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魂1937-第3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局的这前半生一直在不断的收编别人的部队,他的中央军是踩着别人的尸体登上的巅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最高当局可以直接指挥调动的总兵力仅有约170万人。抗战爆发后政府军大幅扩编,到武汉会战时,虽然在多处战场损失了数十万官兵,最高当局的中央军总兵力还是增长到大约190万人左右。这里面,就吸收和消化了不少地方军的部队。

    “中央军”这个名词,军政部在对外宣传上可能用得比较多多,但是要想给中央军的范围下出准确的界定,却一直都没有严格标准。

    笼统来说,中央军是直接听命于最高当局的嫡系部队。本质上讲只是控制了中央政权的地方军阀,与桂系、粤系、晋系、滇系、西北军、东北军和地方军阀武装实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民国的武装力量都具有相当的独立性,把持着地方政权、财权。最高当局的中央军就一直控制着华东七省一市,以华东七省一市作为财源和补给基地。抗战开始后,中央军一路撤退,最高当局能实际控制的区域,其实一直在随着中央军移动。与其说最高当局掌控者政府,还不如说他控制着中央军以及中央军占领的地盘。抗战开始前是这样,到武汉会战时也是如此。最高当局只是全国各派名义上的首领,中央军才是他的根本。

    按照与最高当局的亲疏关系,中央军内部大致分为以下3个部分:

    1、黄埔嫡系将领统率的部队,称中央军嫡系;

    2、最高当局在北伐及历次的军阀混战中不断收编的部队,在中央序列内,称中央军旁系,多为被收编的北洋部队。这类部队不少被中央嫡系部队吞并改造,变为嫡系。

    3、在军阀混战中被最高当局或其他军阀打败,失去地盘,编入中央序列,但是仍保持相对独立人事体系的。这些部队往往出于地方实力派,失去势力后仍与地方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广东的19路军、广东的薛岳、四川的杨森等部。

    为了稳固住手中的实力,多年来最高当局一直没有停止对后两类中央军势力进行转化。尤其是第三类,更是最高当局在整编时的重中之重。

    手段则还是老一套,掐头去尾,这套方法从军阀混战用到现在,最高当局已然是驾轻就熟。

    “去尾法”针对的主要是普通士兵,对作战中损失较大的第三类中央军,往往军事委员会一纸命令就强行整编,趁着打败仗之后员额不足将这些部队从一个军编成一个师或几个团再编入黄埔系把持的基本部队。或者更直接地破坏建制打散后直接进行消化。从淞沪到武汉,这一路上最高当局没少消化地方部队,很多中央军因为甚至会在撤退时有意裹杂地方部队的溃兵,他们已经将杂牌军当成了补血的道具。

    “掐头法”则需要耍些手段,顾名思义就是把部队的头脑去掉,由于过去的旧部队大多是私人部队,头脑一去,部队基本上群龙无首,只能听任摆布。掐头法也分文明和不文明两种,文明的是使用各种委任状将高级军官升个闲职调离不文明的就是找个罪名、比如军纪败坏、贪污腐化、作战不力之类这些罪名很大程度上还真不是捏造的,把主官弄走,部队自然就被消化。

    截止1938年10月底,最高当局指示军事委员会从溃败的部队中编出尉、校、将级军官达1。8万多人,然后将这些人全部调去以学习为名加以集中管制。仅长沙、重庆、西安三处的所谓“中央军官训练团”,就集中了中将、少将级军官200多人。这些人大部分都曾为北伐出过力,流过血,现在却被最高当局统统打入了冷宫。

    按照最高当局的计划,黄浩然受伤中毒入院,这就省去了掐头的功夫。而在救援黄浩然的行动中,第25集团军所属的非中央嫡系部队表现不佳,刚好可以借题发挥,成为去尾的理由。

    像99师、139师、188师这些黄浩然的基本部队只需要加强政治工作,把内部的青年军官团体打掉就可以了,这样程度的整改黄浩然应该接受,也必须接受。

    军统和政治部的重点,将放在55军、27军,还有100军中的川军121师这样的第三类部队身上。先利用军官训练团的名义,将原有的军官调走一部分,混入新的黄埔系军官。然后再使用作战不利的罪名,取消旧的番号,将官兵打乱重分,分散到嫡系中央军当中。。

第271章 赢了点时间() 
如果最高当局的这一系列的计划成功实施。黄浩然将彻底被绑上战车,成为最高当局的忠实追随者他的第二十五集团军也会变成中央军中的天之骄子,嫡系中的嫡系。

    对大多数黄埔军校出身的中央军将领,这简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可对于黄浩然来说,却等于是被套上了紧箍咒,他既不希望从此失去自由,更不希望丢掉部队的控制权。

    最要命的是,黄浩然现在还昏迷着,没有了说话的机会。而除了他之外,他的小集团里还没有人够份量跳出来站到最高当局的面前。所以现在第二十五集团军的未来只能靠黄浩然的义兄蒋百里来挽救。

    “委座,白建生的格局,可未必有您想的这么开阔……据我所知,他是一心想证明自己能比过同属桂系的李德邻。要不是一直存着较劲的心思,之前在南浔线上怎么会差点被日本人钻了空子……?”

    小诸葛白建生是桂系军阀头子,和中央军斗了多年,早就将最高当局得罪透了。所以蒋百里要找些他的罪状非常简单。

    薛岳那边就不太好下手,广东军队本来走的就和中央军比较近。不久之前薛岳还来了个万家岭大捷,这当红的炸子鸡最好还是别惹。

    蒋百里最后决定利用一下小诸葛,来劝阻最高当局的行动,最差也得拖延点时间:

    “日本人从东北方面调来的几个师团生力军全都投向了五战区,白建生那边相当吃紧。最近军事委员会每天起码能收到三四封来自五战区的电报,全都是要增援的……可见小诸葛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李品仙。第四兵团本就是五战区的部队,黄佑臣不在,有谁能挡得住五战区要求归建的命令?即便由军委会出面扣住李品仙,那也是留不住人留不住心……有小诸葛撑腰,第四兵团今后恐怕不会在作战中全力以赴。失去重要的助力,江防军围歼第27师团的进展必定会受到影响……若是再透露出要对第25集团军实施整编,只怕军心会乱,万一被第27师团会逃出生天,那可是前功尽弃……”

    听到日本人又有新动作,最高当局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日本关东军派来的援军虽然还没有全部到达战场,已经给武汉政府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武汉会战打到现在,虽然中**队中有黄浩然、李德邻、薛岳等一批能打将领,屡屡主动出击有所斩获。但从整体上依旧处于被动挨打的位置。面对日军的优势炮火、空中轰炸和先进的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中**队的伤亡数字变的越来越大,防守的区域变得越来越小,士气越来越低落。

    一个第六师团覆灭远远不够!一个万家岭大捷远远不够!最高当局迫切的需要第三场、第四场大胜,来提振低迷的士气,增加武汉会战的胜利概率。

    所以眼下对第27师团的围歼战绝不能出事!拒外交部报告,苏联人和西方国家现在正给中国和日本摆位置。如果中国在此次会战中表现出了能够击败日本的能力,那么武汉将源源不断地获得外来物资援助和国际社会的支持。反之,如果中**队表现不佳,恐怕就连来自苏联的援助也会被逐步消减。

    出于政治上的渴求,最高当局愿意压抑自己的**,再忍上几天。内心一番挣扎过后,消灭第27师团还是被最高当局摆在了靠前的位置。

    “百里先生误会了我的意思,对第25集团军的整编事在必行,但并不是要立刻开始。事情有轻重缓急,这我是知道的……黄佑臣要是能够及时康复,我还希望他亲自参与部队的整编……作为将领,还是纯洁一些的好,你这个当大哥的应该好好教教他……”

    最高当局的回答,让蒋百里松了一口气。这样的结果已经很好了。最高当局说出口的话不可能收回,整编第25集团军看样子已是无可挽回,但由谁来整编、何时整编、如何整编,却还有文章可做……最为要紧的,是替黄浩然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委座说的是,等佑臣脱险,我一定好好和他谈谈……”蒋百里决定见好就收,尽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