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绍必须死!
从曹操决意对袁绍动手的那一刻开始,郭嘉就知道袁曹之间已经没有什么转圜的余地,即便不惜一切代价,也绝不能让袁绍安全回到河北,否则等到来年,就是袁曹大战之时。
可想要解决袁绍谈何容易。吕布失手,势必导致袁绍加强自身的安全防卫,而这袁绍又不是孙策那种自持勇力的匹夫之辈,想要成功刺杀,没有一个周密的谋划,极难成功。所以听说袁绍此时生病,郭嘉心情是愉快的,巴不得袁绍就此一病不起,一命呜呼。不过郭嘉心里也明白,这种好事想想也就罢了,不能指望。
早在当年从长安回来以后,郭嘉就开始组建曹操手下的情报组织,并且取名罗网。与刘协手底下的天眼差不多,罗网内部同样也有一支专司刺杀工作的部队,并且直接听命于郭嘉。
这些游侠儿皆为亡命徒,也不知郭嘉是用了什么法子让这些亡命徒俯首听命。本来郭嘉组建这支亡命徒部队的初衷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刺杀天子刘协,但现在,看来只能先拿袁绍开刀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
曹操一开始对郭嘉有意动用这支暗杀部队去刺杀袁绍还有些犹豫,但在郭嘉的劝说下,尤其是自己派去探望袁绍病情的使者满宠鼻青脸肿的回来复命以后,曹操知道自己与袁绍之间已经没有任何缓和的可能,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奉孝,你真的要去?”曹操有心劝郭嘉不要亲身犯险,只是郭嘉同样也是一个固执的人,闻言摇头道:“明公,袁绍虽不足为虑,但其身边能人众多,若是嘉不亲自前往,恐难达成目的。”说到这,郭嘉顿了顿后才继续说道:“明公,嘉这一去,成功与否尚还是个未知数,所以明公切记整军备战,以防袁军来袭。”
“奉孝放心,此事某记下了。”曹操闻言点头答应,又不放心的叮嘱道:“奉孝也切记小心,即便无有机会,也千万不要冒险。”
“嘉一向怕死,不会胡来的。明公,嘉这就去了。”
郭嘉这一离开,曹操身边就没有了一个可以完全信任的人。程昱、鲁肃眼下分别在徐州、寿春整军备战,而似满宠、梁习这些人,大局观不及郭嘉,非是可以商讨大事的合适人选。
好在曹操自己也不是草包,没了郭嘉替他出谋划策,他就自己想办法。吕布的家眷没了就没了,但曹府内部乃至许都上下都要进行一次彻查,将隐藏在内部的奸细最好一次性全部清除出来。
而这只是小事,摆在曹操面前的大事,一是与河北袁绍的反目,二则是如何处理与朝廷的关系。从朝廷拒绝与自己联手一事来看,自己与袁绍联手向朝廷发难一事已经给朝廷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一旦朝廷抽出手来,谁知道会不会兴兵报复。
或许朝廷为了彻底消化新得的益州会暂缓对自己的报复,可自己与袁绍一番大战下来,若是最后叫朝廷捡了便宜,吃个现成饭,那自己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必须给朝廷找点事做,不能叫他太安生了。眼下朝廷的外敌除了自己,就剩下刘表和刘璋。刘璋不用指望,能不能熬过今年还是个未知数,至于刘表,他正忙着跟孙策争夺地盘,哪有工夫去找朝廷的麻烦。
可刘表、刘璋不顶用,剩下能给朝廷制造麻烦的,总不能自己赤膊上阵,两面作战吧。曹操有些苦恼,他忽然发现,当初不被他看在眼里的朝廷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竟然已经成长若斯。
先是稳住了局势,没有让汉室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被人扯掉,随后坑蒙拐骗,逐渐强大,先平李郭,后定韩马,战西羌,征西域,曹操猛然发现,当自己想要给朝廷找个有份量的对手时,竟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呃……也不能这么说,人选还是有的,比如与朝廷接壤的匈奴人,那就是一个不错的人选,只不过曹操是个有着崇高民族情结的人,说的难听点,就是只有汉人在曹操眼里算人,那些鲜卑、匈奴一类的游牧民族,都不能算是完人。让他为了私利去勾结外族,打死他也干不出来,所以打一开始,曹操就没考虑过要借助匈奴人。
……
长安
此次朝廷粉碎了袁绍的阴谋,生活在朝廷治下的百姓自然是欢呼雀跃。朝廷胜利,那就意味着他们目前的生活不会有什么变化,吃饱穿暖这些朴素的要求就不会被人为剥夺。所以对朝廷的拥护,也比过去更加热烈。
刘协大婚了,一气娶了仨,本来这并不合礼制,但这规矩都是人定的,刘协这个皇帝坚持这么干,朝廷负责此事的官员也只能咬着牙认头了。
“娶就娶吧,如今天子尚无子嗣,多娶几个,机会也能大一些。”官员们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就连郑玄、孔融这些大儒都对此事不吱声,他们这些小官也就不要不识趣了。当今天子不是善茬,真要是惹恼了他,虽不至于要人性命,但送人两双小鞋穿穿,那也叫人受不了。
在回了长安成婚以后,刘协便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整日里带着三个媳妇游山玩水,美其名曰度蜜月。虽说甄宓三人不知道度蜜月是什么意思,但有刘协陪伴身边,三人还是挺开心。
不过说是游山玩水,但实际上也就是在长安的周边转转,刘协不想要出来玩也兴师动众,也不希望因为自己这点私事就劳民伤财。
这一日,刘协带着三个媳妇回到长安,出来游玩快一个月了,差不多也该忙点正事了。刘协在长安有两个家,一个是皇宫,一个则是改名换姓后在长安购买的一处私宅。刘协平时也不住宫里,自从改了早朝的时间,刘协就像是个上班族一样,上午去皇宫看看是否有需要自己决定的政务,到了傍晚则回家休息。
刘协不喜欢住皇宫,总觉得那里没点人气,住着不舒服。这次回到长安,刘协也和以前一样,换上百姓的衣服以后,带着三个媳妇回到自己的私宅。
“主公,你可回来了,有人求见?”刘协刚进家,迎出来的管家就向刘协禀报道。
“谁呀?”刘协好奇的问道。
“来人自称刘循。”
“刘循?”
“据他自己说,他是刘璋的长子。”见刘协不明白,管家连忙提醒道。
第一百一十一章 潼关攻防战(十三)()
要不是刘循拿出了代表蜀王身份的印绶,刘协真会把眼前这个头戴破草帽,脚穿破草鞋,一身破衣烂衫的人当做丐帮弟子,而且还是长老级别的。
对于刘璋父子,刘协如今早已没有兴趣。益州北部已经到手,南部多是蛮人,将来或许会出兵征讨,但目前在消化干净益州北部之前,刘协是不打算去招惹的。更何况此次应对袁绍发难,朝廷虽然最终获胜,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天子亲军同样也是损失不小,诸多大将也都各个带伤,虽不致命,但刘协也没准备在短期内对外用兵。
袁绍退回河北,丢下之前所占的司州四郡,刘协自然不会便宜了外人。袁绍前脚刚走,原先担任四郡的各郡守便带领各郡郡兵开始收复失地。这些郡兵随同本郡百姓迁移至关中后,平日除了维持治安,剩下的时间就是训练,他们等的就是这一天。平阳、河东、弘农三郡相继收复,等到袁绍率部渡过黄河,河南郡也就随之回到朝廷手中。
“你父命你前来何事?”刘协放下手里的蜀王印绶,看着刘循问道。
“圣上,父王已经知错,还请圣上念在皆是刘氏子孙的面上,宽恕我父王之前对圣上的不敬之罪。”刘循赶忙躬身答道。只是话说完了,却迟迟没有听到刘协的回应,刘协不说话,刘循也不敢起身,只能保持着躬身的姿势,时间一久,刘循就有些腰酸背痛。
“……这一路过来的很辛苦吧?”刘协缓缓的问道。
一句话就差点让刘循的眼泪掉下来,昔日养尊处优的蜀王世子,哪里受过这个罪呀。想当初,刘璋未与朝廷反目,刘循过得那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猪一样的生活。吃饱就睡,睡醒再吃,闲极无聊了,邀上三五好友,带上几个佳人一道出门游玩,小日子过得不要太滋润。
可自打刘璋叫猪油蒙了心,对外宣布要与袁绍一道清君侧以后,美好的日子就与刘循无缘了。谁也没想到朝廷没去找发起清君侧的主谋,先收拾自己这个敲边鼓的。汉安军在黄忠的率领下势如破竹,原本信誓旦旦要站在刘璋这边的蜀中大族在看到朝廷来势汹汹以后也立马换了嘴脸,急不可耐的与刘璋划清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