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不是汉献帝-第5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沙摩柯的讲述,他是出城不久就遭遇了汉军的伏击,仿佛汉军事先已经知道他要出城似的,而这回打伤沙摩柯的人不是旁人,正是当初在益南击伤沙摩柯的兀突骨。兀骨突的武艺可说是南蛮人中的第一,作为昔日的乌戈国国主,不仅仅是拥有藤甲军,他自身的武艺也是可圈可点。沙摩柯虽然也是五溪蛮中的第一勇士,要是对上王平、马忠或许还能略占上风,但碰上了兀突骨,那就只有挨揍的份了。

    对兀突骨,沙摩柯是恨之入骨。当初就叫兀突骨打伤了左腿,不仅走路困难,甚至连夜生活都受到了影响。好不容易等到左腿的伤势好的差不多了,幸福的夜生活又可以开始了,没想到这回不仅左腿受伤,右腿也受了伤,沙摩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估计要跟拐杖做一阵子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听完了沙摩柯的讲述,霍峻有些失望,他派沙摩柯出城的目的是弄清楚城外汉军的意图,到底是准备强攻还是围困。可沙摩柯这个不争气的出城没多久就遇到了埋伏,连汉军大营的边都没摸着。唯一的收获就是零陵城中可能有汉军的细作,并且能够及时向城外传递消息,否则汉军怎么会如此迅速准确的伏击到沙摩柯。

    眼下沙摩柯是不能出战了,其他蛮王也一个个学精了,不管霍峻开出多高的价码也是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而霍峻又不能强逼这些手中有兵的蛮王,万一逼急了这些蛮王可不管什么君臣大义,聚众作乱对他们来讲几乎就是家常便饭。无奈之下霍峻只能一面让人严防死守一面暗中派人监视城中,寻找汉军细作。

    城外汉军大营,严颜望着零陵高大的城墙,有些懊恼的自言自语道:“失算了,失算了。”一旁的王平倒是理解严颜此时的心情,这次出兵还是急躁了一些,再加上山路难行,并不利于运输攻城器械,所以此番出兵军中并没有携带什么攻城车、云梯之类的大型器械。等到刘备军龟缩城中不再与汉军在城外交战以后,严颜才意识到当初没把擅长制造攻城器械的工匠一并带来是多么的失策。

    汉军不马上攻城,原因并没有霍峻想的那么复杂,主要原因就是严颜并不想为了攻取零陵而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城外的树木随处可见,想要制造简易版的云梯也不是什么难事,但仅凭简易云梯攻城,那伤亡势必也会很大。眼下严颜已经急调军中工匠,但在攻城器械到位之前,严颜除了等待还是等待。

    分兵?严颜是不打算干的。之前汉军的确是分了兵,八万人分作四路扫荡城外的蛮人部落,但如今蛮人也学精了,都躲到了城里,那汉军继续分兵也就没了意义。找不到对手,分开了除了拉拢不便,也没什么好处。

    “老将军不必唉声叹气,这事并不是你一人的疏忽。当初军议的时候,我们大家也是同意的。”王平出声劝严颜道。

    “唉~子均,我倒不是担心会因为这个疏忽给老夫带来什么影响,而是担心我们这里进展缓慢,会不会影响到圣上那里的大局。蒙圣上信任,命老夫为此次主将,若是因为老夫这里出了岔子而导致圣上那里战事不顺,老夫又有何颜面去见圣上?”严颜叹口气道。

    “老将军若是为此担心大可不必。原本末将还想要劝老将军放缓攻势呢。”王平闻言笑着说道。

    “子均此话何意?”严颜闻言不解的问道。

    “老将军,末将之前久在圣上身边,所以对圣上的意图也能猜出个一二。你也知道,此番孙刘联军有意在赤壁与圣上决战,为了争胜,孙刘二人可说是在赤壁集结了大批精锐。”

    “这些老夫自是知晓,可子均为何觉得老夫放缓攻势会对圣上有利?”

    “老将军,孙刘二人将麾下大部分兵力集结赤壁,那就意味着他们在其他地方的防守薄弱了下来。这的确有利于我军作为,但同样也容易让孙刘二人意识到兵力大规模集结的不妥。孙刘联军集结于赤壁,这对我军来说虽是块硬骨头,但同样也是可以一劳永逸的机会。只要能够在赤壁全歼或是歼灭大部分孙刘联军,那接下来对孙刘的清剿也会变得容易许多,对彻底结束南方的战乱局面也有帮助。”王平闻言解释道。

    严颜听后微微点头,的确就如王平所言,孙刘二人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指望他们良心发现主动向朝廷投降几乎就是痴心妄想,唯有将其逼入山穷水尽的地步方有可能。眼下赤壁集结了孙刘二人手中的大部分有生力量,只要灭掉了这股顽敌,那孙刘二人就算是想要反抗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可一旦叫孙刘将手中的力量分散到各处,那江东以及荆南的安定也就遥遥无期了。

    “子均,那依你之见,我军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老将军,依末将愚见,在赤壁未分胜负之前,我军不宜深入,倒不如就在此陪霍峻消磨一下时间。”

第二百九十章 吓唬人() 
    零陵那边的战事暂缓,赤壁这边又热闹了起来。作为此次大汉与孙刘联军的主战场,双方都投入了数量可观的兵马。大汉这边虽人数占优,但之前由于孙刘联军连连得胜,大汉损兵折将,对于这场战事的胜负,各有支持者,并未出现一面倒的形势。

    为了争胜,无论是孙权还是刘备,都拿出了自己的棺材本,麾下精锐几乎全数集中在了赤壁,而面对孙刘联军的严阵以待,刘协也不敢掉以轻心,不仅抽调精锐应对,更严令船厂加紧打造战船,用以弥补之前交战时的损失。

    南舟北马,要论起水战,北方人的确不如南方人,刘协虽早已开始训练朝廷水军,但时至今日,朝廷的水军对上江东的水军还是不能占据完全的上风,胜负也在五五之间。江东水军如今有了刘备军的鼎力相助,而朝廷这边也有新式战船增加战力,而这胜负也就还是可恶的维持在五五之间。

    决定一场战事胜负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仅是看双方的兵马数量,兵员素质或者武器的精良优劣。天时、地利、人和,如今天时在刘协这边,而地利却叫孙刘联军所占,唯一还能进行争夺的,便是人和。

    相比起孙刘,刘协这边的人心恐怕要更齐一些,虽也有陈群这类害群之马正在蠢蠢欲动,但孙刘内部的派系竞争,明显要比刘协这边更复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孙刘二人皆是割据一方的诸侯,他们各自的手下来自五湖四海,而这人一多,心思也就跟着多了起来。

    刘协有汉室正统这块金字招牌作为后盾,可以打着大义的让麾下文武顾全大局,暂时放弃个人利益得失。而孙刘二人则不行了,他们只是一方诸侯,自然得不到朝廷的承认,虽然他们都对外宣称听从朝廷的调遣,但刘协昭告天下宣布他二人是叛逆的旨意一下,那块他们自己都不信的遮羞布就被扯了下来。

    得不到朝廷的认可,那封官许愿这个安抚人心的好法子就不灵了,除了蛮人不在乎外,追随孙刘许久的老臣新人都有些心念动摇。辛辛苦苦,呕心沥血,倒头来却混了个叛逆的身份,搁谁心里都会不舒服。

    面对刘协出的这招,孙刘几乎没有化解的对策。没办法,刘协是大汉天子,先帝幼子,无论是从血统还是从道义上来看,汉室正统都在刘协那边。更何况眼下汉强而孙刘弱,手握雄兵的刘协压根就不需要忍气吞声,而孙刘除了吞下这枚苦果外别无他法。

    想要摆脱眼前不利的局面,孙刘二人唯一的办法便是取胜。胜者为王败者寇,只有成为胜利者,说话才能硬气,才能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可想要取胜谈何容易,如今的大汉早已不是董卓乱政那会,现在是兵强马壮,群雄俯首,也就只有孙刘还在负隅顽抗。

    自董卓乱政,诸侯讨董开始算起,天下分裂至今已经快二十个年头,而现在终于又要重归一统,赤壁之战也就成了天下人的焦点。到底是当今天子完成一统还是孙刘继续割据一方,这个答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百姓祈求和平,因为唯有安定他们才能安居乐业,而世家中的某些人却并不希望从此天下太平。先家后国的观念让这些人不希望天下重归一统,尤其是由刘协这个对待世家态度并不怎么友好的天子来完成这件大事。

    对刘协的不满导致这部分世家内心支持孙刘可以叫刘协吃上一次大亏,最好直接死在赤壁,那样他们便可以借着扶保幼主的机会扩大自己家族的势力。只是刘协又怎么会是那么容易就会挂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