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讶缜鹕健R尚莞缬嘶崛』坪右员钡兀籼蟛煌猓氐搅擞闹荨K翁谮鼙颉⒚仔拧⒋扪褰然咕┦Γ惶镏亟拖轮荩慌嗣馈⒀钜滇阍啤⒂Α⑺贰㈠舅闹堇裘窦巴鹿然氩孔澹种煤佣⒕┪鳌

    雍熙北伐,宋军将士损失惨重。雍熙北伐失利后,宋太宗命潘美等护送云、应、朔、寰臣民向内地迁徙。此时寰州已被契丹占领,杨业提出避敌锋锐,领兵走出大石路,进入石碣谷以躲开契丹军的前锋。杨业的正确建议被监军王侁说成:“诸君幸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等待我转战到此,然后以步兵夹击救之。不这样办,我们就会遭到惨重损失。”潘美、王于是在这些地段设下埋伏。耶律斜轸听说杨业至,遣副将挞览在路旁埋伏,杨业已到,耶律斜轸假装打败后退,这时伏兵四起,耶律斜轸回头迎击,杨业大败,退趋狼牙村。契丹兵追至,杨业边战边退,至陈家谷口,已精疲力尽,潘美、王等已撤走。杨业率部力战,受伤数十处,“犹手刃数十百人”,堕马被俘,其子杨延玉战死。杨业被俘后叹息说:“皇上待我恩厚,希望我能讨贼捍边,但是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我还有何面目求活!”绝食三天而死。杨业之死,宋太宗非常痛惜,下诏赐杨业为大尉、大同军节度使,潘美削职三任,王被除名编管。

    雍熙北伐失败后,从此,宋对契丹采取守势,一味妥协,放弃收复失地念头。宋太宗晚年采取“守内虚外”的政策,辽国自咸平二年(999年)以后不断对宋进攻,给山东、河北地区的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但在客观上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联系,加强了民族融合。

    澶渊之盟

    咸平年间,契丹不断侵扰宋边境。咸平二年(999年)十月,契丹主率军队入侵。宋镇、定、高阳关都部署傅潜步骑八万,畏惧不敢战,闭营自守。将领范廷召要求出战,傅潜被迫令范廷召率八千骑出战,结果寡不敌众。契丹乘胜攻遂城,杨延昭(杨业子)固守,契丹不能登城,掠祁、赵、刑、洺州,自德、棣过河,掠淄、齐。十二月,宋真宗亲征契丹。次年正月,契丹主听说宋真宗亲征,抢掠而去,宋将范廷召追至莫州,大败契丹兵,斩首万余级,契丹退出宋境。咸平四年(1001年),契丹再次入侵,宋将王显等大败契丹于遂城,杀死二万多人。咸平六年(1003年),契丹侵扰定州,高阳关副都部署王继忠战败被俘。景德元年(1004年)九月,契丹圣宗耶律隆绪及萧太后,率20万大军,以收复瓦桥关南十县为名,大举南下。契丹采取避实就虚战术,绕过宋军固守城池,经保、定二州南下,破宋军守备薄弱的德清军、通利军等,抵达黄河重镇澶州城北,威胁宋朝都城开封,宋朝野上下震惊。

    面对契丹威胁,宋主战派和主和派展开斗争。主和派,参知政事王饮若建议迁都金陵,答书枢密院事陈尧叟建议迁都成都。宋真宗征求宰相寇准的意见。寂准建议宋真宗亲征,反对迁都,认为一迁都,就会人心崩溃,敌人深入,则天下难保。宋真宗采纳寇准的建议,并作了抗击契丹的准备。

    由于宋军“练师命将,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契丹南下,处处遇到抵抗,攻瀛州时,契丹主与萧太后亲自击鼓,“矢集城上如雨,死者三万人,伤者倍之。”然竟被宋将李延渥击败。契丹数受挫后,采纳宋降将王继忠建议,派遣使节到宋朝求和。宋真宗本来就不想战,只是担心江山难保,才勉强采纳主战派的建议。当他得知契丹真想议和时,于是遣曹利用出使契丹议和。萧太后要求宋归还周世宗收复的关南地,曹利用拒绝,和议不成。

第175章 五代十国和两宋(13)() 
掐丝珐琅七狮戏球图长方盘十一月,宋真宗至韦城,大臣们又商议迁都金陵,宋真宗犹豫,就迁都事,询问寇准的意见。寇准答说:“陛下惟可进尺,不可退寸。河北诸军日夜望舆至,士气百倍。若是回师,则万众瓦解,敌人趁机进攻,想到金陵去也不可能。”寇准促宋真宗行至澶州南城,与契丹主对。然后,寇准又以不过河“则人心危惧,敌气未摄”,促使宋真宗过河,宋真宗遂登北城门楼,张黄龙旗,诸军皆呼万岁,宋军士气大振,契丹由于大将萧挞览视察地形时被宋军射杀,锐气大挫。契丹怕腹背受敌,十二月,派韩杞随曹利用来议和,仍要求宋归还关南地。宋真宗对曹利用说:契丹要求归地一事毫无道理,他们一定要邀求,朕当决战!如果想得到货财,还可以考虑。寇准则主张不仅不给契丹货财,而且还想让契丹称臣,归还幽、蓟旧地。但有人诬蔑寇准借兵权取重,寇准不得已,同意议和。宋真宗再派曹利用与契丹议和,并告诉他:“必不得已,虽百万亦可。”寇准得知,私下对曹利用说:“虽有旨,但是你要是答应的数字超过30万,我斩你的头!”曹利用至契丹军,萧太后坚持要关南地。曹利用拒绝,但暗示岁求金帛可以考虑。契丹又遣监门卫大将军姚柬之至宋,要求归还关南地,被宋真宗拒绝。

    契丹要求割地的愿望虽未达到,但几经反复后,签订了对其有利的和议。和议规定:宋与契丹为兄弟之国,宋真宗称契丹萧太后为叔母;宋每年给契丹银10万两、绢20万匹;两国各守旧疆,城池依旧修缮,不得新增城堡,不得改移河道等。和议签于澶州,澶州古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盟约签订后,宋辽之间没有大的战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

    元昊建立西夏

    宋真宗用妥协求和的办法,安下了辽朝那一头;西北边境的党项族(古代少数民族之一)贵族趁宋朝忙着对付辽朝的机会,经常侵犯宋朝边境。宋真宗疲于应付,只好妥协退让,封党项族首领李继迁为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公元1004年,李继迁死后,又封他的儿子李德明为西平王,每年给大批银绢,才平稳了三十多年。

    李德明的儿子元昊是个雄心勃勃的人。他精通汉文和佛学,多次带兵打败吐蕃、回鹘等部落,扩大地盘。他劝说德明不要再向宋朝称臣。德明不愿跟宋朝决裂,对儿子说:“我们三十年来,能够穿上锦衣,都是宋朝的赏赐,可不好背叛他们啊!”

    元昊说:“穿皮毛,牧牛羊,这是我们党项的风俗。英雄好汉,应该创立自己的事业,哪能贪图这点好处?”

    德明说:“依你说,该怎么办?”

    元昊说:“我们得到的赏赐,只是我们自己享受,可是部落的人还很穷困。依我看,不如拒绝朝贡,训练兵马。力量小可以去掳掠,大了可以去夺取土地,这样上下都能富裕起来,岂不更好。”

    可是李德明还是不肯接受他的意见,直到德明死去,元昊继承了西平王的爵位,才按照自己的主张,设置官职,整顿军队,准备摆脱宋朝的控制,自立门户。

    他的叔父山遇劝元昊不要反宋,元昊不听。山遇逃奔宋朝,宋朝的延州官员怕得罪元昊,反把山遇抓起来送还元昊。元昊知道他的意图已经暴露,就在公元1038年,正式宣布即位称帝,国号大夏,建都兴庆。因为它在宋朝的西北,历史上叫做西夏。

    元昊即位以后,上表要求宋朝承认。那时候,宋真宗已经死去,在位的是他的儿子宋仁宗赵祯。宋朝君臣议论了一下,认为这是元昊反宋的表示,就下令削去元昊西平王爵位,断绝贸易往来,还在边境关卡上张榜悬赏捉拿元昊。这一来激怒了元昊,就决定大举进攻。

    那时候,宋军在西北驻防兵士有三四十万,但是这些兵士分散在二十四个州的几百个堡垒,而且各州人马,都直接由朝廷指挥,互相不配合。再加上宋军好久没有打仗,兵士缺乏训练。西夏的骑兵却是集中指挥,机动灵活,所以宋军常常打败仗。

    过了一年,西夏军进攻延州,宋军又打了一个大败仗。宋仁宗十分恼火,把延州知州范雍撤了职,另派大臣韩琦和范仲淹到陕西指挥抗西夏的战争。

    范仲淹到了延州,把边境上的军事制度作了一番改革,他把延州一万六千人马分为六路,由六名将领率领,日夜操练,使原来十分散漫的宋军提高了战斗力。

    西夏将士看到宋军防守严密,不敢进犯延州。他们议论说:“小范老子胸中有几万甲兵,可不像大范老子那样好欺负了。”

    范仲淹分析了双方兵力,主张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