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则天大全集-第4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官宗亲稍稍后退,乐声再度奏起,却已不是祭祀的雅乐,而是喜庆之乐,奏乐者也换成了教坊的乐女。明堂庆典也是史无前例的,该用何等歌舞?群臣疑惑之际,却见太子李成器再度登临,他已脱去衮冕,换了锦衣乌纱,怀里还抱着琵琶,直至堂上,当中而坐,弹了一曲教坊名乐《安公子》。

    李氏一门皆好音乐,天皇作过《春莺啭》,李贤作过《宝庆乐》,李旦更是此道高手,不仅自己精通八音,还教会孩子们熟识音律。李成器年纪虽轻,抚弄琵琶却很老练,显然演练已久,就为了给祖母演奏。媚娘不禁微笑,百官听了也纷纷点头。

    这首《安公子》还未弹完,李成器手上一顿,曲调突变,既而抱琴退至一旁,又见殿外跑进一个翩翩起舞的幼女。在场众人不禁一怔,仔细瞧了瞧。哪是什么女孩?竟是皇三子楚王李隆基!

    李隆基年方六岁,也来向祖母献艺,而且还别开生面男扮女装。太子在旁继续操琴,换了一首《长命女》,此曲自然是恭祝神皇长命百岁、身体健康的。莫看李隆基年纪小,款动身躯、舞步婆娑,还真像那么回事,曲终之际他扬起长袖,一连转了十余圈,好似天女散花。百官异口同声地赞叹——真是个神童啊!

    李成器赶忙放下琵琶,过来牵住三弟的手,同向神皇躬身施礼:“愿神皇洪福齐天、万寿无疆。”

    话音未落堂下乐声又响起来,百官一闻立刻变色——《秦王破阵乐》?这不是歌颂太宗皇帝的乐曲吗?今日武氏之庆,而奏颂扬李氏之乐,神皇岂能高兴?

    果不其然,媚娘的脸色立时阴沉下来,但她还未发作,忽见堂外奔来一人,顿时转怒为喜——此人自然是扮演秦王的,头戴兜鍪、身穿铠甲、披着红袍、手指干戈。但这位“秦王”身高方及三尺,一脸稚气,乃是皇四子卫王李隆范!

    这孩子还不满五岁,哪懂什么舞蹈?穿着这身特制的小盔小甲,手里耍着竹棍做的小戈,在明堂上颠来跑去,以稚嫩的童音喊着吉祥话:“卫王入场,咒愿神圣。神皇万岁,孙子成行!”

    “哈哈哈……哈哈哈……”不单媚娘,在场所有人都被李隆范逗得前仰后合放声大笑。李旦也笑了,却笑得有些辛酸——事到如今他还能怎么办?唯有让孩子们登台献艺,博取母亲欢心,以延续自己一家的平安。

    无论如何媚娘确实很高兴,也很欣慰,今天她不仅享受了帝王的威严,也极难得地享受了天伦之乐,真是值得永远铭记的一天。文武百官也渐渐不那么紧张了,个个眉开眼笑,融入欢乐的气氛……庆典结束已过正午,但活动并没有结束,媚娘又匆匆出宫,登临皇宫则天门,完成仪式的最后一项——改元。

    她身穿衮冕公然出现在天下臣民面前,而这次陪在她身边的不是李旦,而是一群才华出众的文人,李峤、员半千、杜审言、宋之问、沈佺期、陈子昂……他们奉命记录这历史性的一刻,并写下诗篇颂扬盛世。

    遵照圣图“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之言,媚娘改垂拱五年为永昌元年,并宣布天下大赦,大酺三日,而且这三天里皇宫对民众开放,无论士农工商、胡汉僧道,谁都可以进宫参观明堂。

    “万岁、万岁、万万岁……”则天门下万众狂呼,相较百官宗室的祝福,百姓显得更加热烈而真诚。他们并不了解朝堂的尔虞我诈,只知道谁给了他们好处——没错!就是这个女人!

    协律郎沈佺期才思敏捷,第一个完成腹稿,当即吟诵:

    圣人宥天下,幽钥动圜狴。六甲迎黄气,三元降紫泥。

    笼僮上西鼓,振迅广阳鸡。歌舞将金帛,汪洋被远黎。

    “好!”媚娘高声赞叹——则天则天,取法于天!唯我是当世的圣人,唯我德被远黎、威临四海!

    所有仪式都结束了,皇宫却越发热闹,百姓成群结队涌入皇宫,来观赏这座震古烁今的明堂,发出一阵阵由衷的赞美……如此热闹了三日,媚娘召集百官再临明堂,她颁布了九条训示,再度告诫百官要忠于自己,并向天下官署发布《垂拱式》——经韦方质等人四年来的努力,朝廷行政改革终于完成,这也意味着一套专为媚娘量身定做的行政制度基本确立,改朝换代近在眼前!

    初五媚娘又在明堂大宴群臣,宣告大典圆满结束,那些提心吊胆的宗室也终于可以离开了,不过对他们当中的许多人而言,离开只是暂时的,过不了多久他们还会回来。

    隔了两天,至正月初八日,媚娘在太初宫玄武门设立道场,召集僧尼数千人举行法会,高僧法藏登临高台,宣讲《华严经》。媚娘也素服坐于僧众之间,手捻佛珠聆听经义,并作诗一首颂扬佛法:

    法席开方广,缁徒满胜筵。

    圣众随云集,天华照日鲜。

    座分千叶华,香引六铢烟。

    钟声闻有顶,梵响韵无边。

    一音宣妙义,七处重弘宣。

    唯心明八会,涤卢体三禅。

    既悟无生灭,常欣佛现前。

    她确实信奉佛教,但此举更是广泛争取佛教界的支持,为她下一步隆重推出的《大云经》做铺垫。在这场法会进行到最后时刻,范云仙突然跑来宣告祥瑞,说宫中冰窖中发现一块奇异的冰,里面现出两尊佛像。于是当即命宦官们抬出展示,但见晶莹剔透、法相庄严,众僧尼无不顶礼膜拜,先朝冰佛叩首,既然又拜媚娘,咸称此乃圣德所感,媚娘满意地笑了……

    既然佛祖都因为媚娘的圣德现身了,还有什么事不可为?于是武承嗣、武攸宁等人再次提出提高武氏祖先的祭祀规格。这次再没有人反对,连贾大隐都不敢出声了。于是追尊已是魏王的武士彟为周忠孝太皇,杨氏为周忠孝太后;文水武士彟的坟墓升格为章德陵,咸阳杨氏的坟墓升格为明义陵;五世祖鲁公武克己升太原靖王,高祖北平王武居常升赵恭肃王,曾祖金城王武俭升魏义康王,祖父太原王武华升周安成王,并专门设置一系列礼官,负责武氏祖宗供奉——圣母神皇这一尊号多少还有些模糊不清,但把武士彟追尊为皇用心已昭然若揭。死去的老爹既然是太皇,在世的女儿又该是什么?

    就在追尊后,嗣魏王武承嗣再度跻身相位,而且直接任命为鸾台长官纳言,这已是他第三度拜相,恐怕这回媚娘再不会轻易将他罢免了。随着圣母神皇的一系列宣传,民间的祥瑞又纷至沓来,吹捧得最起劲的就是襄州刺史李千里,有的州县甚至出现母鸡变成公鸡的事。依儒家传统而言“雌鸡化雄”意味“妇寺干政”,以往一直被视为不祥之兆,然而时移世易,现在反而是无比吉利之事——母鸡既能变成公鸡,圣母怎就不能变成皇帝?

    永昌元年四月,就在天下一片喜庆祥和,世人似乎已淡忘宗室谋反案的时候,周兴又放出一声惊雷,突然宣称自己又调查出一批参与谋反的宗室,包括汝南王李玮、零陵王李俊、鄱阳公李、广汉公李谧、汶山公李蓁、广都公李璹等十二名人犯,皆是宗室中小有才气之辈。媚娘当即分派使者,把他们一个个“请”回洛阳,经过几乎是敷衍的审讯,都被判为死刑,并革除宗籍改姓虺,家眷流放岭南。

    这些人都曾接到韩王、越王的密信,却因为犹豫和畏惧没有响应举兵,此刻他们终于要为自己的怯懦付出代价啦!别人还犹可,鄱阳公李悲愤至极,他明明已动了起兵之心,却因丈人邓玄挺的不支持又放弃了念头,倘若当初随李贞举兵而起,纵然兵微势小立时被灭,也算死得轰轰烈烈,总比这样窝窝囊囊被杀强之百倍。为了发泄胸中激愤,临刑之际他主动揭发当初问计之事,于是天官侍郎邓玄挺和其弟夏官侍郎邓玄机也因知情不举之罪被杀……

    宗室谋反案迁延至今,已破灭皇亲国戚二十余家,牵连被杀被流者难计其数,任谁看此案办到这份儿上已经杀戮够重了,可周兴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或者说媚娘觉得还不够,于是时隔不久又有两名重要的宗室成员命归黄泉。

    第一位是恒山郡王李厥,他乃李承乾之子。昔日李承乾被废去储位流死黔州,李治践祚后恢复其中山郡王爵位,身后留有三子,如今有两位都已亡故,唯剩李厥一人,乃是嫡出,官居鄂州别驾。太宗皇帝英明神武,臣民至今怀念,李厥身为太宗嫡脉的长子长孙,媚娘焉能留他活命?索性勾入叛党,一杀了之!

    第二个倒霉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