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还是那的定律,领袖一哼小曲儿准出事!
这不,败报又来了。指不定这次领袖又会被气晕过去了。
想罢,助理蹑手蹑脚的走进了墨索里尼的病房,陪着笑脸对着他的领袖嘘寒问暖。
实际上,他是在观察墨索里尼的精神状态,看看病床上的他能否再次承受失败打击。
在一番观察过后,助理还是决定开口了。
他小心翼翼的对墨索里尼说道:“领袖,前线刚刚传来战斗报告,要不我现在念给你听听?”
“你说的什么话?肯定要念给我听的!我是意大利首相,不念给我听给谁听?”墨索里尼没好气的回答道,心想这个助理是越来越脑残了,也不知他最近吃错了什么药。
“那好,领袖,你一定要挺住,我现在给你念战斗报告。”助理吞了吞唾沫,小心翼翼的说道。
“我军在北非战场上接连失利,1个星期之内,被英国军队推进到了班加西,被英军击溃我军第10集团军,13000余名意大利士兵俘。”
助理带着沉重的心情,给墨索里尼念了今天的战斗报告,然后偷偷瞟了一眼墨索里尼的脸色。
出乎意料的是,只见墨索里尼气定神闲,丝毫没有生气的意思。
“就这些吗?”墨索里尼淡淡的问道。
“是的,就这些。”
助理此时却是心想:“难道领袖已经气的不会说话了?还是他反应迟钝,不然怎么丝毫没有生气的反应?”
就在助理疑惑不已之时,墨索里尼开口了:“我相信加里波第将军,他肯定也有自己的想法,一次失败不能够代表什么,我要的是结果,只要最终胜利了过程什么的都不重要。”
原来,难得开明的墨索里尼,是对加里波第产生了十足的信任。
他认为加里波第只是需要时间,在经历了连续的军事失败后,加里波第是第一个让墨索里尼看见希望的将领。
虽然北非还是在输,可东非已经开始赢了。
北非军团的失利,已经间接证明了东非军团行动的重要性,英军如今在北非的攻势越急,就代表着东非英军面临的形势越危急。
至少没有两路一起输!
一输一赢,这至少达到了墨索里尼的心理底线。
而给出这个建议,创造出这个局面的,是加里波第。
。。。。。。。。
利比亚,班加西前线。
虽说英军把班加西团团围住,但毕竟意大利军队数量更多。
意军依靠着他们上两任总督就在此修筑好的防御工事,要挡下英国的攻势倒并不算太难。
而且,现在领导意军的,是加里波第,不是随随便便找来的一个饭桶将领!
加里波第明白,他拖得起,拖到东非军团达成突击,他就赢了!
但英军指挥官韦维尔上将此时就坐不住了。
东非战场上,英军节节败退,眼看着意大利人就要打穿索马里,攻入埃及境内。韦维尔现在想要的,是一鼓作气尽快消灭北非的意军,好抽出手来支援东非战场。
然而加里波第就是龟缩在班加西防线后面避而不战,陪他打消耗战。
要不怎么说人的脑洞是有无限可能性的呢。
情急之中,韦维尔听从下属的提议,调集运输机在班加西上空洒下了成千上万张传单,妄图以此来激怒班加西的意大利守军,逼他们出来与英国军队决战。
传单的内容大致如下:“意大利和英国同属欧洲国家,但并不属于一个血统,意大利人的血统就比英国人低上一等,故而意大利人现在才蜷缩在阵地之中不敢与英国人决战。”
这就是典型的激将法了,不得不说,欧洲人用起激将法来,确实没有亚洲的军事大师熟练。
更为可惜的是,韦维尔这招对付德国人或许还真的有用,但用激将法来刺激意大利人就。。。。。。
当这些传单被前沿守卫阵地中的意军士兵们拾到后,这些士兵无不疑惑的望着天上的飞机,心想着:“英国人脑子抽风了,不丢炸弹丢废纸下来?”
至于传单中透露出对意大利官兵的侮辱与鄙视,意大利军官们倒是看出来了。
他们倒也没有很生气,更没有愤然向加里波第司令请战雪耻。本来这支军队里,很多人就都是为了混一口饭,拿一份军饷,才报名参军的。
能不打仗,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谁会傻乎乎的去争着送死。
英国人骂就骂呗,反正意大利人自认为他们的优越性都是体现在绘画,建筑,文学这些优雅的艺术上,在毫无美感的粗暴战争这一方面,你们英国人看不起就看不起,无所谓。
当然,一支大军里还是不免有少数愤青,为数不多的几名意大利军官,成功被英国人激怒,跑去找加里波第商议汇报这事。
可等他们见到加里波第的时候,却发现司令大人其实早就拿到英国人的传单了。
不过,加里波第这位宽心的司令,当时正在享受他最喜欢的意大利面,面里还配上了厨师特意给他准备的肉酱。
而加里波第垫在在面碗下面,防止面汤洒到桌子上的纸张,正是英国人那份激将传单。
第四百八十三章 牛!牛!牛!()
因为收到政治命令,莱因财团名下的电影产业被莱因哈特要求最近筹备一部电影制作任务。
电影的名字叫《牛!牛!牛!》,讲述了可耻的英国人如何欺骗法国,并秘密偷袭法国舰队的故事。
如果同为穿越者的日本少将梅川酷子还在,他看完这份剧本以后,一定会大骂莱因哈特是完全照搬了后世拍摄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的电影《虎!虎!虎!》。
贴别是福布斯舰队攻击完毕,发报兵按着电键,向英国海军部连续拍发偷袭成功的暗码“牛!牛!牛!”的情节,简直和日军偷袭珍珠港那段一模一样。
似乎是受后世审美观的影响,莱因哈特硬生生的给这部电影增加了一位女主的戏份,让这部电影的受众面变得广了不少。
而这位被硬塞进去的女主角,就是由当下风靡全德国的著名女影星,奥尔加·契诃夫娃。
这位出身自沙俄高加索地区的电影女明星,自从20年搬到德国柏林居住后不久,就迅速走红,并以每年8部的数量,接拍大量电影,成为无数德国人心中的偶像。
近年来,奥尔加虽然拍摄的电影作品逐渐变少了,可是却并没有影响她在德国电影节的地位。
甚至由于她参加了国社党大部分宣传电影的拍摄,还使得她有了国社党宣传电影王牌女主角的称号。
基本上可以说,奥尔加的地位,早已经不止一名普通演员的高度!
酒店里,奥尔加悠悠的走到对面莱因哈特坐的区域去。
虽然已经过了40岁的年龄,可因为平日里精心保养,加之多年演绎经验培养的气质,这一刻的奥尔加,显得就像一位30岁风姿绰约的气质女神。
这是一场庆祝舞会,为《虎!虎!虎!》宣传电影正式决定开拍,提前庆贺。
作为女主角的奥尔加,笑盈盈的斜靠在椅子上的莱因哈特面前停下步伐:“亲爱的元首,听说这次的剧本是你提出构思,编排出来的。真是令人惊讶,元首竟然还有这么卓越的编导才华。”
一个国家最有气质,拥有无数粉丝的女影星对着你笑,说你有才华,暧昧的透露对你有好感。这要是换做刚穿越那会,估计莱因哈特得回家激动好几晚上。
不过现在的他,却只是不温不火的说道:“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写这剧本的大纲,我一共也就只花了不到30分钟而已,动动笔的事而已。”
这句话旁人听起来就有些装逼了,合着你写一个剧本大纲,只需要半个小时不到就搞定了。那别人那些专职的导演编剧不就显得像猪一样蠢了?
可这次莱因哈特还真不是装逼。
他写这所谓的大纲,不过是把《虎!虎!虎!》稍作了改动,再借鉴后世那些电影的感情戏手法,加了个女主角的戏份而已。比起他这些年来安排生产计划,审核作战方案,确定外交政策的工作,还真的就只算小事一桩。
奥尔加的眼神,越发的暧昧,语气也软软的:“元首还是这么谦虚,这份成熟的性格,不知已经迷倒了多少女人。。。。。。。”
莱因哈特的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角度,但他嘴角的变化,马上又消失的无影无踪。
莱因哈特转而不漏痕迹的改用一副正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