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军回复说。这是飞机低空掠过江面侦查看到的,还有照片,证实江阴。水道最狭窄的位置密密麻麻布满了上千颗水雷,虽然有真的。也有假的,但是海军一时间也搞不清楚那一颗是真的,那一颗是假的,海军的扫雷舰都在马当跟支那海军交战,而在支那军在长江的上游的当涂一带水面布置了更多的水雷……”
“胡说八道,海军部的那些混蛋。就知道找借口,支那人哪来那么多的水雷?”畑俊六的参谋长河边正三当即骂了出口。
“司令官阁下,海军那边了航拍照片,证实支那人在长江水道芜湖的下游布下了水雷,数量众多……”一名日军少尉参谋小声提醒道。
“八嘎,这一定是支那人的诡计,假的,都是假的!”
“空军报告,支那人在渡船上用帝国的侨民作为掩护,我们的飞行员如果投弹的话,难免会伤及帝国侨民,所以,他们的轰炸机编队没有投弹,直接返航了……”
“什么,轰炸机返航了,为什么不直接轰炸南京?”
“南京城已经是一片废墟,支那人都躲在防空洞,轰炸只能是白白浪费帝国的航空!”
“废物,混蛋!”
“司令官阁下,各师团联队长以上军官已经到齐了,请您训话!”畑俊六的副官禀告一声。
嗡嗡……
“冷锋,你这个办法虽然阴损了点儿,不过有效,看,小日本的轰炸机居然一个蛋都没下,自己飞走了。”
“他们这是怕误炸了自己的侨民,才无奈返回的。”冷锋道,“不过,要抓紧时间了,城内还有多少百姓没有渡江?”
“根据我们的统计,至少还有二十万左右。”
“抓紧时间,争取到明天上午十二点之前,把南京城内的民众全部撤到江北去!”冷锋命令一声。
“临管会报告说,江北那边帐篷不够用了,问还能不能再运送一些过去?”
“咱们缴获的日军仓库里还有多少?”
“还有一部分,大概有一千顶左右,这些都是留给我们军用的。”
“再给他们送五百顶过去。”
“是!”
“日军也该来了,怎么还没有动静儿?”邱青泉从楼顶下来,将望远镜丢给副官,问冷锋一声。
“侦查分队还没回来,前一阵子报告,日军正在句容集合兵力,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要来了。”冷锋道。
希望这日军来的越晚一些,这样就给他更多的时间整军备战。
“一会儿吃过午饭后,我打算去城垣阵地看一看。”冷锋说道。
“好,我们一起过去。”
“报告二位长官,秣陵关发现日军猩部队,像是日军的侦查尖兵。”
“来了!”冷锋跟邱青泉相视一笑。
“日军的进攻的方向跟两个月前是一模一样,这条道毕竟熟门熟路了,想必再来一次,也不难。”冷锋和邱青泉一同回到指挥部,站到沙盘前面道。
“从目前侦查得到的敌情来看,日军进攻方向还是城南方向,当初日军号称二十万大军围城,而我守军呢实际只有八万,还有一半新兵,现在日军能够动用的最多兵力只有两个师团,兵力只有五万人,我们呢,满打满算只有两万人,两万人守这么大一座城市,兵力太少,根本不够用,所以,我们要换一种打法。”冷锋道。
“你想怎么打?”邱青泉问道。
“我们没有足够的兵力跟日军打外围,甚至复廓这条线都太长,分摊兵力根本守不住,只要一点被日军攻破,整个阵线就会全面崩溃,而且我们没有防空,一旦阵地**露,就等于**露在日军的飞机大炮的打击之下,那样,我们的伤亡会很大,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邱青泉忽然一睁眼:“你想把日军引进来,跟他们搅和在一起,打巷战?”
“为什么不呢,只要南京城内的百姓一撤离,我们便没有顾忌,完全可以放日军进来,他们只要一进来,他们的飞机有力气也使不上了,至于重炮,城市巷战,这些房屋、街道等等,都难以让其发挥出战斗力,而我们主场的优势就可以释放出来,城市巷战,只要战术得当,南京城就会变成一座让日军有来无回的恐怖之城!”冷锋重重的说道。
“我想把南京城划分成十几个区域,电台配发道营一级甚至连一级,一个区只投放一个营的兵力,这样我们最多一次性也就投入四千人左右,一部分递补,一部分则吃饭休息,轮流跟日军交战,另外,我们再设一支预备队,作为应急机动使用,哪里出现险情,就扑向哪里,师座,你觉得我的这个战法如何?”
“好是好,可这样一来,我们什么时候撤离呢?”
“日本人破开江阴的水雷封锁区,就是我们撤离之时,师座,想不想看一看我怎么绞杀这五万日军?”冷锋道。
“绞杀?”
“一旦日军进城,就跟我们面对面的肉搏,他们的飞机大炮就失去了优势,只能跟我们进行巷战,日军并不习巷战,而我们则不同,我会传授大家巷战之术,把整个南京城便成日军的坟墓!”冷锋道。
“我担心的是江北,日军的第13师团随时有可能回援,廖森只有一个支队,恐怕顶不住。”邱青泉道。
“我会把重炮团和战车中队调到江北去,增强建楚兄的力量!”
“你要把重炮团调走?”
“是的,一旦开始巷战,重炮的作用不大了,还不如早一点儿运到江北去,这可是我们的重型装备,可不能留给日本人,再说,我也不会现在就调走,没有重炮,这一仗也不好打呀。”冷锋眼中熠熠生辉。(。)
第二百八十八章 :战前整编()
“先生,冷锋来电,建议渡江北上的首都民众先向安徽境内转移,然后再往后方安置。”
“布磊先生,如此大规模的迁徙转移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眼下这个阶段,主要是粮食和御寒的棉衣,按照三十万人估算的话,每人每天至少需要半斤粮食,一天消耗十五万斤……”
“多少,三千万斤粮食?”老蒋听了这个数字不由的哆嗦了一下。
要说三千万斤粮食,折算起来也就一万五千吨,可对于物资匮乏的国府而言,保证军粮供应就已经是极限了,哪里来的多余的粮食?
何况一口气要拿出这么多来?
“先生,一万五千吨粮食不算多,稍微挤一挤还是能挤出来的,关键是这么多人怎么安置?”陈布磊道。
“嗯,安置首都难民的事情交给行政院去办,我只管军事。”老蒋想了一下道。
陈布磊点了点头,得,您还真会推卸责任,不过这事儿的确是政府该做的,军事委员会管的是军事,眼下中日在津浦路,淮河、南京大战,实在是没有精力管这样的事情。
“头儿,蒋委员长来电,说,转移和安置难民的事情已经交给行政院处理了,让我们先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及先期垫付一部分粮食和生活物资。”
“知道了,这事儿押后吧。”冷锋放下电报,他就知道,上面能给个回应就不错了,最终结果,还是指望不了。
冷锋正拉着龙应钦的几个参谋研究给南京城划分片区的事情,按照几条城市主干道划分片区,按照数字编号。
民国二十三年,南京城划分自治区,城区分设八个区,按照数字命名。第一到第八,当然,这八个区都有自己的功能。
这八个区域示意新街口的环形广场为市区中心,以中山东路。中正路,汉中路,中山路为东南西北四条放射线干道为分界线。
冷锋就在此基础上,将八个区在城垣范围内的六个区进行了细化,一个区变成两个或者三个区。这样一共划分出大约十六个区域来。
十六个区同样按照1…16号给它标注出来,下面就按照这个来排兵布阵。
“郭卫权,龙参谋,你们两个做一个方案出来,每个区至少放一个营的兵力,至少四百五十人的编制,三个步兵连,一个侦察排,一个迫击炮排,一个通讯班。每个营至少配备四挺重机枪,四门迫击炮,轻机枪十二挺,掷弹筒六具”冷锋一边说,一边让龙应钦记录。
他要求在武器方面,至少在轻武器方面,救国师的一个营的要给日军一个普通步兵大队相当,这样才能弥补战斗力方面的缺陷。
“头儿。我们有这么多家底儿吗?”郭卫权一边记录,一边问道。
“家底儿都在老沈手上,回头你去找他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