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月宏图-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伯纶立马招来书记官,取出必闍赤大令,分别给诸将传令,目的只有一个,将己方的防御阵线推进到黄河沿线,首先就是屯边,以王庸为屯守官,掌管黄河沿边一切屯守事务,此时已经五月底,前些日子的风声鹤唳已经耽误了农时,所以已开垦的农田种植杂粮,同时利用板升逃来的汉蒙灾民,继续垦荒。

    按照孙伯纶的计划,北到昭君坟,南达偏头关,黄河沿线尽是要防守,防守之重点,在于不让东虏大队过河,因此沿河要建立眺望塔,并且派遣骑兵小队日夜巡逻,将特穆尔麾下骑队和新依附的察哈尔宫帐军分为两部,各一千五百人,组成两支机动骑营,皆是一人双马配置,分别由特穆尔和兀良哈率领,分驻哲格苏和清水河渡口两地,两地位于黄河沿线中点位置,一旦侦骑或瞭望哨发现东虏过河,点燃狼烟,机动骑营三日内可到。

    以东虏渡河能力,即便动用能找到的一切皮筏和渡船,三日渡河人马也绝对不是机动骑营的对手,也先的铁甲骑兵和部分骑队则作为总预备队,位于君子津渡口,随时准备支援。

    孙伯纶并未放弃君子津,一边继续役使丁壮继续加强浮桥西岸的防守工事,一面从黑铁城调兵,不仅调来两个步队,共千人,还有余彦的不死队,更有一支五百人新编铳队协防,火炮更是调来两门大将军炮。

    可以说,孙伯纶将麾下主力完全前置于君子津一带,黄河以西的营地,由马一鸣负责,铳炮结合,打的就是死守的主意,为了防止东虏利用君子津的浮桥,孙伯纶还让巴罗率一百人的亲卫队守护浮桥,预设火药、火油,随时准备炸桥。

    从孙伯纶防御计划可以看出,仍然以保住套内现有地盘为主,主要机动力量皆是往北部署,目的就是随时准备出兵后套,协助察哈尔人守住后套,分担来自东虏的压力。

    进入六月,东虏正蓝旗与镶蓝旗一部和左翼蒙古在君子津西岸正是会师,在距离浮桥不到三里的地方,背依山坡扎营,连营七八里,几乎把浮桥西岸营地来了个半包围,有东虏和左翼蒙古近近万大军在此,自然不会再有来自板升一带的汉民或牧民渡河,整个浮桥直接交由驻军掌管。

    崇祯五年六月四日。

    金国大汗皇太极移驾君子津,与以往的白甲开道,王公随行的阵势不同,此次前来不过带来几百正黄旗的白甲护卫,饶是如此,两蓝旗的旗主显贵都列阵迎接,此路大军以济尔哈朗为首,莽古尔泰与德格类在两侧,轮流上前,屈膝下跪在皇太极面前,抱住他的腰身,而皇太极则弯腰搂抱诸王肩膀。

    此乃女真最隆重的抱见礼节,能得如此待遇,都是大汗宠信之人,然而此时济尔哈朗满面春风,莽古尔泰兄弟却是神色低落。

    行过礼,以皇太极为首进了答应,济尔哈朗陪同在侧,德格类见自家哥哥脸色难看,低声说:“兄长放心,就算大汗对我等丢失大纛之事不悦,也不会让我们进攻浮桥敌营,我正蓝旗此次不会再折损了。”

    此话正中莽古尔泰心思,他疑声问:“此话当真?”

    德格类道:“若是真要打,当带上左翼诸蒙古王公,于众人眼中攻下这浮桥敌营,以壮我大金声威。可是大汗却只带了近卫来,怕只是南下督阵前于我军营地查察,勉励诸绅而已。”

    莽古尔泰微微点头,放松了很多,松了松腰带:“倒是我多心了,怕老八故意让我强攻这贼营,消耗我正蓝旗的精锐,我倒是忘了,老八也是个好面子的人。”

    德格类一听这话,慌忙捂住自家哥哥的嘴,低声喝道:“兄长慎言,上次君前露刃的亏,你还吃的不够吗?”

第148章 章五四 面授() 
皇太极有着魁梧的身体,年轻时候是一个勇武过人的武士,能开两石强弓,左右驰射,乃是八旗女真之翘楚,许是当上大汗的关系,其身材越发臃肿,此时不过四十,正是春秋鼎盛的年纪,除了胖些,处处显露出其上位者的威风霸气。

    然而,两侧侍立的两蓝旗的勋贵,人人皆低头不语,他们心里知道,皇太极表面霸道,实则内心刻薄寡恩,在场诸位勋贵,谁没有入过他的彀呢?

    “在外是君臣,在内是兄弟,诸兄弟坐下吧。”皇太极微微一笑,率先坐在主位上,其余人等齐声谢恩,也只是挨了半边屁股。

    “诸王随本汗远征,车马劳顿,本汗心中甚是怜惜,又屡立大功,逐林丹汗于青海,收右翼诸部数万,劳苦功高。”皇太极又勉励一阵,赐下金银、弓马。

    皇太极如此厚赏,莽古尔泰心中更是不安,他沉吟片刻,跪在地上:“大汗,臣有负大汗重托,丢失大纛,损兵折将,请大汗责罚。”

    皇太极的手虚抬一下,自有一文士上前,扶起莽古尔泰,正是皇太极的心腹,范文程。

    “五哥这话说重了,达尔扈特部阴险狡诈,示弱于你,才有那日之败,若非如此,怕是五哥早已抓到林丹汗及其妻小了,如今虽未竟全功,却也功勋卓著,林丹汗为了逃命,抛妻弃子,世人皆知他是懦弱无情之辈,此乃成吉思汗后裔之耻辱,诸蒙古王公,皆要与其划清界限。”皇太极朗声说道,简单几句话,就颠倒黑白,更让莽古尔泰冷汗直流,心道果然是官字两张口,是非随他说。

    “大汗,臣听闻,那阴险狡诈之徒,是个汉人,似乎叫孙伯纶,却是从未听过。”范文程在一旁小心的说道。

    济尔哈朗年轻气盛,抱拳道:“大汗,如今那汉人陈兵黄河浮桥东岸,与我军对立,甚是嚣张,臣本欲带甲三千,荡平其军营,莽古尔泰和德格类百般阻挠,才耽误了军机,让贼人树营起寨,如今再打,就困难了。”

    德格类早知济尔哈朗会告状,上前说道:“大汗,并非臣与莽古尔泰怯懦,实在是贼营坚固,且攻之无益啊。”

    皇太极双手虚按,示意所有人安静,他微微一笑,说:“诸兄弟莫要争执,济尔哈朗,你毕竟年轻,凡事要多听五哥的,他行伍多年,经验丰富。”

    给足了莽古尔泰面子,皇太极道:“我已经听人说了,侦骑发现贼人囤火药、火药于浮桥,便是攻下贼营,贼人毁坏浮桥,我等亦不能前进攻略,不过是徒劳无功罢了。”

    “大汗英明。”莽古尔泰与德格类全都俯首。

    “大汗,难道任由贼子猖獗不成?”济尔哈朗仍旧不服气。

    皇太极微微摇头,叹息一声道:“多铎亦如你般年轻气盛,以为套内之地,不日可下,坏我方略,放着大同镇不打,以精兵渡河,却遭敌铁骑攻击,折损二百余勇士于西岸,黄河天险,不逾之沟壑,我等尽是凡夫,如何逆天行事。”

    济尔哈朗听了这话,一拳砸在大帐立柱上,一路西征,他虽为大军主帅,但麾下诸如莽古尔泰、德格类,皆是位高权重,根本不听号令,自请前锋,立功无数,豪格亦是皇太极长子,他也得罪不得,济尔哈朗自负大将之材,却也只能在后面为两个前锋擦屁股,如何心服?

    “大汗,臣听闻林丹汗逃亡青海,后套之地交由塔什海所部和鄂尔多斯人驻守,不如遣精兵西去,定能征服鄂尔多斯人,让蒙古诸部尽皆臣服。”莽古尔泰与济尔哈朗不和,对方确实主帅,于是想了个法子支开他,既方便自己吞并达尔扈特之事,又少了个麻烦。

    济尔哈朗听闻这话,自然想领命,皇太极却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朗声道:“不可!”

    他示意众人坐下,方才说道:“我大金西征,一为惩罚林丹汗无道,二为骚扰、试探明国九边防御,为以后进攻做准备,十万大军西来,皆是以缴获右翼诸部牛羊为军粮,军需不能后继,实难支撑尔等继续西征。”

    “再者,孙伯纶部屯兵于黄河东,又掌握浮桥,若只派精兵西征,一旦孙贼率军渡河支援,西征之军受夹击,绝难幸免。”皇太极早就胸有成竹,最后说道:“我心意已决,林丹汗已经是丧家之犬,不足为虑,西征之事作罢,这孙贼却是难缠,济尔哈朗,我把镶蓝旗和科尔沁、喀喇沁全都交给你,在此驻军,不让孙贼渡河扰乱即可,至于莽古尔泰,正蓝旗此次受损颇重,不便再战,随我南下督军吧,看看明国的九边,究竟有几斤几两。”

    皇太极方略示下,莽古尔泰和济尔哈朗皆是心中不服,但却不得不答应,皇太极又交代了一些细节,才让这二人退下。

    “今天这事,范先生有何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