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不是汉献帝-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游奕军以及与吕布交接后张任奉命组建的踏白军将会成为此次对西羌一战的主力。至于刘协所亲率的天子亲军,除赵云、庞德、马超、太史慈四人各率本部人马参战外,其余人马皆留守大营。没办法、甘宁在先前的潼关保卫战中受了不轻的伤,必须要静养,而典韦则被刘协拨给了郝昭,免得这个铁壁将军操劳过度。

    兵贵精而不在多,这是刘协一直坚持的。要是刘协真发起狠来招兵,那朝廷征兵百万也不是不可能。可那样一来,势必会影响到朝廷的发展,这在刘协看来得不偿失。

    眼下朝廷的正规编制,汉安、解烦、游奕、乞活四军的人数已经从起初的五千人逐渐增加到了现在的两万,再加上新建的踏白,还有天子刘协亲掌的亲军,朝廷如今拥有职业军人达到十五万。

    除此之外,朝廷的兵力还分散在了各郡县当中。大郡三千,小县五百,之前黄忠可以率领汉安军拿下益州,就是多亏了这种藏兵于民的法子。汉安的正规军就只有两万,而当爆发战事,周边郡县的郡兵就会集结听从黄忠的调遣。而在战事结束以后,参战的郡兵就会带着各自的封赏回家,等待下一次的朝廷征召。

    这样做一来节省了朝廷的开支,二来则可以藏兵于民,维持地方的治安。有了这些郡兵,郡县附近就不会轻易出现占山为王的人。而朝廷正规军的补充,也是从这些郡兵当中选拔,大量的郡兵,保证了朝廷的兵源,只需要简单的训练一段时间,那就可以上阵杀敌。

    在刘协的指示下,朝廷正在为针对西羌一战坐着准备。随着朝廷的日益发展,位于朝廷西北的西羌也被朝廷重视,如芒在背,不拔掉这根刺,朝廷想要东进收复山河,始终觉得有些掣肘。至于西羌王彻里吉如何想,那不是朝廷需要考虑的。而且从最新收到的情报来看,彻里吉很明显是没有吸取上次的教训,韩遂之乱被平定以后,逃回西羌的彻里吉的确是安分了一些时日,可这家伙好了伤疤忘了疼,在发现朝廷没有找他麻烦以后,那颗作死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

    为了在将来对付朝廷能有胜算,彻里吉采纳了丞相雅丹的建议,收集西羌铁石打造战车,美其名曰铁车阵。

    刘协虽然没见识过铁车阵的厉害,但彻里吉以及雅丹会这么有信心,相信这铁车阵必有可取之处。为了避免叫彻里吉抢先发难,刘协决定先发制人,管你什么铁车阵银车阵,到了老子这里全都得歇菜。

    ……

    柴桑

    作为江东对付荆州的前沿,柴桑自然屯有重兵。不过此时坐镇柴桑的,既不是小霸王孙策,也不是大都督周瑜,而是之前被朝廷放回来的孙家二子孙权孙仲谋。

    此时的孙权挺郁闷的,回到江东不久,孙权就感觉到自己此时的处境有些尴尬。当初朝廷将自己作为人质从兄长身边要走,兄长还很是不舍,但现在好不容易朝廷放自己回来了,孙权却发现自己的兄长似乎不太愿意让自己回来。

    孙权不明白是为什么,虽然兄长在待遇上并不亏待自己,但孙权却再也找不到当初兄弟齐心时的感觉,孙权总有那么一丝丝的感觉,觉得自己的兄长似乎是在防备着自己。这次能够坐镇柴桑,还是孙权请出了母亲为他说情,要不然这个柴桑郡守落不到自己头上。

    “兄长这是怎么了?”孙权扪心自问,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惹得兄长对自己不喜。

    “大人,夜深了,该回去歇息了。”有亲随上前提醒孙权道。

    “……嗯。”孙权应了一声,迈步走下了城头。不想在路过城门洞的时候,就听有人正在小声议论,“六子,听说你二叔在你三叔死的时候干了些不地道的事?”

    “可不是嘛,我三叔有儿子,虽说小了点,可那也是我三叔正儿八经的儿子,我三叔的积蓄自然应该让我那个小兄弟继承。可你们不知道那个不要脸的怎么跟人解释的。”被称作六子的听到这话顿时有些忿忿不平道。

    守夜无聊,说会闲话打发时间再正常不过,众人听六子这么说,立马就有好事的追问:“怎么解释的?”

    “他竟然说什么孩子小,他先代为保管,等孩子长大了再还给孩子。你们说说,这鬼话你们信吗?”

    “嘿,还真是不要脸,那最后怎么样了?”

    “最后?最后官老爷命人打了他四十大板,他就乖乖把钱拿出来了。”

    ……

    孙权本来就是无意中听到,听个新鲜,但等回去的路上一琢磨,心里不由也犯了嘀咕,自己兄长暗中防备自己,不会是因为担心自己跟孙绍那个小侄儿抢夺江东吧?

第一百一十六章 潼关攻防战(十八)() 
真相往往叫人难以接受!虽然眼下这个“真相”还只是孙权自己的猜测,但在孙权的心里,却已经认定了这个所谓的真相就是真的。自家的兄长为了江东之主这个位子,猜忌防备着自己。

    孙权先是委屈伤心,跟着就是愤怒无奈。委屈,是因为孙权自始至终就没有过取兄长而代之的心思,正是因为这样,才让孙权感到委屈,而伤心则是孙策为了权利二字而怀疑自己,让自己感到陌生和恐惧。

    孙权被送去长安为质,但刘协并未因为孙权的身份就亏待孙权,除了限制一定自由外,孙权基本上就在长安太学求学。而在太学之中,孙权学到了许多,这次回来,孙权原打算学以致用,辅佐兄长成就大业,却不想一盆冷水兜头泼下,淋透了孙权那颗热心。

    “究竟是哪个混蛋在离间我与兄长的兄弟之情?”孙权很愤怒,恨不得找出那个搬弄是非的小人碎尸万段。可等孙权冷静下来一分析,得出的结果让孙权很是郁闷,会令兄长如此防备自己的,母亲不可能,叔伯兄弟也不太可能,唯一的可能要么就是兄长自己想到的,要么就是兄长身边最亲近的人提醒了兄长。而最得兄长信任的人,无疑便是周瑜周公瑾。

    这周公瑾与兄长相交莫逆,乃是八拜之交的生死兄弟。当初兄长孙策征讨江东,周瑜倾力相助,如今这江东六郡八十一州,说有一半是周瑜打下来的也不为过。若是周瑜想要对付自己,自己还真是凶多吉少。

    一想到这里,孙权不由一阵心寒。孙权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得罪了周瑜,可他现在可以肯定,周瑜对他不怀好意。

    敌强我弱,孙权不敢有任何轻举妄动,眼下江东尽被孙策所掌握,那些盘踞江东多年的世家或是横行江东水域的匪寇,如今都已经向孙策低头,孙权就算是想要培植自己的亲信都找不到对象。

    意识到自己当前的处境,孙权郁闷的几乎想要吐血,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就留在长安,何必要回来惹人厌烦。可惜开弓没有回头箭,孙权是孙家的人,即便现在冒险回到长安,也不可能得到朝廷的信任。可留在江东,等待孙权的或许就是一个废人的生活。

    孙权不想做一无是处的废人,在长安太学求学的时候,孙权学到了许多,他如今也还不到二十,正是渴望建功立业之时,这时候让他韬光养晦,实在是比杀了他还难受。可就算是有再多的不甘心,他的身份已经引起了兄长孙策的猜忌,在江东,没有他发挥的机会,除非离开江东。但是,孙权是江东孙家的二公子,他就算去投了别人,又有谁会轻易信任他?

    “也罢,既然你不愿用我,那我也就不费那个力气了。”孙权想了一夜也没想出一个万全之策,天光发白,困意上涌,心情失落的孙权一头倒在榻上沉沉睡去。

    这次镇守柴桑,名义上是以孙权为主,但实际上柴桑的城防却是程普负责。程普是追随孙坚的老臣,当年孙坚身边四大家将,除了祖茂为救孙坚而早死外,剩下的三人如今都在继续为孙家效力,其中程普更是深受孙策信任。

    程普在军中威望极高,哪怕是周瑜这位后起之秀都难以企及,由他坐镇柴桑,孙权在柴桑那就是一个摆设。开始孙权并不觉得自己是个摆设,但在意识到兄长孙策对自己的防备以后,孙权就越来越感到自己在柴桑其实就是一个摆设。

    自己压根就调动不了柴桑城中哪怕一兵一卒,程普虽然表面客气,但这也让孙权感到了一丝刻意的疏远。为什么要和自己划清界限?担心自己成为江东内讧的导火索吗?孙权扪心自问,心中的失落以及对兄长孙策的失望也就变得越发深了。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失落的孙权病倒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