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面旗帜,是每个军校生在通过毕业考核后,杨山芦亲手赠予的!而这面小小的蓝旗,代表的是军校的军魂——‘荣誉,献身!’所以现在呢?
等到升起了这面小蓝旗之后,这个军校生虽然又忍不住吐出一口鲜血,可眼中看着这面小蓝旗,却满满的都是欣慰之色!甚至连身上的力气都恢复了一些!他已经预感到这次要无法善了了,可是能战死在这面军旗之下,他死而无憾!
“给我一把枪!我就算战死,也要战死在这面军旗之下!”哇!这十几个长枪兵听了之后,都是泪流满面。
并没有人给他一把长枪,可是下一刻,这些长枪兵全都默默聚拢到他的周围,甚至就连一个脚已经被狗鞑子砍断的长枪兵(就是骨折),用手爬着都是爬到他的身边——事已至此,唯有死战!
而在下一刻,只见这块不大的阵地上,忽然有一面又一面的蓝旗升起!而这些小蓝旗,无一不是‘北方基石!’这是所有在阵地上的军校生,在看到这面蓝旗之后,知道这是军校的军魂在召唤他们!他们也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他们每个人都是掏出贴身携带的小蓝旗,升在各自队旗的顶端——在这最后的战场上,就让这军校之魂,照耀着他们战斗到最后一刻吧!
“杀!”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阵地上本已经不堪支持的长枪兵们,瞬间就像被打了鸡血似的有一种信念叫做坚持!有一种力量叫做献身!既然这些年轻的长官都不怕死,以他们的实际行动为他们做出了榜样!那他们还怕什么!
(这些军校毕业生基本都在十九到二十岁,所以被称为年轻的长官,甚至其中绝大多数人都还没成亲,这也是受到了杨山芦平时给他们上课时的影响,效仿的是汉代名将霍去病的英雄事迹——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杀杀杀!”阵地上的长枪兵们,在这些军校生的带领下,爆发出了极大的力量,也是最后的力量!可就是这种力量,连那些身经百战的两黄旗精锐们,都为之惊愕!
这怎么可能?这些刚才在他们的手里,最多只能算是长了些犄角的羚羊们,为什么就会给人无法战胜的感觉?为什么就会爆发出这么大的力量呢?
甚至在这股强大力量的压迫下,这些两黄旗精锐引以为傲的武勇,各种纯熟的技艺,都已经无用!没错,就在他们刚刚还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他们开始一步步后退!后退!
没错,就是后退!有的时候,人是需要一种精神的!精神力量往往是可以创造奇迹的!三千越甲可吞吴!说的就是精神力量的作用!而现在呢,莫过如是!
等到喊杀声再次平息,一场恶战最终结束之后,战场上剩下来的长枪兵,已经十不存一,五千长枪兵只剩下一百人都不到了!(那些军校生,更是绝大部分战死!场上一共有八十名军校生,可是最后活下来的只有九人)。
可就算这样,战场上的那些小蓝旗,依旧在高高的飘扬!
包括在战场上,再没有一个能够站立的清军精骑了!没错,一个都没有!在这股伟大的精神力量下,在这股伟大的民族之魂下——清军彻底败退!所有的清军全部战死!
(当然除此之外,还剩下一百多名清军精骑,被打的战斗意志崩溃!都狼狈地逃回本阵了!
没错,就是逃了回去!这些身经百战,意志坚定的两黄旗精锐,号称御林军的存在,在这股伟大的精神力量下,也被吓的胆寒!被打的战斗意志崩溃!狼狈的逃了回去!
如果他们这时能仔细看看,就会发现战场上的人数比例,他们大大超过了这些长枪兵,明显占优!可是这些清军呢?却已经完全被吓破了胆!已经完全不敢再战!他们唯一所能做的就是拼命打马,狼狈逃窜!)
日后这一战,被载入了史册——后世称之为乳峰山之战!(其实乳峰山是一场整体大战,但是史书上的乳峰山之战,却专指这场战役!)
而为什么如此?就是因为这场战役所展现出来的魅力!展现出的伟大精神力量!并且这也正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伟大力量!这也正是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五千年不倒!始终光辉灿烂的原因——壮哉我中华!
ps这章写的比较爽,如果各位书友看得也爽了,请赏一朵鲜花,嘿嘿
第三百六十七章清军最后的反击!()
乳峰山阵地,在此战过后,一天的激战也差不多结束了。
可是此战对于明军的士气提振,却是无以伦比的一直以来大家都知道,玄甲军之所以能够克制清军,靠的是火器的犀利!可是现在呢?三千长枪兵对阵三千两黄旗精锐,居然能够战而胜之?而且还是在清军最擅长的冷兵器方面?如此大捷对于全体明军士气的提振
甚至推广开来,更令这些明军信心十足的和狗鞑子比他们最擅长的冷兵器,都能把他们打败了,这要是再动用火器的话
所以军中有这样的一支劲旅,想想就让人安心啊
于是这样一来,当天晚上,洪承畴的中军主帐里,又是众多总兵云集,大家一片欢声笑语。
可是明军这里喜气洋洋,我大清那里却是一片愁云惨雾了。
就好像皇太极,其实他之后,是有全程目睹整个战斗过程的,可越是这样,他越是想不明白,都打到这个份上了,阵地居然还攻不下来,这样的对手
甚至他隐隐都有种感觉,如此顽强的对手,自从浑河之战后,就再也没见过!甚至他都有感觉,这样的对手,已经完全不逊色于当年的戚家军的!(新一代的戚家军,已经成长起来)
可问题是当年的戚家军才有多少人?他们虽然厉害,可是满打满算,也一共只有三千人,大清国拼着痛上一阵,还是能把他们消灭的,可是现在呢?他们的人数怕是翻了十倍还不止吧?
而如此可怕的对手,大清国又需要战死多少人,才能把他们消灭掉呢?又或者说这样的一股力量已经足够强大,大清国已经无法消灭他们,反而是被他们占据了上风,然后把大清国给消灭掉,成为我大清国的掘墓人?
于是当天晚上,皇太极的心情是异常愁闷(并且又吐了几口血的,皇太极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在原本的历史中他就是于二年后逝世的,享年仅有五十一岁,不过现在这副样子嘛,估计还要少活几天了!
并且他还和那个第一个升起小蓝旗的军校生不同,那个军校生是在战斗中受伤吐血的,可是皇太极呢,却是被玄甲军给气的吐血的,哈哈)。
包括这一次,皇太极都是一反常态的,没有下到各处部队,去发表演说,鼓舞士气的。
也是,现在还如何鼓舞士气呢?我大清国勇士,虽然大多头脑简单,可脑子里多少还是长着点脑浆的,所以这该如何去宣传粉饰呢?难道黑的还能说成白的?这样的战果,难道还能说是大捷?
要知道这可是他精心准备的两黄旗精锐,堪比御林军的存在,可是现在呢?在两军阵前,众目睽睽之下,都被打得狼狈逃窜?而且对手还只是一支普通的长枪兵?只用冷兵器就打败了他们?这样的惨败,如果还能把它渲染粉饰的话,皇太极实在做不到啊!
只是虽然如此,日子还要过下去,就在当天晚上,多尔衮等满清权贵,包括那些铁杆的蒙古盟友,又是齐集皇太极的御帐,来和他商讨下一步的作战战略的(大战打成这副模样,那些不可靠的盟友或者仆从军们,已经不能参加这样的会议,并且还要暗中派人监视的)。
既然如此,皇太极也就强打精神,开始和他们进行研究,并且研究之后就无奈的发现,既然打不动玄甲军,那就退而求其次,另选一个对手吧
毕竟在这样的形势下,他们也都清楚,光是一味的防守,那是不行的,必须要打出一两场像样的胜仗,提升军心士气,才能维持长久作战的,可既然实在是啃不动玄甲军这块硬骨头,那就退而求其次,换一个对手吧
(也就是面对玄甲军,还是老老实实的选择防御)
而经过一番研究后,皇太极就是决定,等到明天开战之后,对玄甲军主防,而把进攻的突破点,放在了明军中的马科部和唐通部。
也就是他们把目标,对准了明军中最弱的马科部,还有唐通部既然拿不下玄甲军,那就拿着两支弱旅开刀吧,不管怎么说,也要咬紧牙关,打垮一两支明军,来鼓舞一下士气的!
有了这个决议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