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炮营指挥使李柱石早就有些迫不及待了,二十门红衣大炮早就做好了准备。
但是,当他接到朱由崧的旨意的时候,没有命令手下立即开火,而是紧盯着鞑子万马奔腾的铁蹄,滚滚而来,他把眼睛轻轻闭上了,在心里默数了一百个数,然后大喝一声:“开炮!”
“咚,咚咚咚,叨,叨叨,轰隆——”
大将军炮发威了,震天动地的巨响接连响起,一枚枚炮弹破空而出,准确的落在鞑子冲锋的队伍当中,炸开了花。
不少鞑子连人带马被炸得血肉横飞,有的一发炮弹能炸飞好几个鞑子,有的鞑子的战马当场受惊,在鞑子的队伍当中横冲直撞。
爆炸声,战马的嘶鸣声,惨叫声……多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十万万鞑子冲锋的阵营就有些混乱。
但是尽管这样,多尔衮也没下达撤退的命令,也许对于明军的炮火,以多尔衮为首的鞑子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多尔衮知道,只要他们能坚持一下,冲过大炮的射程范围,他们就胜券在握了。
“保持进攻队形,分散!”多尔衮喝令一声,鞑子的轻骑忽左就右,忽合忽分,仍然向明军快速追来。
两轮炮击过后,弹药已经打光了。但鞑子们已经冲到近前了,因弹药有限,二十门红衣大炮组成的交叉火力网,威力有限,难以压住十万鞑子铁骑冲锋。
“弟兄们,为陛下尽忠的时候到了!炮在人在跑,炮毁人亡!给我杀——”
炮营也属于御营,御营五千人马编制,却是个复合兵种,有轻火器营,马步营,铁骑营,辎重营亦即火炮营,都是刘肇基训练出来的,刘肇基的队伍有铁一般的纪律,这个现任的炮营指挥使李柱石就是刘肇基一手带出来的,在练兵场上,朱由崧亲自关心过他,他成长很快,对朱由崧对大明朝更是忠心耿耿。
因此,李柱石现在一看炮弹打完了,鞑子没有被打算散,反而冲过来了,他没有弃了炮营阵地,带着弟兄们逃跑,而是拉出柳叶刀,带着全营的一千名弟兄,向鞑子们冲去!
这是鞑子们没有料到的,但也不会把这一支为数不多的炮兵放在眼里。
“杀光他们!”济尔哈郎和索尼叫嚣着,无数鞑子催动战马,抡起战刀向李柱石他们砍来。
朱由崧一看不能再撤了,鞑子们受到炮击队形散乱,虽然这有限的炮火没有阻挡住鞑子冲锋的脚步,但是这个迂回已经差不多了,现在连炮营的弟兄都顶上去了。
朱由崧仍然命令刘肇基和马万年的两支队伍冲在最前面,其余的明军跟在后面呐喊冲锋。
一二十万明军并非溃败,而是奉命撤退,现在突然不跑了,调过头来重新杀向鞑子,呐喊声震天动地。
(本章完)
第412章 多尔衮溃败()
满清鞑子跟明军交战过无数次。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套路,对明军的跑火和弓箭防御阵地,只要他们的铁骑冲过有效范围,冲到阵地近前,明军必然不战自乱,扔了弓箭,弃了大炮,四散溃逃。
然而今天例外,当十万鞑子冒着明军的炮火,冲到炮营阵地时,炮兵竟然没有一个丢了大炮逃命的。
以李柱石为首的炮营指挥使,带着全营将士抄起刀枪反而向鞑子杀过去。
鞑子们虽然有些意外,但并没有把这支为数不多的炮兵放在眼里。就这样近身白刃战又开始啦。
炮营也是刘肇基一手训练出来的,这是御营举足轻重的一个兵种,朱由崧在御营中设立炮营,为的就是能够和鞑子摆开野外战场。
因此跟御营铁骑一样,御营将士也是从旧明军中挑出来的精英,进行了二次训练,刘肇基对御营的训练也非常严格,铁的纪律他们也一样有,另外,他们的体质,单兵作战的能力,虽然远不如御营铁骑和白杆兵,但要比旧明军强得多。
只是他们人数太少,只一千人,而且没有马,就相当于步兵对骑兵,他们吃着大亏。
因此,当李柱石砍翻两名鞑子之后,他这一千人便被鞑子铁骑团团包围了。
正这时身后震天的呐喊声响起,铺天盖地的明军如波涛汹涌的海浪卷地而来。
冲在最前面的是两支队伍,左前面是刘肇基率领的御营铁骑,排成整齐的两排滚滚而来。
由于朱由崧采取了一个迂回战术,明军撤退,鞑子追击,炮营开火,给明军留出了迂回冲锋的时机。
御营铁骑个个都是双武器,现在他们的弓箭开始发挥作用了,跟鞑子一样,一边骑马冲锋一边对着鞑子射箭。
右前方是独目大将马万年率领的忠贞营,三千勇壮皆手持白杆枪,个个如下山猛虎,扑向鞑子的队伍。
鞑子怎么也没有想到,溃败逃命的明军转眼间又开始回来反扑了。一时间,中箭落马者,在白杆枪下做鬼者不计其数。
御营铁骑冲进鞑子的队伍后,收起弓箭,换上清一色的两丈长矛,长矛如林,整整齐齐的两排如一辆巨型战车整体向前推进。
二十万明军呐喊着在后面助威造势,并对漏网之鱼进行扫尾,声势浩大,锐不可挡。
这次该鞑子后退了,之所以是后退而不是溃败,完全是两个概念。因为有多尔衮在身后亲自督战,这个战神级别的人物是鞑子们的主心骨。
李柱石的炮营得救了,但他们没有撤退仍然跟着冲杀。
此时立马在后方高坡上指挥的多尔衮看得清清楚楚,伪帝真是奸狡,你们会迂回本王也会!
与明军野战鞑子从来没认输过,多尔衮今天非要看一看,究竟是八旗铁骑厉害,还是朱由崧的明军更胜一筹。
“济尔哈郎在前面,避其锋芒,索尼率本部人马绕袭明军铁骑和白杆兵的后方。”
多尔衮眼睛不揉沙子,他已经看出了端倪,朱由崧的人马全仗着两大王牌之师取胜,如果把这两个阵营冲乱了,剩余的大多数明军是乌合之众,因此,他果断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迂回冲锋是鞑子的强项,这些鞑子仗着善骑射,冲锋起来,忽聚忽分,忽合忽散。
得到命令的济尔哈朗率领本部人马一边战一边退,索尼率领一支鞑子的轻骑绕道迂回,从斜刺里冲击白杆兵和御营铁骑的侧后。
这一招果然有效。虽然朱由崧的两大王牌之师的后面是二十万明军垫后,但这些旧明军,对鞑子精锐来说,果然如多尔衮所言,是乌合之众。
鞑子一边骑马冲锋,一边射箭。
这样朱由崧的两大王牌之师在前面收割鞑子的生命,而在侧后是鞑子的铁骑收割明军将士的生命。
除御营和忠贞营两大王牌之师之外,其余的绝大多数明军虽然战斗力太差,但因为有帝王朱由崧亲自在现场督战,他们也没有怂,战死了就是战死了,没有命令绝不后退,就这么简单。
这样的鏖战双方伤亡无疑都很惨重,但是这样的相峙并没有进行多久。索尼指挥的鞑子便扰乱了御营铁骑和白杆兵的后方,他们像铁橛子一样钉进了明营之中。
御营铁骑的阵营被打乱,共进共退的长枪森林遭到破坏,白杆兵因侧后方受到攻击,也有些散乱,两大王牌之师进攻势头顿减。
多尔衮此时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狞笑,立即明令济尔哈郎部停止后退,全力冲锋。
立在明军后方高坡上负责指挥的朱由崧一看势头不对,朕又得亲自出马了,还得用老招,擒贼擒王!
朱由崧早就注意到了鞑子后方高坡上立马指挥的多尔衮,此时多尔衮的身边只有一千多名亲兵卫队。
“目标多尔衮,随朕冲锋!”朱由崧坐下的千里一盏灯迸蹄而出,身边十员大将紧紧相随,分别是马金花,郑鸿逵,黄得功,郑大木,张环,赵甫,陆校,方东旭,祖克勇,马宝。
这十员大将有六名是武进士,也是朱由崧的御前高级侍卫,朱由崧冲锋陷阵,他们当然得跟着。至于郑鸿逵,黄得功,祖克勇,马宝的等这些公卿大臣,沙场悍将,就更得随行护驾了。
朱由崧视鞑子为蝼蚁之兵,在三河镇,他们君臣三人在鞑子的万马军中就杀了个几进几出,今天他带着十员猛将,共十一匹马冲进鞑子的队伍,更如虎入羊群,无人能挡,十一点匹马如箭打的一样直取几里地外高坡上的多尔衮。
眨眼间就冲到了高坡下面,多尔衮看到朱由崧就头疼,这是个令他即恨又怕的人物,在三河镇被打怕了,哪敢和他对阵?
因此,多尔衮不敢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