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也别拍巴掌了,我也没啥好讲的,刚才你们格物所的总管大人说了,要搞一个即时通讯出来,就是千里之外的消息,转眼就能传递的一种工具,老夫活了也一个多甲子了,还真不信他能搞的出来,你们觉得呢?”
“即时通讯?那不成千里眼顺风耳了么?”
“怎么可能嘛,这应该只是总管大人的一个美好设想吧?估计永远都不可能实现。”
“有什么不可能的?以前你相信人能飞么?张大人还不是让人飞起来了?我觉得咱们只是没有找对方法,一旦找对了门路,没准儿就能把它变成现实。”
“对头,郭大人不是说过嘛,咱们搞科研工作的,就得有股子不服输的精神,迎难而上,才能创造出奇迹。”
……
台下众人各执一词,争执不休,总体来说,倒是相信张佑的人居多,没办法,在他们的眼里,张佑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奇迹的代名词。
徐渭看的有些傻眼,苦笑着对张佑说道:“这么荒诞的事情都有人相信,这些人准是被你小子洗脑了。”
“荒诞么?”张佑意味深长的笑了笑,说道:“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只是因为没见过所以就不敢想象,比如热气球,其实说白了原理简单的很,只是很多人根本就想不到那一点罢。搞科研的,就是不能受惯有思维所束缚,才能做出成绩来。我曾跟陛下讲过一句话:‘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我再告诉你一句话:所谓真理,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和条件下才具有重复性,打个比方,人不能飞,这就是曾经一个真理,但热气球的出现打破了限制,于是真理也就不成为真理了。再说回这个即时通讯,你以为无法实现,大多数人也认为无法实现,在当前的条件下也确实无法实现,那这就是真理,可真理就是用来打破的。科研工作者,就是要对一切真理都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见微知著,从最普通的事件当中总结出成果。阳明公说格物致知,我觉得,这才是最佳的解释。”
见张佑说话,众人便停止了争论,所以,他的这份言论得以完整无缺的落在了大家的耳朵里。
众人纷纷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徐渭也收起了不屑,他当然不会因为张佑这番话就相信即时通讯可以实现,但他不得不承认,这番话说的十分有道理。
他暗暗记住了两句话:“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谓真理,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和条件下才具有重复性”。
这可真是至理名言,若非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他还真不敢相信这样的话出自张佑这个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之口。
好吧,邓爷爷若是知道这事儿可能会被气坏吧?
张佑当然希望能够影响到徐渭,毕竟徐渭的影响力在那里摆着。不过,他现在更希望通过一些简单的话语,给台下这些年轻的科研工作者种下探索求知孜孜不倦的种子,人不多,算上格物所原来的老人儿,满共也就三十多个,可他觉得,这些人必将成为大明中兴,傲视世界的希望。
所以,停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果子成熟了会落在地上,那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不飞到天上呢?一个十斤重的铁球和一个一斤重的铁球,从同样的高度一起落下来,哪个会先落地呢?乌云密布,为什么会打雷闪电?冬天同样的阴天,为什么又很少发生这些事情呢?难道雷公电母到了冬天就休假了不成?”
说罢,他轻咳了一声,又道:“好了,大家好好想想吧,今天就到这里,郭先生,子先,还有两个小赵,你们跟我过来。”子先是徐光启的表字,说着,他当先向会议室外走去。
第六百四十七章 玩个小把戏()
张佑是总管,不可能没他的办公室,不过是很少来罢。
别说,里边收拾的居然十分干净。
自有人沏茶倒水,不必细述,张佑坐到铺着厚厚棉花垫子的沙发上,一边指着旁边的沙发笑着示意大家:“坐,都坐嘛,又不是跟我不熟,用不着这么拘谨。”
这话的对象自然是徐光启他们,郭造卿和徐渭早就自找座位坐了,根本就用不着他说。
待他们三个全都坐好,张佑这才又道:“叫你们过来呢,主要还是说说那个即时通讯的事情。另外,我得先问问,咱们的热气机搞到什么程度了?”
这事儿目前由赵振宇负责,闻言,他本就笔挺的身子愈发笔挺了一些,说道:“进度不算太大,主要面临着两个难题,首先,活塞的密封性不太好解决,目前咱们用的是兽皮,这东西太容易磨损,假如能够找到一种不易磨损的替代品就好了,此事属下已经吩咐他们去办了,不过暂时还没有什么好的发现。”
居移气,养移体,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赵振宇早已不负当初的模样,多了份镇定与从容,看着他侃侃而谈,张佑很容易就能和后世那些社会精英联系起来。
“早说啊,这事儿好解决,有一种材料叫做橡胶,绝对附和你的要求,所以你不用发愁了,回头我就给江南写信,让他们尽快将这东西送过来。”
“太好了,多谢大人。”赵振宇大喜,摩拳擦掌,兴奋的满脸通红。
“有什么好谢的,要说谢还是得我谢你才行。”张佑笑道,又道:“现在说说第二个难题吧?”
“嗯,第二个难题,按照咱们当前的技术却不太好解决。热气机已经具备了产生动力的能力,但是受打造工艺的限制,无法做的更大,这就大大降低了它的实用性,现在咱们做出来的,顶多能够带动风扇,连个独轮车都带不动。”
张佑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沉吟片刻,说道:“这确实不太好解决要是能够想办法将两块钢板完美的拼接起来就好了。组织大家多开动脑筋吧,我暂时也没好的解决方法,不过我相信,只要肯动脑筋,方法永远都不缺。”
“说的没错儿,其实小赵他们也想到你说的将钢板拼接了,还想出了不少方法,比如用粘合剂,再比如用铁水拼接,可惜效果都不理想,根本就承受不住加热后巨大的热气压力。”郭造卿插话道。
“别着急嘛,这玩意儿可是划时代的产物,咱们才搞了多久?慢慢来,迟早有一天能够成功的。”张佑见赵振宇有些懊丧,给他打气道。
“用铁水连接的时候,有没有把两块铁板的边缘也烧红烧软呢?”徐渭突然道。
“烧了,效果确实要强一些,不过这法子操作起来有点儿困难,大块的钢板全部烧红之后,那温度还真不是人能受的了的,小了的话又达不到要求”一边说着,赵振宇一边摊了摊手,接着道:“要是有一种方法,能够让火焰只灼烧钢板的边缘就好了。”
张佑脑海里电光一闪,蹭的站了起来,高声对门口站着伺候的一名小伙子说道:“去找蜡烛来,再去厨房看看有没有鹅毛,有的话捡着长的拿几根来。”
小伙子应命而去,其余的人不解的望着张佑,郭造卿问道:“你这又是想到什么了?”
徐渭也道:“不会是想到什么好法子了吧?”
另外三人没说话,却充满期待的望着张佑。
“先保密,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徐光启轻叹一声:“就知道大人肯定会卖关子,果然被下官猜中了。”
张佑哈哈一笑:“还挺了解我嘛,别急,等会儿吧。”
于是大家便都不说话了。
气氛有些沉闷,张佑笑了笑道:“干等着也是无聊,小赵,你去找几块一寸见方的铜板铁板,一两毫米厚就行,没合适的就让工匠当场做,费不了多大劲。然后,再找一点铜丝,越细越好,比头发稍粗点儿,跟铜板铁板一样,没现成的就现拉。”
格物所使用的是张佑所统一的度量衡,由于有显微镜,长度单位已经可以精确到微米,这在整个世界范围来说都是最先进的。
吸取教训,赵振宇没有问为什么,起身去找,刚到门口,张佑又叫住了他:“对了,刚才忘了告诉那小伙子,你找个人去一趟厨房,拿个七八个土豆过来”
“土豆是什么?”赵振宇好奇的问道。
张佑一拍脑袋:“瞧我这脑子,就是马铃薯,前段时间亚尔弗列德不是弄回来不少嘛,格物所应该也分到了吧?”
“哦,马铃薯啊,确实分了不少,不过都没舍得吃呢,好多都发了芽,耿孙氏说开春儿要弄片地种呢。”郭造卿插话,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