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3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大都军主力用于西北和北部前线,东北防线兵力薄弱。九月二十六日,辽东军进至蓟州以南,脱脱木儿率军阻击。二十八日,辽东军直逼京城,燕铁木儿率兵抵抗,召募壮丁协助军卒守城,同时下令加强内外长城各关隘的守备。但上都诸王忽剌台的军队仍然突破了紫荆关,守军溃败。陕西行台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率兵从大庆关渡过黄河,河东官员望风而逃。十月初一,燕铁木儿率兵在通州击退辽东军。然后派脱脱木儿率兵四千西援紫荆关,调江浙兵万人西守潼关,河南行省兵守虎牢关。第二天,燕铁木儿在潞水再破辽东军。但同一天,上都忽剌台部也进至涿州。初五,忽剌台部游骑出现在京师南城。燕铁木儿率兵在蓟州檀子山大破辽东军。第二天,脱脱木儿部在良乡南与忽剌台部激战。转战到芦沟桥时,大都军放出风说燕铁木儿大军将到,忽剌台部军心动摇,溃逃而去。京师战局基本稳定下来。

    这时,甘肃、陕西地方官纷纷拒绝接受大都政令,撕毁诏书,将大都使者押送上都。拥护上都的湘宁王八剌失里率兵攻占冀宁。为此,燕铁木儿一面派兵扼守三峡等地,防止四川军东出湖广,一面于十月十一日亲率大军在檀州击败辽东图满迭儿部,迫使其退回辽东。十三日,齐王月鲁帖木儿、东路蒙古元帅不花帖木儿等率兵围困上都。倒剌沙等奉皇帝印玺出降,梁王王禅逃走,辽王脱脱被杀,天顺帝不知所终。

    燕铁木儿攻占上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平息各地反对派仍费了极大的气力。十月十五日,上都也先铁木儿军退到晋宁,当地官员纷纷逃走。十八日,陕西兵攻占虎牢关,大都军溃败,辎重全部丢弃。二十日,陕西军又攻占了武关。但是,由于上都已破,群龙无首,各路上都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二十四日,元帅也速答儿逮捕了湘宁王八剌失里并押送京师。十一月三日,也先铁木儿在武安投降。初六,兵困汴梁的陕西军听到上都已破的消息之后,自动解围。二十五日,文宗下诏处死倒剌沙等上都诸臣,然后大封功臣。

    文宗、燕铁木儿在击败上都军的同时,派使节北迎周王,于是,周王和世王束从北边南还。天历二年(1329年)正月二十七日,撒迪等人奉文宗之命劝进。二十八日,和世王束即位和宁之北,是为明宗。三月初四,文宗派中书右丞相燕铁木儿捧皇帝印玺赴明宗行宫。不久,燕铁木儿到达明宗行宫。明宗下诏大都所封的一切官爵照旧。十二日,起兵造反的四川行省平章囊加台投降,原来都一派的残余势力全部被消灭。紧接着,明宗派彻彻都等为使节赴大都,立文宗为皇太子,彻彻都等到达京师后,图帖睦尔接受了皇太子之位,并于第二个月,启程北迎明宗。八月初一,图帖睦尔到明宗行宫所在地王忽察都,明宗大宴太子、诸王及大臣。初六,明宗被燕铁木儿毒死。燕铁木儿奉太子还上都,这样,文宗图帖睦尔便再次即位上都。

    文宗的文治

    在元代各个皇帝之中,文宗图帖睦儿有着较深的汉文化修养,所以,在位期间比较注重文治。

    文宗首先建立了专门掌管文化事务的机构。

    天历二年(1329年)二月,文宗设立了奎章阁学士院,秩正三品,专掌进讲经史之书,考察历代帝王之治。以翰林学士承旨忽都鲁、都儿迷失、集贤大学士赵世延等人担任奎章阁大学士。大学士之下设有侍书学士、承制学士、供奉学士、博士等官。这些职位大多由有学问、有声望的朝官兼任。八月,在奎章阁学士院之下设艺文监,秩从三品,专门负责将儒家典籍译成蒙古文字,以及校勘。艺文监设有太监、少监、监丞、博士等官。监下属机构有两个,一是负责保管书籍的艺林库,另一个是负责刻印书籍的广成局。

    在设立了这些文化机构的当年,文宗下令编纂经世大典。经世大典全名是皇朝经世大典,是记载元朝典章制度的会要体政书。九月,文宗命翰林国史院、奎章阁学士院的官员着手搜集、整理本朝的典故,按照唐会要、宋会要的体例,编纂经世大典。第二年,即至顺元年(1330年)正月,正式委任赵世延、赵世安负责。后来,文宗见编纂缓慢,又于二月改任赵世延、虞集担任总裁官,任命中书右丞相燕铁木儿担任监修官。为了加快进程,文宗还要奎章阁学士阿怜帖木儿、忽都鲁、都儿速失等人负责将蒙古文字所记载的典章译成汉文。

    至顺二年(1331年)五月,修成皇朝经世大典。该书分为帝号、帝训、帝制、帝系、治典、赋典、礼典、政典、宪典、工典等十类。每类之下再分若干细目。全书正文八百八十卷,目录十二卷,公牍一卷,纂修通议一卷,合计八百九十四卷。是元代的一部重要的记述典章制度的巨著。

    在组织编纂这部巨著的同时,文宗十分重视教育。例如至顺元年二月,文宗十分恳切地对奎章阁学士忽都鲁、都儿速失、虞集等人说:“我的帝位是祖宗传下来的,但怎样治理国家却不是生来就知道的,所以,才设奎章阁。希望你们给我讲讲祖宗怎样治国和前朝的治乱得失。这些都是我十分乐于听的学问!”正是出于这种认识,文宗不仅自己听学士们讲解治国之道,而且下令所有勋贵大臣的子孙都要到奎章阁学习。并任命翰林应奉揭傒斯担任授经郎,负责讲授。文宗经常去奎章阁,向揭傒斯等人请教。揭傒斯写了太平政要献给文宗,文宗爱不释手,常常拿出来向大臣们夸耀说:“这是我的授经郎揭曼硕所写的书。”文宗对揭傒斯总是称呼他的表字“曼硕”,以表示亲近和尊重。

    为了严格官学的考试制度,文宗在至顺元年(1330年)下令中书省、御史台、集贤院、奎章阁的官员共同主持对国子监学生的考试,合格者按考试成绩分等授官,不合格的留校读书,不得授予官职。

    此外,为表示对儒学的重视,文宗还沿用前朝褒扬圣贤的办法。应孔子后裔、衍圣公孔思晦的请求,加封孔子之父齐国公叔梁纥为启圣王,母鲁国太夫人颜氏为启圣王夫人,孔子之妻并官氏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夫人。后来,又封颜回为兖国复圣公,曾参为成阝国宗圣公,子思为沂国述圣公,孟子为邹国亚圣公,程颢为豫国公,和颐为洛国公。用加封儒学先圣先贤的办法来提高儒学的地位。

    至顺三年(1332年)八月,文宗去世。文宗在位期间虽短,但他提倡文治的做法是有利于文化发展的。

    燕铁木儿专权

    燕铁木儿拥立文宗,立下大功,权倾朝野,于是出现了长达5年的燕铁木儿专权。

    天历元年(1328年)八月的大都政变之后,燕铁木儿便以佥枢密院事之职参与机要,实际上已经控制了中枢决策大权。九月,文宗继位后,立即封燕铁木儿为太平王。将太平路作为他的食邑,此外还赐金500两、银2500两、钞一万锭、平江官地五百顷。接着又授给他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知枢密院事、世袭答剌罕等头衔。从此,燕铁木儿成为居皇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权臣。

    同年十月,文宗下诏从今以后,朝廷所有政务和对群臣的赏罚,如果没有与燕铁木儿商议,任何人不得上奏皇帝。按这时的制度一般不准许大臣兼任实职,所以燕铁木儿表示要辞去枢密院的职务。文宗答应了这一请求,但又立刻将知枢密院事一职交给燕铁木儿的叔父不花帖木儿,使兵权掌握在燕铁木儿家族手中。后来,干脆下诏规定特准燕铁木儿、伯颜两人兼任三个职务。天历二年(1329年)正月,设立燕铁木儿任都督的都督府,统领钦察卫、龙翊卫、哈剌鲁东路蒙古二万户、东路蒙古元帅府。使燕铁木儿名正言顺地掌握了一大批精锐部队,成为专权擅政的后盾。同月,文宗还任命燕铁木儿为御史大夫,让他掌握了司法、监察大权。

    在文宗退位期间,燕铁木儿不仅一切官爵照旧,还被明宗加授太师的头衔。文宗复位之后,竟仿效英宗推崇拜住的先例,在至顺元年(1330年)二月,将中书左丞相伯颜调任枢密院的知院,正式规定中书省只设燕铁木儿一名右丞相,不再设左丞相,以保证事权的集中。这一作法实际上保障了在此后三年之中,燕铁木儿对朝政大权的专擅。

    同年三月,文宗封皇子阿剌忒纳答剌为燕王,作为立太子的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