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术,把整台发动机所需的全部零部件一样样加工制造出来。
在技术方面历来要求极其严谨的杨卫平,借着这个机会,顺便对刘阳和攻关小组的技工输入了ISO质量管理体系及其标准这一新概念。并要求所有参与此次攻关项目的全体人员,都严格按照这套标准贯彻实施。
魏建国早在杨卫平拿出图纸的第二天,与洛河厂签署了配套厂落户金南县的协议后,兴高彩烈地带人将那十辆轮式拖拉机浩浩荡荡地开回金南县。
杨卫平知道九月九号将会发生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件:太。祖。逝世!
因此,杨卫平掐着时间,在九月六号晚上,向刘阳提出辞行。
现在刘阳对杨卫平早已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亲眼见证了杨卫平不仅在绘图设计方面是专家级好手,而且在实际cāo作过程中,杨卫平cāo作车床、铣床、冲床、磨床、镗床等机器设备时展现出来的高超技艺,让洛河厂的老师傅们也是无不深为叹服,为此大伙全都尊称他一声小杨师傅。
刘阳是真心实意想把杨卫平留在洛河厂,他甚至提出可以把杨卫平调进京城的BJ汽车制造厂。但是,奈何杨卫平好像对国营。企业有种莫名的恐惧症,哪怕条件待遇再优越,他就是死活不点头,宁愿回金南县农村继续当插队知青。
万般无奈之下,刘阳只能同意了杨卫平的请求。
九月七号一大早,洛河拖拉机厂厂办招待所的大门口,一辆挂着军牌八成新左右的军绿sè的BJ212越野吉普车静静地停在马路zhōng yāng。
刘阳按照杨卫平的意识,没有通知攻关小组的其他人员,只是一个人来给杨卫平送行。
“卫平,说良心话,我是真心舍不得你走。”刘阳一边将一袋袋洛河特产往吉普车后尾箱里塞,一边感慨不已地说道。
“刘哥,来rì方长,咱们之间的合作,这才刚刚开始。”杨卫平微笑着在刘阳的胳膊上拍了拍,笑呵呵地说道:“等活塞和活塞环厂在金南建厂项目启动,你也可以常去我们那。我这边只要有新技术项目出来,我保证第一时间通知你。”
“唉!看来还是洛河厂庙太小,容不下你这尊大佛啊!”刘阳苦笑着叹然说道。
“刘哥,可别这么说,否则咱俩都得犯错误。”杨卫平紧张兮兮地左右张望着,压低声音说道:“时候不早了,我得走了,刘哥,还是那句话,有空常来我们村,我保证你下回来肯定会有新收获。”
“行!我们就此一言为定。”刘阳伸出右手与杨卫平用力握了握,诚然说道:“路上开车多注意安全,祝你一路顺风!”
“谢刘哥吉言,再见!”杨卫平冲站一旁的周援朝挥了挥手,二人一左一右拉开车门登车,杨卫平泰然端坐在驾驶座上,将车点着火,然后伸头探出车窗与刘阳挥手告别,吉普车缓缓启动,加速,疾驰而去。
新书冲榜,求各位大大推荐票、点击、收藏支持!!!
。。。
第三十二章 终于开上私家车了()
第三十二章
通往陇西省的国道上,一辆军用吉普车在高速奔驰。
出了洛河市区后,在周援朝的软磨硬泡下,杨卫平只好和他换了座位,将车交由周援朝驾驶。
对周援朝的驾驶技术,杨卫平还是比较放心的。想当年,在京城军区的大院里,周援朝十岁的时候就偷着他父亲的吉普车开,为此没少挨他父亲的狠揍。
从登上驾驶座位的那一刻起,周援朝的嘴巴就没停过。这趟洛河之行,可是真让他长见识了,他是真没想到杨卫平居然如此神通广大。现在他开的这辆车,可比当年他偷开他家老爷子的那辆舒适多了。
好在杨卫平没跟他说那十个回城指标的事,否则,肯定得把周援朝震惊得“神魂颠倒”,没准说话都有可能“语无伦次”。
一个回城指标,对于每一位知青而言,意味着一次改变他们一生命运的机会。
不是杨卫平不想告诉周援朝,而是现在这十个回城指标还得回金南后去找魏建国要,而且这十个指标该如何安排,能派上何种用场,他现在也没想好。
至于魏建国是否会信守承诺,杨卫平基本不作考虑。如果魏建国反悔,杨卫平有的是办法把配套厂改迁到邻县,照样也可以跟邻县的县委领导做笔交易。
借着洛河厂各类机加工工具的便利,杨卫平对这辆暂时属于他的“私家车”作了一番改造。特别在后尾箱加装了一个五十公升的备用油箱,还安装了一个工具齐全的工具箱,对避震系统也进行了改良,使得这辆军用吉普整体xìng能要比原车提升了至少百分之三十。
临出发前,又对这辆吉普车的车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了从洛河到金南这近六百公里的路途不会出现中途抛锚的情况。
舒适地靠在副驾驶座靠背上,杨卫平看着手里档案袋里装着的一大叠证件,不得不感慨刘阳做人处事还真是没得说。
驾驶证,行驶证,部队加油证,工作证等各类证照一应俱全。
尽管杨卫平没答应留在洛河厂工作,但刘阳还是背地里给他准备了一张国营洛河东方红拖拉机厂技术员(享受副科级待遇)的工作证。
而最让杨卫平满意的就是那张部队加油证,凭借这个特别证件,他可以在全国任何一个部队系统免费加油。
要知道,这个时代,可不像后世公路两边到处都是加油站,汽油属于重要计划物资,好多单位有车,但搞不到汽油。
现在有了这张部队加油证,可以说是省却了一个最大的麻烦。
用一款康明斯七十年代技术的柴油发动机,换来这辆名义上公有实际上私用的军用吉普车,外加十个回城指标,杨卫平感觉这个交易还是比较划算的。
至于把洛河厂的活塞和活塞环配套工厂落户在金南县,杨卫平没怎么太放在心上,毕竟这个配套厂跟他个人没多大关系,充其量也就是通过这个厂,让他与魏建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融洽。
抛出这款康明斯柴油发动机,杨卫平另一层深意是想给这个时代的国内动力技术工作者开启一扇新思维新理念的技术创新之门。如果洛河厂的这台样机试制成功后,能引起机械工业部有关领导的重视,这对整体提搞华夏当前的发动机工业发展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杨卫平不想跟国营单位合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想法透露一部分并不算惊世骇俗的先进技术供国内的科研工作者研究。
这么做,其实也是在投石问路。
杨卫平很清楚他未来的事业将是何等的庞大,为了自保,他必须想方设法,甚至是不择手段地去增加他在国内,乃至是国际上的个人声望和影响力。否则,将来即算是有一号首长罩着他,也难免地方上会有人打着国家政策的旗号来将他的产业收归国有。
这一步已经迈出,接下来会产生何等变数,就不是杨卫平所能左右得了的了。
……
杨卫平和周援朝轮流驾驶,连夜赶路,于第二天下午三点,终于驶抵金南县城。
金南县革委会大院门口,老刘头看着这辆挂着部队牌照的吉普车由远而近,根本就不敢上前盘问,赶紧把升降拦杆升起,直接放行。
杨卫平见状也没停车,只是将车速放缓,经过老刘头面前的时候,很客气地微笑着挥手跟老刘头打了个招呼,将车一路开到办公楼台阶前稳稳停下。
老刘头见吉普车的司机跟他打招呼,有点受宠若惊的连连点头哈腰回应,等车开进院门后,他突然感觉刚才那个满脸阳光笑容的年轻人有点眼熟,但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在哪见过。
等他远远地看到杨卫平从吉普车里推门而出,老刘头顿时有点傻眼了。
这不是前段时间来革委会找魏主任的那个在上岭村插队的京城知青吗?!他什么时候开上了这种高级干部才有资格配置的吉普车了?看这辆吉普车的成sè,好像比魏主任的那辆还要新一些。
看来这些从首都来农村插队的知青就没一个是简单之辈!老刘头暗自在心里告戒自己,同时也庆幸那天他并没有刻意刁难这位姓杨的京城知青,不然这要是把他得罪了,没准就得把在县革委会大院看门的这个铁饭碗断送了。
杨卫平没让周援朝跟他一块进办公楼。与魏建国之间的交易,他可以不当回事,但站在魏建国的立场,有些事还是尽量少让外人知道比较稳妥。
那些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