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过了相当长的时期,人们把坚硬而尖锐的木头,在另一块硬木头上使劲地钻,钻出火星来;也有的把燧石敲敲打打,敲出火来。这就懂得了人工能够取火(从考古材料发现,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是谁发明的呢?当然是劳动人民,但是传说中又说成是一个人,叫做“燧人氏”。
火种罐人工取火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从那时候起,人们就随时可以吃到烧熟的东西,而且食物的品种也增加了。据说,燧人氏还教人捕鱼。原来像鱼、鳖、蚌、蛤一类东西,生的有腥臊味不能吃,有了取火办法,就可以烧熟来吃了。
又过了很长很长时间,人们开始懂得用绳子结网,用网去打猎,还发明了弓箭,这比光用木棒、石器打猎要强得多。不但平地上的走兽,就是天空上的飞鸟,水里的游鱼,都可以射杀、捕捉起来。捕来的鸟兽,多半是活的,一时吃不完,还可以留着、养着,留到下次吃,这样,人们又学会了饲养。这种结网、打猎、养牲口的活,都是人们在劳动中共同积累起来的经验。传说中却说发明这些事的人是“伏羲氏”,或者叫“庖牺氏”。
这种渔猎的时期又不知经过了多少年,人类的文明越来越进步。开始,人们偶尔把一把野谷子撒在地上,到了第二年,发现地面上生出苗来,一到秋天,又长成了更多谷子。于是,人们就大量栽种起来。他们用木头制造一种耕地的农具,叫做耒耜。他们用耒耜耕地,种植五谷,收获量就更大了。后来传说中把这些种庄稼的人说成是一个人,名叫“神农氏”。
传说中的神农氏还亲自尝过各种野草野果的味儿,有甜的,也有苦的,甚至碰到有毒的。他不但发现了许多可以吃的食物,还发现了许多可以治病的药材。据说,医药事业,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从有巢氏到神农氏,这些传说中的大人物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是从构木为巢,钻木取火,一直到渔猎、畜牧,发展农业,反映了原始人生产力的发展,倒是有一定道理的。1952年,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发现了一处大约六七千年以前的氏族村落遗址。从遗址中发掘出来的东西中,知道那个时期的人已经学会饲养和农耕了。
人文始祖
古史传说中的中国历史,是从黄帝开始的。
据古史记载,黄帝是有熊国的国君少典的次子,姓公孙,因居于轩辕之丘,故又号轩辕氏。据说,他“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年纪很小,就表现出了很高的道德品质。等到长大以后,就非常聪明能干,成为一个杰出的人。传说黄帝的出生,非常神奇。他的母亲名叫附宝。有一天,附宝到祈地的野外去,遇到天上打雷。附宝抬头看天,看见一个闪电正绕着北斗七星中的枢星,就感而怀孕。过了二十四个月,在寿丘这个地方生下了黄帝。
黄帝像黄帝这个人物尽管是虚构,但有关他的传说,正反映了远古时期的中国社会即将从原始的氏族社会跨向文明的英雄时代。准确地说,黄帝形象的根据,是父系氏族社会晚期军事民主制中的部落军事长。在那个时代,私有制刚刚诞生,中国大地上的各个原始部落之间,已经展开了血腥的兼并和屠杀,文明的太阳,正伴随着鲜血和暴力在冉冉升起。
据古史传说来看,黄帝所在的部落是以熊为图腾的,所以又号有熊氏。传说中早于黄帝的人物——燧人氏和神农氏等,无疑代表了中国上古更为久远的时代。燧人氏时,人类刚刚学会人工取火,开始征服自然;神农氏时,农牧业刚刚发明,人类生活有了进一步的保障。但到黄帝时,牧歌式的农牧渔猎时代已成过去,各部落之间已经开始相互征伐,掠夺财物和奴隶,这就是所谓“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武力便成为主要手段,“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而据古史传说,作为黄帝部落劲敌的,是以蚩尤为代表的东方夷人部落和以炎帝为代表的西方游牧部落。
为获得对中原地区的统治,黄帝首先把矛头指向了炎帝部落。当时,炎帝部落也想进据中原,多次向中原各部族发动侵袭。为了战胜炎帝部落,黄帝作了充分的准备。他“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加强团结,鼓舞士气,发展生产,观察形势,并联合了以熊、罴、貔、貅等为图腾的各部落,壮大了自己的力量。之后,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在阪泉(约今河北涿鹿东南)展开大战。双方打了三个回合,黄帝部落才把炎帝部落打败,把他们并入自己的部落中。
以蚩尤为代表的东方夷人部落,势力非常强大。据史载,“蚩尤受庐山之金而作五兵”,最早用金属作兵器。这说明他们的生产水平相当高。又“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震天下”。显然,蚩尤部族是由八十一个氏族组成的强大的部落联盟。
第2章 远古传说(2)()
黄帝打败炎帝后,和蚩尤部落的矛盾急剧激化起来。黄帝欲向东方扩展势力,便遭到蚩尤部落的激烈反抗。双方在涿鹿(今河北涿鹿)进行决战。黄帝令应龙(龙之有翼者)先攻蚩尤。蚩尤则请风伯和雨师(即风神和雨神)来助战,刮起大风,下起大雨,使黄帝的军队陷入困境。黄帝万不得已,请名字叫“魃”的天女来帮忙,用法术止住了蚩尤的大风雨,打乱了蚩尤的阵角,抓住并杀死了蚩尤。涿鹿之战,“流血万里”。黄帝终于暂时征服了夷人部落,将东方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蚩尤虽然战败,但他威武勇猛的形象却长留人间。黄帝打败蚩尤后,天下并没有安定,四方挠攘并起,动荡不已。黄帝为了压服反叛者,便让人把蚩尤的形象画出来,用蚩尤的形象来行威天下。天下的人都以为蚩尤还没有死,便不敢再行反叛,而臣服于黄帝。因此,蚩尤成了威猛、勇敢的象征。直到几千年后,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时,还要先祭祀蚩尤,以鼓舞士气。
炎帝像黄帝打败蚩尤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史载,黄帝在四方归附之后,巡行天下,“东至于海”,登泰山;“西至于崆峒”,南至于江淮,又发兵北逐荤粥,在中原大地上到处都留下了足迹,不论他走到哪里,都“以师兵为营卫”,戒备森严。可见,他早已不是原始时期一般的部落长形象了。
后代的人们,把许多文化上的发明都归于黄帝,如指南车、历法等等。甚至古代社会十分厉害的远射兵器——弩机,也被说成是黄帝发明的。黄帝也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据传,黄帝死后,葬于桥山(今陕西黄陵)。又传,黄帝升仙而去,桥山黄陵为衣冠冢。但不管如何,黄帝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第一块丰碑。至今,在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陵,海内外的华人经常举行各式各样的祭奠活动,来纪念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尧舜让位
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有许多关于史前时代的传说,这些传说虽然不完全是信史,但这些传说至少可以说明史前时代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的一个侧面。
根据这些传说,在远古时代,人们最初居住在洞穴里,在那个时代,人口很少,而禽兽众多。山上没有道路,河上没有船只和桥梁,人们穿着兽皮做的衣裳,用木棒与野兽搏斗,以瓜果、蚌蛤和野兽的肉作为食粮。后来,有一个叫做有巢氏的人,教人们用树木做成房屋,人们住在里面躲避风雨和野兽的侵害;由于最初人们吃生的食物,腥臊恶臭,于是,又有一个人教会人们钻燧取火,去掉了蚌蛤兽肉的腥味,这个人就是燧人氏。
传说中的有巢氏和燧人氏,在年代上大体上相当于旧石器时代。而传说中的神农氏和伏羲氏,则相当于新石器时代,与半坡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十分相像。据说,伏羲氏曾经教人们结网捕鱼,饲养牲畜,另外,还有关于伏羲氏制作八卦,为人们占卜吉凶的传说。神农氏是上古时代的一个杰出人物,他曾经制作了农业生产工具耒和耜,教人们耕作,为了治疗疾病和寻找可以食用的植物,他曾经遍尝百草,分别出了各种植物的药性,并且找到了可以作为食物的五谷。史书中关于伏羲氏和神农氏的传说,实际上是上古先民对于原始的畜牧业、农业产生经过的追述,也是原始时代人类不断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的真实写照。
关于这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