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害。现在,看到了你所持的信节,我请求投降。”派遣太子随汉使者到汉朝向武帝谢罪,并且献出五千匹马,并馈赠汉军军粮。右渠的太子随行的人有一万多,并且全副武装。在渡过氵贝水时,汉使者和荀彘怀疑其中有诈,就命令他们,既然是去谢罪的,不能携带兵器。太子怀疑汉使者此举是阴谋杀害他们,又率部众返回朝鲜。汉军又继续攻打朝鲜。荀彘率军攻破了右渠设在氵贝水的守军,继续向前推进,包围王险城。杨朴的军队也在王险城与荀彘军令师,两军合力攻打,但右渠率兵坚守不出,双方相持数月,汉军也无所建树。
被围困在王险城的右渠得知,荀彘在朝中任官,极受皇帝宠爱,军队作战力强。而杨仆的军队屡遭失败,心情沮丧,战斗力不强。右渠利用这种机会,假意派使者到杨仆军营中,声言向杨仆投降。杨仆很高兴,就和朝鲜使者多次商谈。荀彘几次和杨仆约定日期共同出兵攻击,杨仆的军队按兵不动,准备接受右渠的归降。荀彘派使者劝右渠投降,而右渠却扬言,要向杨朴投降。这样,造成杨仆和荀彘两将领之间的互相猜疑。荀彘怀疑杨仆按兵不动,阴谋联合朝鲜反叛。双方互相僵持。汉武帝见汉军久攻不下,派遣洛南太守公孙遂为使者,本着对国家有利的原则,前来督战。荀彘见到公孙遂后,就把杨仆军屡次不按约定的时间出兵,有阴谋联合朝鲜反叛的迹象告诉了他,并劝他捕杀杨仆,免生后患。公孙遂用天子所颁的符节,以征召杨仆到荀彘军中议事为名,逮捕了杨仆,将杨仆的军队归荀彘指挥。
荀彘率领两军合力攻城,右渠指挥军队奋起抵抗。右渠手下的相路人、相韩阴、尼溪相参、将军王口夹见汉军攻城猛烈,而右渠又不肯投降。恐汉军攻破城后被杀,韩阴、王口夹、路人相继逃亡,投降汉军。汉元封三年(前99年)夏天,尼溪相参派人诛杀了右渠,逃出城去,投降了汉军。但是,汉军还是没有攻下城来。右渠的大臣成巳派人诛杀准备投降汉军的官吏,率兵继续抵抗。荀彘派遣右渠的儿子长降返回城中,诛杀了成巳,汉军终于终占了王险城,平定了朝鲜。
汉武帝在朝鲜设置了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并封尼溪相参为氵画清侯,相韩阴为荻苴侯,王口夹为平州侯,长降为几侯。杨朴和荀彘因在作战中争夺功劳,互不配合,荀彘被杀,杨仆被削为平民。
燕王谋反
汉武帝共生六子,燕刺王旦是第四子,为李姬所生。他与其兄弟齐怀王闳和广陵王胥同日封王。他为人机智,颇有辩才;博学多识,喜欢星相历数之术,迷恋骑射田猎之事;而且还广交游士。
汉征和二年(前91年),太子据因江充用事,被逼起兵造反,结果被诛,齐怀王闳又早逝,燕王旦自以为应当立他为太子,于是就上书武帝,要求入宫宿卫。无奈事情做得过于露骨,招致武帝嫌恶。武帝勃然大怒,要对他兴师问罪。后来又因罪被削去良乡、安次、文安之县。燕王既已失宠,当然,其太子梦也就无法实现了。
武帝死后,立了燕王的弟弟,年仅八岁的幼子昭帝,并命霍光等辅政。燕王心怀怨恨,得到武帝的遗诏时,不肯哀哭,怀疑玺书有假。并立即派心腹孙纵之、寿西长、王孺等到长安,探问有关皇位继承问题的确切消息。及见承位无望,更加愤怒。于是开始与宗室中山哀王的儿子刘长、齐孝王的孙子刘泽等人合作,积极为篡位作准备。其心腹郎中成轸劝他起兵夺位,说:“大王您失去了皇位,只能起兵夺取,不能坐享其成。如果大王一起兵,就是国中的女子都会支持您的。”燕王旦也大肆诋毁昭帝,说昭帝不是武帝的亲生儿子。刘泽也表赞同,准备与燕王共同造反。燕王旦于是招募死党,蓄治甲兵,整顿军队,扩充实力。郎中韩义等多次劝谏,反而遭其谋害。正赶上有人揭发刘泽反状,刘泽被青州刺史不疑收系,连及燕王。刘泽被诛,燕王却承赦宥。
后来,燕王旦与鄂邑盖长公主、左将军上官杰、御史大夫桑弘羊结成反对霍光联盟,企图首先翦除霍光,搬掉自己篡位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于是在治始元六年(前81年),他上书昭帝,一方面离间昭帝与霍光,另一方面要求入宫宿卫,以便宜行事。年仅十四的昭帝却并不上他的圈套,他不但不信燕王旦之言,反而对霍光日益信赖,对上官杰等日见疏远。
万般无奈之下,燕王旦与上官杰等就孤注一掷,企图先杀霍光,再废黜昭帝,然后自己篡位。为了拉拢上官杰等,燕王旦信誓旦旦,答应事成之后封上官杰为王。同时,外连豪杰数千,随时准备起事。他的国相平对他说:“大王您前次与刘泽结谋举事,之所以事未成即被发觉,是因为刘泽平日喜欢炫耀。我听说左将军上官杰是一个轻率之辈,车骑将军年青骄纵,与他们谋事,恐怕难以成功。即便成功了,他们恐怕会来谋害大王您的。”燕王旦说:“前不久有一个男子到朝廷参见,自称是已故的太子,此事轰动整个长安,老百姓争着去看他,闹得一团糟。大将军霍光心中害怕,派军队保护自己。我是先帝的长子,众望所归,人心所向,怕他们造反怎么的!”
汉元凤元年(前80年),天下大雨,彩虹落至宫,井水干枯了,厕中有猪群跑出来,弄坏了官垒;鸟在空中争斗而死;老鼠在殿中跳舞;殿上的窗户自动关上,连打都打不开。如此种种的怪事接连发生,大家都吓得提心吊胆地过日子。迷信鬼神方术的燕王旦惊出一身病来,赶紧派人去祭拜葭冰和台水。正在这时,其姊盖长公主的一个门客的父亲叫燕仓的,知道了燕王的阴谋,就向大司农杨敞告发了。杨敞为事历来谨慎,且胆小怕事,不敢理此大案,于是就装病违避。燕仓又告到谏议大夫杜延年之处,杜延年上奏昭帝。九月,昭帝下令逮捕了燕王旦的同党上官杰、孙纵之、桑弘羊等,都被宗灭;盖长公主自杀。燕王旦听到消息,召集其相平问道:“事情已经败露了,可以起兵了吧?”平阻止他说:“左将军上官杰已死,老百姓都已知道了,不能再发兵了。”燕王旦忧虑愤懑,但毫无办法,只好束手待毙。他设宴与自己的大臣和家人相别,正赶上昭帝责备他的诏书到来,于是他就上吊自杀了。他的王后、夫人随他自杀的共达二十余人。昭帝赦免其太子建为庶人,谥燕王曰刺王。
昌邑王之废
汉元年元年(前74年),聪明果断、年仅23岁的汉昭帝突然病故。昭帝没有儿子,因此,谁继承皇位便成了问题。当时汉武帝的儿子在世者只有广陵王刘胥。大将军霍光和群臣商议,都觉得按次序应立刘胥为帝。但刘胥本来因为行为有失,武帝才不立他为嗣,霍光不愿立这样的人为帝,心中却又不自安,怕别人讥自己擅权。恰巧有一个郎官上书,说为国家社稷计,可以废长立少,广陵王不适合为帝。此言颇合霍光之意。故霍光以其书示丞相张敞等人,擢这个郎官为九江太守。经商定之后,承皇后诏,遣人迎昌邑王刘贺入京,准备继位。
第61章 秦汉(25)()
刘贺是昌邑王刘之子,在国中平素十分狂纵,动作无节。汉武帝去世时,刘贺毫不悲伤,每日游猎不止。一次到方与(今山东鱼台西)游猎,不到半天就骑马驰出二百余里。中尉王吉劝他说:“大王不好书而乐游逸,驰骋不止,非享国之福。”刘贺不听。郎中令龚遂忠厚刚毅,有大节,内谏争于王而外责傅相,引经义,陈祸福,至于涕泣,而刺齐贺之过,蹇蹇不已。刘贺常掩耳而走,不听。
朝廷之征书到达昌邑国时,已是半夜。刘贺点起火把,拆开一看,不禁大喜,立刻收拾行装,至第二天中午便出发了。至黄昏而驰至定陶,奔出一百多里,侍从者马死相望于道。王吉劝刘贺说:“今大王以丧事征,应日夜哭泣悲哀而已。今帝崩无嗣,大将军惟思可以奉宗庙者,攀援而立大王。愿大王事之,敬之,政事壹听之,垂拱南面而已。愿留意,常以为念。”刘贺不听。
刘贺至济阳(今河南兰考东北),求买长鸣鸡,又道买积竹林。经过弘农(今河南灵宝北),又派大奴以衣车载女子行。此事为长安使者发觉,责备刘贺,刘贺否认。刘贺至霸上(今陕西西安东),大鸿胪郊迎。快到广明、东都门(长安城东边二门),龚遂说:“礼,奔丧望见国都哭。此长安东郭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