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帝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交界处,从前就是有名的丝绸之路中转站。
新中国在东方的崛起他们当然早有耳闻,而且英国在印度大败而亡的消息,他们也已经惊讶的确认。
当这个突然崛起的东方帝国主动来访,苏丹阿齐兹的激动可想而知,以超规格的待遇立即召见了使团成员。
第777章 外交博弈(二)()
如果乔志清不出现,新中国没建立,阿齐兹苏丹也许就那么昏昏沉沉过下去了。但是当新中国使团出现后,不光光是阿齐兹,就连首相和众高官也都是满脸的振奋。他们在这动荡的世界中,好似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突然眼前就出现了一线曙光。
要说世界上最会忽悠的人,那恐怕就属中国人了。当然,忽悠的时候也不能太过离谱,不然别人也不会相信,而且中国使团这次也是有着十足的底气。
曾纪泽精通各国语言,对土耳其语也有研究,跟阿齐兹苏丹交谈起来也不费力。
因为乔志清早已制定了这个外交计划,所以曾纪泽找了很多阿拉伯商人,突习了这门语言。对于一个天生的外交家,语言就是一通百通,他原来本就对伊斯兰语有研究,学习起土耳其语丝毫不费力。
在土耳其礼节性的招待后,曾纪泽掏出了乔志清用土耳其语书写的亲笔公文,把乔志清的意思完整的转告了阿齐兹。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新中国和英、法等欧洲强国敌对,阿齐兹本就对新中国充满好感。
当他知道乔志清的下一步计划是要攻打俄罗斯的时候,立马连眼睛里都冒出了蓝光。这可是他一直想做,但又不敢做的事情。
曾纪泽只是单独跟他谈了一个时辰,阿齐兹就完全表示全力支持,而且承诺马上向新中国派遣外交使臣。
这个诱惑就跟天上掉馅饼一样,乔志清并没有要土耳其立即参战,而且说在战后希望土耳其参与瓜分俄罗斯。这就相当于,一个猎人到山里打野猪,等猎物打死了,然后白白的送肉上门。
这种无本的买卖,傻子都知道接受,更不用说极端仇视俄国的阿齐兹。
乔志清对新中国的领土有着清楚的定位,并不是非得跟当初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国一样,把整个亚洲的土地都占领了。
土地多并不代表百姓就能过的好,手里掌握那么多的土地,百姓却为此承受巨额的赋税,政府还要费尽心思去管理当地的土著,这样的领土不要也罢。
他那个是空的美国,南方的墨西哥抢着要把领土卖给他们,但是人家就是不要。
所以一个国家的富强并不是说领土有多大,而是要看这个国家的百姓生活水平有多高。
此次进攻俄罗斯,乔志清就抱着这样的想法。与其自己一个人吞下这么大的北极熊,还不如邀请其他的国家一起瓜分。
他对俄罗斯的战略跟印度有根本性的差别,对于印度他采用的是殖民政策,对于俄罗斯这块荒凉的地方,他暂时还不太感兴趣。只想打垮这个统一的政权,让他们不能再对中国北方构成威胁而已。
俄罗斯虽然石油和天然气丰富,但是现在挖出来也用不上,那就等于没有。
曾纪泽和阿齐兹达成协议后,第二天很快和土耳其的外交部门还有首相会谈。双方又商谈了些细节,首相也表示,只要新中国进攻俄罗斯,土耳其随后一定予以援手。
曾纪泽在土耳其只停留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很快就带着使者团离开,继续向欧洲航行而去。
阿齐兹亲自送走了使者团,一时间又变得意气风发起来。好像浑身又充满了干劲,这些年心中聚集的郁闷一扫而空。
他立即让外交部门派遣使者前去新中国商谈正式建交的问题,绑上这个东方新崛起的大国,对于抵抗欧洲列强只有益而无害。
曾纪泽走出的这一小步,却逐渐的形成一个以新中国为主体,共同分割俄罗斯的利益团体。
这与乔志清那个时代的一战前的局势极为相似,不过当时是以新崛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德国为主体,现在变成了新中国。
每一个新兴资本主义大国的崛起,必然要踏着老牌资本主义大国的身体前进。世界的蛋糕就是这么大一点,想要和平的瓜分整个世界,那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蝴蝶效应已经急剧的扩散到整个欧洲,因为乔志清的出现,现在德国也多了新中国这个强大的盟友。它对欧洲资本主义旧秩序的挑战,也在此时多了一层不可控制的变化。
在乔志清的那个时代,一战开始后,在英、法的极力围攻之下,德国跟自己的小弟,可是败得差点当掉了内裤。奥匈帝国解题,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德国也被迫割让给法国大量的领土。这种局面一直到希特勒上台后,才开始慢慢的改变。
曾纪泽第二个要出访的国家就是德国,这个是乔志清要笼络的主要盟友。
当初德国通过波兰向新中国派驻大使,现在两国已经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且乔志清和俾斯麦已经通信几次,双方对彼此的战略政策都有了清楚的认识。
两国都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大国,而且都在谋求着扩张利益,合作的空间非常之大。
你要扩张,势必就会触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这个时候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要强。
在新中国积极联络各国的时候,俄国的外交部门也奉了沙皇的命令,开始与周边的国家积极的联系了起来。
这次俄国也倾尽全力东征,后院空虚自然容不得有一点的闪失。
自古打仗就是这样,在远征的时候,首先要稳住周边的国家。
虽然俄国和土耳其的关系敌对,但是双方也存在外交关系。
俄国外交官很快把沙皇的意思传达给土耳其苏丹,大致意思就是希望两国能和平共处,俄国不会再插手土耳其的民族问题。同时保证,只要黑海西海岸的土耳其领土有人闹独立,俄罗斯绝不会发一兵一卒支持他们。
要是新中国的使者没来,土耳其不管是苏丹还是首相都会满心欢喜的接受。但是俄国使者迟来了一步,土耳其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军事计划,所以只是表面上虚于应付,背地里立即调兵遣将,准备趁势收复自己丢失的领土。
俄罗斯使者这么一来,更加确定了土耳其苏丹的判断。当初曾纪泽告诉他,俄罗斯的精锐部队一定会向东方调动。土耳其苏丹还是有点怀疑,现在他完全相信这个事情,在心里不知道念叨了多少遍真主保佑。
第778章 又犯事了()
十九世纪的中后期,因为资本主义思想的推广和蔓延,世界各地的民族主义运动兴起。
各民族有了自己的权利意识,纷纷从当初的母国独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是这样,他们的主体民族信奉的是伊斯兰教。而在他的控制区内,还有不少的斯拉夫民族,信奉的是东正教。
这些民族大多聚集在沿黑海一带,现在完全跟俄罗斯接壤。
俄罗斯也在背后不断的宣传斯拉夫民族主义,鼓动这些黑海沿岸的斯拉夫民族独立,然后再各个击破,一个个吞并这些地方。
土耳其的上层阶级早已看透了俄罗斯的战略意图,心中对他们百般的提防,现在自然更加不会相信他们。
外交使团的第一站旗开得胜,所有使团成员的心中更加自信。他们现在对乔志清越来越佩服,也相信在欧洲会取得更大的外交成就。
新年过后,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春天一到,万物复苏,各地的农民也开始了紧张的春耕。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春天对于农民来说,是一年之中最重要劳作季节。去年冬天的时候下了好几场大雪,一开春地里的旱情显然减少了不少,比起去年要好的太多。
乔志清带着农业部的官员到河北的几个旱灾严重的地方视察了一圈,各地都没有耽误了春耕。
去年实行的以工代赈之策,毕竟不是长远之计。所有的大工程总有干完的时候,关键是地里面得长出庄稼来。
现在的新中国,农民占绝大比重。农民的问题,就是新中国的主要问题。只有农民们都吃饱饭了,乔志清的心里才踏实。
一行人回到北京后,乔志清在书房里屁股还没有坐热,闫志丽就进门禀告,国防部部长王树茂在门外求见。
乔志清放下了手上的公文,知道王树茂是为了突袭俄罗斯的军务,点头示意闫志丽把王树茂带进来。
“总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