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绍也气红了脸,说:“天下的好汉难道只有你姓董的一个人!”一面说,一面拔出佩刀,走了出去。他怕董卓不会放过他,就匆忙奔往冀州去了。袁绍的弟弟袁术听到消息,也逃出洛阳,出奔南阳。

    袁绍兄弟走了以后,董卓就召集文武百官,宣布废立的决定。刘协即了皇位,这就是汉献帝。董卓自己当了相国。

    董卓原是极其残忍的家伙。他担任相国之后,纵容兵士残杀无辜的百姓。有一次,洛阳附近的阳城举行庙会。百姓齐集在那里赶集。董卓派兵到那里,竟把集上的男子都杀死,还把掳掠到的妇女和财物,用百姓的牛车装载着,耀武扬威地回到洛阳。一路上高呼万岁,说打了大胜仗回来啦。

    董卓的倒行逆施,造成洛阳城一片混乱。一些有见识的官员纷纷离开洛阳,其中包括洛阳的典军校尉曹操。

    曹操起兵

    曹操是沛国谯县人。他父亲曹嵩,是个宦官的养子。曹操从小聪明机灵,办事能干。当时有一个名士叫许劭,善于品评人物。曹操年轻时候,去请他评论。许劭说:“你这个人呀,如果在太平时代,可能成为能臣;要是在乱世,你会成为奸雄。”

    曹操二十岁那年,当上了洛阳北部尉。他一上任,就叫工匠做了二十多根五色大棒,悬挂在衙门左右。他立下禁令,谁要是犯了禁,不管他是豪门大族,都用大棒责打。

    那时候,蹇硕有个叔父,是个出名的恶霸,依仗蹇硕的权势在洛阳横行不法,谁也不敢惹他。有一次,他在夜里带刀乱闹,触犯了曹操的禁令。曹操不管他来头多大,把他抓起来,用五色棒一阵痛打。那个恶霸经受不起,当场就死了。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洛阳。大家都称赞曹操不怕权势,执法严明。宦官对他又恨又怕,后来,把他调出洛阳,去当一名县令。

    黄巾起义的时候,汉灵帝封曹操为骑都尉,派到颍川一带镇压起义。他打败了波才领导的黄巾军。东汉王朝认为他作战有功,把他提升为济南相。过了几年,他才重新回到洛阳。

    董卓进了洛阳,为了笼络人心,用高官厚禄收买一些官员。他听说曹操有点名气,就把曹操提升为骁骑校尉。但是曹操看出董卓倒行逆施,不得人心,迟早要垮台,不愿在董卓手下办事,他冒险逃出济阳,到陈留去找他父亲。

    曹操的父亲在陈留有点财产。曹操回到陈留,得到父亲同意,花钱招兵买马,准备讨伐董卓。当地有个财主卫兹,也拿出很多钱和粮食来帮助曹操。不久,曹操的堂弟曹洪带着一千人来投奔曹操。曹操逐渐聚集了五千多人马。他一面操练兵马,一面派人探听各处动静。

    自从黄巾起义后,各州各郡,都拥有一支人马。许多州郡的刺史、太守,本来有割据野心,趁洛阳大乱,借声讨董卓的名义,纷纷起兵。其中声势最大的要数袁绍。

    袁绍自从在洛阳同董卓闹翻以后,跑到冀州,当了渤海太守。因为袁绍是个大士族,冀州牧韩馥又是袁家的老部下,所以袁绍很快就在渤海郡组织了一支人马。

    公元190年,曹操和各路讨伐董卓大军一共十几万人马,在陈留附近的酸枣集合,组成一支联军,大家推袁绍做盟主。

    各地起兵的消息传到洛阳,董卓有点害怕起来。他不顾大臣们反对,决定把汉献帝和上百万人口迁到长安,自己留在洛阳附近对付联军。献帝被迫离开洛阳的时候,董卓放了一把火,把宫室、官府、民房,全部烧掉。洛阳周围二百多里以内,被烧得鸡犬不留。老百姓被迫离开洛阳,路上有饿死的,被踩死的,打死的,倒在路边的尸体不计其数。

    但是,在酸枣附近讨伐董卓的联军却互相观望,按兵不动。有一次,各路将领在袁绍的大营开会,曹操对大家说:“大家起兵,为的是讨伐董卓。现在董卓劫走天子,烧毁宫室,全国人心惶惶。这正是消灭逆贼的好时机,为什么还要犹豫不决呢?”

    尽管曹操说得慷慨激昂,大家可一点也不热心。连盟主袁绍都不想动,谁还愿意先动手呢?

    曹操看出他们只想保存实力,不想打董卓,心里很生气,就决定单独带着五千人马,向成皋进兵。

    董卓听到曹操向成皋进兵,早已派大军在汴水边布好阵势。曹操的人马刚刚到了汴水,就遇到董卓部将徐荣的拦击。

    徐荣兵多,曹操兵少,两下里一交战,曹操的人马就垮了下来。曹操骑着马往后撤走的时候,肩上中了一箭;他赶紧拍马逃奔,又是一支箭,射伤了曹操骑的马。那马一受惊,把曹操掀了下来。

    后面徐荣的追兵呐喊声越来越近。正在危急的时候,幸亏曹洪赶上。他跳下马来,扶起曹操。曹操骑上曹洪的马,才脱了险。

    曹操损兵折将,回到酸枣,再看看他的同盟军,不但按兵不动,将领们还每天喝酒作乐,根本没想讨伐董卓。

    他满心气愤,跑到袁绍他们摆酒宴的地方,指责他们说:“你们以起义兵为名,却在这里犹豫观望,让天下百姓失望。

    我真替你们害臊呢。”

    过了不久,酸枣的几十万兵马把粮食全消耗完,就散伙了。

    曹操经过这一次讨伐战斗,觉得跟这些人一起,根本成不了大事,就单独到扬州一带招募人马,准备重整旗鼓。

    董卓之乱

    刘秀统一中国,建立了东汉政权以后,吸取了王莽篡位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王权。可是,东汉的皇帝只有早期的几位能够政从己出。其余的皇帝大多因宫廷生活的奢縻等原因而成了短命之人。继位的皇帝年纪都很幼小,因此政权便落在母后及其父兄(即外戚)手里。等到皇帝长大以后,想要收回政权,只有和自己身边的宦官商量,于是皇帝在宦官的协助下,推倒了外戚。宦官因为推倒外戚有功,并且又能包围和愚弄皇帝,所以实权便落在宦官手里,不久,这个皇帝又短命死了。于是再来一次外戚专权以至宦官擅势的过程。东汉中后期100余年的历史,可以说是外戚和宦官争夺统治权的历史。在外戚和宦官的斗争中,宦官越来越占上风。

第79章 秦汉(43)() 
宦官势力的膨胀,逐渐形成了“群辈相党”的政治集团。在政治上,他们把持朝政“权势专归宦官”,“兄弟姻戚,皆宰州临郡,辜较百姓,与盗贼无异。”“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阿旨曲求,则光宠三族,直情忤意。则参夷五宗,汉之纲纪大乱矣。子弟支附,过半于州郡皆剥割萌黎,竞恣奢欲,构害明贤,专树党类同敝相济,故其徒有繁,败国蠹政之事,不可单书。所以海内嗟毒,志上穷栖。”(范晔后汉书宦者列传)当时地方官吏贪污成风,“官非其人,政以贿成”。各种类型的地主包括贵族、世家大族、地方豪强、富商等,无不广占田地,役使农民,敲诈勒索,奢侈制。因而,广大人民生活极度贫苦,终于在公元184年爆发了以张角弟兄为首的黄巾大起义。

    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便动员所有的地主武装对农民起义进行镇压,并于公元188年,接受太常刘焉的建议,改刺史为州牧,并给予州牧领兵治民的权力。这些州牧有了领兵权之后,便乘乱纷纷扩张自己的武装力量,形成一个个割据一方的土皇帝,中央政府对其难以控制,东汉政府想借改制而加强统治的梦想破灭了,地方割据势力得以发展,为以后的军阀混战埋下了祸根。

    当农民起义来临时,这种矛盾相对缓和,一旦外来压力解除,这种矛盾便再度激化。

    公元189年汉灵帝死,长子刘辩继立为帝,其生母何太后临朝听政。于是外戚同宦官的斗争又重新激烈起来,太后兄大将军何进为了一举杀尽宦官,彻底消灭自己的对手,将世代官僚地主出身,并有一定声望,一定势力的袁绍、袁术兄弟拉到自己一边,并且接受袁绍的建议,召并州牧董卓带兵入京。董卓还没有赶到,何进已为宦官所诱杀,官僚世族袁绍等又大杀宦官。

    宦官们被彻底清除以后,长期以来交替执政的外戚和宦官集团的斗争结束了。宦官、外戚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官僚地主武装集团却纷纷粉墨登场,从此,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开始了。此时,东汉政权已是名存实亡了。

    当袁绍大杀宦官的时候,董卓接到何进的密召后率军来到了京都洛阳。董卓(?—192年),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性情豪放而又残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