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先生……”林伟疾步而来,显然是有急事,不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过来打扰他们夫妻难得在一起的时光。
“什么事?”老蒋有些不悦,身为领袖人物,自然有脾气的,手底下人总是这般毛毛糙糙的,怎么做事?
“戴雨农来了,有急事求见您!”
“请他去书房,我一会儿就到!”老蒋吩咐一声,他不愿意在外面谈事情,尤其是在他跟夫人散步的时候。
“是。”
“雨农,什么事让你这么急着来见我?”回到书房,老蒋和煦的问道。
“刚刚从东京传回来的消息,日本早在4月4日召开秘密的御前军事会议,做出了扩军备战的决策,陆军在现在的基础上扩充至少二十个师团,另外,还有日本政府为解决中日战争特别划出一笔战争经费,数字高达40亿日元!”
“什么?”老蒋惊的手一抖,这个消息太惊人的,如果是真的话,那就说明日本人打算跟中国全面开战了。
什么和谈,都是故意放出来的鬼把戏了,这是故意的麻痹他们。
“还有,陆相杉山元已经被踢出权力核心,这一次秘密会议,他没有获准参加,日本方面严密封锁了消息。”戴雨农紧张的说道。
“雨农,日本人如此严密封锁,你是怎么知道的?”林伟奇怪的问道。
“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这么大的动作,不可能一点儿风声都不露出来,兵员的征召,武器弹药的生产储备,只要动起来,想要知道,就不难了,只是日本人并不像这么快被外界知道,尤其是我们而已。”戴雨农避重就轻道。
老蒋不关心戴雨农的情报来源,他关心的是情报的准确性,如果是真的话,那中国接下来就危险了。
一旦日本铁了心要武力侵略中国,而中国如今国力条件之下,这仗怎么打都看不到有赢得希望。
老蒋心里明白,日本从未真正的把中国当成对手,只要日本不倾全国之力而来,中国还是有希望的。
“先生,日本扩军未必就是冲着中国来的,别忘了,他们跟俄国人可是世仇。”林伟小声提醒一声。
这句话点醒了老蒋,林伟说的没错,日本侵略中国,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战略,他们对能不能吃下中国,恐怕也没有这个底气。
当然,长远目标肯定是要吞并中国的,但现在有没有这个决心和能力就未必了。
他还要应付来自北方俄国的威胁。
林伟是在提醒老蒋,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俄国人,俄国人听到这个消息,肯定坐不住的,唇亡齿寒的道理,俄国人还是明白的,何况日本一旦吞并中国,最后肯定是要跟他们对上的。
这一点俄国人心里比谁都清楚。
“雨农,能确定情报的准确吗?”老蒋问道。
“应该能,这消息是从他们内部泄露出来人,日本也有一些人不希望跟中国开战。”戴雨农含糊道。
“一定要确定情报的准确性,不然我们无法通报给俄国方面,弄不好会出笑话的。”老蒋道。
“我想没有必要,俄国人应该比我们更早知道这个消息!”戴雨农苦笑一声。
听到这话,老蒋还能不明白,这情报八成是从那边传递过来的,人家可能早就知道了,就是没告诉你,但也许人家也没确定情报的真实性,也不敢贸然通报。
不过人家也通过别的渠道,给你提醒了,至于情报的准确性,完全可以通过别的渠道去验证,这个其实不难的。
第六百零一章:血战台儿庄(十八)()
忙活了一宿,日军迫降微山湖的飞机总算是捞上来,并且拖到了微山岛上。
这么大一个庞然大物,要藏起来还真有些费事儿,不过,现在都肢解了,那就好办多了,微山岛上有的是洞穴,找一个干燥的,空间大的,暂时先放进去,并不难办到。
吕天龙返回归德前进机场后,马上将迫降的日军轰炸机的情况汇报上去,这个时候就需要地面部队配合了。
不过,他很快就被找过去谈话了!
五战区司令长官部给他下了一道奇怪的封口令,对于这架迫降微山湖的日军轰炸机,他对外只能说被他“击落”了,多余的一个字都不能说。
当然,击落敌机的战功还是会算到他的身上。
吕天龙身为军人,也知道这里面可能有他不知道的军事机密,他若是非要想要知道的话,反而会给他自己带来麻烦。
这件事就这么被压了下来,后来,过了解密期,吕天龙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将这段故事写了出来,世人才明白,这架日本轰炸机是迫降,而不是坠毁。
而那名驾驶侦察机的飞行员,他虽然发现了坠。落的飞机,却也不知道飞机具体的情况,后来中方公布了击毁数量。
日军这么一算,正好把这架给算进去了,战事紧张,飞机又是坠毁在湖中,打捞必定耗时耗力,而且,还容易被中国人发现。
所以,日军干脆就放弃了。
如果日军知道这架轰炸机只是迫降在水面上,飞机基本完好,还有人员生还的可能,恐怕就不会是这个决定了。
当然,这个绝对对荣誉一师来说,那是再好不过了,冷锋现在最不希望的是日本人大规模的进入微山湖。
不过,他也知道,日本人进入微山湖是迟早的事情,他们也提防着随时有可能从微山湖上过来的中国军队,在微山湖东岸布置了相当力量的警戒部队,主要是有长濑武平的第8旅团负责。
飞机一拖进山洞,冷锋就带人对其进行检查。
动力系统,航电系统,武器系统……
仔细检查了一遍,这架飞机虽然有一些程度的损坏,但都是在拆卸和运输过程中造成的,修复的可能性非常高。
从飞机的基本数据和飞机上的设备的信息看,这显然不是日本国内生产的双发轰炸机,很显然是一架从国外进口的发动。
菲亚特空冷十四缸,双发,1000马力,发机动上的铭牌清楚的标注出,这架飞机的出身就不难猜出来了。
首先血统已经确定无疑了,发动机是一架飞机的心脏,心脏是动力的源泉,所以,除非是没有能力生产发动机的国家,否则只要是具备一定航空工业的国家,一定会有自己的航空发动机生产企业。
在造飞机的时候,选择自己的本国的企业,除了本土化的考虑,也不会受制于人。
日本是飞机制造虽然不是全球顶尖,但他们有自己的航空发动机生产技术,如果是自己研制的飞机,一般首选是自己的发动机,除非是自己的发动机达不到飞机设计要求,才有可能寻求对外帮助。
这架双发轰炸机来之意大利。
意大利生产的双发重轰只有一个系列b,虽然冷锋没有见到完整的飞机,但基本肯定,这就是一架b或者是改进型。
虽然这款飞机并不是最先进的双发重轰,但对航空工业基本上为零的中国来说,还是很先进的。
如果能够把这架飞机的技术记性逆向工程,把技术加以消化吸收的话,对中国的航空工业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干的,航空工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引进几个人才,建几座工厂就能做到的。
需要一个国家的完成工业体系的支撑,就目前而言,中国还很难找到一条配套的产业链条。
当然了,现在造飞机,在工业化体系完备的国家来说,很容易,是在不行买别人的零部件,回来自己组装也问题不大。
有些东西现在是自己造不出来的,比如飞机的发动机,现在的中国,大到飞机坦克,小到一个晶体管,一个螺丝钉,都要从国外进口。
近百年来,中国人曾努力的进行工业革命,努力的跟上世界的脚步,但总是被打断,军阀混战,列强侵略,这让人痛心疾首。
冷锋的心很大,他不但想要造枪造炮,还要造飞机,造坦克轮船,就连核武器他也想过,但饭要一课一口的吃,路也要一步一步的走。
当下先积累人才和培养人才,进行基础研究。
西南那边的布局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找几个懂机械和绘图的人才,把飞机继续拆卸,所有零件都给我标注号码以及所在位置,一颗螺丝钉都不能少,还有,按照飞机的模样,按照比例把结构图给我画出来的,大图,局部图都要有,这个工作不需要着急,可以慢慢来,我们有的是时间。”冷锋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