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苏联合作研制的蒸汽弹射装置基本上已经大功告成,攻击型远洋核动力战斗航母也分别在苏联乌克兰造船厂和北缅实兑船舶重工集团铺设龙骨。
借助苏联成熟的航母制造技术,北缅海军的建设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便宜可谓是占大发了。
这并不是说苏联对杨卫平没有戒心,实在是老毛子之前在杨卫平身上得到了太多的实惠。苏联海军渴求了几十年也没得到的航母蒸汽弹射装置技术,现如今已被苏联牢牢掌握。
如果他们不帮杨卫平造航母,说不定杨卫平还可以从英国佬手里拿到造航母的技术。再说了。华夏也已经成功制造出第一航轻型航母,华夏的船舶制造技术在跟西德和英国合作过程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因此,苏联高层思来想去,左右权衡利弊得失,最终决定了选择跟杨卫平保持良好的合作友谊。
让北缅这类小国拥有一两艘航母。在苏联高层看来,也算不得什么惊天之举。毕竟,现代海军,不是你拥有了先进的装备,就能具备相对应的战斗力。
百年海军,可不是说着玩的!
至于航母上的核动力装置,以杨卫平在华夏国防科工委主持领导工作期间掌握的核动力技术,难道这对他是难事吗?
由于杨卫平幕后控制的北缅民主联邦共和国异军突起,完全让美苏两大霸主有种措手不及之感。等两大霸主反应过来,再想阻止遏制杨卫平这股不受他们控制的新生势力的发展,已经来不及了。
全世界各国政府都知道,华夏政府虽然一再强调北缅民主联邦共和国的建立跟华夏没有任何关系,但大家没哪个是傻子。要说杨卫平跟华夏高层没有关系,说破天也没人相信。
不过,既然你们华夏政府口口声声说你们跟北缅民主联邦共和国没关系,美国、苏联、英国等国家也借机钻空子,想尽一切办法要把杨卫平这位华夏新世纪大军阀拉入他们的阵营。
也正是基于这种国际政治关系,才使得新生的北缅政权在国际政治舞台左右逢源,取得了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大好时机。
有人满意,自然就有人不乐意。
印度和泰国两国政府,面对身边趴着一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亮出爪牙的猛虎,实在是让他们提心吊胆。尽管他们派驻联合国的代表整天在嚷嚷着抗议,但没有谁搭理。
眼看着北缅境内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在南缅的缅甸人当然是人人向往。哪怕南缅军政府在边境线上管理得再严格,每天也有不少南缅人跑到北缅定居。
北缅的工业和经济发展,原本就已经进入了快车道。现如今,杨大老板瞒天过海把华夏最大的航空工业企业纳入囊中,无形成再次为北缅的国家工业体系发展注入了催化剂。
这一次企业合并重组,前后经历了三个半个月,才算是大功告成。
杨大董事长号召提出,要让天工旗下的蓝领工薪阶层家家户户的生活水平、医疗福利和社会保障都达到欧美中资产阶级的标准,可以说是让原华夏一航所属近二十万产业工人民心尽归。
跟军方合作最大有个最大的好处,杨卫平犯不上牢神费力去跟原华夏一航所属的党员干部勾心斗角。半军事化管理,杨大老板的指示,下面各级领导班子除了无条件服从,还是无条件服从。
原属华夏一航的那些中基层干部,不服不行啊!
因为杨大董事长,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亲自设计出一款领先世界一流水准的单座双发重型战斗机。下面的人只是按照杨董事长出具的设计图纸,建模后一次性通过了各项风洞测试。
如此强悍的技术设计能力,堪称是全世界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跟着这样一位能力逆天的领导,大伙就等着过好日子就行了。
是的,杨卫平的的确确在华夏航空事业发展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从他拿出歼十五a全套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到各个分厂按图加工把第一架验证机制造出来,总共只用了136天!
要知道,这款全新设计的歼十五a单座双发重型战斗机,其复杂程度,比歼十大鹏鸟要复杂多了。
当然了,能这么快就把歼十五a验证机制造出来,从侧面也体现了华夏航空工业已经步入一个全新的高度。因为,歼十五a有许多零部件,包括装备的两台ws10b型大推力军用涡扇,都是可以跟歼十大通用的。
好东西当然要让自己先用。
在华夏空军得知消息还在对歼十五a的各项性能进行考察的时候,北缅空军已经向华夏航空工业第一集团一次性下达了总计五十架歼十五a的巨额订单。
用杨大董事长的原话来讲,本大科学家亲手设计出来的飞机,质量和性能那都是扛扛的。
杨卫平确实有资格也有信心打这个保票。因为他现在设计出来的这款歼十五a,无论在机身材料,还是发动机性能等方面,都要比他上一世设计的歼十五的综合性能更为优越。
当第一架喷涂着北缅空军标识,涂装为银灰色的歼十五a从总装配车间徐徐驶出,在场近千号欢呼庆贺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没有谁知道杨卫平当时心中的感慨是何等复杂。
尽管这款歼十五a是陆基型,但它在杨卫平心目中,好比一个孕育了两世才健康出生的孩子。
上一世,如果华夏的材料工业、精密加工能力能具备现在的水平,他杨卫平何至于会呕心呖血操劳到最终累死在实验室工作岗位上。
可以说,上一世的华夏航空人,都是心比天高却命比纸薄。
而今,他杨卫平可以抬头挺胸,向世界宣告,华夏航空人,必将崛起屹立于世界航空科技的最高舞台!
第599章 老头子们狠起来还真够狠()
第599章
虽然说,华夏军方高层几位大佬心里都明白把华夏一航交到杨卫平手里,这个企业肯定会焕发出更新的活力。
但是,他们怎么着也想不到,杨卫平主持领导的华夏航空工业第一集团,竟然在研制y20b全球霸王的同时,不到半年之内又成功地研制出一款足以跟苏联新推出的苏27,美国的f15相比美的新型先进重型战斗机歼十五。
由此看来,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话是真不假。
相比二航、三航和四航的现状,这三家企业的领导班子都还没从研制成功歼十、歼十四、fc…1枭龙、强五b2、歼轰七飞豹、直九劲弩、武直十长弓这些成果的喜悦中清醒过来。而实际上这三家航空工业企业所出的全部成果,其实都离不开当初杨卫平在国防科工委主持领导工作期间的指导和引导。
二航、三航、四航已经有迹象表明他们是打算吃老本,而新改制的一航,却是在不断进步。
事实证明,军委一号首长和叶帅当初力排众议作出的决定,是英明正确的。
歼十五a的横空出世,必然让华夏大空军的建设速度更进一步加快。
这天,华夏一航试飞机场中,杨卫平亲自陪同前来考察验收新机型的总装备部部长周长征上将,在机场塔台指挥楼中,认真仔细地端着望远镜观察空中那架正在做出各个不同高难度机动动作飞行的银灰色战斗机。
“歼十五与歼十四相比,哪个更好?”周长征双手端着高倍军用望远镜一边观察空中那架歼十五a战斗机。一边兴致勃勃地冲杨卫平问道。
“就空优性能方面来讲,各有各的优势和特点。”杨卫平将手中望远镜放下搁在指挥台上,措辞严谨地答道:“歼十四猛禽是我们依照美国的f14a仿制改良而成,从专利技术层面上而言,我们一直在侵权。
另外,歼十四是利用气动布局来弥补发动机推力的不足,因此,歼十四的地勤维护保养工作,比当今世界各国所有的第三代战斗机都要复杂费时。为此美国海军早就向洛克希德公司抱怨不止。
复杂的地勤维护保养工作,不仅造成了昂贵的维护保养费用。同时也把歼十四的整体成本增高了一大截。而我的歼十五。则没有这个弊端。一架歼十五a的整体造价只有歼十四猛禽的三分之二。最重要的是,如果在战时,歼十五依托简易的维修保养程序,可以保证其升空作战率要远高于歼十四猛禽。”
“听说北缅空军已经向你们下了五十架歼十五a的订单?”周长征这时也把手里的望远镜放下。笑眯眯地望着杨卫平问道。
“这只不过第一批订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