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物,李英琼都是第一次见到,完全叫不出名字来。
“琼儿在看什么?”
看着李英琼目不转睛的盯着一片田地在看,李宁不禁笑问道。
“父亲,哪里种的都是什么啊!”
李英琼指着官道外的大片的田野,好奇的问了起来。
李宁和那白衣人同时顺着李英琼的目光看去,只见那大片的田地之中,种的是一片奇怪的作物。这种作物的叶子很想菠萝叶,根根如剑,层层舒展,而在剑叶中央,一根三尺余高的主干笔直向上,主干上如缀满了一颗颗拇指大小,白白圆圆,珍珠一般的奇异果实。
“喔,琼儿不认得了?那就是嘉禾!你以前还曾经吃过呢!”
李宁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一眼就认出了哪里种的是什么作物,顿时不禁一笑。
李英琼闻言,不禁脸色微微一红,她以前常听说过一些城里人不识稼轩,误把麦苗认作韭菜的笑话,没想到今天自己也闹出了同样的效果,顿时不禁感到十分害羞。
“哈哈,嘉禾喜温喜水,不耐干旱寒冷,故而多在南国种植,北方少有得见。侄女久居北方,不认识也不奇怪!”
同车的白衣人看出李英琼的尴尬,不禁一笑为她解围起来,说道:“嘉禾乃是自海外传来的作物,据说是由仙人培育而成,因其果实形似珍珠,故而又有珍珠果之称。”
“啊,原来是珍珠果啊!”
李英琼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顿时想了起来,这种果实她以前还没少吃过呢!珍珠果看似是水果,但是淀粉海量极高,几乎不逊于稻麦等主食,煮熟之后,果肉柔韧弹牙,香甜可口,在北方的大小城镇中,经常都有小摊贩沿街售卖这种煮熟后的珍珠果,又便宜又管饱。以前她跟着爹爹风餐露宿时,来不及准备干粮的话,就会带上一些煮熟的珍珠果作为充饥之物呢!
“这些年来,自海外着实传来了不少奇特风物。你看那一片竹林!”
那白衣人说完嘉禾之后,又随手指点,为李英琼介绍起其他的风物来。
李英琼顺着白衣人所指的地方看去,顿时又看到大片的即像是竹子,又有点像是甘蔗的奇怪作物来。“那就是粉竹了,北方又叫做面竹。因为那竹子成熟之后,里面会充满淀粉,即像是米粉,又像是面粉,所以才会……”
“啊,这东西,我也吃过耶!”
李英琼顿时想起来了,这东西和珍珠果一样,也同样在大街小巷的摊贩中时常的出现。这些叫面竹或者粉竹的东西,竟然被砍成一节节的,放在火上烤,烤熟之后掰开竹壳,里面就是蒸蒸可口的面食呢!
第一百七十七章 仙姑庙会 三宵诞辰()
“呵呵,嘉禾和粉竹,还只是寻常作物!在这蜀山,还有一种能够自产美酒的酒竹呢!你看那一片小青竹,就是了!别看它们矮小多姿态,不怎么起眼,但是那竹枝之中,满满的都是醇香的美酒,只要削下一枝来,插入瓶中,一日之后,即可得满瓶佳酿,根本无需发酵酝酿……”
白衣人又接连指点,介绍了许多种在北方从来没有见过的风物,顿时看的李英琼目不暇接,连连称奇!
“蜀中天府,南国风物,果然是与北方大有不同!”
不仅仅是李英琼,就连见多识广的李宁也是看的惊叹不已,原本蜀中天府之国,就以物华丰茂、出产丰富而闻名,现在更多了这些由外海而来的良种佳物,自然是更加富饶的没法形容,因此忍不住感叹道:“关中、齐鲁,昔日也算是富饶之地,但是与今日的蜀中一比,却是相差太远了。哎,这些自海外传来的良种,适合北方的物种太少了!”
这些年来自海外传来的高产作物,如嘉禾、粉竹之类,大多喜热喜水,不耐干旱寒冷,因此多在南方种植,北方少有。反倒是长绒棉,速生草,一类的适合织物、放牧的作物在北方大行其道,若非番薯、洋芋、土豆一类的高产作物,同样在北方大量种植,量产颇丰,只怕北方的粮食产量要大幅的下降。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南北气候风土不同,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白衣人移居蜀中多年,初时也与李宁一般惊异于蜀中的富饶,只是在见多了之后才明白,嘉禾、粉竹固然高产,但是对风土气候却是要求颇高,别的地方也是羡慕不来的。因此道:“其实,现在比以前已经好多了!稻麦五谷之属,纵然风调雨顺,一年勤苦,也不过亩产二三百斤而已,而嘉禾、粉竹之类,亩产何止千斤?纵然天下不能处处种植,所得之粮,也足以养活天下人口绰绰有余!”
“是呀,现在确实比以前好多了!天下之粮,养活天下之人绰绰有余,只是可惜人心不足,欲壑难填,越是富者越是想要贪婪多占,纵然天下的粮食比以前多出了十倍,也不一样富者粮仓满堆,腐坏无闻,而贫者仍然负债累累、食不果腹……”
李宁长叹一声,神色郁郁,却是看到蜀中的丰饶富裕景象,忍不住的又想起昔日的种种经历,顿时愁绪萦绕,难以释怀。
白衣人见大哥神色不好,似是触到了伤怀处,连忙转移话题,问道:“大哥此番入川,有何目的呢?”
李宁微微摇头,叹息一声道:“世事败坏,气运如此,我还能有什么目的呢,无非是寻个僻静处,避祸隐居而已。”
白衣人闻言,却是不见欣喜,范围微微苦笑道:“大哥若是想要寻个清净的地方隐居,只怕是来错了地方了!”
“喔,贤弟此言何意?”李宁不禁微微惊讶,问道:“西蜀山水多奇,名山景秀,多有深山密林,幽谷大泽,找一处人迹罕至,僻静方便的地方,应该没有什么难处吧!”
“大哥说的,那都是以前的老黄历了!”白衣人苦笑一声,有些无奈的道:“我来到四川,已是三年了。初时,也是如大哥一般,想要在峨眉后山,寻得了一个风景奇秀,幽静偏僻的石洞来隐居辟世。结果我倒峨眉山上转了一圈,却发现其中山上到处时宫观楼宇,几处适合隐居的地方早已经被人占去了!”
“这是怎么回事?”李宁顿时大吃一惊,他在中原颠沛流离、屡屡碰壁,早已经起了辟世之心,只因为心中一个莫名的念头,才一心牵挂着来蜀中峨眉隐居,却没想到竟然会遇到这种情况,不禁问道:“以峨眉山之广大,又有何人能够占全?既然近处已被人占去,左右我们辛苦些,远远的寻个地方就是了。”
“大哥有所不知!”白衣人摇头苦笑道:“现今的名山大川,早已经不是清净之地了!这数百年来,天下道风日盛,武风日烈,早有无数的剑侠高手在山中开山立派,划定山门。这峨眉山中,早有十七家剑侠门派给占距,各自划定了山门范围,所以,以峨眉山之大,并无无主之地了!我们后来者,想要寻个清净的无主之地来隐居,非要辛苦跋涉,深入不毛之地数千里才行!”
李宁听得不禁目瞪口呆,他虽然也知道现今天下门派林立,剑侠仙门与道术学院层出不穷,但是却没想到数量多到了这种程度,连西蜀这种偏远之地都有这么多门派来划分山头。
“哎,蜀中景秀,山水多奇,正是天下间一等一的修真养性之处。天下间的聪明人,并非只有你我,我先前没有多想,就匆匆而来,却是莽撞了!”
李宁微微摇头,自嘲一声,先将这些烦恼放下,又向白衣人问道:“如此只能先叨扰贤弟,在蜀中盘庚些时日,再做打算了。对了,但不知贤弟现居何处?你我俱是避地之人,可曾改易名姓?”
白衣人笑道:“大哥说哪里的话,你我兄弟,不必如此客气。我如今虽易名,却未易姓,现在一处蒙馆内任教师,在外人之前,大哥叫我周淳即可。”
二人正说话间,马车前进的速度却是慢慢的缓慢了下来,李英琼推开窗户,伸头向前面以前,却发现官道前方突然出现了一个岔口,熙熙攘攘的人流正堵在岔口之上,来来往往的车辆顿时陷入人流的包围之中,不得不减速慢行,在官道上排出了一条长长的车流长龙。
“前方是怎么回事?莫非这深秋时节,蜀中还有什么庙会不成?”
李宁也朝窗外看了一眼,却见前方人潮汹涌,男男女女,扶老携幼,仿佛赶庙会一般的拥挤在道路上,而在官道两侧,更有许许多多商贩、货郎撑起临时的摊位,高声吆喝着吸引顾客,看起来十分的热闹。
“各位客官,请稍安勿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