒋介石等人听了高飞的话全部从惊喜中冷静了下来,高飞所言的他们根本没考虑到,因为日本人撕破了日苏互不侵犯条约进攻远东,蒋介石显然把这事给忘记了,否则日本人和苏联人还是朋友,支援援助中国一转脸就与日本人媾和,这就是真实的国际外交精神的真谛所在,在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上就是尔虞我诈的欺骗,谈什么感情和真挚都是扯淡,蠢人办蠢事的方式,我提供你多少物资,你得流多少血,这才是国际外交,国与国之间的领土纷争只能用战争去解决,流淌出去的鲜血是捍卫国家领土主权最好的证明。
果然,斯大林提出了他的所谓分别会晤的要求,于是宋子文以中方全权代表身份表示蒋中正统帅军政羁身,似难远行作为理由婉言谢绝,随即1942年9月17日在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期间,罗斯福再次致电蒋介石言,莫斯科会议至今进行甚速,极望其结果得有裨于各方,余正促成中、英、苏、美同盟之团结,余尚不知斯大林能否与我会晤,但在任何情况下,余极望与阁下及丘吉尔能及早会晤于某处。
时间定为十月五日至十日,余思亚历山大港当为一良好地点,而且罗斯福强调:“知阁下不欲久离贵国,但现时远行,对余甚为适宜,非常之正期望与阁下相见,因余信有多数问题,惟有吾人面谈,方能得圆满之解决。”
蒋介石致电罗斯福表示当如前往埃及与罗斯福、丘吉尔会晤,但是必须由斯大林出席方可出席,将四大国会议分开是对中国的不尊重,中国亦无意愿向远东实施进攻,当前华北之日军与东北之日军主力全部进入远东作战,日军急调驻朝鲜前往南京参加防御,但是无疑已经是杯水车薪了,在美国盟友的武器物资支援之下,数百万精锐的中国军队将得到武装,这将是一股战略性的决战力量。
蒋介石的执着也让罗斯福与丘吉尔有些郁闷,因为罗斯福可谓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丘吉尔,结果蒋介石根本不买账,蒋介石用事实的战况说话,自然也是牛气冲天。
第七百五十九章中国人的节日(三)()
罗斯福只好掉头与丘吉尔同斯大林再度商议,中苏之间的交流竟然通过美英进行完成?一次气氛异常诡异的会议,由此可见苏联当年背弃中国与日本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以及不履行列宁做出的归还中国领土的决定对中国有多么大的刺激,用丘吉尔的话说就是中国人期望的太多,而在高飞看来腐败无能的清王朝丢掉得太多,香港、九龙、澳门已经确定英国在战后立即归还中国了,但是在藏南英国殖民地印度还与中国有较大领土纠纷,这一点上高飞根本不承认,现在中国驻印军的规模已经开始向十五个师扩编了,如果英国人赶在小问题上扯牛毛,高飞就敢给英国人和印度人做牛肉干。
实际上,高飞在蒋介石与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扯皮的功夫视察了一下中国驻印军,退守孟加拉湾的山下奉文的日军第一方面军主力此刻不足七个师团的残部,拼凑起来不足四个满编师团,但是高飞叮嘱沈英雄,狡兔死走狗烹是英国人最常见的无耻手段,落井下石也是英国人的特长,扯英国人后腿,让他的英印部队多多的被日本人消灭,从而也资助一下山下奉文,让其多苟延残喘几天。
仗打成这种模样,英国人死得不算冤枉了,高飞扯完了英国人的后腿给史迪威又来了一针定心剂,那就是还有至少五到七个师的部队已经完成了基础战术训练,准备进入印度加入中国驻印军部队,史迪威自然高兴,结果高飞离开一个星期,名为战斧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中,英印第二师被日军击破,导致中国远征军驻印军的四个师也垮下来了,沈英雄解释是英国人冲乱了自己的防线让日军有机可乘,自己总不能对着友军开火吧?所以也一同溃退了。
结果英印部队的六个师与一个装甲旅被日军人狠狠的啃了一大口,山下奉文吃得这个心满意足,缺什么英国人给送什么,不过山下奉文也感觉到了似乎此番作战中国远征军成了他的友军?英国人输得不明不白,日本人胜得莫名其妙。
1942年九月二十七日,罗斯福正式电邀蒋介石于十月八日抵达开罗,称斯大林同意在开罗召开四国首脑高峰会议,因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还遥不可及,但是中国青年军在年底反攻东北却指日可待,日军中国派遣军在南京集结的残兵败将已经不是中国军队的对手了,整个华北以及东北日军都处于绝对空虚之中,只要蒋介石意志坚决的实施反击,那么势必将势如破竹一般。
同时丘吉尔也致电蒋介石,表示将他愿意藉此良机,不仅得以相互承认,并得以共同商讨如何早日克服共同之敌人,获得完全之胜利,以及相互保证同盟国间将来各方面之工作,以促进其安全和繁荣。
斯大林有最开始的不同意与蒋介石会面,建议巨头会议先后由美、英、中和美、英、苏分别在开罗和德黑兰举行,再到同意在开罗与蒋介石会面,四国首脑齐聚,也算是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但是斯大林的这种让步对于中国来说意义不大,废除满清以来签订得不平等条约才是中国人的初衷和愿望所在。
宋美龄陪同蒋介石出席了开罗会议,担任蒋介石的翻译,而蒋介石指明要求高飞陪同自己前往开罗参加会议,则让高飞感到有些无法接受,高飞个人清楚当前的国内战局和国际局势,虽然在北非德国人眼下虽然进行了战略层面的收缩防御和撤退,但是在隆美尔的精确战术指挥下,德军的非洲军团将损失降到了最低,甚至还在撤退途中打了英国人第八集团军几次埋伏,另蒙哥马利的装甲部队损失惨重,英国第八集团军也非成为了英国历史上损失最大的部队,补充给第八集团军的装甲部队和炮兵、步兵足够组成四个这样的集团军,这也就意味着所谓的第八集团军早被德国人全歼四次以上了,这样一支部队高飞不知道英国人怎么敢厚着脸皮吹嘘不已?
而且根据美国方面的情报,德军又似乎对非洲进行了大规模的增兵,新增的部队不但有隆美尔渴望已久的装甲师,还有空军第十五战术军和精锐伞兵,在这个紧要关头去开罗就等于去挑衅德国人的忍耐程度,希特勒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习惯不按常理出牌的希特勒或隆美尔万一冲动搞个伞兵的斩首行动?后果恐怕不堪设想,高飞还没觉悟陪着英国人去疯,英国人的承诺是靠不住的,这是一句世界范围内都极为有名的谚语。
此外,高飞对于英军能否在北非面对德军二个空军战术军又一个航空部庞大的机群威胁下,支撑起一片安全的绝对防空领域表示怀疑,而且青年军部队正在紧张的组编与装备之中,新部队正在加紧训练,驻缅甸军与驻印度军都在扩充规模,作为中国青年军总司令官兼中国远征军司令官的自己似乎不宜离任去开什么会,但是如果没有自己在蒋介石身旁,高飞真怕蒋介石犯二,历史上蒋介石在此次会议中还真的没少犯二。
不过高飞的所有顾虑在蒋介石看来根本不是什么问题,英国人既然邀请四大国齐聚,肯定就有万全之策应对各种危机,想起丘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