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初,桑仲兵败逃回襄阳,又重新纠集散兵逃卒攻陷邓州(今在河南),凶恶的气焰再次嚣张。南下攻打德安,西征占据均阳,兵分三路:一路进攻住口关,一路出击马郎岭,一路直捣洵阳,其前锋部队离金州不超过30里。王彦说:“桑仲因为我军兵少而他们兵多,所以才兵分三路来分散我军的布势,应敌之法应当是首先击败强硬之敌,这样一来,脆弱之敌就会自行退去。”派副将焦文通防守住口关,自己率领亲兵部队在马郎岭安营驻守,与贼军相持了一个月,激战了六天,贼军大败,桑仲被他的部下杀死。又有王辟、董贵、祁守中等人恃兵窥视四川,势力虽然赶不上桑仲,但兵力小的也不下于数万人,王彦全部讨伐平定了他们。

    这年冬天,伪齐的秦凤经略使郭振率领骑兵数千名攻掠白石镇,王彦与关师古合并兵力抵御他,贼军大败,俘获了郭振,收复了秦州。张浚秉承皇帝旨意任命王彦节制商、虢、陕、华州军马。

    三年正月,金将兀入侵,张浚召令王彦与吴、刘子羽会师于兴元(今陕西汉中)。金将撒离曷从上津挥师疾驰而来,不到一天的工夫就到了洵阳(今陕西洵阳),统制官郭进战死,王彦退保石泉县。金人攻入金州、均州,王彦奔赴西乡(今在陕西)。二月,金人攻打饶风关,王彦与吴合力抵抗,未能击退敌军,饶风关失守,王彦收拢余部撤退到达州(今四川达县)。五月,王彦派部队到汉阴县,同刘豫部将周贵作战,大败敌军,收复金州。张浚秉承皇帝旨意升任王彦为保康军承宣使兼宣抚司参议,王彦拒绝受任。

    三弓床弩五年四月,出知荆南府,担任归、峡、荆门、公安军安抚使。王彦凭借荆南的大片空旷土地进行屯田,从四川购买回1700头牛,交给官兵使用耕田,经营农田850顷,分给将士们多少不等。六年二月,知襄阳府、京西南路安抚使,王彦以同岳飞一案有牵连为由拒绝了任命。张浚保奏王彦担任行营前护副军都统制、督府参谋军事。

    六月,王彦率八字军一万人赴高宗所在的地方。部达抵达镇江,王彦得知母亲去世,上疏乞求解除官职,高宗不许。下诏命他免穿丧服,赶紧入朝应对。于是任命他为浙西、淮东沿海制置副使,率所部兵马屯驻通州的料角。七年正月,王彦由于派将官去解潜军营中捕捉逃兵,士兵们在集市上互相殴斗,有人说他的军纪管理不严,被贬降官秩二等。王彦内心不安,乞求终满母亲的丧期。二月,复官洪州观察使、知邵州(今湖南邵阳)。王彦入朝辞行,高宗百般安抚慰劳他,说:“因为你善于治理百姓,所以交付给你一个军务简要的郡,如果有什么行动就立即召你回来。”九年,病逝于任职的地方,终年50岁。

    王彦号称名将,在建炎初年,屡屡击败强大的敌军,威名声望振动河朔一带。当时刚刚参与进有关和议的争论之中,就立即被召还,又夺了他的兵权,而让他去治理州郡,有识之士议论起这事十分惋惜。王彦侍奉双亲非常孝顺,为官清廉,他的子弟们虽立有战功,也不为他们论功行赏。将要去世时,召集他的兄弟和侄儿,把家中的财物平均分给了他们。

    襄阳六郡的收复

    岳飞自建炎四年以后取得一系列胜利,张俊说江、淮平,岳飞功第一。绍兴三年,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字制旗以赐之。

    绍兴四年(1134年)春,岳飞上书南宋王朝,主张出兵收复沦陷在伪齐政权手中的襄阳六郡,即襄阳府、唐州(今河南唐河)、邓州(今河南邓县)、随州、郢州(今湖北钟祥)和信阳军。他指出:“襄阳六郡,地为险要,恢复中原,此为基本。”为陈襄阳六郡的重要战略意义,并主动请缨出师以收复该地区。宋高宗与朝廷大臣们就此事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结果采纳了岳飞的建议,决定由他担任前线统帅,率军收复襄阳六郡。南宋王朝还命令韩世忠以万人屯泗上为疑兵,刘光世选精兵出陈、蔡,相为犄角,以作声援。

    四月十九日,岳飞率所部约35000人由江州出发,北伐。岳飞一再严令全军,在进军途中一定要遵守纪律,不准骚扰百姓,践踏庄稼,务必做到秋毫无犯。将士们都认真地执行了这一命令。

    五月初五,岳家军兵临郢州(今湖北钟祥县)城下。郢州是伪齐最南端的要塞,伪齐负责郢州防务的,是新近被破格提拔为郢州知府的荆超。荆超骁勇强悍,号称“万人敌”。为防守郢州城,他配置了一万多名士兵,其中大多数是伪齐军,也有少量的金兵,并作了必要的守城准备,自以为固若金汤。岳飞策马环城一周,对敌人的防守情况作了大致的了解,他充满信心地对众将士说:准备庆贺胜利吧。岳飞首先派人向荆超劝降,希望他与伪齐傀儡政权决裂,弃暗投明。荆超拒不投降,还遣其谋主、长寿县伪知县刘楫登城辱骂宋军。于是,岳飞下令攻城,并亲自指挥战斗。敌人凭借高大、坚固的城墙,负隅顽抗,岳家军将士则“累肩而升”,奋不顾身地攀登上城头,英勇杀敌,斩杀敌人七千余人,敌尸堆积如山,终于攻占了郢州城。荆超见大势已去,投崖自杀,刘楫则为岳家军生擒,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攻克郢州后,岳家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张宪、徐庆率领东取随州(治随县,今湖北随县);另一路由岳飞亲率直奔襄阳府(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襄阳是伪齐准备大举南下的大本营,由主将李成亲自驻守。他以前曾多次被岳飞击败过,当他听到郢州失守的消息,面临着凯歌猛进的岳家军即将发动的攻城战役时,他丧失了应战的勇气,于是弃城而逃。五月十七日,岳家军便兵不血刃地攻克了襄阳重镇。张宪、徐庆率军攻打随州城,伪齐知州王嵩据险固守,连攻数日未攻克。将领牛皋闻讯后,自告奋勇地请求率兵增援张、徐军。出发时,他只带三天的口粮,以示短期内必攻克随州的信心。五月十八日,牛皋援军与张宪、徐庆的部队合力攻城,岳飞长子岳云一马当先登上城头,岳家军蜂拥而上,与守敌展开搏斗,歼灭敌人5000名,活捉了王嵩,收复了随州城。

    这时,宋高宗赵构亲笔给岳飞写了一道御札,御札中流露出宋高宗的一种忧虑,也就是担心岳家军新收复的郢、随州和襄阳难以长期固守,可能“前功遂废”,而只字不提原作战计划中包括的唐、邓州和信阳军的收复问题。接到这道御札之后,岳飞立即写了一封奏章,他一方面具体地提出了襄阳等地的防守方案,以消除赵构的疑虑,另一方面,则重申了他要继续战斗,克复唐、邓、信阳三地的决心。

    马鞍在岳家军咄咄逼人的攻势下,伪齐政权胆战心惊,急忙向金朝求援。金朝遂派将领刘合孛堇纠合起一支数万人的金、齐联军,屯驻在邓州(今河南邓县)的西北,又营寨30多处,企图与岳家军决一胜负。岳飞为了迎接这一场恶战,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准备工作。他派遣王贵取道于光化,张宪取道于横林,分路进发,由两面夹攻。七月十五日,岳家军在邓州城外30里的地方与数万敌军相遇,展开激战。王万、董先两员将领出奇兵猛烈地攻击敌人,金、齐联军阵营大乱、全军溃败,刘合孛堇自己逃走。岳家军乘胜追击,俘获敌将杨德胜等二百多人,斩杀无数,缴获敌人兵器、战旗数以万计。伪齐将领高仲率残部退回邓州城,企图死守。七月十七日,岳家军发动了攻城战役,岳云又冲锋在前,战士们奋不顾身,冒着如雨般的矢石,“蚁附而上”,一举攻破了邓州城,生擒了守将高仲。

    邓州决战的胜利,更坚定了岳家军将士们必胜的信心,他们以破竹之势,很快进逼唐州(今河南唐河县)城下。七月二十三日,王贵和张宪在唐州以北30里,击败金、齐联军,掩护攻城战斗,同日,岳家军攻占唐州城。不久,岳家军又攻克了信阳军(今河南信阳市)。至此,襄阳六郡全部被宋军收复。这是南宋立国八年来进行局部反攻的一次重大胜利。

    郾城大捷

    绍兴十年(1140年)五六月间,宋金在(今安徽阜阳)展开激战。此时,宋高宗赵构连下数道御札给岳飞看,催促他派遣部队到光州、蔡州、顺昌一带,以应援顺昌刘锜的部队。岳飞认为,这是实现自己多年来直捣中原、收复河朔夙愿的好时机。于是,岳飞一面分头派遣部队开赴顺昌一带,与刘锜宋军相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