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中学堂有六个年级一百七十人来到这里,张伯苓的到来也让他的学生们欢欣鼓舞。

    张伯苓是想看一看他的学生到底怎样了,这些学生都是他的心头肉,就这么被王茂如忽悠一下跑到这里来当兵,实在是让他不甘心。张伯苓本以为过来劝劝这些小孩子会回去,哪成想见到学生们一个个穿着黑色毛呢军装,十字武装带,身上背着e1式步枪,脚上踏着黑色高帮皮靴,一个个精神抖擞地站在他面前,居然有好多都长了个子。而且王茂如手下军人那种永远抬头挺胸,高傲地用下巴对着对手的气势,也一下子让张伯苓大吃一惊的了。他长这么大,也不是没见过军人,而且他本身就是北洋水师军官,甲午海战之后,因为没有足够的海军军舰,他从海军辞职才发展教育。这么骄傲的士兵,倒是头一次见到,尤其是这些傲气的家伙还是自己的学生,足够引起他的自豪了。

    张伯苓也知道了,此时要是让这些学生回去,恐怕是没有一个会离开的。作为曾经的军人,张伯苓太知道军人的习性了,一个充满战斗力和希望的军队,对士兵是多么有吸引力。

    稍后,王茂如知道了张伯苓到来,立即派人请他过去。虽然张伯苓因为王茂如招收全国学生组建学生师而大骂其为人贩子,王茂如从未生气,他是也久仰这位教育家、南开大学的校长。副官魏东龄将他引到会客厅,王茂如紧握住他的手热切地说道:“张校长,我是早就对您的大名有耳闻了,你可是我的偶像啊。”

    张伯苓苦笑道:“王大帅,你这是挖苦我啊,要说如今全国最有名的,还是你兵逼俄国人的尚武将军啊。”

    “哈哈哈,伯苓先生坐。”王茂如热情道,又说:“唐省长唐绍仪太忙,他让我转达对伯苓先生的欢迎。”

    张伯苓问道:“尚武将军叫我来,莫不是秋后算账?”

    王茂如哈哈大笑,道:“伯苓先生,我可是记仇的人,你在天津日报上大骂我是人贩子,我可是记着呢,你不能抵赖。”

    张伯苓摇着头,道:“我岂会抵赖,是我张伯苓说的,你拐走我天津七百三十四个学生,只是我南开中学堂就被你拐走了一百七十人,唉,天津学校甚至都没几个正常开学的了。你说你不是人贩子是什么?你这将军啊,比人贩子还狠,被骗的知道了是人贩子还会痛恨,这些学生明知道却还飞蛾扑火,唉。”

卷三 千古奇功 第257章 土井市之进() 
卷三千古奇功第257章土井市之进王茂如又是乐得前仰后合,这老头挺有意思,真爱开玩笑,说道:“伯苓先生,此次我请你来,实在是有件事想要求你。”

    “请讲。”张伯苓见他正色了,自己也严肃起来。

    王茂如道:“我想邀请伯苓先生担任担任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为全省规划教育!”请张伯苓担任教育厅长,也是王茂如几番考虑下的决定,当然他不知道张伯苓是否愿意。这张伯苓是南开大学的创始人,而南开大学是民国理科院校的第一,当之无愧的理科第一院校,什么清华同期为工科学校同济此时仅仅是医学院,远远不如南开。南开也为民国培养了无数的人才精英,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清华和复旦等学校才逐渐追赶并超越了他。

    民国四大名校分别是蔡元培之北京大学,张伯苓之南开大学,竺可桢之浙江大学以及张学良之东北大学东北大学是31年前四大名校,1931年之后随着九一八事变,东北大学流亡,梅贻琦之清华大学取代了东北大学成为新的民国四大名校。这些人,除了张学良是挂名,其他人都是教育专家,如果〖中〗国的教育由这些教育专家做主,而不是研究做官的官员做主,那还用跟什么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学习,这些人已经铺设好了路,可惜的是,他们的未来只是地位崇高,他们的理想和理念却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关于南开大学的地位,大家可以理解为西门的一家之言,以为谬参而已,不必较真。

    张伯苓几乎不敢相信,王茂如会有这么一个请求,居然是请自己做教育厅厅长?他……真是大胆啊,居然请一个骂了自己的人做教育厅厅长,自己几次三番拒绝袁世凯段祺瑞的邀请拒绝做官。就是想好好的教育下一代,不想官场应酬。稍作一想,张伯苓倒是很大气地站起身做了一个揖。却仍旧拒绝道:“让尚武将军失望了,我张伯苓天生不是做官的料,只能好好搞我的教育而已。”王茂如想要说话,张伯苓知道他想挽留。心下也有些感动,不过他的性格向来如此,道:“将军不用再劝,张伯苓若是有意做官,早早便做天津教育长了。只是在下无心官场。”

    被人拒绝感觉真不好受啊,王茂如叹了口气,忽然问:“伯苓先生为何一定要从事教育而不为官?我想其中一定有一个故事,还请先生讲讲,一解我心中疑惑。”

    张伯苓道:“我出生于天津一个秀才家庭,光绪十八年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习驾驶,但是可以说我是航海驾驶班最好的学生,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光绪二十年。我和十七名同学完成堂课。被派往北洋水师舰队实习。光绪二十三年,承甲午败绩,列强强盗的协议既成,清廷派大员到山东办理接收和转让手续,我也随舰前往。船到威海卫的头一天,我亲眼目睹降下〖日〗本的太阳旗。升起〖中〗国的青龙旗。第二天,又降下〖中〗国的青龙旗。升起英国的米字旗。目睹这场‘国帜三易‘的接收和转让仪式我永生难忘这一丧权辱国的场面。从威海卫归来之后。他决定退役。光绪二十九年,我乘暑假航海东渡,亲眼看到〖日〗本明治维新后的盛况,领略了〖日〗本对教育的重视及办学规模和教育方法,深受启发。光绪三十年,经过四个月的细心考察后回国,我决定成立中学,遂将严、王两私塾馆合并,成立私立中学堂,成为学堂的学监。”

    王茂如听到他亲眼目睹降国旗之屈辱,感同身受一般,道:“甲午海战,非败于军人,实败于政治,败于政治啊。”

    张伯苓婉言谢绝了王茂如的邀请,却也没有把话说死,一定不能当这个教育厅长,王茂如说再请伯苓先生考虑考虑,便回到督军府。

    回来时候,卫队长商元青正在对一百多个少年卫队士兵训练,这些都是王茂如收养的孤儿,自从李北仓把燕子门从北京搬到了齐齐哈尔之后,这些收养的孤儿们也来到了这里。识字的都被送到了飞行培训班,不识字的有的进了燕子门练习武艺,以后做个保镖,但大多数都进了王茂如的卫队做起来少年卫队来。

    见王茂如到来,少年卫队立即全体敬礼,喊道:“恩帅好!”

    这个恩帅和外人的叫法不同,王茂如三年前收养他们,给他们吃喝住学,给他们地位,如今一个个都成了半大小伙子,接受的是传统教育,知恩图报自然对王茂如感恩戴德,王茂如笑着冲大家点点头,回礼,说:“很好,穿上军装,以后好好干,你们都是我的心腹,我必重用,你们每一个人将来都必定出人头地。”

    “谢恩帅。”

    王茂如进了督军府后院,在左家姐妹住的院子里,左玉琢和左玉婵正在逗着两个小孩儿,俩小孩哈哈笑着,因为营养充足,两个小家伙都胖嘟嘟的,粉嫩的可爱。

    小家伙们如今才四个月大,还比较认生,王茂如过去要抱的时候,惹得两个小家伙都哭喊起来,王茂如气道:“两个小狼崽子,老子养你们喂你们,把你们养的白胖白胖的,如今连抱一下也不肯。”便瞪大眼珠子盯着两个小家伙,小家伙们哭得更甚,大儿子王宗鼎一边哭一边还伸手抓他胡子,女儿采薇见小哥哥抓,也伸手抓,逗得玉琢和玉蝉咯咯娇笑不止。王茂如叹口气说:“小兔崽子,哭也不老老实实的哭,将来肯定有出息。”便把两个小家伙递给一旁的嬷嬷,玉琢笑说:“爷你跟小孩子一般见识,丢不丢人?”

    “哈哈,这两个小家伙可得看好了,还没懂事儿呢就这么调皮,将来长大了还得了。”王茂如道。

    “你这个做爹都管不了,我俩怎么管呢。”玉琢笑道。

    “实在不行就揍。”王茂如说。

    玉蝉笑道:“打不得。”

    王茂如一把抱住两人笑说:“我说的是揍你俩,都不好好管管,哈哈哈。”

    “讨厌呢。”玉蝉捶了他一下。

    又说了一会儿话,魏东龄报告说,有〖日〗本代表来拜访。王茂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