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四个字的力量可以说是空前的,之前冷锋在浦口的时候就搞过,但那个传播范围不广,也就仅限于在逃出的南京难民中传播,影响力不是很大,甚至很多报纸都没有报道。
那一次冷锋杀了不少日本官兵,都是手上有血债的,他不管什么战俘,只要手上有中国人血债的,不知道,算你运气好,知道的,有人指证的,铁证如山的,就两个字,砍头!
冷锋的“阎王”的外号就是那个时候在难民中传颂出来的。
后来日军也知道冷锋是个抗日强硬分子,也知道这个人是不可能被拉拢的,一度黑道的悬赏超过百万日元。
但是无人敢接这个悬赏令。
中国人要是接了,还不等干这件事儿,估计就被吐沫星子淹死了,日本人想杀都杀了,还需要出什么悬赏令?
后来冷锋到了鲁西,那杀的汉奸人头滚滚,更坐实了“阎王”的凶名,到了豫北也是一样,第一时间就是收拾汉奸。
已经有不少汉奸被公开处决了,冷锋杀起来毫不手软,乱世只有用重典,也许有些人不懂什么民族大义,但只需要让他知道,背弃祖宗,只有死路一条这就够了。
中国的记者对梁栋的答十分满意,纷纷鼓掌,西方的记者可能有些觉得这个不太符合日内瓦有关战俘待遇的协议。
果然,来自浪漫之国的法国美女记者,苏菲,紧随其后,对梁栋的答提出了质疑,并且把日内瓦战俘公约给搬了出来,认为豫北行署和新一军的做法违背了国际公约,这是不文明国家的体现。
日内瓦国际战俘公约,现行的是1929年7月7日签署的第二公约关于战俘待遇的公约,其实国内很多人都不太懂这个,大概也就知道这么几条,不得打骂战俘,强杀虐待战俘,给予最基本的食物还有人道主义的医疗救助等等。
但是冷锋很清楚,这份公约虽然是出自人道主义考虑,但对一些行为还是做出规定,这些规定也并不收公约的保护,比如间谍,特工,这些虽然也属于军人,但一旦被俘,是不享受公约保护的。
还有在战争中犯下不人道行为的,比如强奸,屠杀平民,还有使用公约明令禁止的武器等等。
另外战俘如果被起诉,那身份就会变成战犯,战犯自然是需要接受正义的审判的,在受审的过程中可以享受基本战俘的待遇,但一旦判决的话,就跟公约没有任何关系了,徒刑或者枪决,这都是被允许的。
而且公约并没有约束力,只有在道德层面上作为一种人道主义精神来倡导和维护,承认和加入公约,关乎一个国家的诚信,至于执行还是不执行,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日本是公约的缔约国之一,可日军又是怎么做的呢?这个已经是尽人皆知了,当战争之中强者一方不守诚信,反而要求弱势一方去坚守一份都没有签署和承认的公约,这似乎有点儿滑稽。
这一方面,冷锋给梁栋突击灌输了一下,可以说,新一军除了冷锋之外,梁栋对这个什么日内瓦战俘国际公约是最了解的了。
既然十分了解,梁栋站在讲台上自然是侃侃而谈,法国妞苏菲也不甘示弱,优雅的将她的学识展现出来。
两人进行了大约有五分钟的辩论,梁栋精彩不卑不亢的答,没有一丝不耐的情绪,虽然双方见解还有些分歧,但他的答无疑是获得了苏菲的好感。
苏菲很懂得分寸,她的问题已经得到了答案,那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执拗和不妥协,她见到了一种坚强而不屈的信念。
这一点让她产生了一丝共鸣,顺带看梁栋的眼神也变得一丝不一样了。
新华日报社的何芸记者,她的问题在冷锋给划的范围内,有关国共两党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
这个问题,梁栋很清楚,老蒋和很多国府大佬内心都有别的想法,只是迫于形势,不得已的联合而已。
他可以泛泛的答一下,这个问题就能过去,基本上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不过,他明白冷锋的心思,他没有去将什么民族大义之类的空话,只是提到一点,接下来在豫北,所有抗日武装都将接受整编以及接受豫北行署的领导。
新加坡星洲日报的记者黄维营的问题很有意思,她问的问题是,新一军是否有意招募随军的战地记者。
这个梁栋还真不好答,因为这事儿他做不了主,只能说暂时没有这样的计划。
美联社的记者墨菲则对冷锋非常感兴趣,提出来,想要获得一个专访冷锋的机会,这也是很多记者都想争取的机会。
梁栋答的是:在恰当的时候,会有这个机会。
看无的小说,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第九百一十一章:答记者问(二)()
一个个问题过去,有的还问很尖锐,梁栋基本上都应付过去了,没有出大的纰漏,不过鼻尖都有些冒汗了。? ?
这“新闻言人”真是一个需要极高心理素质的人才能干的活儿。
终于轮到上海通讯社的日本记者日高了。
所有人都把目光转向这位个子矮小,长相有些像苦瓜的日本记者,看他会利用这个宝贵的提问题的机会向梁栋问什么问题。
“市长先生,我是上海通讯社的日高,我是一名日本记者,很幸运能够得到一次提问的机会。”日高十分谦逊有礼的站起来,先给梁栋微微鞠了一个躬。
日本在公开场合很是守礼,这一点地球人都知道,梁栋淡然的一定头:“日高先生,还是问你的问题吧。”
“我想请问一下市长先生,有关贵国对外宣传的帝人在南京大屠杀事件,请问贵军在南京真的有看到我国的军人的暴行吗,或者说,贵军有证据证明这是我们日本军所为,亦或者这根本就是你们伪造的?”日高缓缓问道。
现场顿时一片抽冷气的声音。
整个新闻布厅的温度都骤然降低了好几度。
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方面一贯是不承认,或者干脆对外说这是中国人的恶意陷害,所有的证据都是伪造的。
其实有一部分西方记者也相信了日本政府的这种宣传,毕竟政府是要讲信誉的,这种残暴不仁的事情,如果是真的,那会成为众矢之的的。
但是这个时候日高问这个问题,有些咄咄逼人了,而且跟刚才的彬彬有礼换了一副面孔,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一个记者问过,也不知道是有意识的避这个问题,还是故意的留给这位叫日高的日本记者。
当然,谁也猜不到这位日本记者会提什么问题,在他没有张嘴之前,谁都不知道。
日高居然提出这样一个相当敏感和尖锐的问题,这对答他这个问题的梁栋来说不啻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问日高先生一个问题,可以吗?”梁栋脸色很不好看,虽然这个问题有准备,但被问出来,对于亲身经历过那段血腥的人来说,伤痛是无法弥补的。
要不是他现在的身份,他都忍不住冲过去狠狠的揍这个日高一顿了。
“当然。”日高似乎感觉良好,他对这个问题引起的轰动性感到满意,他就要在这么多西方国家面前揭穿中国人“虚伪”的面孔,大日本帝国才是这场战争正义的化身。
“日高先生去过南京吗?”
“南京,当然去过,那是你们中国的都,曾经的,很美丽的城市,秦淮河,那里的风景很美。”日高表情微笑,似乎在忆一段美好的时光。
“那是在1937年12月13日之前,还是之后呢?”
“之前!”日高想了一下,缓缓道。
“如果你现在去的话,就应该不会问刚才这个问题了,你也许觉得照片和证人证词可以作假,但日本军人对那座城市做了什么,那恐怕是谁都没办法作假的。”梁栋几乎是带着怒气咆哮道。
“说得好,战后南京我就去过,那里什么样子,我最清楚!”
“你们日本兵连妇孺都不放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简直就是丧尽天良!”
“”几个战后去过南京,或者南京保卫战的时候就在南京的记者站出来指着日高愤怒的驳斥道。
“污蔑,这纯属污蔑,帝国士兵是这个世界上最有素质的士兵之一,他们绝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日高脸红脖子粗的反驳道。
一时间,日高成了几乎所有记者的公敌。
真相就在那里,是不容抹杀的。
“good!”就连对梁栋不太满