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动力时代-第3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不考虑降落,把可能和降落甲板冲突的5米跑道也用上,就可以一次起飞两架飞机。这个作战效率相对也算是比较高了。

    舰岛设计为一个航海舰桥,一个甲板指挥舰桥。一层海图室,两层机房。指挥中心放到了主甲板以下。

    顶上为一台空中管制雷达,一个导航雷达,一个低空雷达,一组57米波远距离雷达,外加六组69式双管0mm对空舰炮ak20仿制型。

    从设计之初,杨卫平就把这艘轻型航母定位为训练航母平台,因此没怎么考虑全舰的自卫能力。

    前前后后参观了一圈。杨卫平发现老瓦的上层建筑基本上接近收尾阶段,于是心中一动汪海洋带路乘升降机下达甲板下层的机库。

    机库高5米。宽25米,长205米,按设计,可以停放0架折翼后翼长宽度55米的强五舰载型。

    机库下面,是三层内高三米,隔断成不同和用途的舱室。目前这些舱室还在加紧进行内部装修,相应的很多设备也正在。

    按照这个工程进度,估计最多再有五个月,华夏第一艘轻型航母就可以下水进行海试了。

    就不知道现在舰载型强五的改装进展如何了。想到这里,杨卫平不由望着汪海洋问道:“汪书记,舰载型强五现在完成得怎样了?”

    “前天陆孝朋院士带着几名飞行员来基地询问航母什么时候可以进行起降试飞训练。”汪海洋眼显愧色地说道:“听陆院士说,舰载型强五已经完成了两架样机的改装,并且在海面试飞甲板平台进行了起降试飞,降了起落架和机尾挂钩还需要作适量改进,基本上可以定型了。他们的效率比我们高多了。”

    “哦?”杨卫平明显有点意外地问道:“这可是个新情况啊,是个好消息,陆老没有提前跟我打招呼,来他是想给我一个惊喜啊!”

    得到这个消息,杨卫平有点按奈不住了,匆匆结束了对长兴基地的视察,风急火了的搭乘他的uh60黑鹰直升机专机,直接往昌南飞机制造厂飞去。

    对强五舰载型的改装项目,杨卫平当然交给了强五的总师设计陆孝朋院士亲自主持。

    自从202工程启动后,关于强五舰载型的改装,陆孝朋院士一直都在搞。

    由于现在核心机工程还没有出样机,陆院士并没有等着新型涡扇发动机出来再进行改装工程,而是在提升wp6发动机的推力下功夫。

    对此,杨卫平当然是赞同的。

    现在有了航空发动机的新材料,精密加工能力也比以前大幅提升,对原有的wp6加以改良,也不是没有可能。

    上一世,歼十二就是过两台00kg级推力的wp6的改进型。

    按汪海洋说的这个消息,没准陆院士已经把wp6给改良出来了。

    昌南飞机制造厂,是国家“一五”计划苏联援建的56项重点工程之一。位于赣省昌南市新溪桥。主要项目:教练飞机、强击机、农林飞机、海防产品、片梭织机、摩托车及发动机。是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架飞机的诞生地。

    强五刚刚立项之初,我国国内局势动荡,经济条件恶化,为确保两弹一星等重点计划,强…5的研制工作被搁置,科研人员被抽调到重点计划中。

    在这样的时期,是陆院士提出个人及未被抽调的科研人员愿以最少的力量坚持研制工作,经上级批准后,陆总师带领剩下的4名下属进行研制,首先完成了一架静力试验机体。

    期间身为总设计师的陆院士还兼任试制车间主任,经常亲自扛着零件,候在机床旁插空加工。也正是因为有了陆院士这种自力更生的顽强拼搏精神,有极其有限的,历时四年,研制出来了堪称为世界上最经典的轻型强击机,强五!

    时隔多年,杨卫平再次来到昌南飞机制造厂的时候,强五舰改型项目总负责人,年近花甲的陆院士,再一次穿上了满是油污的工作服,不辞辛劳地站在一台精密数控车操作台前,亲自动手加工一个飞机起落架上的零部件。

    工作时的陆老是那么的忘我和投入,以至于连身后来了一大堆人也没有感觉得到。

    昌南飞机制造厂的厂长段跃民刚欲出声招呼,被杨卫平适时伸手阻止了。

    望着陆老稍显有点佝偻的削瘦背影,杨卫平情不自禁地感觉到眼睛发热。

    华夏的航空事业,正是因为有着千千万万像陆老这么刻苦敬业的航空人,才使得我国的航空工业从零开始,经过近三十年的奋斗,造出我歼六、强五、歼七、运八、轰六等各种用途不同型的飞机。

    虽然这些飞机在技术方面跟国外先进战斗机有着较大的差距,但是这种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刻苦奋斗敬业精神,是永远都值得我们这些后世的国人尊敬和学习的!

    ps:熔海特以此章向强五之父陆老致以上最崇高的敬意!

第326章 强五舰载型的改装() 
由于舰载型强五的前轮要由原单轮改成双轮,这使得整个前轮起落架的结构几乎是重新设计。【】

    好在这段时间我国从美国引进了不少军用飞机,特别是像h和5这样的大家伙,对国外先进的起落架结构有了全新的认识。

    像现在为舰载型强五加工的这款双轮起落架,就是陆院士专门为强五量身出来的。

    结构材料全部采用了新型高强钛合金。

    将手里的起落架中的一个轮件零件最后一道工序加工完后,陆院士右手探到身后,重重地后腰上了连续捶了好几下。

    “陆总师,歇会儿吧,杨主任来了。”昌南飞机制造厂的厂长段跃民适时地跟陆院士亲切地招呼了一声。

    陆院士闻声后赶紧转身,到身后不知何时来了这么一堆人,特别是到站在最前面那张年轻的面孔,他放下手里的零件,急匆匆地从操作台上走下来,也没顾得上手里的还油污,激动地用双手跟杨卫平的双手互握着,连声说道:

    “杨主任,前轮起落架刹车最后一点小问题也解决了,舰载型强五,可以上航母试飞了!”

    “嗯嗯!我听长兴基地的汪海洋同志说起过,所以专程赶到昌南厂来了。”杨卫平热情地握着陆院士的双手,用力上下摇了摇,“陆总师,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杨主任,只要想到我的强五能在航空母舰上起飞升天,我就浑身都充满了劲!”陆院士连连摇头,欣然笑道:“舰载型强五能从一个差点就停掉的预研项目,走到今天即将定型,这多亏有您杨主任不遗余力的关照和啊!”

    “陆总师,强五的p6发动机经过改良后,现在最大推力达到多少?”杨卫平直奔主题。问出了他最关心的事情。

    舰载型强五的改装计划,杨卫平一直都非常关心,同时也给陆院士为首的改装项目组提了不少实用的好建议。

    但在发动机方面,杨卫平的想法是改涡喷为涡扇。

    因为,他知道美国加雷特涡轮发动机公司正在研制的tfe42双转子涡轮风扇发动机,只需要稍加改进就能给舰载型强五换上一颗强劲的心脏。

    97年月,美国加雷特涡轮发动机公司与瑞典沃尔伏航空发动机公司签定了一项合作协议:在tfe7发动机核心机的基础上,联合研制一种高性能军用涡轮风扇发动机。

    加雷特公司负责研制发动机的核心机。而沃尔伏公司负责研制风扇和加力燃烧室。沃尔伏公司在这之前已为jtd/r设计过加力燃烧室。协议要求6个月后,首台tfe42发动机运转。

    在得知22工程和强五在搞舰载型改装这个情况后,杨卫平就盯上了tfe7发动机的核心机。

    强五现在用的p6燃烧室最大直径是66,总重量75公斤,总长度542,而tfe7的最大直径是79,总重量66公斤,总长度只有56。

    就外型和结构而言,只需要在tfe7核心机的基础上,稍加以改良。就可以装进强五的动力舱。

    美帝现在连f大涡扇发动机也向华夏放开了,引进tfe7型涡扇当然不存在任务阻碍。

    早在半年前。tfe7的两台样机就在华夏第一航空工业集团的发动机研究中心早被大卸八块,进行逆向绘制。

    现在,用tfe7核心机加以改进的新型小涡扇发动机样机正在发动机研究中心的试车平台上进行验证。

    陆院士提出不等不靠,利用现有的高强钛合金、高温钛合金、镍基单晶合金对p6进行改良,杨卫平对此肯定是全力,为此还给了不少改良建议。

    两条腿走路,肯定比一条腿要稳!

    “最大推力977dan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