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亲自陪他出战,张环当然求之不得,也感到无比的荣耀,磕头谢恩之后下去准备了。
现在李定国的人马离他们还有400余里,朱由崧打算和张环出兵向东阻击李定国的人马,以免造成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
凤凰山的明军大营在朱由崧离开期间交给宋献策负责,朱由崧叮嘱宋献策,他离开的时间大约一个月左右。这期间张献忠不出战,明军也不必去骂战,守好大营即可。
张环点齐了5万人马,随行护驾的有赵甫的500火枪营,李全的一支二百人左右的锦衣卫,另外从李柱石的炮营拉出二十门红衣大炮和足够的弹药,有李柱石的一名参将负责。
另外,朱由崧又抽调了独目军马万年,让他带领三千白杆兵随自己出征。
之所以抽掉这支王牌之师,朱由崧考虑到李定国自己绝不能轻视,李定国治军他早有耳闻,刘肇基和堵胤锡几十万大军对付不了李定国,想制服李定国,免不了打硬仗,没有一支精锐之师肯定不行。
朱由崧暂时离开明营向东阻击李定国,当然要严密封锁消息,以免凤凰山上的张献忠察觉,凤凰山下的明军大营,以及御医营秩序井然。
朱由崧这样的决定,一些明军将士不解,马金花,贺宣娇,慧梅三个妃子来见朱由崧,区区一个李定国何须陛下亲自前往,如果陛下执意前往,三个妃子要求带上他们。
“区区?”朱由崧笑了,笑他们的浅薄,李定国绝对是晚明的后起之秀,他的叱咤风云,谁人能比?这一时期要非要找一个人来跟他相比,恐怕惟有民族英雄郑成功能和他一比了。
不过对于李定国其人,他们当然不是很了解,他们最多是从量上听说过,质的方面只有朱由崧才了解,朱由崧这是几百年后看历史,这些当世人当然无法看清,只不过是雾里看花而已。
无论从哪方面讲,李定国都不次于张献忠和李自成,在明末要提起李定国,这绝对是个重量级的人物。
无论是个人的勇武,还是统兵作战,李定国都不输给他们,他智勇双全,治军有方,爱兵如子,军纪严明,深得将士们的拥护和爱戴,因此他的队伍战斗力极强,在几十万大西军中,李定国的队伍绝对是个王牌。
特别是张献忠死后,李定国的将帅之才就表现出来了,联明抗清扶保永历帝,轰轰烈烈斗争了十几年,纵横南方的好几个省,给满清鞑子以沉重的打击。
他屡败大明的军队,屡败满清鞑子的八骑精锐,逼得孔有德自杀,刀劈尼堪,两厥满清的两大王,这样显赫的战功谁人能比?若非孙可望降清,他们内部内讧,晚明的历史肯定得改写。
这些事情穿越前朱由崧就知道,现在因为自己的穿越使历史已经部分的改变了走向,他手下的将士,特别是这些巾帼女将,当然不会知晓。
朱由崧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必须得重视敌人,对于李定国这样一个对手,他当然不能掉以轻心,何况对于这个李定国,他早有想法,不亲自出马,如何能行?
因此朱由崧笑着安慰他们:“三位爱妃是一刻也不想离开朕呢,朕何尝想离开你们?只是这李定国绝非寻常人可比,张环一个人恐怕难以应对,而这里也是千斤重担,你们要配合宋先生把大营给朕守好,朕很快就会回来的。”
马金花三个只好点头,“陛下既然已经决定了,那就放心的去吧,这里交给臣妾万无一失,祝陛下早日凯旋。”
朱由崧安排完凤凰山明军大营的事务之后,和独目将军马万年,小将张环,连同负责军需给养的后勤兵在内共六万人马,离开了凤凰山明军大营向东开拔。
数日之后,朱由崧的人马在万县(今天的四川省万州一带)和李定国的部队遭遇。
万县多山地和丘陵,明军占据了一处丘坡,而李定国的人马则占据了对面的一处丘坡,双方相距三百步左右,成对峙阵型摆开。
此时无论是明军还是大西军,谁都没有先冲下丘坡。占据高地以攻为守,这是有利的地势,谁先冲下丘坡就等于丧失了这种有利的地势。
而且一旦冲下丘坡,敌人就会抓住这一有利战机,从最高处冲下来用铁骑和弓箭冲散他们的队伍,这样被动挨打了。
因此明军和大西军分别在东西两边的丘坡上暂时对峙,主将没有下冲锋的命令,双方数万军将就这么弓上弦刀出鞘,目视对方,虎视眈眈。
朱由崧一看李定国的阵营,甲衣鲜明,军容严整,刀枪如林,阳光下利刃夺人二目,兵马排列整齐,如刀砍斧剁,大西军的各色旗帜行舒就卷,猎猎作响,其中最高的一杆火红缎大旗上,绣着醒目的黄色“安西王”字样不由得赞叹,强将手下无弱兵。
这时小将张环请令出战。
(本章完)
第619章 单挑()
三国里面经常有大将单挑场面,其实古代的战场上,两军遭遇,一般都是集体冲锋,当双方条件对等的情况下,军队战斗力强的一方胜出。
个人的勇武,一般情况下,在集体冲锋的混战中发挥的作用不是决定的,那种像赵云那样,杀个七进七出,单枪匹马,只是在演义中能够出现,真实的两军战场上,这种情况是罕见的。
但是单挑这种战斗方式在古代的战场上的确有过,双方派出大将,通过单挑来提振士气。
现在朱由崧和李定国两军对峙,在这种双方都不愿意提前冲锋的情况下,采用单挑的手段提振士气,无疑是一种作战的方法。
因此朱由崧同意了张环出战。
得令之后的张环心中非常高兴,从背后拔出雪花双刀策马冲下高坡,向对面高坡上的大西军将就骂上了,“对面的贼军贼将听着,李定国何在?赶紧出来与小爷一战,要出来的晚了,我骂你八辈祖宗……”
张环来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找李定国报仇来的,因此一上来就指名点姓要李定国出战。
此时的李定国就立马在大西军阵之中。
这次李定国被张献忠从九江急令召回,他觉得自己非常可惜,这一撤兵,他知道自己这一年多来的战争果实,十有**保不住了。
出兵川中,先取宜昌,后取荆州,又拿下武昌,基本上占领了整个湖北,挺进九江,这样的显赫战果当然来之不易。
在九江遇到了对手刘肇基和堵胤锡,再加上善于守城的江阴三公,李定国兵锋受阻,几个月没有进展。
他正在运筹如何进图九江,做梦没有想到圣旨来了,让他火速回撤,率本部人马赶到凤凰山擒王。
从这十万火急的圣旨才可以猜出,凤凰山的军情是相当紧急的,在他的印象当中,陛下还没这么着急过,肯定是遭遇了重大挫折。
果然他通过询问前来传旨的天使官,知道张献忠这次御驾亲征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惨败,在草甸湖河夔州连吃败仗,他的四弟定北王艾能奇也阵亡了,五军主将只剩下一个中军主将王尚礼,40万人马几乎损失殆尽。回到京师,重新整顿兵马,这次要在凤凰山屯兵与明军决一死战。
李定国现在当然也知道了,明军领军带队的就是弘光大帝朱由崧。在接到这道圣旨前,有一员将已经败回来,向他说明了情况,这就是大将马惟兴。
马惟兴本是兴安州的守将,李自成两日取三地,吓得马惟兴不战而逃,但是他不敢去见张献忠,害怕掉脑袋,他知道李定国宽仁,因此来投李定国。
见到李定国,他当然没敢实话实说,而是编了个瞎话,说李自成和朱由崧前后夹攻,他腹背受敌,死战不敌然后败走。
李定国也没怪马惟兴,但是从他的口中李定国得到不少消息,一是李自成投降了朱由崧,李定国有些惊愕,这样的悍匪怎么能够轻易投降朝廷呢?肯定又是诈降。
另一个是朱由崧御驾亲征,攻无不取,战无不胜,一路上势如破竹。从西安一路打到凤凰山。现在这个李定国,对朱由崧这个名字,耳朵里已经灌满了。能够剑斩艾能奇,在万马军中,单人独骑追杀他的陛下,箭射张献忠,险些要了他的陛下的命。
李定国简直难以相信,弘光大帝朱由崧竟有如此之武功,大明的江山气数已尽,朱家皇室怎么出现一个如此了得的人物?他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回凤凰山,跟朱由崧一较高下。因此他留下了一万人马断后,带着余部火速回师凤凰山,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不成想在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