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得多。”
杨国忠眼睛一亮,点头说道:“唔,这主意好,我们现在就是要逼得他急起来,狗急了会跳墙,人急了就会失去理智。”
有了好计策,杨国忠高兴得很,当即便进入内宫,单独参见妹妹杨贵妃。刚好李林甫在紫宸殿向唐玄宗汇报朝廷中的事务,她得空出来。
见到杨贵妃,杨国忠便说道:“妹妹一定要帮我。”杨贵妃说道:“什么事这样急啊?说出来听听。”杨国忠说道:“妹妹向皇上请求,让我兼任朔方节度使的军职。有了这个职务,我就能向李林甫叫板了。妹妹在宫内有皇上宠爱,在朝中有哥哥支持,管理皇宫的地位就越来越牢固。”
杨贵妃说道:“哥哥心急得很啊,皇上虽然仍然看重林甫,但已经不象以前那样依赖了。哥哥只要保持现状,首席宰相迟早会是你的。”
杨国忠说道:“李林甫老奸巨滑,上次向皇上联名为王鉷翻案,就是他的幕后指使。如果不把他尽早赶出朝廷,他还会使出阴招,防不胜防啊。”
“好吧,为了我们杨家的兴旺,我就向皇上求一次情。但你也要做把稳一些,不要再惹事端了。王鉷的案子,皇上内心清楚。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支持你的,不要太得意忘形了。”杨贵妃起身去了紫宸殿。
紫宸殿内,李林甫汇报完事务之后,从正门走了。唐玄宗起身准备离开,杨贵妃已从内门进来了。唐玄宗伸了一个懒腰说道:“贵妃真准时啊,朕现在有些倦意,想休息一下。”杨贵妃说道:“这李林甫也真顽固,老大一把年纪了,还占着首席宰相的位置不放,是想将宰相带进棺材里去了。”
唐玄宗说道:“林甫年纪虽然大了点,做事仍然是一丝不苟。朝廷的事务太多,他要是真的离去,一时还真难找到合适人选啊。”
“我哥哥国忠怎样?不比他逊色吧。”杨贵妃上前扶唐玄宗坐下,双手在他的肩上拿捏,为他按摩。唐玄宗身体向后靠了靠,笑着说道:“国忠对朕忠心耿耿,但做事太任性,对朝廷的法典也不够熟,还得操练操练。”
杨贵妃伸出一只手,握住唐玄宗的手说道:“为了更好的操练他,让他担任朔方军镇的节度使。”
唐玄宗说道:“他又不会带兵,任朔方节度使,不是操练他,而是处罚他,现在他在朝中担任多个要职,到灵武那小地方去,他也不会去。”
杨贵妃说道:“不到灵武去,京城中的职务不动,再兼任朔方节度使。让他也熟悉一下军事。”唐玄宗看了杨贵妃一眼,没有马上回话。他认为杨国忠没有那个能力,但又不好拒绝杨贵妃。正在这时,高力士上奏:“启禀皇上,太子请见。”唐玄宗有了借口,立即对高力士说道:“让他立刻进来,朕正有事找他。”高力士大声吆喝道:“请太子进殿。”
第六十章 谋求军职仲通进官场 明争暗斗林甫失上宠(一)()
端坐彤庭耀九州,冠冕文墨逐日流。
厌倦烦琐思脱俗,当行之时难去留。
唐玄宗在紫辰殿等待李亨,对身边的杨贵妃说道:“朕已经步入七十岁的古稀之年,在皇帝的宝座上已经呆了四十余年,开创了太平盛世。对朕来说,可称得上功德圆满。现在国家安稳,百姓安居乐业,朕十分满意。年龄大了,就应该重视养生,抛开朝廷中的这些琐细之事。朕已经感到厌倦了,很想将朝廷的事务交出去,一心一意的陪同贵妃享乐。传令诏见李亨,就是想让他逐渐熟悉执政程序,早日进入角色。”
听到唐玄宗的表白,杨贵妃吓了一跳。正在这时,李亨已经到了殿门口,按照以往的习惯,杨贵妃应该离开,此时她却呆着不走。高力士的高声传旨,李亨步入大殿,见杨贵妃也坐在唐玄宗的身侧,便地说道:“孩儿拜见父皇,母妃。”
唐玄宗说道:“平身,看坐。”李亨坐下,唐玄宗说道:“朕今年已经年到古稀,执掌朝廷四十多年,开创了大唐盛世。叫你来是要告诉你,朕从你皇爷爷手上接过江山的时候,当时是一个烂摊子。经过精心图治,才有国强民富。这大唐盛世不是天上掉下来了,是朝廷的官员精心图治得来的。这基业将来就会由你来管,现在就要开始学习。今后朕在接受大臣们上奏的时候,你到现场旁听,学习如何处理朝政。管人是一项学问,你要好好学习,让朝中大臣俯首帖耳按法典办事,将大唐盛世传承下去。”
终于可以参与朝政了,李亨心中暗喜,表面不动声色。再次伏地说道:“儿臣尊令,一定好好学习。认真听教。父皇万岁万万岁。”唐玄宗说道:“这是一家人在此,何必太多礼节,起来,起来吧。有件事想听听你的意见,贵妃建议让国忠在京城兼任朔方节度使,你认为如何?”
李亨见杨贵妃在坐,本想卖她一个人情。反过来一想,这是处理国事,自己现在没有主政,不能参与。当即说道:“启奏父皇,法典规定,太子不得干政,儿臣不便说。”
“这是在家里,朕只是要听听你的想法,并不是要你处理这件事。大胆说,即使说错了朕也不会怪你。”唐玄宗微笑着向李亨点点头。
李亨看了杨贵妃一眼,改变了初衷,心想既然是处理国事,就不能带有私情,当即说道:“启奏父皇,儿臣认为,此事不妥。国忠已经担任御吏大夫、京兆尹、太府卿以及吏部、户部侍郎等重要职务,而且还兼有三十多个要职,负担本就过重。担任军职只能是挂个衔,不能到边疆,遇到战事怎么办?兼职只是挂个名而已,没有实质的作用。前不久朔方节度副使李献忠反判,在军队中已经引起很大震动。那个事件的发生与林甫兼任节度使之职不无关系,因此京官兼任节度使不妥。现在安思顺刚刚到任,如果换下,对边将来说,是个打击,不利于边防。”
唐玄宗说道:“贵妃听到了吗?在其位就得谋其政,呆在京城,是控制不了朔方军的。而且吐蕃人在边疆地区不断制造麻烦,出现战事是常有的事,节度使不在位,如何打仗?这事到此为止。”
杨贵妃对唐玄宗说道:“启奏皇上,臣妾考虑不周,收回建议。”她嘴里虽然在认错,但的脸色很不好看,而且狠狠的盯了李亨一眼。“唔,”唐玄宗当然看到了杨贵妃的脸色,他摸了一下胡须之后手一挥,对李亨说道:“下去吧,有事朕让将军通知你。”将军是唐玄宗在公开场合对高力士的称呼。
李亨出了大殿,杨贵妃一下子跪在唐玄宗的身前。大声说道:“启奏皇上,皇上现在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健旺,处理朝政得心应手,无需太子旁听。”
唐玄宗说道:“这江山迟早都是太子的,让他早些临朝,我们就可以安心于韵律,享受清福,有何不好呢?”
杨贵妃仍然伏在地上,含着眼泪说道:“臣妾现在管理后宫,是皇上的恩赐,但是如果没有皇上宠信,这后宫臣妾无法管好。”
唐玄宗说道:“让太子旁听一下朝政,与贵妃管理后宫有何关系?朕仍然掌握朝政,只是让太子锻炼一下,为他将来登基打基础。”杨贵妃说道:“皇上身体健康,再干十年也没有问题,还轮不到太子旁听。”
唐玄宗说道:“贵妃抬举朕了,想想我们李家,父皇、皇爷爷以及太宗、高祖都没有活过五十五岁。朕能活到这把年纪,要感谢上天的恩赐。让太子提前熟悉一下朝廷事务,是好事嘛,你应该支持。”杨贵妃仍然不起来,流着眼泪说道:“太子旁听,相当于太子监国,朝中的大臣,后宫的嫔妃都认为皇上已经交权于太子了。就象当年父皇对待皇上一样,臣妾在后宫说话还有人听吗?”
“唉,”看到杨贵妃满脸的泪水,唐玄宗叹息一声说道:“起来吧,朕答应你,如果朕的身体没有不适的感觉,不让太子旁听朝政。”
杨贵妃破涕为笑,旋风似的来到唐玄宗的身边,抱着他的身子,缠绵不尽。唐玄宗揽住她的腰,微笑着说道:“你高兴了,可是朕为难了。你是朕的心肝宝贝,朕离不开你。但这社稷江山也是祖上留下来的,总要人传承下去,好在朕的身体还健康。其实没有繁琐的事务,我们能更好的享受人生乐趣,互助互敬,做一对痴情的鸳鸯多好。”
杨国忠知道他要求兼任朔方节度使的事泡了汤,想一下子达到与李林甫分庭抗礼,很难办到。内心不舒服,一人在家,没有去上朝。
鲜于仲通拿着五千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