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可没有挨骂的特殊爱好,你那些污言秽语还是留着等到了圣上面前再用吧。不过念在你也算是一员好汉的份上,我提醒你一句,当今圣上的脾气可不好,你要是惹恼了他,你的家人可就要吃你的挂落了。”
孙策塞进朱灵嘴里的东西叫麻瓜,那东西一般是猎人捕获动物时防止动物出声或者咬人时所用,用来对付人倒也挺合用的。朱灵有嘴难开,只能愤怒的瞪着孙策。可眼神是杀不了人的,孙策无视朱灵愤怒的眼神攻击,兴高采烈的吩咐道:“返航,告诉公瑾,咱们这回捕到条大鱼,价值一千贯。”
重金悬赏,到头来朱灵却还是叫汉军给捉住,这个结果难免叫有些人失望。但孙策很高兴,省钱了呗。而且拿下了朱灵,就等于是彻底全歼了河北的东路军,也算是为之前的战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可等孙策回到水寨,却见周瑜的眉头紧锁,像是遇上了麻烦。作为好兄弟,孙策自然不会置之不理,当即上前关心的问道:“公瑾,出了何事让你愁眉不展?”
“伯符,你回来的好快。对了,恭喜你得偿所愿。”
“哈哈,小事不说也罢。”孙策哈哈一笑,问周瑜道:“公瑾,说说你方才为何紧皱眉头的事情。”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你看看这个。”周瑜闻言递给孙策一封书信。孙策纳闷的接过迅速看了一遍,随后笑着对周瑜道:“公瑾,这是好事啊。圣上既然如此说,那就是准许你我可以便宜行事,你为何要皱眉头啊?”
“我皱眉头,自是担心辜负了圣上的信任。伯符,那朱灵被你生擒活捉,你准备如何处置?”
“这还用说吗?派人将其押送长安,听候圣上发落。”
“我觉得不妥。朱灵虽是袁熙麾下三大将之一,但袁熙并不完全信任朱灵,概因当年朝廷与鲜卑在并州交战是朱灵对待朝廷的态度有些暧昧,让袁熙生了疑心,即便朱灵之后兢兢业业,袁熙依旧对朱灵即用且防,若不是河北无有可替代朱灵的大将出现,朱灵很有可能遭到袁熙的闲置。”
“……公瑾,你我兄弟,说话何必瞻前顾后,你就直说你想干嘛吧。”孙策皱眉对周瑜道。
周瑜闻言一愣,随即笑笑,“伯符莫怪,我的意思是放朱灵返回河北。”
“啥?好不容易捉到了,放了他?”孙策先是一愣,随即有些不乐意的问道。
“对,伯符,岂不闻放长线才能钓大鱼。如今圣上已有收复河北之意,给我们的命令也是准许便宜行事,那你我自然要从全局考虑。朱灵一人死不足惜,但若是可用此人动摇河北的人心,那岂能错失良机?”
“放朱灵回河北就能动摇河北的人心?”孙策不信。
“伯符,你想想,朱灵若是回到河北,结果无非两个,要么同他家人一起在牢中相聚,随后一家老小随他一同为战败受罚,丢掉脑袋。还有一种就是袁熙不计前嫌,让朱灵戴罪立功,继续率军与我等作战。这种可能的可能性不小,但你想想,一个败军之将,何足为惧?”
“……你说的这些跟动摇河北人心有关系吗?”
“怎么会没关系呢?你想想,若是袁熙杀了朱灵一家老小,河北那些将官是否担心会面临与朱灵一样的下场,一旦这些将官的内心动摇了,在与朝廷作战的时候还能不能心无旁骛。就算朱灵好运得到戴罪立功的机会,可若是再败于朝廷之手,那是不是也打击了袁军的士气,让朝廷不可战胜的印象深入人心。”
“可好不容易才抓住的朱灵……”孙策还是有些舍不得放走朱灵这条大鱼,虽说圣上刘协已经准许二人便宜行事,可私纵敌将这个罪名可不小,孙策有些担心他跟周瑜背不起。
“伯符,勿需担心圣上那里。既然圣上命人送来准许你我便宜行事的旨意,那就说明我们无论做什么决定,圣上都会支持,即便不满,也只会在战事结束以后向你我抱怨,难道伯符你还怕圣上抱怨?”
“……我倒不是怕圣上抱怨,我是怕有人趁机向圣上进谗言说你我恃宠而骄,任意妄为。”
“伯符若是担心这个,那不如你我联名向圣上请罪,请求圣上责罚。”
“那朱灵……”
“该放还是要放。”周瑜坚持道。
论打仗冲锋陷阵,周瑜不如孙策,但说到运筹帷幄背后阴人,孙策不如周瑜多矣。既然周瑜坚持,孙策也只得听他的。而朱灵得知孙策要放了自己,并且还将派人用海船送他返回河北,先是不信,即便之后得到了孙策的亲口承认,依旧将信将疑,这种怀疑一直到朱灵被送到河北,眼看着汉军的战船逐渐消失在海平线上,朱灵才不得不相信,自己真的回到河北了。
得脱大难的朱灵并没有喜悦多久。刚刚步行到了乐陵城外,就被发现他行踪的袁军包围了。
“朱灵,败军之将也敢孤身回来。”乐陵郡守一脸正气的对朱灵大声喝道。
第二百五十一章 隐患()
崔林是河北崔家的本族子弟,虽然在外人眼里他不算是个聪明人,但他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是个聪明人,而很多时候聪明人总是会聪明反被聪明误。他只看到主公袁熙将朱灵的家小投入了大牢,就武断的认为朱灵已经失去袁熙的信任,想用羞辱朱灵的方式来讨得袁熙的欢心。却没想到眼下河北缺少将才,袁熙并没有打算真治朱灵的战败之罪,而是准备让朱灵戴罪立功,继续领兵作战。
朱灵理亏,他确实打了败仗,所以崔林命人将他拿下时他并未反抗。但在押送前往邺城听候发落的时候,朱灵的心里还是有点难过。落到汉军手里都没被塞进囚车,结果好不容易回来了却享受了一把让人参观的待遇。
为了达到羞辱朱灵的目的,崔林带人亲自押送,沿途更是命人向四周围观的百姓讲述朱灵的罪过,结果百姓无知,在有心人的撺掇下,也将朱灵视为仇寇,臭鸡蛋烂菜叶扔了朱灵一路。
等到了邺城,得到消息前来接收朱灵的审配再见到朱灵的时候,朱灵整个人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岁不止,整个人意志消沉,只求见过家人一面后速死。审配见事先得了袁熙的叮嘱,自然知道该如何处置朱灵,可现在一见朱灵的样子,不由大吃一惊,连忙询问崔林究竟。
而等崔林如同表功一样把自己的功劳讲了一遍后,审配快要被气疯了。指着等待夸奖的崔林破口大骂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来人,与我拿下!”
崔林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自己满心期待,等着盼着袁熙奖赏自己,却不想没等见到袁熙,就叫审配给革了职,代替朱灵坐进了囚车。
“文博受苦了,你且安心,此事主公必给你一个交代。”审配安慰重获自由的朱灵道。没办法,叫崔林这么一弄,朱灵此时对袁家心灰意冷,指望他这时候再为袁家效力,就算朱灵肯,审配也不放心。只得先安抚朱灵,私自做主将牢中的朱灵家眷放出与朱灵团聚,随后派人用快马将此事的经过送往濮阳,请主公袁熙亲自决断。
河北的快马还是挺快的,袁熙很快就收到了来自邺城的审配报告。看到崔林擅做主张引发的后果,袁熙咬牙切齿,可说实话,对于崔林,袁熙还真不好下手处置,原因就是崔林来自崔家。
世家大族的影响力巨大,而河北不是刘协治下的朝廷,袁熙并没有那个魄力与世家大族开战,而且想要维持河北的官场稳定,也离不开世家大族的支持。这也就导致袁熙对于世家大族的依赖要远超刘协。因为世家大族只要让自家在官府任职的家族子弟“集体罢工”,河北的官场就会陷入瘫痪。
袁熙很羡慕刘协,谁喜欢自己头上蹲个祖宗指手画脚?可若是与世家大族反目,那估计都不用朝廷来征伐,河北自己就会先乱成一锅粥。对于崔林,袁熙恨,但却无法杀之而后快,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崔林交给崔家自行处置,至于崔家会不会处罚崔林,那就不是袁熙能管的事情了。
处置崔林并不是什么大事,如何安抚朱灵让其心甘情愿的为袁家继续卖命才是袁熙的当务之急。人家心寒了,打败仗确实是罪,可也不能那样羞辱人家呀。换谁经历了这番羞辱后心里能没点芥蒂。真当自己有那么大的人格魅力,可以叫人为你不顾一切的去死?
袁熙自问自己没有那么大的人格魅力,为了让朱灵不计前嫌,袁熙放下了手头的事务,星夜兼程赶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