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爵为列侯侍中,不考虑报答先帝的厚恩,也公然聘娶原来后宫的贵人为妻,都没有做大臣的礼义,犯了大不敬、大逆不道之罪。”于是天子说:“先帝对待王根、王况父子是非常优厚的,现在他们却忘恩负义。”由于王根曾建议立定陶王为太子的国策,因此遣送他回封国。王况被免为平民百姓,送回原郡。由王根和王况的父亲王商推荐而当官的人,全部被罢免。

    过了两年以后,傅太后、哀帝的母亲丁姬都称尊号。有司上奏说:“新都侯王莽以前任大司马,贬低压抑上尊号的建议,损伤了孝道,以及平阿侯王仁隐藏赵昭仪的亲属,都把他们送回封国。”天下的人多为王氏感到冤枉。

    谏大夫杨宣上奏密封奏书说:“孝成皇帝深思宗庙的重要,称赞陛下有至高的品德,使陛下承继正统。圣明的决策,意义深远,对陛下有深厚的恩德。追念先帝的本意,难道不是希望陛下代替他来侍奉太皇太后吗?太皇太后现已七十高龄,经历过数次忧伤,还下令亲属引退,回避丁、傅两家。路上的行人都会为此流泪,更何况陛下呢?陛下若登高远望时,难道不感到惭愧于延陵吗?”哀帝深深被他的话所感动,就又封王商的二儿子王邑为成都侯。

    元寿元年,发生日食。贤良方正们在回答皇帝的询问时多数人控诉王莽,皇帝于是征召王莽和平阿侯王仁返回京师服侍太后。曲阳侯王根去世,取消了封国。

第68章 秦汉(32)() 
第二年,哀帝去世,没有儿子,太皇太后任王莽为大司马,和他一起征立中山王为哀帝的继承人,这就是汉平帝。平帝当时才九岁,当年就得了病,太后临朝称制,委托王莽处理政事,王莽独揽大权,享尽威福。红阳侯王立是王莽的叔父,平阿侯王仁平时刚直,王莽内心也害怕他们,于是命令大臣罗列罪名上奏请求送王立、王仁回到各自的封国。王莽每天都欺骗迷惑太后,说她辅政达到天下太平,大臣们都上奏请求尊王莽为安汉公。后来就派遣使者逼迫守着王立、王仁让他们自杀,赐给王立的谥号叫荒侯,他的儿子王柱继承了官爵。赐给王仁的谥号是刺侯,他的儿子王术继承了官位。这一年是元始三年。明年,王莽又婉言托辞让大臣们上奏请立王莽的女儿为皇后。又上奏请求尊王莽为宰衡,王莽的母亲以及两个儿子都被封为列侯。

    王莽对外统一群臣,让他们称颂自己的功德,对内又谄媚取悦在太后身旁侍奉的长卿以下的人,送给他们的贿赂数以千万。又提议尊太后的姐妹君侠为广恩君、君力为广惠君、君弟为广施君,都封给他们汤沐邑,因此她们天天赞美王莽。王莽又深知太后是个女人,厌恶居住在深宫之中,他想用游观之乐来换取她手中的权力,于是就让太后在春夏秋冬四季中坐着车子到郊外巡狩,慰问孤儿、寡妇和贞妇。春季到茧馆,率领皇后及列侯夫人们到那里采桑,沿着霸水在那里举行除灾祈福的仪式;夏天在御宿苑及、下杜之间游玩;秋天到东馆,登高眺望昆明池,聚集在黄山宫;冬天到飞羽殿去宴饮,到上兰观去打猎,登上长平馆,面临泾水而观看风景。太后所到各属县,都要布施恩惠,赏赐平民钱币、布帛、酒肉,每年都是这样。太后不慌不忙地说:“我刚到太子家时,在丙殿受到召见,至今五六十年了,我还记得很清楚。”王莽因此也说:“太子宫就在附近,可以去一游,不会劳累您。”于是太后去了太子宫一趟,感到很是高兴。太后身旁的弄儿在外舍得病,王莽都要亲自去探望问侯她。王莽为得到太后的心欢,就采取这种手段。

    平帝去世后,没有儿子,王莽就征召宣帝的玄孙,从中选择了年龄最小的广戚侯的儿子刘婴,当时只有两岁,托说他的卜相最为吉利。于是王莽婉言劝公卿们上奏请立刘婴为孺子,让宰衡安汉公王莽居位摄政,象周公辅佐成王的例子。太后认为这样做不可以,但她的力量已不能制止,于是王莽就成为摄皇帝,改元称制。不多时候,宗室里的安众侯刘崇和东郡太守翟义等人就诋毁王莽,更有起兵想诛杀王莽的人。太后听说之后,说:“人心所见都差不多。我虽然是女人家,也深知王莽一定会因此而自找危险,这是不可避免的。”后来,王莽就以符命自立为真皇帝,让人拿着吉祥瑞符来禀告太后,太后听了以后大吃一惊。

    当初,汉高祖进入咸阳地区到达霸上时,秦王子婴在轵道上投降了汉军,把秦始皇的玺印交上去。到高祖诛灭了项籍后,登上帝位,皇帝就掌管起这块玺印来,世世传受,称它为汉朝传国之玺。因为孺子刘婴并未即位,所以这块御玺仍放在王太后居住的长乐宫。等到王莽登位后,向太后请予御玺,太后不肯授给王莽。王莽让安阳侯王舜规劝太后。王舜平时就谨慎小心,太后也喜欢他、信任他。等王舜见到太后以后,太后知道他是来为王莽求御玺时,很生气地骂他说:“你们父子兄弟、家庭宗族都是依靠汉王朝的力量,几代享受着富贵,没有报答,反而利用别人托寄的机会夺取政权,不再顾及恩德情义。人如果活的象这样,连猪狗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天下怎么会有你们这样的兄弟呢?而且你们自己用金匮符命当了新皇帝,改变历法,改变服制,就应当自己刻一枚御玺,使它传之万世,为什么还要用这枚灭亡国家不祥的御玺呢?而想得到它呢?我是汉王朝的一个老寡妇,早晚将会死去,打算和这枚御玺一起埋葬,他最终也不能得到。”太后一边哭泣一边说着,在她身旁的长御以下的人都为之落泪。王舜悲痛落泪,不能自止。过了好久才抬头对太后说:“臣等已没有什么话可说了。如果王莽一定想得到这枚传国玺,太后您难道能一直不给他吗?”太后听到王舜的话十分恳切,又害怕王莽用武力威胁她,于是就拿出汉朝传国之玺,扔在地上给了王舜,并说:“我已年老将要死去,象你们这样的人,将会全族被诛灭。”王舜得到传国之玺后,上奉给王莽,王莽感到非常高兴。于是为太后在未央宫的渐台上置办了酒宴,让大家纵情欢乐。

    雁足灯王莽又打算改变王太后在汉王朝时的旧封号,更换她的印信绶带,但又害怕她不听从。而王莽的远房亲属王谏想向王莽献媚,于是就上书说:“皇天废除汉王室而命令建立新王室,太皇太后不应当再称旧尊号,应当随从汉王室一起废掉,来顺应天命。”王莽就坐着车子到了东宫,亲自把王谏的奏书呈报给太后,太后看后阴阳怪气地说:“他讲的很有道理吗!”王莽因此说:“这是个违背道义的大臣,他的罪过应当诛杀。”于是冠军张永献上符命铜璧,上面的文字写着:“太皇太后应当称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王莽于是就下诏说:“我拿给大臣们看,大家都说:‘美啊!上面的文字非刻非画,流畅自然。’我接受皇天命我为子,重新命令太皇太后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和睦合作于新旧交替之际,使汉室得到延续。哀帝之时,民间拿着西王母的筹策行于天下,为西王母祭祀求祥。应当立为历代的母亲,昭然著明。我畏天命,敢不钦承。谨慎以吉月吉日,亲自率领公卿诸侯卿士们奉送上皇太后的玺绂,以此来顺应天心,光照四海。”太后听后同意了王莽的建议。王莽于是用毒酒毒死王谏,而分封张永为贡符子。

    当初,王莽为安汉公时,陷媚太后,上奏尊元帝庙为高宗,太后去世后应当以礼祭祀配食等等。等到王莽改称太后为新室文母时,断绝了汉室,不让她和元帝一起享受汉王朝的祭祀。毁坏了孝元庙,重新为文母太后建立新庙,只是把孝元庙的旧殿设置成文母的食堂。建成以后,叫做长寿宫。因为太后还健在,所以没有称之为庙。王莽因为太后喜欢外出游观,于是用车驾拉着食品到长寿宫设置了酒宴,宴请太后。太后到了以后,看见孝元庙拆除的废物满地都是,太后感到十分惊讶,哭着说:“这是汉室宗庙,都有神灵,与你何干而毁坏了它?假使鬼神无知,又建庙有什么作用?如果有知,我是他的妃妾,怎么能羞辱先帝的庙堂来陈列食品呢?”她又暗暗地对左右的人说:“这个人轻视神灵的事很多,能够得到长久的保佑吗?”酒宴不欢而散。

    自从王莽篡位以后,知道太后怨恨他,他想尽一切办法去陷媚太后,但太后越来越不高兴。王莽改变了汉室的黑貂冠,改为黄貂冠,又改变了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