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3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告司令!我们在峡湾之间,发现了大量英国战舰。”

    在达尔朗的办公室内,一位作战参谋正有条不紊的向自己这位长官汇报道。

    虽说英国舰队的突然出现,这一点是达尔朗他们此前完全没有得到过任何消息的。

    但是,毕竟英国首相丘吉尔已经明码发报,用英国皇家海军的荣耀与他本人的信誉起誓,保证不会对法国舰队动手。堂堂大英帝国的诺言,想必不会太不中用吧。

    再者,英国人现在不会向维希法国透露自己的军事行动,达尔朗以及他手下的官兵们,也完全理解。

    毕竟维希法国已经不是英国的盟友了,他们现在名义上是跟着德国混的。

    虽然达尔朗的舰队,现在与贝朗特的殖民地大军,实际上是没有受到德国控制,保持着相对独立性的。

    可毕竟他们都是贝当名义下的部队,理论上归属维希政权。

    英国人担心达尔朗他们与维希政权,也就是变相与德国共享情报,这也情有可原。

    “我知道了。”达尔朗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的参谋退下。

    在他看来,英国海军已经在纳尔维克和北海,接连吃了德国舰队的苦头,现在连给自己的运输船队调派战舰护航都捉襟见肘。

    德国那位邓尼兹将军的潜艇部队,简直可谓是逆天的存在。

    在德国社工报社的宣传中,因为路上作战告一段落,德国近期的大敌已经变成了海上强国——英国。

    所以,他们的宣传版面,也由前段时间对“闪电战术”,对装甲部队的吹嘘,换为了当下对“狼群战术”,对潜艇部队的吹鼓。

    在德国的宣传下,邓尼茨的“狼群战术”,已经与古德里安的“闪电战”齐名,被称作第三帝国的海陆两大“法宝”。

    而狼群战术的实质,其实就是集中使用德国海军那些弱小的舰艇,合力来摧毁敌方的大型舰队。

    因为起步更晚,所以德国海军在大型战舰的拥有量上,一直不比英国这种老牌强国。

    说起德国近20年的海军发展史,几乎就全是一个靠点歪科技树,剑走偏锋的冒险流程。

    他们放弃了对大型战舰的刻意追求,把水面交战的重任,一股脑的押注在航母身上。

    为此,德国公海舰队到现在为止,也只有区区3艘真正意义上的战列舰。

    要知道,现在达尔朗手下的法国海军,那也是有着7艘战列舰,2艘战列巡洋舰的庞大存在。

    也就是说,光用海面炮战实力来衡量,达尔朗现在控制的法国舰队,也几乎是有着超过德国海军2倍的实力。

    这也是丘吉尔担心达尔朗降德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法国舰队一旦与德国舰队合并,德国公海舰队的战列舰数量将立刻翻上3倍,其炮战实力低下的短板,就将被彻底补上。

    到那时,英国皇家海军就真的再也找不到,与德国海军对峙的可用优势了。

    毕竟莱因哈特的航母战术,是靠着牺牲战列舰数量来维持的。这是一种取巧的手段,但也同样是一种弄险的赌博。

    稍有不慎,被近身的德国海军就将沦为英国大型战舰的活靶子。

    至于如今被社工报大肆宣扬的“狼群战术”,说到底,也不是可以用来抗衡得了英国舰队的法子。

    狼群战术的实质是集中大量弱小的舰艇,来摧毁敌对方的大型运输舰队,而非对付敌人的作战舰队。

    在行动中,“狼群战术”要求派出数艘潜艇在海上进行游猎并侦查。

    而他们游猎的时间,还一般都选在夜间。

    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晚上好跑路,遇上打不过的好躲避。

    而之所以要考虑跑路,考虑躲避,还不是因为实力不济,不敢硬碰硬。

    在“狼群”中,只要有一艘暗中侦查的潜艇,发现了英国的护航舰队,就会发出无线电,将距离较近的潜艇全部找过来,在晚上对敌人发动奇袭。

    通常的做法是,当发现目标时,各舰艇便从对方护卫舰队的间隙或侧翼隐蔽地穿过去,躲过其火力打击屏障,向目标靠近。

    如果是白天发现的英国舰队,那德军各潜艇就在四面八方远远的占领有利攻击阵位,隐蔽在水下。

    一直等到夜间,他们才会在靠近后突然升出水面,同时向目标发射鱼雷,以求突袭效果。

    因为英国的反潜措施,在1940年这个阶段还仅仅处在聊胜于无的程度。

    所以邓尼茨的“狼群”,几乎可以说是处在一个天堂般的环境里。

    说白了就是,他们可以打中别人,但别人却打不到他们身上来。

    光是从达尔朗所知道的消息来看,那位发明“狼群战术”的邓尼兹,前段时间已经从少将升任中将了。

    而德国人在占领法国北部后,也迅速把法国的西海岸和比斯开湾的各港口,改造为德国的潜艇基地,开足马力的建立德国潜艇生产线,为邓尼茨的潜艇部队交付一批新型潜艇。

    至于那些老旧的德国前期生产潜艇,现在已经调了不少,前往达尔朗舰队附近的地中海游猎。

    毕竟身处维希政府,莱因哈特给予贝当的提示,也传入了达尔朗耳中,让他知道了地中海的德国潜艇存在一事。

    这份莱因哈特故意送给达尔朗的情报,其本意不过是想让他安心一点。

    虽然地中海有德国潜艇,可他们的目标是收拾这里的英国船队,不会误伤达尔朗的法国船只。

    但在今天,达尔朗却错误的把德国潜艇与出现在这里的英国舰队产生了联系。

    他一时还以为,这支英国舰队此刻出现在地中海,出现在他们附近,是为了围捕周边的德国潜艇。

    “拿地图来。”

    达尔朗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在地图上看看,说不定,还能推测出更多消息来。

第四百三十七章 丘吉尔的歹毒() 
    “不对啊。。。。。。”达尔朗摊开地图,在他眉峰的皱蹙之间,有了一丝疑虑。

    “司令,怎么不对了?”他的副官见事不对劲,上前两步问道。

    其实副官一开始也觉得骤然出现这么多英国战舰有些危险,但是他想到前些天那封英国首相丘吉尔亲自发来的电报,也就没去想太多。

    这个时候,达尔朗对着地图皱起了眉头,才让副官感觉事情似乎的确有些蹊跷。

    要知道,法国海军之所以心甘情愿的追随达尔朗跑来非洲,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达尔朗那有目共睹的军事才华。

    如果说,贝朗特是当代法国陆军最优秀的名将。那么,属于法国海军的第一名将,就非达尔朗莫属了。

    达尔朗出于法国加伦河畔内哈克的一个小村庄,他的祖辈们曾经也都是水手,在波尔多附近的庞德萨克镇驾驶着小型内河船只。

    达尔朗家族一直以航运而出名,以至于在内哈克地区有“达尔朗家族指挥诺亚方舟”的说法。

    达尔朗的曾祖父,也曾在法国海军“可畏”号上服役。

    但该舰在特拉法加尔海战中被英军战舰击沉,并导致达尔朗家族从此便一直以坚定的反英派而著名。

    普法战争后,随着法国拿破伦王朝的垮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由此成立。

    而达尔朗及其父亲都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支持者,因此在当时的法国海军中,达尔朗被认为是最为激进的改革者。

    后来,达尔朗之所以能够成长为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海军上将,也得益于当时的法国海军部长乔治?莱格提携。

    要知道,莱格可是达尔朗父亲的生前挚友,在老达尔朗去世后,莱格就成为达尔朗在法国海军高层的巨大靠山。

    一战后,莱格亲手建立了强大的法兰西共和国海军。如今,成为海军总司令的达尔朗,指挥的也正是这支舰队。

    达尔朗最令着迷的优点,就是他那勃勃的野心与胆识!

    这位法国海军上将和意大利首相的墨索里尼,都同样狂傲的将加勒比海和地中海将其称呼为“我们的海洋”。

    而这两大海域之争,甚至比意法两国在尼斯、科利嘉、北非等地区的利益之争显得更为重要。

    不过,达尔朗比起墨索里尼,显然更加的专业。

    他在过去了十年中,大量通过商业购买引进水雷、鱼雷、潜艇及快速驱逐舰等作为现有海军武力的补充。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海军,在世界上排名第五的实力,却能保住法兰西殖民地国那号称世界第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