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年的将军,大部分人也不愿冒着与皇帝作对的风险,只要他扯起反叛的大旗,当场就有一半人反对他,那些高级将领说不定还想用他的人头去邀功请赏。
事关重大,他让呼延宝金调查市面上经商的情况,呼延宝金说道:“报告大帅,现在朝廷加大了租运的税收和费用。各郡的太守为了完成上交的税费,得到政绩,巧立名目收取过路费,跨越郡县重复收取。现在的生意不好做,稍不注意就会赔本,市面已经开始萧条,这都是杨国忠的新政引起的。”
听了呼延宝金的汇报,安禄山看到了一线希望,市面萧条,百姓买不到东西,对朝廷就有了怨言。要好好的利用一下。然而要起兵反叛,军队是关键,他心中盘算:‘必须让三镇的军士都听我的,跟着我走,只有那样,才有一线希望。如何让范阳和平卢以及河东的军士俯首帖耳的跟着我安禄山造反?这是个大问题,搞得不好,还没有起兵,自己的脑袋就掉了,成了别人邀功请赏的胜利品。’
这是明摆着的现实问题,他必须深思熟虑。考虑再三,找来了他最信任的将军阿史那承庆和太仆丞①严庄,屯田郎中②高尚三人。密谋怎样度过难关?
安禄山开门见山:“召你们三人来,是有重要事情相商,两个月前,皇上派中使冯神威来下旨,召我去长安。我装病跟他耗了一个多月,推托了。现在有可靠消息,杨国忠在皇上面前进言,要罢我的官,这事太严峻了。而且皇上任命杨光翙为太原副留守,程千里为云中太守,明摆着对我有防范。因此要你们出出主意,如何度过难关?”
阿史那承庆是胡人,对大唐的礼仪甚是不惯,早有异心。他和史思明是安禄山的铁哥们,史思明驻守平卢,路途远不能来。所以他打头炮:“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唯一的出路是造反,我们带兵打到长安去,推翻李隆基,所有的难事都解决了。”
安禄山说道:“那不行,皇上对我有知遇之恩,我怎能反对我的老师?再说,军士们对大唐忠心耿耿,他们也不会听你阿史那承庆的。而且我要造反,在史书上,还会留下乱臣贼子的骂名,我宁可做个忠臣,死在皇上的手里,也不愿留下骂名,这是一条不能用的计策。”
安禄山是在试探,先看看这三人的态度,更要听听他们对当前事态的分析。如果过早量出了底牌,他们就会顺着他的思路,而不去分析反面的东西,甚至于迎合他的心意,而忽视了对手的力量。
高尚说道:“主公考虑周全,但主公想过没有,如果主公到长安,没有士兵保护,会出现什么结局?杨国忠随便给你一个罪名,同样是要背上乱臣贼子的骂名。从今以后,主公要进长安,就只能带兵进去。因此,阿史那承庆将军提出的计策是非常好的计策。成功了,你就是开国皇帝,历史上的英雄。不过这其中的诸多细节还要讨论,孙子兵法上有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安禄山说道:“高尚是汉人,读书不少,应该知道,现在是大唐盛世,不是百姓怨声载道,市面混乱的隋朝,现在造反没有人跟随,成功的机会不大。”
阿史那承庆说道:“机会是拼出来的,哪来的细节不细节,现在是不起兵,安帅就得死,我们这些人也会跟着倒霉。与其心惊胆战的度日,不如痛痛快快的大干一场,成了,安帅就是开国皇帝,我们都是开国功臣。败了,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安禄山说道:“匹夫之勇成不了大事,现在的皇上颇得人心,大唐盛世依旧存在。老百姓对大唐感恩戴德,地方官员对朝庭忠心不二。贸然起兵,一不占天时,二不占人和,成算太小。只会制造一场兵灾,使那些跟着我出生入死的弟兄枉送了性命,让一方百姓遭受战争之苦。倒不如我进京面圣,皇上也不一定非要我的命不可。”
严庄是安禄山的心腹谋臣,如果安禄山推翻了大唐王朝,他很可能成为开国宰相。因此在这样重大的事件上,他既兴奋又谨慎。深思熟虑之后慎重的说道:“主公说的有理,现在反唐的确不合时宜。但是,皇上迷恋杨贵妃和杨国忠专权,天下皆知,朝野上下无不反感。杨国忠加大关税,经商的人都对其不满。如果我们以清君侧为由,带兵进京,军士不会反对,地方百姓也会支持。”
安禄山说道:“这倒是一法,我们的敌人就是杨国忠,把他除掉了,我们就安枕无忧了。从现在起,我们作好准备,等待时机。”
注①:唐朝官名,从五品。
注②:唐朝官名,从五品。
第八十九章 吉温入狱重刑致其死 禄山备战图册探部将(五)()
中军官将三品将军的紫色战袍送到田乾真的家里,对田乾真说道:“安帅上奏皇上的奏折,至今没有批下来。【。aiyoushenm】但田将军立了首功,理应得到封赏,现在授予田将军正三品怀化大将军。”田乾真接过军服,本已放下的心,突然忐忑不安起来。这是明摆着与朝庭对着干,他不知安禄山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已将这次去京城探听到的消息,毫无保留的向安禄山汇报了,包括途中张老汉一家人的表现。而且帮他分析了眼前的形势,有皇上的信任,他还怕谁呢?
他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安禄山,那是大错特错的。安禄山何许人也,老奸巨滑,阴险狡诈。正是田乾真的汇报,使他铁了心反唐。
他最怕的并不是杨国忠的排挤,而是太子监国。听到这话,安禄山真的惊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不是杨贵妃的阻挠,由太子来掌管朝庭,他的末日就到了。
为了防患于未然,目前他正为起兵造反做准备工作,而且要做好。以太子的精明,一上台就要削去他的兵权。而且会对他严加防范,那时如果仓促起兵,必败无疑。从现在起笼络人心,尤其是将官的心思。人心的向背是成功与否的关键,这种浅显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这次升官的也不止田乾真一人,而是一大批人,不但升了官,还得到了赏赐。这些人得到安禄山的重用,感恩戴德,纷纷向他表忠心。田乾真没有显示出太多的兴奋,他也看出了安禄山在抢时间笼络人心,要在朝庭没有准备的时候,来个突然袭击,一举成功。
呼延宝金又到田乾真家里来了,进门就道贺:“祝贺田兄弟,终于穿上紫袍了。”田乾真将他带进了书房。呼延宝金关上房门,笑着对田乾真说道:“田兄弟,恭喜呀﹗安帅让我来告诉你,他要收你为义子。”
田乾真楞住了,考虑了半天,慎重的说道:“祖宗的姓氏,不能改啊,怒难从命。”呼延宝金说道:“安帅也是张守圭元帅的义子,他接了张元帅的班,你要是顺了他的意,说不准也会接他的班。”
田乾真说道:“这三品将军我都做得心里不踏实,还想节度使,那是奢望,安帅要干什么?我心里清楚。不能为了一已之私,将老百姓带入祸乱之中,那是血流成河的事啊。”
呼延宝金的观点与田乾真截然不同。他说道:“田兄弟,人生在世,为的就是名垂千古,有机会拼搏,就搏击一回,死算什么啊?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你要把这当作机遇。”
诸葛芙蓉进来了,她说道:“你不答应,就得回昆仑山,这几年的努力等于白费。如果能不改姓氏,就答应好了。”
呼延宝金的话打动了田乾真的心,他也不愿放弃这身紫袍,想搏一搏,既然诸葛芙蓉这说,他便说道:“有两个条件,一不改姓名,二不公开于众,公开场合不父子相称,私下里我将他作为义父看待。如果安帅同意这两条,我就跟着他到底。”
呼延宝金说道:“这有点说不过去吧,不改姓名可以说,不公开让他人知道,那有何意义啊?”田乾真说道:“我知道安帅的心意,他会同意的。”
呼延宝金说道:“好吧,我试试。”安禄山同意了田乾真的要求,将他作为心腹,并寄予厚望。呼延宝金告诉了田乾真,两人在一起分析将来的事,虽然十分担心,但也很兴奋。呼延宝金走后,田乾真一人自言自语的说道:“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安禄山上的奏折如泥牛入海,没有回音。上次杨国忠杀他的门客,唐玄宗处理了李岘,给他多少一些安慰。
这次吉温的死,唐玄宗没有给安禄山面子。杨国忠杀吉温明摆的是杀鸡给猴看的作法,是在告诉安禄山,下一次就是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