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贵妃说道:“禄山虽然忠心,但也不能不防啊?就看他敢不敢进京了,他要是不敢来,就撤销他节度使的职务。”
唐玄宗坐正身子,对跪在地上的二人说道:“起来吧,你们要撤销禄山节度使的职务,有何理由?谁来接任?”
二人战战兢兢的站了起来,杨国忠说道:“启奏皇上,安禄山担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已经十二年了,经营的时间长,手下军官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贾循报告,安禄山在军队中树立权威,军队都听他的。加上安禄山是胡人,胡人的本性难移。臣认为这是朝廷的隐患,为了防范于未然,必须去掉他的兵权。奏请范阳节度副使贾循担任范阳节度使,平卢节度副使吕知诲担任平卢节度使,北京太原副留守杨光翙担任河东节度使。这三人都是能征惯战的将军,完全可以胜任。”
唐玄宗对安禄山虽然信任,但对他手握重兵也有些忌惮,沉思一会说道:“此事不可声张,如果禄山不敢来京,就让他担任尚书左仆射,对付契丹人的事,暂时交给这三人吧。如果他按时来了,另作别论。”他手一挥,起身挽起杨贵妃的手,回到内宫去了。
宋昱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与杨国忠一起出了飞霜殿,骑上马对杨国忠说道:“多亏了贵妃娘娘,不然的话,丞相不好收场。而下官的命,只怕要去掉一半。”
杨国忠说道:“你不要看皇上在我们面前十分威严,但在贵妃娘娘面前,是百依百顺。这叫一物降一物,这事发生在我身上,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已经好多次了。所以,我并没有象你那样害怕。你按照皇上的意见,马上起草诏书,我们明天再来华清宫,让皇上画押。”
宋昱说道:“皇上的意思是说,如果安禄山不敢来京城,就下诏书。明天是不是太快了一点,等两天再说吧。”杨国忠说道:“不能等,免得夜长梦多,我这心里非常不踏实。皇上这样护着安禄山,如果不拿出狠招,还真没办法动他。明天不用象今天这样早,吃了中饭再来。”
安禄山骑上花斑豹,在通向长安的官道上飞驰。马虽然跑得快,但他的内心却是翻江倒海,汹涌澎湃。出发之前严庄、高尚为他分析了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他也认真的对当前的形势进行过分析,作出了对应措施,但他还是不放心。他最怕的就是唐玄宗不让他回蓟城,要他在长安履行尚书左仆射之职。他与军队分开,在杨国忠的手下,做一个闲官。那样,他就会逐渐淡出唐玄宗的视野,成了可有可无的人物了。他只有巴结杨国忠,才能保持地位不变。如果还是这样冷眼相对,他的结局比王忠嗣还要惨,会赴皇甫惟明的后尘。
花斑豹速度特快,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到了太原。吉温将他接到河东军镇的帅府,安排酒宴为他洗尘。在餐桌上,吉温说道:“大帅刚回蓟城,怎么马上又去京城?”安禄山说道:“皇上诏见,不敢不去啊。”
吉温说道:“这事反常,大帅要当心啊。”安禄山将一杯酒倒入口中,将杯子重重的磕了一下桌子说道:“你说得对,的确违反常规。但不去不行,违抗圣命,是要杀头的。”
吉温站起来为安禄山倒酒,走到他的身边说道:“皇上让大帅去而复返,是对大帅不放心啊。一定是杨国忠在皇上面前进谗言,如果皇上猜疑,大帅此去很可能再也回不了蓟城了。”
安禄山说道:“我一定要回蓟城,回不了蓟城,我就成了第二个皇甫惟明,将被杨国忠整死。”吉温说道:“大帅此次进京,只能用迪辇俎里来说事,让皇上相信只有大帅能够征服契丹,活捉迪辇俎里,大帅还有回归蓟城的可能。”
安禄山说道:“这次诏书与以往的不同,以前皇上招见都是在华清宫或者皇宫面君。这次让我先到中书省报到,与宰相一起晋见皇上。我恐怕连单独面见皇上的机会都没有了,杨国忠的这一手很厉害。”
吉温说道:“这就是暗示,以前晋见皇上,大帅是作为节度使,以军职参见。这次与宰相一起参见,是作为朝中的大臣。大帅要考虑好,怎样摆脱困境。”
安禄山说道:“皇上已经下旨,不能违抗,难道起兵造反不成?”吉温说道:“造反肯定不行,但可以兵谏,指明了要清除杨国忠。”
安禄山说道:“那还不是与造反相同,就目前而言,这条路走不通。”吉温说道:“大帅下不了决心,就只有说服皇上。撬明了与杨国忠的对立关系,让皇上相信杨国忠在排挤你。”
安禄说道:“到你这里,我就有了底。杨国忠能力一般,他要搞垮我,也不容易。这回我们就斗一斗,究竟鹿死谁手。”
离开太原,安禄山直接奔向长安,因为马快,路上节约了两天时间。他先到他的京城府第,安庆宗亲自为他安排住处。
安禄山很高兴,笑着说道:“宗儿,去将张氏兄弟请来,晚上我们开设宴会。”安庆宗说道:“他们已经不在京城了,皇上下旨,将张氏三兄弟,贬到边远地区担任太守、司马去了。”
安禄山说道:“是为何事啊?”安庆宗说道:“是杨国忠搞的鬼,据说还添扯到您。这杨国忠办事,一点章法也没有。他大权独揽,全凭他的喜好,不讲规矩,没有法度。这样下去,朝政非乱不可。”
安禄山一下子呆了,张氏兄弟虽然没有进宰相府,但在朝廷是很有影响的人物。杨国忠想整他们,就将他们贬到州郡去了。他有些六神无主,楞站着不言不语。安庆宗靠近他的身体说道:“现在皇上不上朝,朝廷中的事务,都由杨国忠上奏。他从中做手脚,皇上都相信。父皇要想回蓟城,就得面见皇上,用皇上最关切的事情,打动皇上的心”181
第七十五章 复来京城边事惑玄宗 匆离皇都有心斗国忠(三)()
安禄山清醒了,僵硬的脸上扯出一丝笑意。拍了一下安庆宗的肩膀说道:“我儿说得对,和杨国忠当面过招,他不是为父的对手。现在的事情虽然严重,但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今天好好休息一晚,明天就上华清宫面见皇上,与杨国忠当面斗一回。”
他说得轻松,其实心中一点底都没有。安庆宗为了增加他的信心,表现得极为轻松,亲自为他整理好床铺,就到自己的房间里睡了。
安禄山躺在床上不能合眼,他必须想好对策,不然的话真的要留在京城了。一个晚上都在床上翻来覆去,脑子里只有一件事,就是如何取信于唐玄宗。
第二天一大早,安禄山装出风尘仆仆的样子,突然出现在中书省。杨国忠傻眼了,呆在那里不知道如何对应?安禄山说道:“禄山前来报到,看样子丞相不大欢迎啊。”此时辰时刚到,朝廷各个部门都开始正常工作。门下省的陈希烈看到安禄山进了中书省,马上跟着他的身后过去。
推开房门,陈希烈笑呵呵的说道:“东平郡王初一离开,没过十五又来京城,前方又出战事啦?是向朝廷要钱啊,还是要粮?”
这句话提醒了安禄山。他装出十分焦急的样子说道:“迪辇俎里又在生事,企图卷土重来,双方一触即发。钱粮都很充足,如果双方打起来,开始的时候并不缺粮草,但时间长了就说不定了。我本脱不开身,现在皇上诏见,不能不来,接到圣旨便一刻不停地向京城赶来。连家门都没敢进,便到中书省来了。”
杨国忠这时缓过神来了,对安禄山说道:“皇上诏见安将军,一定有事,我们现在就去华清宫。”
他对陈希烈出来打圆场很高兴,又补充一句:“陈丞相如果没有重大事务,我们一同去华清宫可好。”陈希烈说道:“恭敬不如从命,就听首席宰相的安排。”
从对话之中,安禄山判断陈希烈不知道皇帝下诏要他进京的事,进一步证明了是杨国忠在捣鬼。他与陈希烈关系不错,因此说道:“陈丞相任职多年,对朝廷的规矩十分熟悉,一同前往,我们心里就有底了。”
陈希烈说道:“安元帅抬举我了,朝廷中作主的是首席宰相,我只能敲敲边鼓。”安禄山说道:“朝廷设立三省,各有职能,除了皇上,怎能一人说了算呢?门下省的复议,也是很重要的。”他有意说给杨国忠听。
杨国忠不以为然,内心想:“就让你现在嘴巴上快活一下,等你没有了兵权,看我如何整你?”骑上马,当先出了京城,向华清宫奔去。
六七十里的路程,骑马也用了一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