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他的目光落在家上的瞬间,一股电流,刺激了他的全身!

    在家外的阳台上,父亲母亲,正默默的看着自己!

    没有任何的语言交流,当3人的目光交汇时,一切都已经释然。

    嘴角露出一丝温容的笑容,母亲朝魏特曼挥了挥手。

    仿佛卸下来一块压在心中的石头,魏特曼突然轻松了许多。

    母亲,最终还是理解了他的志向。

    ……

    自莱因哈特1935年开展征兵制度以来,大批在一次大战当过部队军官者,或是因凡尔赛条约被迫退伍的旧军人均被列为预备军官,招入预备役。

    而许多年轻人则是被党卫军吸纳,作为同时对德国人民和社会主义工人党负责的军事力量。

    由于莱因哈特本人并不在乎身高,这一世党卫军的招募并没有历史上那种苛刻的身高,招募数量也就比历史上更庞大。

    当然,这也是身高不到一米七的魏特曼能够加入党卫军的原因。

    此外,德国国防军在莱因哈特的推动下,逐步开始采取了新的征兵制度,那就是以“防卫区”为单位负责召集士兵。

    首先军方将德国分成15个防卫区,每个防卫区下面又分两到三个征兵区,每个征兵区下辖数个分区负责该征兵分区内的征兵及新训任务。

    一旦开战,一个防卫区就能迅速改建为一个师拉上战场。

    而防卫区内实行的“影子部队方针”,更是让防卫区同时拥有2个师的指挥班子。

    也就是说,当一个防卫区抽调了一个师进部队后。剩下来的一批指挥班子,从师长到班长都一应俱全,可以迅速支持起一个新师的骨架。

    德国近期发布的各种各样政策都在表面,这个国家,已经做好了为尊严与容易,付出代价的准备!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两个日耳曼总理() 
奥地利的总理府,设立在维也纳的一座3层大楼中。这座充满了艺术气息的宏伟大楼,比起莱因哈特在柏林的总理府来也丝毫不逊色。

    在1937年这个美好而安详的3月初春,奥地利总理府迎来了一位友好而热情的重量级客人。

    两名奥地利籍的士兵,比直挺拔的站在总理府大门的两侧,神色严肃。他们手上紧握着,奥地利斯太尔…曼利夏有限公司制造的斯太尔MP34冲锋枪。

    一旦有任何人试图闯入总理府,两挺斯太尔MP34冲锋枪可以在一分钟内喷射1000发子弹,把对方打成筛子。可惜,今天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友好”的德国总理莱因哈特,步入奥地利庄严肃穆的总理府。

    不远处的主街道上,一排黑色奔驰敞篷轿车正匀速驶来。这些去年才被德国赠送给奥地利政府的公用轿车,在不到一年后,又坐上了德国的官员,成为莱因哈特此次访问的接待车队。

    总理府的第3层,奥地利总理舒施尼格的办公室里,这位领导着奥地利唯一合法政党“祖国阵线”且兼任奥地利总理的枭雄,正喝着苦涩的咖啡,品味着莱因哈特的来意。

    这位德国的传奇人物,领导着德国现唯一合法政党“社会主义工人党”且兼任德国总理的元首,显然是带着某种目的来的奥地利。

    近期奥地利国内层出不穷的“合并呼声”,暗地里被奥地利警方调查出有不少德国人的影子在内。而德国政府前段时间大量为奥地利失业工人提供岗位的举措,也获得了民间的好感与认同。

    此时此刻,莱因哈特突然访问奥地利首府维也纳,傻子都知道其目的。

    “莱因哈特之心,路人皆知!”一名舒施尼格的亲信部长打破了沉默,开口道:“这位德国总理向来不做无意义的事。从他过去的经历来看,这个人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可能是有着深厚含义的。”

    “没错,”做为舒施尼格一手提拔的奥地利陆军总司令霍尔曼接过话道:“莱因哈特2年前拜访了英国首相鲍德温,然后英国人就默许德军重返莱茵兰非军事区,在国联上支持德国和法国作对。而他去年会见过一次波兰总统毕苏斯基,结果第二个月波兰人就配合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进行政治打压和军事威胁。”

    说到这里,霍尔曼吞了口唾沫,看了眼舒施尼格的脸色后接着道:“听说今年1月初的时候。。。。。。。莱因哈特公开访问了意大利,会见其领袖墨索里尼。可现在他又来奥地利拜访您。。。。。。。。”

    霍尔曼的暗示,舒施尼格到现在其实已经听出了大概。根据这位德国总理的风格,他今年拜访的意大利或者奥地利两国中,多半会出现一名“合作者”。

    奥地利虽然也是中欧强国,坐拥30万训练有素的常备陆军。但比起控制整个意大利半岛且有着百万强军,可以左右维也纳体系的意大利王国,终究还是差一截火候。

    要说德国在二者间找一个盟友的话,舒施尼格明白,那位德国元首肯定会优先考虑与意大利联手。

    “总理!”一名机要秘书跌跌撞撞的闯入舒施尼格的办公室,满头大汗的打断了房间里几位高层的讨论。

    看着这位不懂得礼貌的机要秘书,舒施尼格皱了皱眉头,摆手道:“德国总理快到了?恩。。。。。。我知道时间,直接让他去2楼的会谈室见我就行。”

    “不。。。。。。。不是的,总理阁下。”机要秘书喘着气,摇头道:“德国的总理车队还没进大门。”

    “那是什么事?”舒施尼格突然有些讨厌这个一问一答的机要秘书,准备抽时间换掉他。

    又喘了两口气后,机要秘书终于说出了这份让他神色如此匆忙的消息:“刚刚接到报告,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的左膀右臂,就职意大利副总理兼安保部长的罗西,在公开场合发表评论称‘意大利已经受够了为奥地利独立站岗的苦差事’,意大利国家人民报社刊登了这段发言。。。。。。。。”

    “看来这就是意大利政府的态度了。”舒施尼格扶着额头苦笑道:“没了意大利王国这个保护伞,我们拿什么和德国抗衡!难不成靠国联的调停吗?!”

    办公室里,顿时一片沉默。在这些更随舒施尼格多年,走上奥地利权利巅峰的将领和政客面前。整件事的背后意图已经非常清晰明了。况且,看意大利政府的反应,别人也更本没有打算隐瞒他们正在联合德国的意图。

    舒施尼格既然提到了国联,那大家也就都明白他内心的最坏打算了。国联的“战绩”有很多,最近以来比较典型的有两个:

    1调停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入侵,最后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

    2禁止德军重返莱茵兰非军事区,随后德军就占领了莱茵兰。

    舒施尼格提到国联调停,其实就是潜意识或者说下意识接受了奥地利被德国合并的结果。毕竟大家都很明白,奥地利更本无力独自对抗莱因哈特麾下的军队。

    去年靠着意大利出兵四个师陈兵勃伦纳山口,并向奥地利政府发出急电,允诺意大利支持奥地利的独立,才勉强镇压了气势旺盛的国内暴动分子。

    今年,那些试图催使德奥合并的国内“民主人士”,比起去年更有组织,行事更稳妥。而德国政府的态度也逐步开始靠拢这些合并派,甚至是暗中支持指导他们!

    舒施尼格的选择,其实从一开始就被人安排好了。奥地利不可能和德国发生军事冲突,国际上也不会有大国再维护奥地利的独立。只要舒施尼格不是疯子,不是战争狂人,他就不可能调动奥地利看似庞大的近30万陆军,去对峙莱因哈特麾下不下50万的新锐。

    “走吧,我们也该去准备见见这位被吹上天的元首了。”舒施尼格平静的道:“躲不过去的,终究还要面对。或许,这对奥地利来说,不是一件坏事。。。。。。。”

    作为一个政治家,舒施尼格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有多大。若是逆天而行,硬是要与优势明显、众望所归的莱因哈特对着干,他多半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相反,虽然他的政府现在选择向莱因哈特的政府低头会失去很多地位权利,但也能保住许多东西。主动的让步总比被迫的妥协好许多,这是一名冷静政客需要拥有的基本判断力。

    舒施尼格放下了手中的咖啡杯,淡淡的道:“我已经决定了,去和这位德国总理在谈判桌上签订一份令我不太舒服的协议。”

    众位亲信默默的看着自己更随的这位老领袖,黯然失色。

    有些话是舒施尼格没有说的,那就是一旦德国与奥地利合并了,现在的两位日耳曼人总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