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全平灭宋人余孽,忽必烈将会以王爵来封赏察不忽木。
六月初五,察不忽木的夫人塔娜其木格,带着克烈部最后的三万蒙古精骑从草原赶到了番禺城。亲自出城将夫人迎入城中,安置好三万骑兵蒙古骑兵驻营之后,用过晚饭察不忽木令侍女们挑灯在前照明引路,夫妇二人在环境优雅的沁芳园中欣赏着园中的景色漫步而行。
一边满眼惊喜的看着沁芳园内精致的屋舍和园林景观,塔娜其木格笑着对丈夫说道:“你新找的这处园子真美,比咱们草原上最好的幕帐还要美上千倍,真希望咱们以后能永远住在这样的仙境里啊。”
看着身边自幼一同在部落里长大的妻子如此心醉的样子,察不忽木却轻叹了一声对妻子说道:“塔娜,这次咱们克烈部在草原的牧场里只怕已经没有壮年男人了吧?薛禅汗能同意让你带着咱们克烈部所有的兵马前来广南,却不肯给我调派足够的刀枪弓箭,存的肯定是借宋人余孽之力来消耗咱们克烈部实力的心。所以,咱们现在还不能安心享受这些富贵。等到日后剿灭了宋人新立的朝廷,咱们克烈部也能得封一顶王爵,到时候你这个王妃想要什么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吗?”
听到王妃这个词之后,塔娜其木格的心里顿时有一种喝下了一整袋马奶酒般的熏然之意,女人的虚荣心被激发之后,一种莫名的兴奋和激情从心底涌出。再加上自察不忽木出征之后已经近一年没有与丈夫同过房,不由自主的就将所有的事情抛之脑后,微红着脸轻声向察不忽木说道:“天也不早了,咱们还是早点休息吧!”
说完,彪悍的草原女人拉着丈夫的手臂,径直向卧房走去。面上自然只好故做亲热的调笑着夫人,只是看着塔娜其木格被草原风霜吹的微黑的脸庞,壮实的腰身和结实的大腿,察不忽木却突然想起了那个被自己送回娘家的色目美人霍尔娜的婀娜身姿来。
唉,毕竟是老夫老妻了,塔娜也给自己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分别这么久,也应该好好安慰一下这位娘家在克烈部拥有极大势力的老妻了。
这一晚,察不忽木在久旷的夫人面前,虽然极不情愿,却也只好强打精神做到了“鞠躬尽瘁“。
(本章完)
第99章 磨刀石()
湛江城为天南古邑,自古以来即为云贵川诸地的出海口。身处广南东路、广南西路与琼州隔海相邻交汇之地,倚岭峤而控南洋,据海湾而揽东吴胜境。
湛江城西、北方向丘陵起伏多姿,连绵群山夹带秀水,千里沃野;东、南方向则岛屿星罗,港湾密布,万顷波涛任人俯瞰。
从六月十日起,率五万大军坐镇湛江的苏刘义、石义坚二人察觉到元军开始出现异动。化州县陆续出现大队元军进驻,不久之后当化州城西边的廉江县也进驻了数万元军之后,苏、石二人确信元军这是要开始对湛江发起攻势了。
派人将元军的动向传回琼州的同时,苏刘义和石义坚也开始紧张的调兵遣将准备迎接元军的第一波攻势。大战未启的时候,两军的斥候照例率先开始了暗中的侦察和较量。
从军中斥候们不断传回的消息中,苏、石二将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对面的元军数量虽然不下十万之众,可是从元军杂乱的旗号和各自为营的情况来看,这些元军显然是一支东拼西凑临时组成的大军,其军马也基本上是由蒙古人征召的汉军组成,斥候们连一个蒙古骑兵的影子都没有见到过。
只是从元军照例在战前从城外向湛江城上射来的箭书里,苏刘义和石义坚才从元军的招降信里得知了这一次元军统帅的名字:蒙古万户达尔赤。
塔娜其木格带着克烈部三万骑兵从草原赶赴番禺之后,整个广南东路的元军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三万之巨。
二十多万大军每天人吃马嚼的消耗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在大元朝廷对广南行省的粮草辎重支援不力的情况下,察不忽木也无法在番禺城中继续安坐下去,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先攻下湛江、雷州,然后再借着攻取湛江、雷州的战功向大元朝廷请援。
而这一战的主将,察不忽木选择择了塔娜其木格的弟弟克烈部左万户达尔赤和自己的长子巴图。
达尔赤三十出头的年纪,不仅身强力壮箭法出众,而且领军征战的经验也极为丰富,加上又是察不忽木的正牌小舅子,无论是身份还是能力都足以担起这份重任。
而察不忽木的长子,克烈部的少族长巴图却有些让人不那么放心了。巴图的身形相貌都极肖其父,只是体格却比察不忽木要强壮的多,更让察不忽木头痛的是,他的这个长子自幼就不喜谋略,和他母亲塔娜其木格一样头脑简单性格直爽。偏偏巴图在武力上的天赋却比察不忽木强出了许多,自幼在马背上操练出来的骑术和刀法、箭法都极为出众,天生就是一员冲锋陷阵的猛将。
虽然在心里并不喜欢一味蛮勇的长子,可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出征前察不忽木还是特意将两人唤到了身前,对达尔赤再三交待要看着巴图,别让他到了战场上一味的逞强。塔娜其木格自然更少不了对弟弟啰嗦了一大堆不放心的话,让达尔赤一定要保护好外甥的安全。
率领十万大军在湛江城外摆开阵势,达尔赤在战前巡营之后,还是感觉极为头痛。
这十万大军兵力确实是足够了,可是这些蒙古诸部贵族们从各地支援的兵马都是清一色的汉军步卒不说,除了军中将领之外,就连盔甲和弓箭也极少配备,更关键的是大多还是刚刚征召的新卒。
察不忽木之所以将身边的二万骑兵和从草原上赶来的三万骑兵全部留在番禺,就连麾下原本的八万汉军步卒也尽数留下,只用蒙古诸部贵族们支援的十万新军攻打湛江,自有他的如意算盘。
在克烈部摆明了车马想要东山再起,而且已经引起了薛禅汗警惕之心的情况下,察不忽木优先考虑的就只有尽快壮大手中实力这一件事情了。
蒙古诸部支援来的新卒无论是军备还是经验战力都极差且不论,更关键的是察不忽木根本无法去信任他们的忠心。为了尽快彻底掌握这十万兵马,察不忽木选择了最快也是最残酷的方法:将这十万大军全部送到战场上,通过战场的血火洗礼不仅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让这些新卒成长起来,而且在达尔赤的指挥下,还可以不着痕迹的通过战场让那些不好掌握的将领永远的消失在战场上。
临行前,察不忽木毫无怜悯之心的对达尔赤交待过,哪怕这批新卒伤亡过半也无所谓,但是一定要达尔赤能够完全掌握消化这些新卒,使他们真正成为克烈部可以信赖的战士。
想到察不忽木冷酷的军令,出于一个蒙古勇士内心的骄傲,达尔赤每当召集众将商议军机时,总是有些心情复杂。看着身边心思单纯,整天叫嚣着要出战的外甥巴图,达尔赤只能收起心中的不忍之情,开始安排诸部兵马轮番对湛江城展开了试探性的攻势。
像这种每次数千人,没有协同没有相互配合支援的攻城战,注定是不会有什么战果的。除了让诸部损兵折将之外,唯一的好处只是让那些新卒们多了些实战经验。
试探性的攻城进行了三天之后,伤亡竟然已经达到了一万之众,就连诸部将领们自己都觉的这样下去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时候,达尔赤这才重新召集众将,提出了将各部兵马重新整编。
在残酷的现实和严厉的军法面前,无可奈何的将领们也只得接受了达尔赤的军令,重新编成了九个万人队,每个万人队的万夫长自然是由达尔赤精心挑选出来与克烈部关系亲近的将领。虽然不少诸部将领们心中不满,可是在一盘散沙的情况下,却只能按着达尔赤的要求被吞并进了这九个万人队之中。
初步的整编过后,每次攻城都改由一个完整的万人队来进行,有了统一的指挥和协同之后,湛江城内的苏刘义和石义坚这才感觉到了一点元军带来的压力,只是在城内守军兵力充足,准备的守城器械也很完备的情况下,元军仍然只能在湛江城下无功而返。
这样的攻城战进行了近十天之后,结合苏刘义送回的战报,再加上潜龙司从番禺城送回的消息,枢相文天祥已经明白了察不忽木的用意。
察不忽木的心也真是够狠够硬,根本不顾惜这些元军新卒的伤亡,用湛江城来当这十万元军新卒的磨刀石啊!
(本章完)
第100章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