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月宏图-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收拾了。

    多尔衮心中早就有了计较,淡淡说道:“突围那日,先令两翼蒙古再次突袭敌人营地,牵制住后,我们分两批从东、南两门突围,只带精骑和十日粮草,能抵达下水海便好。”

    吴达海脸色微变,心中却是并不惊讶,多尔衮一向善用谋略,又极为自私,此时弃车保帅,抛弃左翼蒙古也算不得什么,但抛弃的只是左翼蒙古人吗,那些伤员和缴获的钱粮细软也要抛弃了。

    饶是如此,吴达海仍然感觉前景不明,如今敌人尚有骑兵千余,而东面也有多股敌骑,可谓群狼环伺,这种情况下,能逃到下水海一半人就不错了。

    多尔衮和吴达海还在沉思,苏克沙哈却站出来,说道:“十四爷,若是抛弃左翼两个部落,将来大汗怪罪下来,如何是好。”

    这话一出,吴达海脸色变了,拉拢左翼蒙古,共伐明国,这是努尔哈赤时代便制定的国策,在战阵上拿蒙古人当炮灰是一回事,公然抛弃盟友就是另一回事了,为了安定左翼之心,皇太极少不得会大义灭亲。

    他刚想劝几句,却发现多尔衮神色如常,正自在的品茶,显然已经是胸有成竹,于是出言询问,多尔衮微微一笑,淡然说道:“弃城而逃,背叛盟友是死罪,但若是被左翼蒙古阵前叛变,我等不得已弃城,不就无罪了吗?”

    吴达海恍然大悟,原来多尔衮早就想要陷害左翼蒙古背叛的策略,如果这策略用的好,便是丢了归化城,皇太极也拿自己无可奈何。

    苏克沙哈却忽然跪在地上,爬到多尔衮身边,哀求说:“十四爷,万万不可行这不义之举啊,且不说能不能成功,便是成功了,又如何,大汗想要怪罪,还怕找不到您的过错吗,他莽古尔泰就是前车之鉴呀。”

    多尔衮闻言,身子不由的哆嗦了,他忽然意识到,这已经不是四大贝勒共坐的时代了,那个时候尚有阿敏等人牵制皇太极,如今阿敏圈禁,莽古尔泰身死,代善退居幕后,皇太极已经是大权独揽,能对他汗位造成威胁的,只有两白旗了,或者说,就是自己。

    当初皇太极有意派重臣留守归化城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人会是济尔哈朗,毕竟他极富能力,原本又是这一路的主帅,留守归化城再合适不过了,但万万不想到,留守的却是自己。

    那时自己还觉得皇太极只想甩给自己一个烂摊子,却不曾想,回到盛京后,莽古尔泰便死了,正蓝旗落在了豪格手中,多尔衮这才明白,还在漠南的时候,皇太极已经容不得莽古尔泰了,把自己调离中枢,也就防止两白旗站在莽古尔泰那边,毕竟阿济格性情冲动,当不得大事,多铎又年幼。

    若是自己丢掉了归化城,会不会皇太极趁热打铁,也让自己落得和莽古尔泰的结局呢?

    想到这里,多尔衮意识到一开始自己的弃车保帅策实在是太冲动了,他站起身,在帐内不断踱步,忽然他看到苏克沙哈几次欲言又止,想来他有话未说,再回想这段时间他的表现,可以说超出自己对这个奴才的期望,因此说道:“苏克沙哈,你站起来,找个凳子坐下,慢慢说来。”

    苏克沙哈站起身来,本想直说,见多尔衮执意让自己坐下,这才搬来一个凳子,挨了半边屁股,才说道:“十四爷,奴才有三策献上,可保归化城无逾。”

    “快快讲来。”多尔衮面带欣喜,说道。

    苏克沙哈道:“一为筑墙挖沟,二为与敌接战,三为与敌和谈。”

    见多尔衮极为有兴趣,苏克沙哈抄起佩刀,在地上划拉了几道,解说道:“如今贼人筑炮台轰击城内,等北面炮台起来,满城尽在其火力覆盖之内,我方则应当在城内挖掘壕沟,并以掘出之土筑墙,以红夷大炮的威力,土墙只要厚达五六尺,便可挡住炮弹,城中军民藏在墙后沟壑之中,虽说难受,却不再遭炮击之苦,那时贼人十炮打不死我方一人,又如何愿消耗火药弹子呢?”

    多尔衮是个聪明人,略微一想便明白了,便是土墙挡不住红夷大炮,也可让敌人炮击成本增加,等到增加到入不敷出的地步,炮击自然停止了。

    “那为何要与敌接战,有如何与敌接战?”多尔衮又问。

    苏克沙哈淡淡一笑说:“十四爷,我军需出城与敌人接战。”

    吴达海和多尔衮脸色都是变了,被困城内三个月了,仅仅出战一次,便伤亡两千余,若是再战,伤亡更大,苏克沙哈见吴达海忍不住要怪罪,连说:“十四爷,请听奴才细说,奴才所言出战,不是去撞敌人营地工事,而是模仿敌人,从南门和东门出城,像敌人一样,挖掘壕沟,修筑工事,敌人毕竟人少,我军人多,待工事修筑完,一则翼护城墙,二则侧击敌人,发挥我军优势,若十四爷怕伤了两旗诸绅,把左翼的骚鞑子顶在前线便罢了。”

    多尔衮听得入神,心思却不在于战阵得失了,他满脑袋里都是这策略的政治意义,一旦出城迎战,多多少少会有斩获,到皇太极面前也就能有交代了。

    “苏克沙哈,好奴才,这都是良策,我都是小看了你。”吴达海竖起大拇指赞叹。

    他解下酒囊,扔给苏克沙哈,又问:“你再说说,为何与敌人和谈呢?”

    苏克沙哈接住酒囊,并未饮用,而是谦卑的行了礼,才说:“筑墙挖沟,使敌火炮不得效果,敌人便拿归化城没了法子,与敌接战,用骚鞑子的命换敌人的命,敌人亦承担不起损失,至于和谈,便是在这两策之后,”

第212章 章十八章 撤退() 
“谈什么?”吴达海问。

    还不等苏克沙哈回答,多尔衮率先哈哈一笑,接口回答:“一谈军卒死伤无益,二劝孙伯纶弃暗投明啊。”

    苏克沙哈点点头,笑呵呵的说:“十四爷所言极是,这两样,不仅可以谈,还可以开诚布公的谈,让左翼蒙古知道,让盛京的大汗知道呀。”

    多尔衮微微点头,与苏克沙哈相视一眼,俱是大笑,吴达海摸了摸半秃的脑袋,却也没想明白其中奥妙,只得作罢。

    第二天一早,正忙着为迁往套内的左翼蒙古人分配牧地的孙伯纶接到亲卫汇报,说敌人在南门有动静,待他披挂好,登上炮台往南看的时候,黑压压的两白旗军阵已经靠着城墙展开,挡在了中军大营与南门之间,而在其军阵之前,有一排人影迎着寒风,正挥舞着铁锹、锄头。

    “这群东虏在做什么?”马一鸣不知何时登上了这方炮台,翘脚看着远处人影,问道。

    孙伯纶呵呵一笑:“东施效颦呗。”

    见马一鸣神色疑惑,孙伯纶笑道:“学咱们挖壕筑营呢。”

    马一鸣咧嘴一笑,搓着手,兴冲冲的问:“大人,要不趁热来一发?”

    孙伯纶脸色微变,回头看了这厮一眼,心道这话说的怎么那么肮脏呢,马一鸣却说:“卑职的意思是,趁着炮手刚炮击完城内,趁着手热,轰几炮。”

    “你炮药多的没处用吗?”孙伯纶敲了敲他的脑门,不悦的说道。

    马一鸣干笑一声,没再说话,他了解孙伯纶,知道这位上司最注重效果,用孙伯纶教给的时髦词来说,就是效费比,炮手要炮击挖沟之人,便要转动炮口,面对新的目标,不试射几炮是打不中的,便是打中又如何,那些衣衫褴褛的家伙,肯定是丁壮,便是一炮打死十几个,也是亏的,更不要说他们排成一排,根本打不死几个。

    “两位大人,城内的敌人好像也在挖沟呢。”一个眼尖的炮手说道。

    孙伯纶与马一鸣抬头看去,果然城中也是一片铓锣,俨然成了一个大工地,无数的丁壮挥舞着各种工具,挖掘壕沟,并把挖出来泥土堆到壕沟两侧,他们挖掘的壕沟很宽,足有六尺,里面已经是可以搭建帐篷了。

    与城外谨慎不同,城中干的热火朝天,孙伯纶清楚的看到两白旗的精锐也参与其中了。

    马一鸣看的目瞪口呆,他忽然说道:“这东虏,什么时候有脑子了,这要是任由他们挖沟筑墙,咱。。。。。。咱这红夷大炮不久没用了嘛。”

    孙伯纶神情凛然,告诫道:“东虏向来都是有脑子的,若不是如此,也不会占据辽东,为祸一方。”

    对于金国女真,孙伯纶的重视或许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所有人,女真人有着新兴民族固有的特质——武勇、剽悍、崇尚武力,善于学习。

    其中最为孙伯纶重视的便是善于学习,出身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人从他们的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