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邑县饱受这些泼皮欺压的百姓们倒是因此对新上任的元朝知县多少有了些好感,虽然心里对于日后成为蒙古人治下之民并没有什么认同感,可是有个吏治清明敢于惩治那些无赖混混们的好官,百姓们还是极为欢迎的。
在生存的压力面前,手中没什么力量的普通百姓们也总是极为现实的。甚至有些心思灵活的乡绅和小商小贩们,还借机到县衙里给崔知县“为民除害”的举动送去了一些土产和礼物,送上了无数赞誉之辞。
即得了里子又得了面子,崔知县大喜之下自然对知情识趣的黄进义好感大增,对黄家借机通过县衙户房将城北车马行收入囊中的事大开绿灯。
为了自己那三成干股的收益着想,借着县令大人的虎皮,刘师爷半哄半骗之中唬得县衙户房的书办们不敢吭声,按着刘师爷的交待,仅仅收了黄进义一百两银子就将占地数亩的城北车马行近乎白送的发卖给了黄家。
不过为了不让县衙那些书办和差役们眼红,同时也为了拉近和这些五邑县地头蛇之间的关系,在方兴的吩咐下,黄进义又悄悄给经手此事的县衙各房书办和差役们送去了一百两白银。在白花花的银子作用下,黄进义成了崔知县的座上客,黄家布行在五邑县的名声也迅速高涨起来。
第三天晚上,黄进义和方兴已经带着一些从流民中新招收的脚力和车夫住进了城北车马行。
因为那些混混们的缘故,城北车马行原本的生意并不怎么兴旺,所以车马行的大院虽然占地极广,可是空荡荡的大院内却只有七八间用来住人的老旧土坯瓦片房和角落里一处脏乱不堪用来栓骡马的草棚子。
坐在正中央最大的那间瓦片房内,方兴和黄进义正在重新安排规划车马行日后的经营。潜龙司的人手在车马行内如何安插,生意如何开展,帐房银钱上的事如何管理,给新招揽的车夫和脚力们分派住处安排生活必需品,还要统计车马行剩下的东西看看有什么需要补充增添的物件。
一个多时辰的忙碌过后,诸事安排停当的方兴和黄进义伸着懒腰缓解因为劳累而酸困的肩膀和腰,两人的脸上却都带着兴奋和喜悦笑容。
想到顺利的接收了偌大一个车马行和车马行里意外收到的惊喜,黄进义揉着自己的肩膀,满钦佩之色的对自己的上司道:“多亏大人当初提醒属下,没少了刘师爷的好处。有了这个老家伙在中间遮掩,这城北车马行里竟然给咱们留下了近三十辆完整的马车和二十匹骡马没让元兵给顺手牵羊。这些马车和健骡至少也能值个数百两银子,比那二十亩水田可是值钱多了啊,而且还让咱们省了不少事啊。”
听着黄进义兴奋之下的奉承,方兴却只是淡淡一笑后开始指点黄进义:“进义啊,如今咱们在这广南东路所有明面上的事都是要由你来处理的。与元贼的官府拉拢关系刺探情报,处理三教九流的人际关系都需要由你来出面,你当初又不曾执掌过家里的生意,今后可要多用点心思,遇事三思而后行。咱们潜龙司隐身贼境,朝廷也很难轻易给咱们送来银钱上的资助,把这商行的生意做好,除了能让咱们潜龙司借行商之便在广南东路行动自如,而且也可以给咱们提供财货支撑。”
听着方兴的指点,回味着指挥使大人行事的手法,黄进义一边点头称是,一边笑着说道:“有大人在属下身边指点,属下肯定不会出错的。”
“对咱们潜龙司来说,你的身份和商行的生意是一层最好的掩护和便利,我不可能每天都在你身边的,一旦有什么紧急之事需要暗中处理,你必须能将整个商行的生意和各方面关系处理妥当。潜龙司最重要的任务可不是为了赚钱,如果事事都要由我来做,还要你们做什么?”听了黄进义的话,方兴板起脸训斥了起来。
看到方兴动怒,黄进义顿时惶恐起来,赶紧站直身体恭敬的站到方兴身边。这样的举动又引来方兴无奈的长叹:“唉,进义啊,给你说过多少遍了,在外面你是东主我是管事,你这样子让别人看到不是平白引人怀疑吗?”
其实黄进义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只是刚成立的潜龙司,无论是人手、资金还是个人经验、能力都还差的太多,方兴暂时只能事事亲历亲为之下自然是急着想尽快培养出一位能独挡一面的属下,所以对他自然也就要求更高了点。
当年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经历了被家人陷害差点在大牢里丧命的变故,被方兴选入潜龙司后,亲手刺死了谋夺家产的庶出哥哥,毫无保留的将黄家所有的钱财供潜龙司支配,以及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所展现出来的那种精明,这些都让方兴对黄进义给予了极大的信任和期望。
从某些方面来说,方兴虽然曾经指挥过千军万马,人生阅历丰富,可是在具体的秘探组织如何运转、发展上面也同样是个新手,只能是凭着当初少年皇帝给的那些指引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去摸索着前行。
不管怎么说,在拥有了一个自己的车马行之后,潜龙司总算顺利的将自己的触角慢慢向五邑县周边延伸出了开来。
(本章完)
第84章 重返番禺()
人在经历过生死磨难之后总是会有些极大的转变,有些人会从此畏惧、消沉只想着如何安稳渡日;而有些人却会犹如一块璞玉般,在磨难中褪去青涩闪烁出全新的光芒,而黄进义显然是属于后一种人。
虽然只知道自己如今的上司是为大宋朝廷效力,对于方兴原本的身份和身后的背景一无所知,可是除了出于对方兴的报恩之心以外,凭着读书人的头脑和敏锐的直觉,黄进义果断的将自己全部的身家性命押在了这个名为潜龙司的新设秘探组织中。
从记事起一直到十八岁,黄进义一直都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整日里闷在家中苦读圣贤书的所求的不过是有朝一日能在朝廷会试中荣登金榜,谋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
可是在蒙古人已经占据了大宋几乎所有的国土后,大宋朝廷的科举哪里还有可能再举行呢。再加上父亲逝去,正处在茫然无措之中的黄进义又遇上了谋夺家产的阴谋,被庶出的哥哥陷害送进了大牢。而在黄进义身陷牢中时,那位心狠手辣的庶兄连他那温柔敦厚的妻子也不曾放过,生生用种种不堪的手段逼死了黄进义的妻子。这才让黄进义借方兴之助重获生机之后,毫不犹豫的将庶兄当场刺死。
历经生死大劫之后,无牵无挂没有什么人生目标的情况下,黄进义出于报恩之心,将黄家的全部家财交到了方兴手中,心甘情愿的成为方兴手下潜龙司的一员。
为大宋朝廷当一名隐藏在敌后的秘探,不也同样可以实现自己自幼读书时所立下的报效国家的愿望吗?
而且在经过这段时间的忙碌之后,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黄进义发现自己竟然对现在这种危险刺激却又精彩充实的全新生活充满了期待。
有了黄进义这位曾经的大宋秀才外加五邑县本地商户的全力配合,再加上方兴的细心指点,收了黄家的厚礼之后黄进义很快就成为了五邑县知县崔德才的私交好友,得到了随时出入县衙与知县大人把酒言欢的特权与生意上的诸多特殊照顾。
黄家将城北车马行收入囊中之后不过两天,崔德才在收到大元朝广南行省的上命之后,从五邑县城内又征用了几十辆当地仕绅家中的车马与城北车马行的车队一同组成了一个拥有数十辆马车的队伍,将崔德才从五邑县搜刮来的数千石粮食运往番禺城。
当天晚上,黄进义和方兴二人按捺着心中的激动,仔细将第二天运粮诸事安排妥当后,方兴对黄进义再次交待道:“进义,听你说明天崔德才也会随着车队一同赶往番禺,想来如今的番禺城中必有元军的大队兵马和重要人物,你一定要想办法与崔德才拉近关系粘在他身边,争取能借着崔德才的关系为咱们潜龙司找到一个新的消息来源。不过你家里的那些财物只怕又要送出去不少了,你可别心痛啊。”
方兴最后一句带着玩笑的试探让黄进义有些不高兴了,“大人何出此言,身为大宋臣民为朝廷出力原是本份,再说若没有大人当初搭救,我黄进义只怕现在仍然在厢军里当着苦力。经历了生死之事后,如果还看不透钱财这些身外之物,那我黄进义这十几年的圣贤书也算是白读了。”
听着黄进义不满又委屈的话,方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