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物的时候张飞也在当场,这才遇上。可惜当时张飞没好意思张嘴讨要,物以稀为贵,更何况是难得一见的猴儿酒。等到回去以后,张飞就后悔了,抓耳挠腮了一晚上,坚持到过了正午,张飞实在是忍不住了,只好厚着脸皮来讨要一点尝尝。
张飞很热情,糜竺已经有段日子没有体会过这种滋味了。不过糜竺头脑清醒,已经看穿了刘备这三兄弟的本性,有用时就千般万般好,没用时就丢到一边。也就眼前的三将军还算有点人情味,不会翻脸跟翻书一样,要是那二将军,恐怕就不会像张飞这样登门求酒,而是直接派个人来讨要了。
“三将军,你的来意,糜竺已经明了。但丑话说在前,猴儿酒难得,所以不能多给,还请三将军谅解。”糜竺笑着对张飞说道。
张飞闻言大喜,他还琢磨着要如何跟糜竺开口讨酒呢,没想到糜竺这样识趣。当即连连点头保证道:“兄长离开之前曾叮嘱张某切勿贪杯,张某一直牢记在心。子仲,只需取一碗来让张某过过瘾即可。”
见张飞如此说,糜竺点点头,亲自去倒了一碗酒,端到张飞面前。张飞双手接过唯恐洒了,先深深吸了口气,闻闻酒香,随即浅尝一口,一对环眼不由睁大,举起碗仰头一饮而尽。不过还没等他回味那酒的滋味,就有人急匆匆的跑进来,进门就喊,“父亲,不好了,出大事了。”
“咳咳……”张飞嘴里的酒还没咽下喉咙,就被人突然打岔,不由就被呛着,连喘数声才好受些。指着来坏他心情的儿子大骂道:“小兔崽子,你最好给老子想仔细了,要是你说的不是什么大事,小心你的皮子。”
“父亲,真出事了。据探子回报,在巫县一带发现了汉军的斥候。”张苞不敢怠慢,连忙答道。
张飞一听这话,顿时就不生张苞的气了。早在刘备出兵之前,军师诸葛亮就提醒过张飞注意巴蜀汉军的动向。巫县属于建平郡,而建平郡则是紧挨着巴蜀的巴东郡。既然巫县出现了汉军的斥候,那就说明巴蜀汉军恐怕已经有意出兵荆州。
不过唯一让张飞感到纳闷的,就是为何巴蜀汉军会选择从巴东出兵,而不是从涪陵出兵。若是从涪陵出兵,汉军的行军似乎更轻松一些。
“三将军,不管汉军打算从哪出兵,我们都要提高戒备。此刻主公正率军收复宛城,江陵绝不能乱。”糜竺此时开口提醒张飞道。
“子仲所言甚是。你这就随我回官衙,聚将议事。”张飞闻言点点头,随即又吩咐一旁的张苞道:“兴国,你速去通知在江陵中的诸位将官,让他们来官衙报到。”
“是,孩儿这就去。”
第一百五十二章 宛城保卫战(四)()
“二哥,你的胡子怎么了?”张飞一向大大咧咧,见到二哥关羽时没有着急去看大哥刘备的调令,反对二哥的新形象感到好奇。只是张飞不知道,他无意中的一句问话,戳到了关羽的痛处。
而关羽对三弟的性情颇为了解,清楚他问这个绝非想要讽刺自己。可越是这样,关羽越是有火无处发,只能随口敷衍一句道:“太长了碍事。翼德,赶紧看看大哥的调令。”
“哦。”张飞应了一声,没有再问关羽有关胡子的事情,不过等他看完调令,眉头不由皱了起来。倒不是他不愿去宛城助兄长一臂之力,而是在关羽来江陵之前,他已经给众将分配完了任务,如今众将正分头行事,他这时候一走,难保接任的二哥不会否定自己当初与众将商议的对策。
对关羽这个二哥,张飞没意见,但这不代表他就愿意自己所作的努力被人否定。关羽见张飞皱眉不说话,不由纳闷的问道:“三弟,怎么了?你担心江陵?”
“二哥误会了。”张飞闻言连忙解释道:“二哥的能力远在小弟之上,由二哥接手江陵防务,小弟没有任何意见。只是二哥有所不知,早在你赶到江陵之前,我军就发现巫县有汉军斥候活动,为此小弟曾做过一番部署……”
听到张飞这话,关羽心里了然,当即保证道:“三弟放心,二哥保证尽量不更改你先前的部署。”
而张飞听到关羽这话,知道自己先前的布置没用了。虽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但为了这点小事就抗令,又实在有些小题大做,心里不由暗叹一声,对关羽说道:“二哥,先随我进城吧,小弟这就命人召集众将,交代他们日后听命于你。”
一番交接,张飞带着五千人马赶往宛城,江陵的大小事务如今全数转交给了关羽。而关羽在张飞走后也信守承诺,并没有对张飞先前的布置指手画脚,只是更改了一小部分人的任务。
糜竺被关羽留在了江陵,主管江陵的后勤保障,这对糜竺倒也不是难事,或者说对大商家出身的糜竺来说是得心应手。相比起不懂事总想表现的马谡,安分守己的糜竺更得关羽欢心。
关羽很自负,极不喜欢身边有人为其指手画脚,但同时他也的确拥有自负的资本,从军多年,大小征战不计其数,单论领兵一事,他的确不需要马谡、孟建这些投效刘备没多久的新人在旁多嘴。
经过关羽的一番重新布置,荆南的防务的确要比先前张飞的布置要严密了一些,但荆南也因此成了关羽的一言堂。眼下的荆南,关羽最大,无人可制,若是不出差错,关羽自然春风得意,可一旦出了差错,那就极可能让关羽万劫不复。但不管将来如何,眼下的关羽将荆南防守的不错。
……
宛城
看到自家兵马再次败退下来,刘备有些坐不住的问诸葛亮道:“军师,咱们这已经是第九次攻城失利了,你之前所说的胜机,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出现?”
诸葛亮闻言轻摇手中的羽扇,老神在在的答道:“主公莫急,宛城易守难攻,想要凭借外力攻破损失巨大,唯有智取方为上策。”
“计将安出?”刘备恨不得抢过那把碍眼的鹅毛扇扔在地上踹上几脚,可他眼下有求于人,也只能耐着性子问道。
“若是亮所料不错,今晚当有破城良机。”诸葛亮一副笃定的样子答道。
与此同时,宛城郡守府里的众人正在争论,而所争之事,则是此时城中守军是否要出城一战。守城不能一味防守,郝昭之所以有所顾忌,还是担心此时出城会中了刘备军的算计。而对郝昭的担心,李儒也理解,可拥有天眼情报组织的他却更支持魏延此时所提出的意见。
刘备军的关羽已经不在宛城城外,此时围困宛城三面中西面的关羽部很有可能只是诸葛亮的故布疑阵,此前刘备军的数次攻城,打着关羽旗号的关羽部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压根就没有对宛城西面发起过攻击,若是此时出城将城西面的关羽部击溃,对提振城中军心士气会有很大作用。
李儒知道关羽如今不在城外,而接替关羽来此的张飞还在赶来的路上。此时不趁着刘备军中无猛将的机会下手,等到张飞赶到,魏延再想要有所建树就困难了。
郝昭和李儒都清楚此时自己在宛城的身份,谁也不愿为此事而撕破脸,闹得不愉快,而且李儒所说也的确有理,郝昭最终还是选择了同意,但同时他也担心这是城外刘备军故意露出的破绽,所以在同意魏延领兵出城的同时,自己与高顺也分别上了城东与城南,以防不测。至于城西,自然是交给李儒来负责,有胡车儿随行保护李儒安全,郝昭倒也不是很担心。
夜幕降临,直至二更,蓄势待发的魏延率领三千精兵悄悄半开城门,离开了宛城。也就在魏延出城不久,宛城一间民居的门也悄然打开,数十道黑影鱼贯而出,悄然接近西城门。
李儒作为魏延出战的支持者,此时正站在城头观望城外,只是夜色笼罩人的目力有限,除了黑色,李儒什么也没瞧见。对于魏延此行能否成功,李儒倒是信心满满。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了准确及时的情报在手,李儒不相信自己还会失算,魏延此行必能马到成功。
“军师,休息一会吧,城外的刘备军距离我们甚远,即便是有什么动静,我们这里也是听不到的。”胡车儿上前轻声劝道。
听了胡车儿的话,李儒不由轻轻一笑,点头道:“好,那我就偷会懒,辛苦胡将军了。”
“军师说的哪里话,军师是文人自然要劳心,而我老胡是粗人,自然就该劳力。军师放心,等魏将军得胜而归时,我会去叫醒军师的。”胡车儿笑着说道。
李儒闻言笑笑,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