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一军师-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吕布看似其势浩大,但内在粮草短缺,却非一时所能弥补,再多的兵卒,在无粮可食的情况之下,只会迅速分崩离析,陷入溃灭的境地中。

    曹操叹息了一声,俯视群臣,看着荀彧、荀攸等文武眼中的神色,有冷静、有惶恐,各自不一。

    整束衣袍,站起身来,曹操言道:“诸位之意,某难却之,如此就按汝等之言行事罢。”曹操说完,率先向外走去,随后跟上的文武俱有庆幸之意,吕布势猛,实难抵挡,此时不走,留下者皆有可能为其所囚。

    至此奉高一战,吕布以付出数万兵卒的代价,取得了泰山一郡。

    在此役中,高顺一军几乎全灭,侯成为夏侯所斩,高顺、吕玲绮两人身负重伤,看似吕布占了优胜,但在曹操一方来看,此一战不过是平分秋色。

    曹操此次出兵前来是为阻截吕布攻入兖州,时至战后,虽然泰山一郡为吕布所得,但毕竟吕布再无余力图谋其他郡国之地,曹操的目的已经达成,也就无须再与吕布誓死相争,让吕布得一泰山郡又何妨?

    在曹操、郭嘉两人的心目中,此刻不是与吕布一决胜负之时,而需要等到将来。

    这个将来是何时?

    此刻的当世英杰如同雾里看花,皆不知也!

第二百七十八回赏罚分明() 
建安二年岁末,曹操在泰山奉高阻击吕布,双方交战十数日,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战后两势皆因死伤甚众,而不得继续征伐,乃各自退兵罢战。

    曹操顺济北、东郡一路退至东郡,闻河北陈翎屯兵阳平馆陶,所部大军正攻战黑山军张燕于真定,遂无意提兵助邺城,留大军陈留,轻车携文武在“虎豹骑”的护卫下,径回许都去了。

    而吕布在撤回青州之前,留臧霸、孙观两将在泰山郡内驻防,以备曹操突然袭来。

    吕布如此安排人事,一来因高顺重伤,没了声威卓著之将制辖,吕布对他人来领此一郡甚感不妥。相比之下,曾与曹操兵戈相向,有着治徐州一地经历的臧霸、孙观两人,无论是从忠诚这一方面,还是两者的能力来说,都是相对较好的选择。

    二是许褚、徐盛、廖化等将经由此役之后,部属伤亡匪浅,亟需补充兵力,又臧霸、孙观两人有着首登之功,兼臧霸、孙观两人原是本地人,将泰山郡事交付给两将,于情于理,吕布觉得都比较合适。

    此次泰山一役,原以为能够趁曹操注目河北之时,杀进兖州,攻略濮阳、东郡等地,未料曹操早有筹谋,吕布损兵折将,只得泰山一郡之地。

    陈翎为曹操所蒙蔽,误报消息是其一,自己孤身犯险是为其二,徐盛见事不明是为其三,

    此间种种,令吕布不甚烦恼。

    陈翎是自己帐下屈指可数的将帅之臣,能代其号令三军的人仅有陈宫、张辽两人,沮授或亦可算一个,但他毕竟归顺自己不久,自己不可能将翼州数郡事交付给他治辖。原本高顺恰是最佳人选,但

    闻得陈翎此刻正与张扬聚集兵势,共击真定张燕,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吕布乃对陈翎做出去安北将军一职,右迁翊军将军,罚俸一年,仍督领翼州军政大事的处置,可谓不疼不痒。

    既然罪魁祸首的陈翎如此处罚了,那么徐盛这一小将,能在兵危之时,奋力向前为自己抵挡曹军攻袭,吕布亦只是做出了去扬烈将军之职,重新任徐盛为讨寇将军这样的处置。

    赏罚分明,有惩有奖,在安抚臧霸、孙观两人之后,此一役中,为夏侯渊所斩侯成的家小,吕布同宋宪一般无二,亦出资另置别院,居住在自己府上,赡养之。

    陈宫、沮授两人在此一役中,指挥调度有方,为己势取得泰山一郡立下汗马功劳,吕布乃择一吉日,在诸将众军面前,正式拜为左右军师,以诫己心,以践己诺。

    而杀退夏侯渊,令己军在与曹操攻战中,取得优势的管亥,吕布给予其有“剑履上殿”的尊荣。

    剑履上殿,众臣子议事之时,皆席地而坐,入室须脱鞋,权贵、大臣上殿不得佩剑。

    剑履上殿,即穿鞋佩剑直入殿堂。

    与之相配的还有殿赞拜不名,殿赞拜不名,臣子朝拜帝王时,赞礼的人不直呼其姓名,只称官职。这是帝王给予大臣的一种特殊礼遇。

    这是吕布对管亥的一种肯定,是吕布加给管亥的一种殊荣。

    同时也宣告着,吕布吕奉先,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是一个想取天下而自代之的人。

    为何此刻吕布他会想起这么一桩事来?

    缘由就在于与曹操的数次争战中,从开始步履艰难,每战必败,直至现在有胜有负,使得吕布看清了曹操虽然有着天子在手,却非不可敌之。

    若再战上数回,就算是每年止攻占了曹操数郡县地,但积少成多,这样下去过个十年八载,失去翼州所有地域之后,兖州、徐州在自己逐步的蚕食之下,曹操势穷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在吕布的心目中,他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只要陈翎攻下邺城,自己全领青、幽、翼三州之后,其势当与曹操相彷如,有两雄并列当世之感。

    占据三州之地后,休养生息数年,再与曹操相争中原,没了后顾之忧的自己,与群雄环侧的曹操相比,孰胜孰负,有一目了然之叹。

    陈翎的大局观,从出长安那时,他就已经向自己禀明白,可恨自己当然只求一栖身之地,对此言论嗤之以鼻。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现在得其相助,自己始得有此基业,更有公台、公与、文远等文武引为臂膀,只需按部就班,徐徐图之,曹操陨落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矣。

    这些事情,陈宫、沮授、诸葛瑾等人,间有谈及,吕布闻得之后,苦思其中,深以为然。

    就在吕布下定决心,不重蹈覆辙之时,围困真定的周泰、张扬、颜良等将帅,得到了一封从城上射下来的书信。

    书信中言道,张燕愿降,但温侯吕布必须给予“四安”将军一职,并且将中山、常山两国作为安置黑山军的治地,由张燕、杨凤、罗市三人下辖领之。

    此时吕布处罚陈翎的命令已经传至真定阵前,周泰、陈震等俱闻之,若是张燕在此之前投书至帐这般言道,周泰、陈震两人说不得也会顺手推舟,接纳了张燕的归顺之意。

    但在此刻,在颜良、张扬等人的苟同之下,周泰起身激烈反对,并扯上陈震,与颜良、张扬等人舌辩起来。

    究其原因何在?

    无论张燕是否真心来降,在自己受托帅军攻真定以来,邺城那边于禁等人悠哉悠哉,根本毋需担心自己攻打上门前去,陈翎交托十数日攻下真定的筹划,在张燕的拖战中,时至今日,已经是岁末,十二月份了!

    就算是接受了张燕的投降,今年已然是不可能再行帅军征讨邺城,只能归平原,以待来年再说。陈翎报禀给主公吕布取得翼州全境的作战意图,已经是不可能实现了。在这样的境地之下,为至交好友的将来打算,张燕不能降,必须强攻下来,取得辉煌的战绩,方能免除主公吕布对陈翎、自己等人的偏见。

    呈报上去的战绩,受降张燕一军,己方伤亡数万,与斩杀敌将无数,讨灭张燕,并中山、常山等郡国,哪一个对己比较有利,周泰还是能够分辨得清楚。

第二百七十九回道听途说() 
再者,此刻张燕为何投书致降?

    还不是真定城中,无粮可食,无米可炊,张燕已到了山穷水尽之时,再也无力与周泰所帅大军相争,这才出此下策,向周泰送出书信,道明自己归顺之意。不然以张燕反复小人行径来看,岂会如此这般求饶乞降?

    周泰如此想着,向着张扬、颜良等人言道:“黑山军匪祸已久,劫掠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等地,百姓受苦,黎民泣告无方,缘何如此?皆因黑山军纵兵强抢,虏掠一通之后便遁入山中,官军无从剿处。”

    “今日,黑山一军为我军逼入孤城之内,岂能纵敌养患?如此为之,汝等皆是资敌通匪之人,国之罪臣!”周泰这般说道着。

    周泰如此强硬言语,听得张扬、陈震等人俱面露苦笑,而其中颜良则是含愤言道:“将军,张燕既已愿降,何有此论?待张燕归顺前来之后,可遣人至他营中,约束军律,使得不再成为匪患,岂不是佳事一件、好事一桩?”

    听得颜良的话语,周泰哈哈大笑,却并不言语,实则在周泰心中无法可想,只得望向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