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妮儿也拿去做了全身检查,只是受了惊吓,没有大问题。
小曼松口气,没事就好。
听到小曼说要去市区走走,找玉老师的一个亲戚,等会再回来,秋大伯吃惊道:“你?一个小孩去城里大街走?可别,走丢了又是大件事!”
小曼说:“没事的秋大伯,上次我阿公带我来过,领着我逛大街认路,我不会走丢的!”
秋大伯松口气,呵呵笑:“小曼啊,还是跟着你阿公阿奶住好,比跟着莫国强刘凤英强多了!那你小心点,城里有路灯,到处亮堂堂天黑了也不怕,找到找不到人都要回来说一声!”
小曼答应着,就脚步轻快地跑下了楼——秋大伯犹犹豫豫欲言又止,大概是不放心想跟着,小曼可不需要,有个人跟着,还怎么作弊?
走出医院大门,小曼回头张望了一下,内心百感杂陈:自己就在这里出生,一个疏忽,改变了一生!
这时候莞城还没有公交车,小曼踩着暮色顺公路大步往前走,迎面有个头发花白的奶奶,挑着一对空篮子从城里方向走来,小曼喊了声阿奶,问道:“阿奶从哪里来?这空篮子是卖的吗?”
那位奶奶楞了一下,随即答道:“小姑娘,你想要这篮子?”
小曼点头:“我想买一个,到前面去装点东西。”
奶奶说:“要买就买一对吧,便宜卖给你,八角钱一个!”
小曼看看那九成新的竹篮子:“原来装了什么?我可是要来装菜的。”
奶奶忙说:“这篮子很干净,我才装的皱皮柑,皱皮柑你知道吗?比一般柑子大,比柚子小,连皮都是香香的,可甜了,我挑一担去城里,小半天就卖光了!这会想去一趟大女儿家,带着物什不太好,你要,就便宜卖给你,反正家里竹篮子多的是!”
小曼点点头:“那我就买了吧,我都没见过皱皮柑长什么样,可惜你卖光了。”
“咯咯咯,好多人都说没见过。这皱皮柑啊,可是稀奇品种,我公爹年轻时候从外地带回来种的,每年挑出去卖,个个争抢。早些年可以随便卖,后来不准乱卖东西了,偷偷拿出去,还是有人抢着要!今年又好些了,只管挑进城走街串巷也没人说什么,我又不叫不喊,人家自个儿拿钱来跟我买。我老头不在家,他要在家啊,晚上还能挑一担来,去电影院附近转转,那看电影的大都是年轻人,一个三角钱抢着要,不还价的,一小会就能卖溜光!”
奶奶唠叨着,接过小曼递给的两块钱,那可是阿公给她的零用,找补回来四角,小曼收进衣兜里。(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四章 电影院()
买两个竹篮附赠一根扁担,小曼也算小赚了。
挑着两个竹篮子走到一个拐角处,闪身进了宝珠空间,瞬移到后峰,用意念采摘了一堆山葡萄放在石台上,又装满两个竹篮子挑着出来,她现在还做不到指哪打哪,得确定好目标,才能身处外界与空间内部衔接成功。
两篮山葡萄大概有七八十斤重,小曼挑着并不吃力,但也做出符合她年龄的样子,低头躬腰,忽快忽慢朝前走。
走过水泥桥就算是走进市区,行人渐多,看见个小姑娘挑一担黑溜溜水灵灵新鲜无比的葡萄走在马路边,人们啧啧称奇,先是一个骑单车干部模样的男人停下,喊住小曼问:
“小姑娘,你这葡萄哪来的?”
小曼真不想答理他:会不会问话啊?哪来的?难道还能是偷来的?
但和气生财,唯有好好回答:“山上摘的,这是最后一批野葡萄。”
“哦?真是山野葡萄,太好了!我以为今年赶不上趟了,想不到还能让我遇见,来来,小姑娘卖给我二十斤,我要泡酒的!”
干部支好车子,从他那件四个兜中山装口袋里掏出一个布袋展开:“本来今天要去粮油公司买米的,忘记了,这袋子倒是另有用处!”
小曼说:“叔叔,我没有秤,我的葡萄是按串卖的,这一串也不小,应该有七八两。”
“那一串多少钱?”
“三角。”那位奶奶说过的,稀奇品种嘛,得三角钱才能出手!
“三角钱?小姑娘你太贵了!”
小曼继续无视他的语病:“叔叔你看我这葡萄,品相多好?深山里出来的,我们农村人爬山多辛苦啊,我还是个小孩子,拼了命才能摘回这点。这还是最后一批野葡萄,我阿公说,经过霜雪的,不但口味好,还有药效!”
“你们乡下人能懂什么药效?”干部语气稍带鄙夷。
此时又有几个人围上来,一位三十来岁穿列宁装挎黑皮包的女干部不满地横了那男干部一眼:“看你人模狗样,说的怎么不像人话?不买让开,别占地儿!来小姑娘,这葡萄瞧着太好了,我要十串!”
男干部不高兴了:“哎你这是什么态度?你你……懂不懂先来后到啊?喂喂,你们,你们要排队的!”
后来的几个人也是有趣,除了那位女干部,其他全是闷声不响型,每人要了十串五串不等,放下钱就走,都不搭理男干部。
最后才轮到男干部,他气鼓鼓左挑右选,但葡萄太好了,一串串结实得很,上手哪串都舍不得放下,挑来挑去的结果是他一口气买了四十串,好在他有钱,掏出一叠大团结,扔下一张,又往几个口袋搜罗,找出两块零钱给小曼,然后把装得满当当的布袋子放在单车后架,一手扶着,一手推单车,走了。
小曼把钱收进挎包,挑起担子继续往前走,夜色苍茫,路灯也不是很明亮,没有人发现,消了大半的篮子又悄然装满,一串串黑溜溜的山葡萄,在灯光下闪着宝石般的光芒!
街上人们都赶着回家,行色匆匆,少有人注意到她了,小曼的目标是电影院。
不过她没想到的是,莞城的百货大楼夜晚也营业!
看着那灯火明亮的四层楼,小曼没来由地感到高兴。
挑着葡萄走到百货大楼门口,立刻被从里面出来的几个衣装讲究的女人围住,三个女人一台戏,这还是四五个,小曼准许每人尝一颗葡萄,女人们也还了一通价,说她的野葡萄比果品公司的苹果雪梨还要贵,小曼也不多话,拿起扁担就要挑走,当然是走不脱,几个女人几乎瓜分完这挑葡萄,只剩下篮子底几串。
小曼又得去找个比较黑暗的地方,把空篮子填满,继续往前走——那位奶奶说的电影院还没到呢!
阿公说电影院在文化宫里面,其实是电影院紧挨文化宫,有两个入口出口,小门朝着文化宫,正大门却是开放式的,小曼问了人,走到那正门外,只见上头写着“莞城电影院”几个大字,门前已经汇聚了不少准备买票入内看电影的人,电影海报贴在墙上,今晚放映的是《黑三角》。
小曼发现,卖零食的不只她一个,另外有几个挎篮子的小贩,其中也有小姑娘,不过人家没她这么明目张胆,都是往篮子上盖一层布,从里头舀出的是瓜籽、花生、鸡蛋之类。
小曼挑着担子从电影院门前走过,立刻引起人们注意,不消一会,身后跟了一串,走到不远处的小巷口放下担子,身边就围了一堵人墙,果然如那位奶奶所言,追过来买的多数是年轻人,三角钱一串,不还价,很痛快地交钱拿果子,走人。
小曼的篮子消涨几次,空间石台上采摘下来的葡萄都取出完了,就准备收摊,该去找个旅馆了。
篮子底还有五六串葡萄,看看哪一个运气好,给一块钱买三串,其余都当附送了。
正在东张西望,忽听到一把年轻男人声音,挺耳熟的,小曼循声看去,见一个衣装时髦(在这个年代有件灰呢子夹克式中长风衣绝对是时髦)理着平头的年轻小伙子,满面笑容陪伴一位穿雪青色呢子短大衣围红色围巾编两条麻花辫的姑娘从那边街走过来,应该也是看电影的。
小伙子精神,姑娘漂亮,瞧着挺登对,但姑娘态度矜持,小伙子陪着笑脸,很明显还没追上手。
小曼小小声喊了句:“这里有葡萄!”
两个年轻人都听见了,姑娘转过头来看着篮子,眼睛一亮,欢喜道:“啊,真的是葡萄!这种天气竟然还有葡萄!”
小伙子立刻走过来,问道:“小姑娘,这葡萄是卖的吗?”
再次清晰的听到这把声音,小曼确认无误:这个年轻人就是那天半夜在郊外遇到的,三人中之一,小冯!
这世界真是太小!
两只篮子,小曼收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