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末当帝王-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马金花、马万年、陆校和张玲四员小将坐在马上东张西望,他们正在寻找一个人。

    (本章完)

第227章 武科取士() 
马万年、马金花、陆校和张环四员小将看了身边左右排得并不是很长的队伍,里面根本就没有他们要找的朱天公子,朱公子一去不复返,就是前些天武举们初试的日子里他们也没有见他,还以为他们兄妹出了什么事,直到昨天李全才告诉他们,让他们放心,朱公子一定不会误了考期的,他们也知道,以朱公子的身手过关斩将进入廷试是十拿十稳的事。

    可是廷试的大门已经封闭了,所有参试的贡士全在这里了,皇上率文武百官都已经坐到了高高的点将台上了,两位主考官大人也到了,怎么还没有朱公子的影子?

    马万年、陆校和张环都沉不住气了,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论射箭无疑以张环为最,但要论武技搏杀,那就是马金花排第一了,但这是在这位朱天公子缺席的情况下,马金花从来没跟朱天比试过武艺,都只是见过朱公子非凡的身手,一剑破三箭,就连张环的老师张烨那个武功卓绝的武教师也做不到。

    这些天他们一直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等朱天兄妹回到客栈,让他跟马金花比试一场看看到底谁高谁低,但遗憾的是朱天兄妹一直没有出现,他们至多能见到朱公子的仆从李全和春红,他们现在只有寄希望于武科场当着皇上的面大开眼界了。

    可是时到现在,他们渴盼已久甚至朝思暮想的朱天公子仍然没了出现,四员小将焉能不急?

    “朱大哥呢?”张环和身为兄长的马万年、陆校也都问马金花,因为有志不在年高,别看马金花还不满十七岁,论年龄仅仅是张环的姐姐,但是论文论武论智谋他们三位都得甘拜下风,马金花才思敏捷,沉着稳重,有将帅之才,实际是他们三兄弟的老大。

    马金花爱理不理地摇摇头,此时这位女老大心情烦闷,表面平静的她,实际上内心里比他们三个兄弟还着急呢。

    一身男儿妆的马金花坐在一匹坐在桃红马上,像个银娃娃一般,无疑是众生之中最美的男子,没有之一,惹得不少人把目光都盯向了她,而她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却在人群中悄无声息地寻找她的目标,那就是朱天兄妹。

    马金花之所以穿成这样,是因为下场比试的全是男子,没有一个女儿身,她也不想例外,更不想找麻烦,因此这才效法她奶奶秦良玉女扮男妆,朱由崧化名马天,她给自己则化名为马天,并以马天的身份在初试中一路过关斩将,顺利进入参加廷试的武贡士之列。

    马金花这身本事得深得忠贞侯秦良玉的真传,就连女扮男装也是那么天衣无缝,直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人看出破绽。

    但是现在的马金花很着急,心里想的不是自己和兄长这次能不能金榜题名,而是担心她的恩公朱天和干妹妹朱娇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否则怎么会错过考期呢?

    其实,头戴龙冠、身穿龙袍的朱由崧就在离他们不远处的点将台上,四员小将焦急加期盼的目光都从朱由崧身上扫过几遍了,虽然距离不算太远,但人多,场合又太过严肃,他们根本没有认出来,也绝对想不到,曾经跟他们称兄道弟、同桌共饮还在同一家店房里住了一晚的朱天公子竟然是当今天子朱由崧。

    不止是朱由崧在上面坐着,贺宣娇也就是化名朱娇跟马金花结拜的侠女此时也在朱由崧身边,他们同样没认出来。还有李全和春红也在,只是他们今天装束不同,一时谁都没认出来。

    但是四员小将没认出朱由崧,并不等于朱由崧没认出他们,其实今天朱由崧来这里一半的目的在他们四位身上,因此,朱由崧早就注意到他们四位了。

    只是马金花女扮男妆,朱由崧一开始也没认出来,只是看到马万年、陆校和小张环等三兄弟身边的这位绝美男子,再联系名单上的马天,朱由崧瞬间便锁定了这个女中豪杰。

    “巾帼英雄成白袍小将了,有意思啊!”朱由崧看着马金花银盔银甲,坐下桃红马,身后背着弓箭,鸟翅环得钩上挂着白杆枪,英姿飒爽,威风凛凛,突然灵机一动,对卢九德耳语了几句,卢九德先是脸色一震,接着唯唯诺诺,找李全安排事去了。

    很快李全和春红把朱由崧的宝马千里一盏灯、全副盔甲、还有他那把大宝剑等这全套的行头全部带进了武科场。

    春红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李大哥,皇上真要下场啊?”

    “应该是真的,要不让咱们带这些到这里来干什么。”

    “但是……他是皇上啊,哪有皇上下场跟举子们比试的道理?”

    对于他的皇帝陛下,李全早就见怪不怪了,“哎呀,我们的陛下,一切皆有可能,有你想不到的事,没有陛下做不到的事,你习惯了就好了,快看,已经开始了……”

    柳春红还要说什么,李全打断了他,两个人带好朱由崧的应用之物,找好位置,往武科场看去。

    最先出场的两位贡生先在耙场比试骑射,每人一共是九箭,这与初试时又提高了标准,九箭九中者比步射,也是九箭,再全中者,进入武技,这就是最后一项了,武技胜出的前九名定为三甲。

    这九名再由皇上当场试其兵书战策等治军之道,这就基本上相当于后试的公务员面试程序了,综合起来成绩最好者为状元,然后是榜眼、探花,此乃一甲前三名;二甲前三名就是进士及,三甲也是三名,同进士出身,其余的考生也就落榜了。

    其实,除了一甲三等是定额之外,每朝每代的科举考试一甲皆取三名,但二甲和三甲的人数则各朝各代并不相同,但大都不止三名,现在南明只剩下半壁江山,来应的试的武举本就不多,能通过会试进入殿试的就更少了,一共是二十八人,因此朱由崧决定三甲各取三名,也即是今年的武科取士共取九名武进士。

    朱由崧早就看了这二十多位贡士的履历,除了名门忠烈之后,将门虎子之外,还有几个家景是晋商和徽商、浙商的,最先出场的范进忠就是大晋商的后人,想起这些周末的这些商人,朱由崧不由得心头一震。

    (本章完)

第228章 皇上进考场() 
商人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以及未来的共产主义都没有商人这个社会阶层,商人的出现和活动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但由于其追究利益最大化又历来为人们诟病,于是无商不奸的帽子便被扣上了。

    但明末的商人与其他时代的商人又不尽相定,由于特定的历史阶段,他们从事特殊的活动而被烙上耻辱历史的烙印。

    这主要是指当时的大晋商和江南的大商人,特别是明末八大晋商,他们不止是做生意赚钱了,他们往返于大明、后金和蒙古之间,铁器、军火、军工、物资粮草、情报等都是他们赚钱门路,这些商人手眼通天,富可敌国,却被定在历史的耻辱架上,因为他们是名符其实的汉奸,赚的钱,出卖的却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可以说,清军入关,大明朝灭亡,这些大奸商难辞其咎。

    作为过来人的朱由崧对这些当然清楚,穿越前曾几何时,每每读到这些时,朱由崧拍案而起,痛骂连连,恨不得将这些大奸商千刀万剐,然而眼前当他置身于世时,纵然身为帝王的他也不得不令自己冷静下来,谨慎处之。

    朱由崧现在要下一道旨意,将这些商人贡士以及全部的大奸商抓起来治罪,他完全有这个权利,也有这个实力,然而此举牵一发而动全身,弄不好整个南明帝王都将崩盘,他绝不能干这样的蠢事。

    帝王的权力是无限的,但也不能滥用,并不是以前他想像中的为所欲为,让谁生就生,让谁死就死,穿越过来这几个月,朱由崧已经深深体会到帝王也是受制约的,制约他的不是内阁,也不诸臣,而是权威,有权未必有威,这就割掉到人心的向背。

    一个王朝如果帝王失去了人心,这个王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这既是他从后世书本上学来的见识,也是这几月深刻体会到的,大明实力尚存,崇祯帝却不南逃,为了筹措粮饷,身为帝王的崇祯带头搞募捐甚至跪下来求臣子,党争祸国,军将不听朝廷,这些都是帝王的悲哀,也是皇权的无奈。

    现在的南明好不容易有了起色,有了几十万死忠军队,党争的风头也被刹住,但是大明的经济仍然处于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