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吉斯林亲德,尼高斯沃尔亲英,但奥拉夫却是一名纯粹的中立将领,是挪威国王的亲儿子。
哪有儿子坑老子的?至少,哈康七世这么认为。
“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动员人民,共同抵御外来侵略者。至于真正的敌人是谁,我想要不了多久就会彻底明朗。”奥拉夫简明扼要建言道:“先命令纳尔维克岗的守军拼死抵抗,争取时间。然后我们再集结后方分散的小股部队,尽快支援前线。”
“动员人民的事,”吉斯林微笑着接话道:“我想,我可以代劳。”
吉斯林的上千名挪威冲锋队成员,早就按照莱因哈特传来的指示,提前印刷了成千上万份鼓动报纸。
此刻,他们正分部在挪威的各大城市,随时可以冲往大街小巷,散发印上“英国军队野蛮入侵挪威北部,纳尔维克告急,第五步兵师拼死抵抗侵略者,孙德洛少校率部苦苦坚守”的报纸。
“这件事就由你去办吧。”哈康七世摆了摆手,认可了自告奋勇的吉斯林。
在此以前,他其实并不喜欢吉斯林这个唯利是图的家伙。在哈康七世眼里,吉斯林一直就像一只不断冲德国政府摇尾巴的小狗,一个毫无爱国情怀的小丑。
可现在,在这英军来犯的紧急时刻。哈康七世却突然发现,能给挪威带来希望的,居然还只有吉斯林这个一早就挑明要投靠德国的挪威人。
曾经的北欧四国联盟,已经不再具有任何作用。四国中,丹麦已经成为了德国的卫星国,芬兰刚刚被苏联打的元气大伤。而北欧国家的领头羊,瑞典,在芬兰战场可以说是把颜面丢了个干净,威信全无。
在场的谁现在要是还指望北欧国家中有谁能救挪威,那他简直就是在痴人说梦!
如果不是吉斯林这家伙老早就榜上了与日不落帝国势不两立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如果不是德国在前段时间来不断的对挪威政府释放善意,哈康七世或许连与大英帝国对抗的底气都没有。
经过了片刻的沉默后,哈康七世缓缓的开口道:“尽一切可能尽快支援纳尔维克岗的部队吧,一旦英国人的军队冲破了他们的拦截,成功在我们的土地上站稳脚跟,再想把他们赶下海里可就难了。”
“吉斯林部长,”哈康七世接着看往早就勾起嘴角,等待自己发话的吉斯林:“联系外援的事,还得靠你。能不能得到德国的援助,将是我们能否击退英国侵略者的关键所在。”
“恭候多时!”吉斯林满意的回答道。这份来自国王的请求,他已经等得太久了。。。。。。。。
趁热打铁!擅长投机的吉斯林马上抓紧机会做最后进言道:“陛下,既然入侵我们的是英军。那一直以来和英国保持密切联系的尼高斯沃尔首相是不是应该。。。。。。。。”
“因为他之前的言论,尼高斯沃尔已经不再适合在反抗期间担任国内首相的位置了。。。。。。。”从哈康七世的话中,吉斯林如愿的排挤掉了自己的老对头。
第二百九十三章 都要出力()
一4月5日这天,英法联军在挪威北部纳尔维克和中部特隆赫姆附近同时发起登陆作战,并利用他们强大的皇家海军,在第一时间便摧毁了挪威军港里的战舰。
中部特隆赫姆的挪威炮台,在发现英军舰队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开炮,使得中部作战的一个英国师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就顺利的在市内码头登陆。
在北部的纳尔维克,英军一支拥有4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的强大舰队,只用了一轮炮击,便摧毁了纳尔维克港内两艘主力挪威装甲舰。两舰上的一共300名挪威水兵,几乎全体阵亡。
纳尔维克岗其余小型舰艇上的水兵,则是纷纷弃船而逃,放弃了在水上和大英帝国较量的选项。
可直到当天晚上,在投入了当做底牌的法国团后,北部的英法登陆部队才终于击败了孙德洛的挪威第5师与阿尔弗雷德的志愿加强营。
虽然登上了挪威的土地,构筑了临时出击阵地,但仅有一个英国师与一个法国团的北部联军却无法再继续深入追击。
在夜幕彻底降临后,不熟悉地形的英法联军若是冒然深入,很有可能会遭受挪威部队利用地利设下的伏击,从而出现不可挽回的后果。
不敢妄动的入侵者们,选择次日天明再继续扩大占领区。而这一举措,也间接为挪威政府争取到了一个晚上的喘息时间。
“指挥部命令我们留下来建立狙击阵地,我们现在必须停下来构筑战壕!”头上还绑着绷带的阿尔弗雷德挥舞着拳头,激动的大声说道:“这个村子处在英军南下的必经之路附近,我们完全可以再此建立防御阵地。”
不得不说,阿尔弗雷德的确算是在场几位挪威指挥官里最勇敢的一个。要不是他在下午的作战中身先士卒,结果让一发落在不近不远处的炮弹震晕,或许纳尔维克岗的战斗现在会继续下去。
可阿尔弗雷德被震晕过后,他的副官马文立刻就与孙德洛上校商量起了“转进”战略。而这两位同一阵营的军官也一拍即合,迅速下达了转进命令。
经过白天的战斗,他们手上能继续作战的部队,加在一起也不到2000人。而来犯的英法联军不但有舰炮支援,武器优良,人数也不下上万。
可以说除了一腔热血,想要杀身成仁的阿尔弗雷德外,这两位指挥官都还不想死的这么不明不白。
反正吉斯林已经告知他们,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就赶紧跑。要不了多久德军就会前来支援挪威,没必要非得在战争初期就死守不放。
就算想和英法联军硬碰硬,也得等自己这边的联军到达以后一起上,胜算才大嘛。
“阿尔弗雷德,我们这点人是不可能挡住入侵者的。你是没看见,在你昏迷过后,对面后来可还出现了法军的旗帜。我们就算再能打,也不可能打得过全世界最强的法兰西陆军吧。”身为阿尔弗雷德的副官,马文也不便直接强硬要求他服从自己,只能循循善诱。
另一边,在接到了马文递来的一个眼神后,孙德洛也接话道:“阿尔弗雷德少校,我刚才接到消息说,中部的特隆赫姆在下午就失守了。也就是说,即便我们成功再北部阻击住对面的英法联军,奥斯陆的威胁也仍旧存在。由此一来,我们还不如撤回后方,一路收集附近的小分队或者民兵,积蓄力量以备决战。”
孙德洛毕竟是阿尔弗雷德的上级,虽然不算直属关系,但说起话来也还是很有分量。
在听了孙德洛的两句话后,阿尔弗雷德明显在态度上有了松动。
“是啊是啊,再怎么说这也是在我们挪威的地盘。英法联军长途跋涉,远道而来,他们越是深入,补给线就越长。到时候他们人困马乏,我们反击起来也更轻松。”见阿尔弗雷德被稍微说动,马文也跟着又列举了一些后撤的好处。
而最重要的一点原因,这两人却迟迟没有告诉阿尔弗雷德。毕竟阿尔弗雷德不是吉斯林这边的人,德军秘密发给吉斯林的出兵保证,还不能告诉他。
虽然同属于一个国家,哈康七世,也下达了向德国求援的指示,可是,吉斯林一派的成员都明白,有些事,可以说。有些事,说不得!
与德国政府的秘密交流,要是说出来,必将被千夫所指。即便,那能让所有人暂时安心。可安心过后,很难说会没有秋后算账。
要是闭紧嘴巴,什么都不说。等到德军到来以后,该有的都会有。到时候,自己这一派系的成员说不定还会被看成是临危受命,及时找来德国援兵,于大难关头挽救挪威王国,最后与德国盟友共同击退英法侵略者。
“丢掉纳尔维克,就相当于失去了一道大门。大门丢了不可怕,只要屋里的东西还在,等以后把门抢回来就是了。”孙德洛总结道:“部队!现在的重中之重就是保存部队,并伺机扩充兵力!部队就是我们屋子里最重要的东西,有了它,我们随时都能把大门抢回来。”
孙德洛越说越激动:“从这里,一直到奥斯陆。我们可以征集沿途每一个村庄的青壮年,收拢各城市的保安营,等到了奥斯陆,把库存的武器发给新兵们,我们或许就能变成一个真正的整编师,一个拥有上万兵力的主力!”
“上万兵力?!”阿尔弗雷德被孙德洛的雄心壮志给震惊了:“那可是我们挪威国防军5个师的总兵力,你想再组建一支新的挪威国防军吗!?”
也难怪阿尔弗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