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秀明也停下手里的活,却是一本正经教训弟妹:“就知道吃,人小曼白给你们糖了?秀珠,你该说点什么吧?还有……妈吃药嘴巴很苦的!”
听了这话,秀勇就不吵着要吃糖了,照原路回去干活,秀珠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最终把剥到一半的糖果又包好,塞回口袋里,笑着朝小曼说了声:“多谢小曼姐!”
小曼不由得多看梁秀明两眼,长相普通,有点像满仓叔,前世他对小曼很和善,但他读完初中考去地区高中之后,小曼就再没见过他。
这个做大哥的一直都是又懂事又能干,现在才知道人家这叫早慧,少年老成、胸有方略。
或许兄妹四个都能跳出农门,都是梁明秀的功劳。小曼记得前世梁秀珍曾考取乡中学,她很高兴,但最后她却没去上乡中学,而是留在小学复读,第二年考上了县中学。
她告诉小曼,她其实不想复读,但这是大哥的意思,她得听从。
那时候人们都不明白为什么梁秀珍考上乡中学不去念非得复读?小曼也想不通,其实原因很简单:乡中学的环境和教学质量哪里比得上县中学?而且梁秀珍如果像其他孩子一样走读乡中学,依照她的个性,势必被家务事所累,所以梁秀明叫秀珍延后一年,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县中学重点班,只要保持得好,再妥妥地进入县高中重点班,考大学就不是什么难事!
梁秀明见小曼盯着他看,就朝她笑笑:“小曼,你阿公是因为上次我爸救你来的吧?”
小曼故意问:“你怎么猜到的?”
“这哪用猜?不是谁都像莫国强和刘凤英那样不懂做人。”
“也是,满仓叔救我一命,我早该来感谢他的。”
梁秀明说:“你一个小孩,知道这回事就行了。我爸救人,也从不图报答,但是你爸妈……”
“不是亲生爸妈,他们当然不把我当回事。”
梁秀明有点吃惊地看着她:“我还以为秀珠乱讲乱传,难道是真的?他们真不是你亲爸妈?”
秀珠从一边跳过来:“大哥你亲耳听见了吧?我哪里乱讲乱传了?哼,还敲我一爆栗!”
梁秀明:……
朝小妹挥了挥手:“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
秀珠撅着嘴转开,秀珍说道:“小曼,我也听说了,那天在河边洗衣,听见关爱兰和几个人说的,她们都说,你可能是城里的孩子,你要去找你亲爸妈吗?”
小曼摇头:“城里那么大,上哪找去?而且也不一定真是在城里啊,都这么多年了,他们应该不会想要找我。我现在不用挨刘凤英的打,阿公阿奶很疼我,我也不想离开他们。”
“也是,刘凤英……那个小强妈总是虐待你,听说小凤那事,其实是想打你来着,幸亏你跑掉了……啧啧,小强妈真是太狠了!”梁秀珍咂舌道。
梁秀明嘴巴动了动,几次欲言又止,最后说的是:“小曼,你和我们家秀一年的吧?你现在跟着阿公阿奶住,家里活儿应该不多了,跟阿公说说,回学校读书去呗,上着学也可以一边干活的,你看秀都是这样。”
“是啊,我阿公让我去读书。”小曼笑答。
梁秀明点头:“那就好,能有机会读书就得抓紧了,课本上哪里不懂,可以来问我和秀勇。我们是走读生,早晚都在家的。”
华山中学并不在公社所在地,而是建在距离公道村七八里路的一个厂矿家属区,貌似为了方便厂矿子弟入学,其实那所中学本就是厂矿出钱建起来的。中学里有学生宿舍,但大多数农家子弟都做走读生,原因就像梁秀明兄弟这样,一方面可以照顾家里,一方面省下住宿费。
“我知道了,多谢明哥。”小曼说。
正埋头插绑木条的梁秀勇噗地一笑:“明哥?明哥!真好听哦,小曼来,叫声勇哥!那个你们俩,以后不准叫二哥,要叫我:勇哥!”
秀珍和秀珠一致朝他斜飞白眼。
小曼:……
这家伙还是像前世那样性格活泼开朗,不过在前世,小曼被浇了油之后再来梁家,梁秀勇就很不待见她,说看了她那脖子犯恶心,嫌弃地叫她以后别再来,为此他挨满仓叔一顿打。(未完待续。)
第七十七章 善变的阿公()
和梁家兄妹待了小半天,前头传来阿公喊小曼的声音,小曼对梁秀珍说:“以后得空,去知青屋那院子找我玩吧!”
梁秀珍答应着:“好啊,你也要来我家玩哦!”
梁秀珠主动牵着小曼往前院去,路过堂屋,又走到东屋门前跟梁婶说一声,梁婶也叮嘱她:“得空就过来玩。”
不知道阿公用的什么法子,满仓叔很痛快地收下了阿公送的谢礼:两斤猪肉、一只鸡、一瓶酒两包烟,一包二斤装面条、一包糖饼、一个手电筒,这在农村,算是非常隆重的谢礼。
本来应该留下吃顿饭,但阿公说阿奶眼睛不方便,一个人在家,又绝不肯出门的,满仓叔自己家也有个不方便的病人,感同身受,就不勉强,只把平日腌晒好的大小鱼干和虾米干给装了四五斤,放小曼背篓里,拍着她的头说:“得闲就来和秀他们玩,叔家没有什么好东西,总能弄几个鱼虾给你吃吃!”
“我会来的,满仓叔。”小曼笑着回答,是得多来几次,给梁婶喝些灵泉水,再看看怎么把她身体弄好来,好人要有好报,满仓叔不应该再像前世那样独自支撑,辛苦一辈子,到最后一点儿孙福都享受不到。
回到家里,阿奶、秋二奶正陪着一个人坐在梨树下说话,原来是“阿花”来了。
当年“阿花”都已另嫁他人,却仍然能够为离家多年生死不明的阿公照看并捐资葬母,说明她确实对阿公是有真情义的,所以小曼也端正起态度,想着该叫她一声“阿花奶”呢,还是“花阿奶”?
结果自家阿奶教她:“喊何姨婆。”
小曼喊了声何姨婆,感觉果然比花阿奶更合适些。
何姨婆上次是空手来,这次有礼了:一个纸包,里头两块大黄饼。
阿公看着小曼从何姨婆手里接了糖饼,乖巧地说多谢姨婆,他很高兴地笑了:“来就来了,还给她买糖,我这孙女样样都好,就是让阿玉给宠惯的,零嘴儿不停,你给她多少,她都能接着,不跟你客气的。”
阿奶说:“自家宝贝孙女,不宠她,宠谁去?”
何姨婆笑得有点讪讪:“那是,那是,小孩子嘛,就得宠着些!”
秋二奶不知道何姨婆是来借钱的,一脸八卦地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何姨婆借口去后院,招手叫阿公跟着,秋二奶立刻赶了过去,说是瞧见后院菜畦边长了好多野菜,她正缺点菜喂鸡,顺手就扯回去得了。
小曼跑到厨房,从小方窗里瞄出去,就见何姨婆和阿公站在菜畦这头说话,秋二奶蹲在那头假装扯野菜,时不时打三角眼偷看两人……小曼忍不住笑喷了,这秋二奶,真是会搞怪。
再去小声学给阿奶听,阿奶也笑:“不怪秋二奶这样子,我和你阿公没有亲生儿子,被你大姑奶来闹过很多次,要他另外找一个能生养的,就是娶当了寡妇的阿花也比我强。后来我眼睛看不见了,你大姑奶亲自去把阿花接来我们家,住了差不多一个月,阿花也愿意,说什么三个人一起过,她和你阿公生了孩子,也叫我一声娘……我没松口,你大姑奶就天天闹天天骂,那时候,我过得真的是太难了,好在你阿公都是跟我在一边儿,为我,他们姐弟俩吵来吵去都要成仇了。全村的婆娘们同情我,都过来帮忙劝说,最后把阿花劝回去了……你秋二奶,到现在还防着呢。”
小曼拉着阿奶的手,心里喟叹:这么好的阿奶嫁给阿公,得到阿公真心相待,可还是受了那么多的苦!
秋二奶手脚太快,阿公和阿花话没说完,她已经把本来就不多的野菜给揪完了,没法子只得先走回来。
阿公和阿花落后几步进屋,阿花满脸喜色,小曼就知道,阿公把钱给她了。
拿到钱,阿花就无意再坐下去,谢绝阿奶挽留吃饭,急急忙忙要回家,临走前跟阿公说了小儿子结婚的日期,叫阿公记得去吃喜酒。
阿公答应了,秋二奶在一旁直撇嘴,等人一走,秋二奶就指着阿公说:“你这个人,也太直肠子了,答应那么快那么准做什么?你看看她几个儿子,每一个娶媳妇生娃你都赶着去吃酒,光是买礼品打封包就花费多少了?你啊你啊,多大的情份也早就还够啦,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