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骑军-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右翼战场胜利了,自己的部下就可以挥军威胁突忽军的侧翼,会战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大战之后,周尚虽然身负重伤,但心情愉悦。他正想传令重整步军队形,开始下一步行动,突然一支冷箭射入了他的脖颈之中。

    周尚在马上晃了晃,在亲兵们的惊呼声中,一头栽下马去。不远处,一名突忽士卒也垂下了手中的强弩,带着满足的笑容死去。

    “报!右翼战场大捷,突忽第二军团、第四军团被我军击溃,突忽军指挥官维尔和托克均被我军斩杀!我左翼指挥官周将军阵亡!”传令兵高声向司马逸报告战况。

    司马逸听到这个消失,心里又喜又悲。

    喜的是右翼战场取得大胜,周尚仅用两万余人就大破敌军十万,并且击毙突忽人两个军团的指挥官,即使剩余的突忽人逃离战场,在没有指挥官的带领下,不可能再次重整部队返回战场。失去侧翼的突忽人,只能动用最后的预备队。如果己方能再取得一次胜利,今日的会战就大获全胜。

    悲的是周尚的阵亡,周尚英公家族出身,智勇双全,年仅四十岁就任智威军团中将指挥官,前途不可限量。自己了解他、信任他,才任命他为右翼战场指挥官,他也不负重托,击败了敌军。胜利的同时,汉军也失去了一位优秀的指挥官,让司马逸感到痛心不已。心里暗暗的后悔,这次会战真的能全歼这几十万突忽军队吗?也许这次会战就是个错误,本可以避免的会战,为何要轻易的选择它?

    “传令!由智威军团前师师长曹信接替周尚为右翼指挥,命他重整部队等待命令!”司马逸虽然心情沉痛,还是立即传达了指令。

    参军王为见传令兵走后,司马逸默默无语,知道他心情悲伤。为了转移司马逸的注意力,王为轻声对他说:“殿下,我右翼阵地以取得胜利,不如再派一些部队去加强他们的力量,如果再击溃突忽人的预备队,我们就可以直接威胁突忽人的中军。”

    司马逸盘算着,自己这里还剩一万步军和两万骑军,步军不可调动,左翼战场一直处于不利形式,如果调动了步军,一旦左翼有失,自己就无力派遣部队去支援。

    只能派骑军了,不过这两万骑军中还有五千重骑。重骑也不能派遣,右翼战场的地形不利于重骑作战。其他的骑兵中,又有一万余人是彪骑军各师留在这里的辎重队和战马养护队,他们都是后勤人员,虽然可以在紧要时刻用他们充当骑士,但毕竟他们不是正规骑士,无论是作战经验、作战技巧还是配合上都与正规骑士有很大的差距。

    最后只能是彪骑军游骑了。这次彪骑军的游骑团没有全部来到葱岭前线,还有一半的兵力,分布在各处担任侦查任务。随军团在的三营游骑中,还有一个营在战场周围担任警戒,此时能调动的也只有两个营的兵力,一千六百名骑士。

    司马逸犹豫了,两个营的兵力能否改变战场形势?也许还是保持现有的态势更好?今日的会战是不是应该早点结束呢?

第93章 沙林之战(三)() 
第三十五章沙林之战(三)

    司马逸正在犹豫之时,无意间抬头看见游骑团的三营长马钰,见他正用紧张的眼神偷偷地盯着自己。

    说起马钰,就得提到他绰号。他的绰号叫“万人敌”,这个绰号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十年前大月州暴乱的时候,时任游骑连长的马钰,率领本部人马首先进驻大月州一个县。当时的县里暴民不知道汉骑的厉害,他们纠集了一万五千余人,想一举消灭这百余名汉骑。

    此战,马钰充分发挥了游骑的机动性,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大灭这些狂妄暴徒的威风。斩首万级,获俘数千,参战的暴徒几乎都没有逃脱。此战过后,马钰名声大震,因为他一举捣毁万敌阵营,所以人们为他取了个绰号—“万人敌”。

    这次突忽独立以来,马钰所部杀敌无数,也数次短期进入敌后刺探情报。突忽人对作战勇敢,行踪飘忽不定的马钰甚是恐惧。

    司马逸是彪骑军的指挥官,他平日非常喜爱自己军团内有名的猛将。此刻司马逸看见平日大咧咧的马钰,也流露出焦虑、急切的神情,不由暗暗好笑,郁闷的心情也稍稍放松了一些。

    转念一想:还是让这些游骑出战吧,即使他们没有改变战局的能力,也能起到补充左翼战场兵力的作用。

    司马逸对王为下令:“传令!游骑团三营、五营出动,归右翼战场指挥。”司马逸的话音刚落,就看见刚才还焦虑不安地马钰咧嘴一笑。

    “是!”王为立即接令,又转身向等待在一旁的传令兵下达指令。马钰也向司马逸行了一个军礼后,就匆匆地跑下山坡,去准备出发。

    不一会儿,“呜—,呜—”的号角声响起。在号角声中,山下左右队列中的两翼闪出千余名骑兵,他们有如一阵旋风,从山下疾驰而过,向着西方而去。

    游骑刚走,又有传令兵来到司马逸面前,气喘吁吁地报告:“报!敌军猛攻我左翼阵地,我军退守最后两座小山,怒火军团右师师长景谯受重伤,无法指挥部队。右师一团团长何琦善暂代左翼指挥官,请求殿下火速派军支援!”

    司马逸闻言起身,高声下令:“传令!智威军团右师火速增援左翼战场。命令,智威军团右师师长钟漠接替景谯为左翼指挥。再强调一次,即使全军阵亡也不可擅离阵地!”

    司马逸虽然当机立断下达了指令,但传令兵离去后,他的心仍然难以平静。现在动用自己手中仅有的步军师是否恰当?一旦动用了最后的力量,眼前就再也没有多余的步军可以调动。可是不派援军不行,坐视左翼阵线被敌军突破,也是意味着坐等失败的降临。所以司马逸别无选择,只能孤注一掷,继续增援。

    突忽人明显是想突破我方的左翼防线,己方已经在那儿损失上万人,两位指挥官也是一名战死,一名重伤。还是不断地来求援,智威军团右师能不能最终挡住突忽人的疯狂进攻?司马逸心中并没有必胜的把握,己方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能否取胜,剩下的要靠天意了。

    中央战场自用骑兵歼灭突忽人的两万出击的部队后,突忽军就一直死守不出,孙晟多次攻击,也没能突破敌军防线,战场已成胶着状态。右翼战场能不能再次取得胜利,就成了今日战局的关键!右翼胜,则全局胜。右翼败,则全局败。右翼也成平手,则今日战局也只能以平手告终。

    司马逸向着前方望去,天已变得灰蒙蒙一片,视野也缩短到只有两三里远,只能听见前方不断传来的号角声。司马逸努力按捺着焦急等待前方战事最新消息的心情,心想:谁能坚持到最后,今天的胜利就属于谁。

    此时,突忽元帅特安达在几十里外的中军大本营的营地上坐着,心里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右翼的乌斯和卡度两个军团,几乎要突破汉军的左翼阵地,胜利的希望就在眼前,只需再加把劲儿,今日的会战便会胜利。

    不过和喜悦心情相比较,他的忧虑更重一些。己方的左翼部队被汉军击溃,十万人死伤过半,剩余的人已逃向班迪山口营垒去了,就连维尔和托克也阵亡。自己派出了总预备队里维的第九军团才逼退汉军,稳定住防线,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自己手中除了卡斯的第一骑兵师二团外,已经没有任何预备队。几乎是孤注一掷,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己方的右翼战场上。特安达突然发现自己的情况和汉军很相似,都是中央胶着,左翼失利,右翼胜利。

    “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特安达也在心里默念着这句话,所思所想与对手司马逸相差无几。他也认为,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最终的胜利者。

    不过今日的战局已经远远超出了特安达昨日的预想。他的本意只是想试探一下汉军的实力,进行一次有限的会战。一次会战就完全消灭汉军的念头,他从来没有过。他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歼灭汉军一部,然后趁机夺取柏寒城堡。

    可是,战场上风云突变,身在后方的他不可能完全左右战场上的形势。汉军与自己部队战斗力的差距明显,他不可能在战场上,布置和汉军一样的人数,然后再集中兵力猛攻汉军某一处阵地。他只能将相对强大的兵力集中在自己的右翼,希望利用人数优势、地形优势,突破汉军的左翼阵地。

    如果按照原定计划,就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